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诗词一万首 > 第555章 范云《送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送别

范云

东风柳线长,送郎上河梁。

未尽樽前酒,妾泪已千行。

不愁书难寄,但恐鬓将霜。

望怀白首约,江上早归航。

……

赏析:

《送别》是范云创作的一首描写女子送别爱人的诗作,以细腻笔触、质朴语言,生动展现女子送别时复杂深沉的情感。

一、借景起兴,奠定基调

“东风柳线长,送郎上河梁”,起笔描绘春日景象。“东风”点明时节为春,春风轻柔,带来生机。“柳线长”,细长柳丝随风摇曳,不仅勾勒出春日的婀娜多姿,更因“柳”与“留”谐音,蕴含挽留之意,是古人送别时常用意象。在这美好的春光中,女子却要送郎君至“河梁”,“河梁”常为送别之地,暗示分离。此句以乐景衬哀情,用明媚春光反衬女子内心的离愁别绪,为全诗奠定了忧伤基调,让读者能深切感受到女子面对离别的无奈与不舍。

二、细节描写,凸显深情

“未尽樽前酒,妾泪已千行”,刻画饯行场景。饯别宴上,酒尚未饮完,女子却已泪流满面。 “未尽”与“已千行”形成鲜明对比,以夸张手法强化情感表达,突出女子离别时的极度痛苦。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展现女子与郎君感情深厚,即将到来的分离让她难以自抑,仿佛所有的悲伤都在这一刻倾泻而出,使读者如临其境,真切体会到她内心的不舍与哀伤。

三、深入心理,展现忧虑

1. “不愁书难寄,但恐鬓将霜”:深入女子内心,展现其复杂情感。一般离别之人常忧书信不通,女子却“不愁书难寄”,她更担忧的是“鬓将霜”。时光在等待中流逝,她害怕在漫长的分别岁月里,自己青春不再,容颜老去。这体现出女子对时光易逝的无奈与恐惧,以及对离别的深深忧虑。郎君远行,归期未定,她不知要独自面对多少个日夜,岁月的痕迹悄然爬上鬓角,而郎君能否如期归来,一切都是未知,这种不确定性加重了她内心的不安。

2. 对爱情的执着与担忧:此句从侧面反映出女子对爱情的珍视与执着,她害怕时间会冲淡感情,害怕在等待中失去郎君。这不仅是对自身容颜变化的担忧,更是对两人爱情能否经受住时间考验的隐忧。

四、直抒胸臆,表达期盼

“望怀白首约,江上早归航”,女子直接表达内心期盼。“望怀白首约”,希望郎君牢记两人白头偕老的约定,这是对爱情忠贞不渝的誓言,体现女子对这份感情的坚定信念。“江上早归航”,祈愿郎君早日乘船归来,一个“早”字,饱含着她无尽的思念与急切盼望之情,将全诗情感推向高潮。这种直抒胸臆的方式,使女子对郎君的深情与期盼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让读者深刻感受到她对团圆的渴望。

五、艺术风格

1. 语言质朴:整首诗语言简洁质朴,无华丽辞藻堆砌,却用最平实的话语传达出最真挚的情感,如“妾泪已千行”“江上早归航”等,通俗易懂又极具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民歌风味,贴近生活,容易引起读者共鸣。

2. 情感细腻:诗人通过对女子动作、神态及心理的描写,将女子送别时的不舍、痛苦、担忧、期盼等复杂情感层层递进地展现出来,情感细腻入微,使读者能真切感受到女子内心的波澜起伏,仿佛能看到一位泪眼婆娑、满心忧虑的女子伫立在江边,目送爱人远去的画面。

……

解析:

