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诗词一万首 > 第572章 范云《数名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数名诗

范云

一鼓有余气,趫勇正纷纭。

二广无遗略,雄虎自为群。

三河尚扰攘,楯橹起橨榅。

四巡驻青跸,瘗玉旷亭云。

五十又舒旆,旗帜日缤纷。

六郡良家子,慕义轻从军。

七获美前载,克俊嘉昔闻。

八音伫繁律,将以安司勋。

九命既斯复,金璧固宜分。

十难康有道,延首望卿云。

……

赏析:

《数名诗》是一种将数字嵌入诗句的杂体诗,范云此作借数字串联,描绘出宏大的军事与政治场景,展现了对国家治理、军事行动及贤才任用等方面的思考。

一、起笔彰显军威士气

1. 一鼓有余气,趫勇正纷纭: “一鼓”源自“一鼓作气”典故,战斗初始,战鼓擂响,士兵们士气高昂,且“有余气”表明士气持久不衰。“趫勇正纷纭”描绘众多矫健勇猛的士兵积极投入战斗,纷纭之势尽显战场的紧张与活力,开篇便勾勒出一支斗志昂扬的军队形象,为全诗奠定了雄浑壮阔的基调。

二、展现军事谋略与力量

1. 二广无遗略,雄虎自为群: “二广”在古代指军队编制,这里表示军事指挥谋略周全,毫无遗漏。军队如同雄虎般,自然聚集形成强大战斗群体,强调军事力量强大且组织有序,体现将领卓越的指挥才能与军队的凝聚力、战斗力。

三、描述局势与军事防御

1. 三河尚扰攘,楯橹起橨榅: “三河”指代重要地域,此地局势动荡不安。面对这种情况,“楯橹起橨榅”,即迅速搭建起坚实的防御工事,反映出对动荡局势的积极应对,凸显军事防御的及时性与必要性,暗示局势的复杂性和保卫国土的艰巨任务。

四、呈现帝王巡视与祭祀

1. 四巡驻青跸,瘗玉旷亭云: “四巡”指帝王出巡,帝王出行时驻跸停留,“青跸”体现出出行的庄重威严。“瘗玉”是古代祭祀仪式,将玉器埋入地下敬神。此句描绘帝王巡视四方,举行祭祀仪式,意在祈求国家安宁,展现帝王对国家治理的重视以及借助祭祀凝聚人心、稳定局势的意图,从侧面反映国家的政治秩序和宗教文化传统。

五、强调军事行动与指挥

1. 五十又舒旆,旗帜日缤纷: “五十”或许象征着大规模军事行动或军队编制数量,“舒旆”即展开旗帜,“旗帜日缤纷”描绘出军旗飘扬、色彩斑斓的场景,显示军事行动的规模宏大,也暗示指挥有序,通过军旗指引传达指令,展现出军队的严整与气势。

六、表达民众参军热情

1. 六郡良家子,慕义轻从军: “六郡”指代多个地区,“良家子”指品行端正人家的子弟。这些地区的青年子弟,因仰慕正义,毫不迟疑地投身军旅,表明国家在面临局势时,民众积极响应,参军热情高涨,反映出民众对国家的忠诚与担当,以及国家凝聚力。

七、推崇军事功绩与贤才

1. 七获美前载,克俊嘉昔闻: “七获”表示多次获得胜利,如同历史上众多辉煌战绩一样值得赞美。“克俊”指任用贤能,像往昔听闻的贤君那样重用人才,强调军事胜利不仅依靠士兵英勇,还需贤能之人指挥。此句体现对军事成就的肯定和对贤才的推崇,表明贤才在国家军事和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八、重视礼乐与论功行赏

1. 八音伫繁律,将以安司勋: “八音”指代各种乐器,象征礼乐制度。期待奏响丰富和谐的音律,以之安抚掌管功勋的官员。意味着国家在军事行动后,重视通过礼乐制度维护秩序,论功行赏,稳定人心,强调礼乐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是维护社会稳定和激励将士的重要手段。

九、体现爵位与赏赐

1. 九命既斯复,金璧固宜分: “九命”在古代是最高等级的官爵。这里指恢复或授予官员高等级爵位,与之相应,应给予金璧等丰厚赏赐,反映出国家的爵位赏赐制度,是对官员功绩的认可和激励,有助于激发官员积极性,稳定统治阶层。

十、表达对国家太平的期望

1. 十难康有道,延首望卿云: “十难”寓意诸多艰难困苦,“康有道”表示通过正确治理实现国家安康。面对重重困难,期望通过贤明治理使国家繁荣昌盛,人们伸长脖子仰望祥瑞的卿云,表达对国家太平、祥瑞降临的殷切期盼,为全诗画上充满希望的句号。

