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深秋,银杏叶如金箔般铺满朱雀大街。太极殿外,三十六根盘龙柱裹着朱红绸缎,檐角铜铃在寒风中叮当作响,似在诉说着一场即将到来的盛事。当晨钟撞响第九声时,西域使团的驼铃声穿透薄雾,十二头装饰着玛瑙流苏的白骆驼驮着沉甸甸的木箱,缓缓驶入皇城。
陈玄策立于武将班列之首,玄甲上的双鱼纹与胸前玉符交相辉映。他望着远处逐渐清晰的龟兹王旗,想起三年前在龟兹废墟中,哈立德浑身浴血将半块玉佩塞给他的场景。那时断壁残垣间,西域君主们握着他的手说:\"只要陈将军在,西域就有希望。\"此刻,这份信任即将化作改变历史的盟约。
\"西域十八国使臣觐见——!\"鸿胪寺卿的宣唱刺破寂静。龟兹王哈立德身着九旒王冕,腰间佩剑还留着潼关之战的缺口。他身后,于阗王捧着镶嵌和田玉的文书,疏勒王牵着日行千里的汗血宝马,每一步都带着庄重的仪式感。当使团行至丹陛之下,整个太极殿落针可闻。
\"陛下,\"哈立德突然摘下王冠,露出额头为祈福留下的刺青,\"自陈将军平定西域之乱,我等目睹大唐威仪,更感沐仁义之光。今日率十八国使臣,恳请归附!\"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回荡,惊起梁间栖息的白鸽。殿外突然飘起细雪,六角冰晶落在鎏金地砖上,竟凝成双鱼形状。
李世民扶着龙椅缓缓起身,十二旒冕冠下,目光如炬。\"哈立德王,归附之事非同小可。\"皇帝的声音带着岁月沉淀的威严,\"西域诸国向来自治,为何突然...\"话音未落,哈立德已命人抬上檀木宝箱。箱盖开启的刹那,璀璨金光映亮整个大殿——双鱼玉符的黄金复制品静静躺在丝绒上,鱼眼处镶嵌的星辰宝石,正是龟兹镇国之宝。
\"此玉符,\"哈立德轻抚黄金纹路,\"由十八国工匠耗时百日打造。鱼身鳞片刻着西域三十六城邦图腾,鱼尾缠绕的藤蔓是大唐忍冬纹。\"他转向陈玄策,眼中泛起泪光,\"当年将军以一己之力守护龟兹,这双鱼便成了西域百姓心中的神物。如今我们愿以玉符为信,尊大唐为共主!\"
殿内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文臣们交头接耳,手中笏板相互碰撞;武将们按剑而立,眼神中既有惊讶又有自豪。陈玄策望着那枚金光闪耀的玉符,记忆如潮水般涌来。他想起被污蔑叛国时,龟兹百姓举着用布条绘制的双鱼图案为他鸣冤;想起在潼关对峙,哈立德偷偷送来密信:\"西域永远相信陈将军\"。
\"陛下,\"于阗王伊卜拉欣展开一卷丝绸文书,字迹用汉文与佉卢文双写,\"这是十八国共同签署的盟约。我们愿开放所有关隘,军队听凭大唐调遣,赋税十成纳二。\"文书末端,密密麻麻按满了各色手印,既有粗糙的牧民手掌,也有细嫩的孩童小手。
李世民的手指抚过玉符上的星辰宝石,感受到微微的温热。\"玄策,\"皇帝突然唤道,\"你曾为西域流血,如今又见证这历史一刻。你说,该如何回应这份诚意?\"陈玄策单膝跪地,玄铁剑穗扫过青砖:\"陛下,西域诸国此举,是对大唐仁德的认可。臣以为,当设都护府统辖,既保边疆安宁,又彰万国来朝之盛。\"
殿外的雪愈发密集,却掩不住西域使臣们眼中的热切。哈立德从怀中掏出一枚古朴的铜铃,铃声响起时,在场的西域人皆露出虔诚之色:\"此铃来自龟兹圣泉,每次陈将军经过,泉水便会泛起双鱼涟漪。\"他将铜铃系在玉符下方,\"今日以铃为誓,若有违背盟约者,圣泉之水必成血水!\"
李世民接过玉符,阳光穿透云层,在黄金表面折射出七彩光芒。\"传朕旨意,\"皇帝高举信物,\"即日起,西域十八国纳入大唐版图!明日便与诸位共商设立都护府之事!\"太极殿内,山呼\"万岁\"的声音直冲云霄,惊得皇城角楼的更鼓都提前敲响。而那枚双鱼玉符,正静静悬挂在龙椅上方,见证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