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玉符传奇 > 第56章 荣归长安第二章 :万人空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6章 荣归长安第二章 :万人空巷

晨光初露,长安的坊门尚未完全敞开,朱雀大街已被涌动的人群填满。白发苍苍的老妪拄着枣木拐杖,颤巍巍地挤在最前排;酒肆的胡姬们摘下轻薄的面纱,将珍藏的葡萄酒倾倒在青石板上;就连平日深居简出的世家子弟,也站在朱红门楼上,手持锦缎制成的旌旗翘首以盼。沿街商铺早早挂起红灯笼,\"欢迎陈将军\"的横幅在春风中猎猎作响,整个长安城仿佛沉浸在盛大的节日氛围里。

\"来了!来了!\"不知谁高喊一声,人群瞬间沸腾。远处传来整齐的马蹄声,如闷雷般由远及近。当陈玄策的玄甲映入眼帘时,此起彼伏的欢呼声直冲云霄:\"陈将军!陈公爵!\"孩童们将手中的鲜花抛向空中,花瓣纷纷扬扬落在将士们的铠甲上;年轻的姑娘们羞涩地递上香囊,里面装满了驱邪避灾的艾草;老人们则抹着眼泪,嘴里念叨着\"苍天有眼\"。

陈玄策骑着踏雪乌骓,缓缓前行。他摘下头盔,任由春风拂过脸庞,目光扫过街边一张张热情洋溢的面孔。突然,他勒住缰绳——街角处,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乞丐正奋力挥舞着自制的小旗,旗面上歪歪扭扭写着\"陈将军清白\"。那字迹他再熟悉不过,正是当年自己蒙冤时,在长安街头看到的众多鸣冤标语之一。

\"老人家。\"陈玄策翻身下马,走到老乞丐面前。周围的百姓自觉让出一条通道,整个朱雀大街瞬间安静下来。老乞丐激动得说不出话,只是一个劲地磕头。陈玄策连忙将他扶起,从怀中掏出一锭银子塞入手心:\"当年若非你们,我陈玄策早已含冤九泉。\"老乞丐泪流满面,周围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泣声。

不远处,卖胡饼的王大娘抱着孙子挤了过来。孩子手中举着一张泛黄的纸,上面画着歪歪扭扭的小人,旁边写着\"谢谢陈叔叔\"。\"将军,这是虎子天天念叨着要送给您的。\"王大娘哽咽着说,\"要不是您,我们孤儿寡母哪能活到今天...\"陈玄策蹲下身子,摸了摸孩子的头,将那张画小心地收进怀里。

随着队伍行进,感人的场景不断上演。一位老石匠颤巍巍地献上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忠义千秋\"四个大字;曾被陈玄策救治过的病患,举着褪色的锦旗,上面\"再生父母\"的字迹已经模糊;就连平日里高傲的波斯商人,也在店铺前摆上香炉,焚香迎接这位让他们心服口服的将军。

行至朱雀门时,陈玄策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城门楼上,李世民率文武百官早已等候多时。城楼下,十万百姓组成的人墙一眼望不到头,手中的旌旗如波浪般翻涌。\"镇国公!\"的呼喊声震耳欲聋,惊得城头上的白鸽扑棱棱飞起。

李世民走下城楼,亲自为陈玄策牵马。\"玄策,你看。\"皇帝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这满城百姓,都是你的后盾。\"陈玄策望着夹道欢迎的人群,想起那些在长安蒙冤的日子,想起龟兹百姓为他请命的联名血书,眼眶不禁湿润。他终于明白,自己守护的不仅是大唐的疆土,更是这份沉甸甸的信任与爱戴。

此时,不知谁起了个头,人群中响起欢快的歌声。这是长安百姓为陈玄策新编的歌谣,歌词里唱着他的功绩,唱着他的忠义,唱着大唐的太平盛世。歌声中,陈玄策挺直腰板,牵着马继续前行,双鱼玉符在胸前散发着温暖的光芒,与满城的灯火交相辉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