十一、艺术特色

1. 独特数字结构: 以数字一至十为序嵌入诗句,使诗歌结构独特有序,不仅增加形式美感,还如串联珍珠般,将不同场景和主题巧妙连接,使全诗层次分明,逻辑连贯。

2. 丰富用典与意象: 诗中运用诸多典故与意象,如“一鼓作气”“瘗玉”等,丰富诗歌文化内涵,使表达更含蓄深刻。军事场景中的“楯橹”“旗帜”等意象,生动展现战争与军事行动,增强诗歌表现力与画面感。

3. 主题宏大丰富: 涵盖军事、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内容,从军队士气、军事谋略到帝王巡视、祭祀,再到人才任用、国家治理期望,全面展现国家运行的不同层面,表达诗人对国家繁荣稳定的关切与思考,具有深刻思想内涵。

……

解析:

1. 一鼓有余气,趫勇正纷纭

- 解析:“一鼓”取自“一鼓作气”,原指作战时擂第一通鼓,勇气振作起来了,这里表明战斗刚开始,战鼓擂响,士气被激发。“有余气”则进一步说明士气不仅在初始时高昂,还后续充足,持久不衰。“趫勇”指矫健勇猛的士兵,“纷纭”描绘出众多士兵积极投入战斗的热闹场景,展现出军队在战斗伊始便斗志昂扬,充满活力,士兵们个个奋勇争先,为整首诗营造出一种紧张且充满激情的战争氛围。

2. 二广无遗略,雄虎自为群

- 解析:“二广”在古代常指军队的编制,这里代指军事指挥。“无遗略”意思是没有遗漏的战略谋划,体现出将领在指挥军事行动时,谋略周全,考虑细致,方方面面都安排妥当。“雄虎自为群”把军队比作雄虎,形象地描绘出军队像老虎一样,自然地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强大的战斗群体,强调军队不仅个体勇猛,而且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组织性,暗示了将领卓越的领导能力,能够让军队团结协作,发挥出强大的战斗力。

3. 三河尚扰攘,楯橹起橨榅

- 解析:“三河”在古代是重要的地域名称,这里指代某个特定的区域。“扰攘”描述该地区处于动荡、混乱的状态,可能面临战乱、纷争等不稳定因素。“楯橹”指盾牌和大盾牌,是古代战争中的防御武器,“橨榅”形容它们坚实、厚实的样子。面对三河地区的动荡局势,迅速地搭建起坚固的防御工事,反映出为了应对混乱局势,采取积极的防御措施,凸显局势的严峻以及军事防御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4. 四巡驻青跸,瘗玉旷亭云

- 解析:“四巡”表示帝王出行巡视四方,古代帝王出行称为“巡狩”,这里强调了帝王对国家各地区的视察。“驻青跸”中,“跸”指帝王出行时清道,禁止行人来往,“青跸”则更具体地描绘出帝王出行时的庄重威严场景,帝王的车驾停留在此处。“瘗玉”是古代一种祭祀仪式,将玉器埋入地下,以表达对神灵的敬意和祈求。“旷亭云”描绘出在空旷的亭台边,与云彩相伴进行祭祀的场景。此句通过描写帝王巡视途中举行祭祀仪式,展现了帝王对国家治理的重视,希望借助祭祀上天、神灵,祈求国家的安宁、稳定,同时也体现了古代国家政治与宗教祭祀之间的紧密联系。

5. 五十又舒旆,旗帜日缤纷

- 解析:“五十”在这里可能象征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军队的编制数量或者是某个具有代表性的军事阶段。“舒旆”指展开旗帜,“旆”是古代旗末端状如燕尾的垂旒,代表军旗。“旗帜日缤纷”描绘出军旗在阳光下随风飘扬,色彩斑斓的景象。此句通过对军旗的描写,展现出军事行动的规模宏大,军队阵容整齐,旗帜鲜明,暗示军队在行动过程中指挥有序,通过旗帜来传达各种指令,展示出军队的严整军容和强大气势。

6. 六郡良家子,慕义轻从军

- 解析:“六郡”指代多个地区,在古代,这些地区往往以民风淳朴、百姓正直着称。“良家子”指的是品行端正、出身良好人家的子弟。“慕义”表明这些子弟因为仰慕正义,心怀报国之志。“轻从军”意思是他们毫不迟疑、毅然决然地选择投身军旅,为国家效力。此句反映出在国家面临局势需要时,各地品行端正的青年子弟积极响应,主动参军,体现了民众对国家的忠诚和担当精神,也暗示了国家在民众心中的凝聚力,以及正义在激励民众参军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7. 七获美前载,克俊嘉昔闻

