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武侠修真 > 三位一体,我即新日支配者 > 第23章 威比刘汉,盛比李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章 威比刘汉,盛比李唐

劫数过去,嬴政本应该归还木灵珠的。因为这个木灵珠和大禹的水灵珠不一样,是更新了好几代的终极产品之一。

大禹的水灵珠只能增强大禹有限的血脉力量,但嬴政得到的木灵珠可以支配整个皇天后土结界内的木系力量。

而现在嬴政做不到不是因为木灵珠不行,是他不行。

嬴政自吞下木灵珠之后,便拥有了木灵珠的强大力量。璃月想要讨回,并非做不到,只是过程要暧昧很多,需要嘴对嘴吸出来。

璃月想了想,还是放弃了。这赌局还有四局呢!这头吸出来,过段时间还得让他吞下去。

这麻烦不麻烦的暂且不提,最关键的是,如果口器对口器进行了触碰,以百花文明的文化,她恐怕要和嬴政深入发展一些什么,而这她从未想过。

璃月不提,嬴政沉浸在木灵珠的力量下也不提,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嬴政和璃月开始了全新的时代。

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社会的社会进步中,西方社会因为宋明清三代的技术传播,它们直接从封建社会跳到了资本社会。

实际上,封建社会是没办法直接从封建社会到达资本社会的,因为二者之间还有一个社会等级,那就是帝国社会。

在帝国社会中,国家的全部权力会名义上的向着帝国的核心——皇帝集中,不是皇帝也会向着类似皇帝的存在集中。作为百花的第一位皇帝(不是传统意义的皇和帝),嬴政自然是反封建的头子,郡县制推行的第一人。

用军事实力打下六国,六国就是秦的吗?那为什么六国后来还复活了?

如果想复国的只是旧贵族,那么他们其实是成不了事的。只有旧贵族和旧人民结合起来,旧国家才会真正的出现。

秦末大地,刘季第一次打天下打的是大秦,解决的是人民和秦的矛盾,从东打到西;第二次打天下打的是项羽,解决的是诸侯和霸王之间的矛盾,从西打到东;第三次打天下打的是外姓诸侯,解决的自己和诸侯的矛盾,东西南北都有。

三次大战,灭掉了这片土地上几乎所有的旧贵族和旧人民,刘季才能带着新人民走上大一统的新路。如今嬴政打一次就想统一天下,想得美!

虽然统一天下时是公元前219年,黄帝纪元2481年,时间过去了快四十年,但你要说地方已经归中央统治了,那就是说梦话了。

南郡曾经是楚国的地盘,是秦昭襄王时代成为南郡的。统一天下之后到了公元前219年已经统治了六十年,但那个地方用的还是楚国民俗。

南郡这么近的地方尚且如此,更何况关东六国。军事上胜利了,不代表治安战就不用打了,体会到治安战棘手的嬴政最后选择了东巡,也就是武装游行不动刀兵来镇压地方。

这个手段帝舜也用过,【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有苗乃服】,嬴政只是在借用前人的智慧。

但二者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啊!帝舜是为了对外威慑,嬴政是为了对内威慑,他解决不了关西和关东的矛盾,也不能永远威慑下去。

因为那种威慑会陷入霸权困境中,也就是炫耀武力者要每时每刻炫耀武力,一旦哪一年不炫耀武力了,就会有造反派想着大秦是不是不行了。

在某条时间线,灯塔作为世界霸主的时候每年都要打战,就某个商人总统在位四年的时候没有打战,那四年灯塔的国际地位是不是下降了一大截?百花的国际地位是不是上升了一大截?这原理是一样的。

嬴政五次出巡,前四次都是间隔一二三年出巡一次,最后第五次隔了五年才巡,并死在了路上。

这条时间线,嬴政第五次出巡没有死,所以他后续又进行了十次,几乎一年一次。璃月成为皇后之后的二十年,她充分尊重地方风俗,不再强调风俗统一。且治理地方拉一派打一派,看重乡贤的力量。

简单的说,跟着秦廷走有饭吃。

这是一国两制,但比起汉初的郡县与分封并行,中央法和地方法并行的套路显然是高级多了的。这二十年,大乱子逐渐没有了,取而代之的只是一些小乱子。

公元前180年是一个关卡,这年嬴政看起来虽然是个小伙子,在璃月面前表现的也像个年轻男性。但他的实际年龄已经达到了79岁,出了阿房到了咸阳,他是天下人的君父。

军功爵位制本来已经失效了,打匈奴分的土地谁要啊!但因为生产力进步带来的粮食增产,璃月将军功爵位所代表的田换成了粮食,也就是什么爵位领旧田生产的粮食量。

这是一个偷换概念,但秦地的生产力进步,能够撑得起这样的制度变革。

新的“田”出现了,军功爵位制在底层焕发生机。而高爵位的彻侯们,璃月没有一味的增加他们的收入,而是增加了草还丹这一绩效考核。

用简单的话来理解就是,段位升到王者后没法继续升了,就给王者设置分数,用分数排位高低,分配特殊资源。

没错!不是立多少功得到多少草还丹,因为草还丹的生产数量是恒定的,是稀有资源。因此立的功比别人多,才能得到草还丹。

那有人可能会想,反正我也得不到草还丹,那不如摸鱼吧!

摸鱼并不影响制度的继续运行,因为总有奋斗逼。治疗疾病,增加一年寿命,在某些将死之人看来还是非常好的东西,在这个不缺高层,缺基层小吏的时代,璃月在大秦高层实现了你不干有的是人干的局面。

生产力进步的种种好处从咸阳开始扩散出去,在举国体制的动员力下,二十年时间,大秦无论是关西还是关东,都辐射到了生产力进步的实惠。

后续二十年,璃月让秦地点出了东晋时代才会发明的平炉炼钢法,并制造出了简陋的第一代蒸汽机。

而后五十年,璃月没有再进行技术的大跃进,因为煤炭钢铁的技术红利,足以让大秦吃好久。

随着时间的推移,嬴政距离一百五十岁越来越接近后,他的心态难免有些急了起来。

他之前快死的时候也是急得,为了给扶苏铺路,他开启各种大工程来疲惫人民。这个结果被璃月制止了,长久的寿命让嬴政选择了休养生息。

但此刻,璃月要的就是他急,技术进步,嬴政是乐意的,因为生产力会增强他的力量。但生产关系发生改变,他不乐意,因为这意味着他的权力下降到了下面。

死亡是一位好老师,祂让嬴政学会了放权。当然,这里因为对璃月的信任也有很大因素在里面。

公元前115年,寿命终结的倒数六年,六国贵族和平民已经习惯大一统的生活了,大秦的国土和先前比起来扩大了很多。

一切看起来很美好,但因为嬴政的急功近利,他为了水丹炼成,直接促使民变出现。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句话迟了太久,但终究是来了。而嬴政之后平息了叛乱,却被璃月告知,水丹炼成因为这个延期了,这无疑是被上了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