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沈厌的春闱能够取得一个好的名次。
沈知瑜曾让李鹤川和苏明一同写一篇策论,写好后,送去张太傅家中,让张太傅比较一番。
张太傅是本次春闱的主考官。
张太傅对于两篇策论都是爱不释手,一直追着沈知瑜问,这两篇策论是谁写的?这两人是否要入朝为官,他可以引荐。
这种有大学问的人,一定要为大楚效力。
沈知瑜最开始的目的,不过是想知道,沈厌跟着他们两个谁学会进步比较大。
在得知这个结果后,沈知瑜选择先将张太傅可以举荐的消息告诉苏明,苏明不可能一辈子待在公主府中做一个教书先生。
他的志向不在这里,他有足够的学识,就是缺一些机遇,现在向上爬的绳子已经递给了他,他想如何选择,都看他自己。
沈知瑜去找苏明的时候,苏明正躺在树下,咂吧着嘴。
“苏明先生?”
苏明悠悠转醒,看到是沈知瑜,慢悠悠坐起身子,朝着沈知瑜拱手。
沈知瑜不在乎这些虚礼,不会怪罪他。
“长乐公主殿下。”
“苏明先生,你之前写的文章,本宫拿给了张太傅,张太傅很赏识你的文采,同本宫说,可以举荐你入朝为官,不知道你是什么想法?”
苏明微微皱眉,“殿下要撵我?”
“你想多了,只是问问你的意见,本宫与你也是认识了一段时间的,对于你,本宫还算是能说上一些了解,你的志向不在公主府,也不在阿厌身后。”
苏明颔首,“对,殿下说对了,但我不想拉着别人抛的绳子上去。”
“你现在的年纪,若是走最常规的路,怕是要到白发苍苍才能达到理想。”
苏明顿住,等回过神来,沈知瑜已经走了。
“若殿下不是女儿身,怕是没人能同她争。”
苏明的决定,沈知瑜已经知道了,苏明不能继续住在公主府。
她为苏明在京都买了一处房产,让他去住。
苏明离开公主府的时候,不再如最初来的时候,只有一个小小的包裹,和怀中的几卷书画。
他现在的行囊装了满满一马车。
沈厌和郑念娇一同送他去新宅院,路上还买了四只烤鸡。
苏明两个,沈厌和郑念娇一人一个。
沈厌的日常从苏明离开后,便变成了清晨跟着姐姐姐夫去上朝,上完朝后,被姐夫拉着在书房学习。
下午姐姐看完奏折后,同姐姐一起探讨奏折上的内容。
至于晚上,他则是跟着鹤翎再练练轻功,有了阿大给他打下的身体基础,他练起轻功来极快。
在临近年底的时候,大家都忙的充实又快乐。
李想则是肉疼的算着盈利,这一年,她成长了不少,杏雨楼已经成了京城中极有名的戏楼。
现在客流量稳定,每次只要有新的故事话本,便总会掀起一番热潮,让她多赚一笔。
但她已经不满足于杏雨楼,她在杏雨楼隔壁开了一家书馆。
专门售卖楼中每日讲述的话本,有的人喜欢听故事,那有的人自然也喜欢看故事。
李想想做的,便是将所有可能发展成客人的钱,都赚到,这才是一个商人每日要想的事情。
而在过年前一天。
她要开始算账了,将欠兄长李鹤川的银两还给他。
这毕竟是她辛辛苦苦赚的钱,总归是舍不得的,但她清楚记得当时是有字据的,她不能言而无信。
将黄金数好后,她带着身侧的婢女,去公主府送钱。
“嫂嫂!兄长!”
沈知瑜刚收好奏折,准备起身,便听到李想的声音。
李鹤川伸手将她扶起来。
李想走进来,微微侧身,有阿大端进来一个盘子,盘子上放着红绸布。
“这是什么?”沈知瑜饶有兴趣的问。
李想微微抬头,骄傲的开口:“打开看看不就知道了。”
沈知瑜掀开,看到里面竟然是小小一摞金条。
李鹤川也看过去,当即便明白,李想这是还他的。
李想朝着李鹤川伸手:“这是我还兄长的黄金,一共一百三十两黄金,折合成这些金条,连本带利,丝毫不差!
兄长可以将之前的欠条给我了。”
李鹤川根本没想让李想还,早在她签下欠条离开后,他便将欠条烧了。
李鹤川看了一眼沈知瑜,目光落在李想伸出的手上,抬手拍了一下。
“欠条,我让李强帮我放起来了,等见了他让他撕毁就好了。”
“啊,可是我想看看欠条,时刻警醒自己。”
“哈哈哈,你要警醒自己什么?”沈知瑜揉了揉李想的头发,自从来了京都后,这小孩的头发倒是柔顺不少。
李想信誓旦旦的开口:“自然是要记住兄长的恩情,若不是兄长当初不顾兄妹情谊的让我签下霸王条款,我也不会这么努力。”
李鹤川眼前似乎闪过一条黑线,他有些无奈的看向李想。
“霸王条款?”沈知瑜知道李鹤川借给了李想钱,但并不知道还签了什么霸王条款。
“就是霸王条款!我朝他借一百两黄金,他让我年底还他一百三十两,若是还不上,就翻倍。”
沈知瑜笑着看向李鹤川,伸出一只手轻轻拍了拍李想。
“好了,就算是霸王条款,我们聪明魅力的小李想也还上了不是吗?”
“对!”
李想拉着沈知瑜,走到一旁说光明大胆的说悄悄话。
“嫂嫂,兄长太抠,若是以后他不给你钱,我来给你,我之后会赚很多很多钱,我来养你。”
“志向不错,那嫂嫂等着你。”
两人作为兄长嫂嫂的,是最直观的感受到,李想这段时间的进步。
李母也从江南赶来京城,和他们三人一同过年。
李母是下午的时候到的,她给家中的四人都带了礼物。
李想很想李母,从李母到了,便一直拉着李母说个没完。
说了她现在的杏雨楼,说了兄长李鹤川和嫂嫂沈知瑜,又说了沈厌做的事情,说了很多。
但唯独没有说她自己。
李母一直没有提醒,只是心疼的看着自己的女儿。
她能感受到,女儿长大了很多,心中装了很多事情,都是她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