- 解析:“七获”中的“七”并非确切数字,而是表示多次,意味着军队在战斗中多次获得胜利。“美前载”是说这些胜利如同以前历史记载中的辉煌战绩一样值得赞美,体现了对当前军事成就的高度肯定。“克俊”指能够任用贤能之人,“嘉昔闻”表示像过去听闻的贤明君主那样,善于选拔和重用有才能的人。此句强调了军事上的成功不仅仅依赖于士兵的英勇作战,更重要的是要有贤能的将领指挥。通过对军事胜利和任用贤才的描述,突出了贤才在国家军事行动和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也表达了对古代贤君任用人才方式的推崇。

8. 八音伫繁律,将以安司勋

- 解析:“八音”是中国古代对乐器的统称,代表着音乐,这里象征着国家的礼乐制度。“伫繁律”表示期待奏响丰富多样、和谐有序的音律,意味着在军事行动取得成果或国家处于某个发展阶段时,需要借助礼乐来规范社会秩序、陶冶人们的情操。“司勋”是古代掌管功勋的官员,“安司勋”即通过礼乐制度来安抚掌管功勋的官员,进而对有功之人进行公正的奖赏和表彰。此句强调了礼乐制度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种文化表现形式,更是维护社会稳定、激励将士、促进国家有序发展的重要手段,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全面治理的思考。

9. 九命既斯复,金璧固宜分

- 解析:“九命”在古代官制中是最高等级的爵位。“既斯复”表示恢复或者授予官员这样高等级的爵位。“金璧”指黄金和美玉等贵重财物,“固宜分”意思是理所当然地应该给予相应的赏赐。此句反映了国家的爵位赏赐制度,当官员立下卓越功勋后,授予其高等级的爵位,并配以金璧等丰厚的赏赐,这是对官员功绩的一种认可和激励,有助于激发官员为国家效力的积极性,维护统治阶层的稳定,同时也体现了国家对人才的重视和对功勋的尊重。

10. 十难康有道,延首望卿云

- 解析:“十难”并非实指十种困难,而是寓意着国家面临的诸多艰难困苦。“康有道”表示通过正确的治理方式和政策,使国家能够克服困难,走向安康、繁荣。“延首”即伸长脖子,形象地描绘出人们翘首以盼的样子,“望卿云”中,“卿云”在古代被视为祥瑞之云,象征着吉祥、太平。此句表达了尽管国家面临重重困难,但人们依然期望通过贤明的治理,让国家实现繁荣昌盛,就像期待祥瑞的卿云出现一样,充满了对国家未来太平、祥瑞的殷切期盼,为全诗画上了一个充满希望的句号,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美好未来的祝愿。

……

句译:

1. 一鼓有余气,趫勇正纷纭:

战鼓初擂士气高昂且持久,矫健勇猛的士兵们纷纷踊跃参战。

2. 二广无遗略,雄虎自为群:

军事指挥谋略周全毫无遗漏,军队如雄虎般自然聚集成强大群体。

3. 三河尚扰攘,楯橹起橨榅:

三河地区局势仍然动荡不安,迅速搭建起坚实的防御工事。

4. 四巡驻青跸,瘗玉旷亭云:

帝王出巡四方停留驻跸,在空旷亭台边举行瘗玉祭祀仪式。

5. 五十又舒旆,旗帜日缤纷:

大规模军事行动展开军旗,旗帜每日随风飘扬色彩斑斓。

6. 六郡良家子,慕义轻从军:

六郡品行端正人家的子弟,仰慕正义毅然投身军旅。

7. 七获美前载,克俊嘉昔闻:

多次取得胜利媲美从前记载,能任用贤才如同往昔贤君那般。

8. 八音伫繁律,将以安司勋:

期待奏响丰富和谐的音律,以此来安抚掌管功勋的官员。

9. 九命既斯复,金璧固宜分:

恢复或授予最高等级的爵位后,理所当然应赐予金璧等丰厚赏赐。

10. 十难康有道,延首望卿云:

即便面临诸多艰难,期望以正道实现国家安康,人们伸长脖子盼望祥瑞的卿云出现。

……

全译:

战鼓初响,士气激昂且后劲十足,健儿们勇猛矫健,踊跃奔赴战场。

军事调度,谋略周详毫无疏漏,将士如虎,自然汇聚成精锐之师。

三河之地,依旧动荡不得安宁,速起盾橹,构筑坚实防御壁垒。

帝王出巡,车驾停驻庄重威严,祭祀天地,在空旷处埋玉祈愿。

大规模军事行动展开,军旗高展,旗帜迎风飘展,每日五彩斑斓。

六郡的良家子弟,心怀正义,毅然投身军旅,尽显报国之志。

多次凯旋,战绩堪比往昔辉煌,重用贤能之士,如同先贤圣君。

盼八音奏响,律吕丰富而和谐,以此慰藉司勋,犒赏有功之人。

恢复或授予高官厚爵,黄金美玉等赏赐自应相配。

纵有诸多艰难,愿以正道致太平,众人引颈遥望,盼祥瑞卿云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