1. 东风柳线长,送郎上河梁

- 解析: “东风”点明时令是春天,温暖的春风轻柔拂过,带来万物复苏的气息。“柳线长”细腻描绘出春天柳树垂下细长枝条的姿态,随风摇曳,婀娜多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柳”与“留”谐音,古人常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柳丝便成为了不舍与挽留情感的象征。这里“东风柳线长”不仅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机的春日图景,更借柳丝传达出女子对即将远行郎君的不舍之情。“送郎上河梁”,“河梁”通常是指桥梁,也是古人送别之地的代称,意味着分离。此句清晰地交代了送别之事,女子陪着郎君来到河梁之上,即将面临分别。前一句借景抒情,后一句叙事点题,二者结合,以乐景衬哀情,用美好的春光反衬出女子内心深处因离别而生的痛苦与无奈,为全诗定下了哀伤的基调。

2. 未尽樽前酒,妾泪已千行

- 解析: 这两句刻画了饯行宴上的场景。“未尽樽前酒”描述了饯别宴的画面,酒杯中的酒还没有饮尽,说明饯行宴还在进行当中。然而,“妾泪已千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妾”为女子自称,此时她的眼泪已经不由自主地流淌了千行。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力渲染女子悲伤的程度,深刻地展现出她与郎君之间感情的深厚以及面对离别时无法抑制的痛苦。酒未尽而泪千行,这一强烈的反差,让读者仿佛亲眼目睹女子在饯行宴上泪流满面的模样,深切感受到她内心如汹涌波涛般的不舍之情,将女子对郎君离别的悲痛表现得淋漓尽致,极具感染力。

3. 不愁书难寄,但恐鬓将霜

- 解析: “不愁书难寄”,一般情况下,在古代交通和通信不便,离别之人往往会担忧书信传递困难,难以与远方的亲人或爱人互通消息。但诗中的女子却表示不担心书信难以寄达,这种与众不同的表达,自然引发读者的好奇。紧接着“但恐鬓将霜”给出答案,女子真正忧虑的是在漫长等待郎君归来的时光里,自己的鬓角会渐渐染上白霜。这里的“鬓将霜”形象地描绘出时光的流逝,青春的悄然消逝。女子害怕在孤独等待中,岁月无情地在她脸上留下痕迹,而郎君却迟迟未归。此句深入女子的内心世界,细腻地刻画了她对时光易逝的恐惧以及对离别的深深担忧。她深知分离的日子漫长,不确定郎君何时归来,这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加重了她内心的不安,进一步展现出女子对这段感情的珍视与对爱情能否长久的隐忧。

4. 望怀白首约,江上早归航

- 解析: “望怀白首约”,“望”字饱含着女子殷切的期望,她希望郎君能够牢牢记住两人曾经许下的白头偕老的约定。“白首约”象征着两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是他们对未来共同生活的美好期许,体现出女子对这份感情的坚定信念,即便面临离别,依然对两人的未来充满期待。“江上早归航”,“江上”点明郎君远行的方向,“早归航”则直白地表达出女子盼望郎君早日乘船归来的急切心情。一个“早”字,将女子内心深处无尽的思念和对团圆的渴望展现得淋漓尽致,她日思夜想,只盼郎君能尽快回到自己身边,结束这痛苦的分离。这两句诗直抒胸臆,将女子对郎君的深情厚意以及对未来团聚的期盼毫无保留地表达出来,把全诗的情感推向了高潮,使读者深切感受到女子对爱情的执着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句译:

1. 东风柳线长,送郎上河梁

东风轻柔吹拂,柳丝悠悠长长,我送别情郎来到那河梁之上。

2. 未尽樽前酒,妾泪已千行

桌前的酒还没喝完,我却早已泪洒千行。

3. 不愁书难寄,但恐鬓将霜

我不担心书信难以寄到你手中,只害怕岁月漫长,等你归来时我两鬓已如霜。

4. 望怀白首约,江上早归航

期望你牢记我们白头偕老的约定,早日乘船从江上归来。

……

全译:

春日东风吹拂,柳丝悠长,我送郎君来到河梁边。

饯别酒还没喝完,我的泪水已纷纷落下千行。

我不担忧书信难以寄达,只害怕岁月流逝,我两鬓生霜。

盼你牢记白头偕老的誓言,从江上早早乘船归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