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四合院:只想平淡过一生 > 第469章 一帮老登心眼子真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69章 一帮老登心眼子真多

商量了一会,一个老登越众而出。

“这位~~徐经理,这价有点不对劲吧,这些东西比黑市上怎么还贵了2成呢?而且我看大米的价格就一个普通的,那这个御~~京西稻,还有万年贡米的价也没在上面啊,还有那些干货跟菜也是。”

“呵呵,实话跟大家说,这些好东西那都是专供上面的,到顶了!一会谁价高,可以先买走4成,接着3成,然后就是3个一成。好了,咱们先拿这个万年贡米开场,这个米怎么好我就不介绍了,各位都是吃过见过的,开价吧!”

这是熊光明提前跟杰公子商量好的,因为这玩意儿是高端货,卖便宜了自己亏,卖贵了没人买,主要是不知道应该定价多少,干脆让市场决定!

下面几个老登心里开始琢磨了,有爱吃就有不爱吃的,但又不能让对方便宜买走,那之后的东西就有钱跟他们抢了,这个度就得把握好。

杰公子在一边小声絮絮念:“这搁在以前都是贡米,家里要没个王爷~~那都得靠宫里赏赐才能吃上。在座的应该也吃过,但也有些年头没尝过了吧?!”

最后还是金老登以12块3毛钱一斤的高价拿下,直接买走了4成。

接着第二轮,最后一成卖出了12块5一斤。

熊光明暗自吐舌,这帮人是真有钱。

(没有北京具体黑市粮食最高价信源,推算依据:记载称100元在当时约能购买20斤面粉,折算合5元\/斤。大米没有明确记录,但和面粉应该差不多。100元在当时约能购买7斤油,虽然物品不同,但可见油脂类食物的稀缺程度。猪肉作为重要副食,黑市价格可能达到10元\/斤甚至更高。地方志和回忆录中有1960年冬粮食定量最低,可以参考《北京档案史料:档案中的灾害防治》)

然后卖酒,卖肉,卖点心糖果这类的,这大家就商量着各家要多少,别打架,要是都要那就均分,不够均分的你们老哥几个底下自己勾兑吧。

“好了,盘锦的大米,咱也别折腾了,我知道都盯着京西稻呢,你们商量个合适的价咱就均了。”

几个人一合计,有要的也有不要的,6块5都分了。

“行了,京西稻,开始吧,就不介绍了,现在也是领导特供!”

“15块!”

金老登底子厚,上来就报个高价。

“金二爷,您这可就有点儿不上道了。方才那一口袋万年贡米我都捏着鼻子容您截了胡,怎的?现如今连御田胭脂米都要吃个大头?您这是要当米局总管啊?”

金老登背着手不屑的仰着头,撇了撇嘴:“白老台,您这话透着酸气儿!徐经理刚才可说了,价高者得,您掏不出银子来怪谁?再说了,光绪二十六年老夫在銮仪卫当差那会儿,您还在德胜门倒腾麸皮呢!你怎么跟我比!”

这时候一个胖乎乎的小老头冲着二位抱拳作揖:“二位都收收火气。规矩是规矩咱别呛火是不是,横竖都是敬奉先朝脾胃的主儿。多大点事啊,别让人看了笑话。”

金老登一把给这小老头扒拉开:“赵老四,您甭和稀泥!我可听说他白家去年腊月二十三祭灶,用的可是正经东北珠米,这会子倒跟我们哭穷?直说了吧,爷我打小就是吃这御米长大的!这会儿看见了,高低我都拿大头,回头还得给我阿玛上贡呢!谁也甭跟我比银子!”

白老登呵呵冷笑两声:“就您家那点靠收租子,从牙缝挤出来的银子?!哼哼,17块!”

“金老哥,您这拿过一次大头了,咱别跟钱过不去呀,不如各让一步,老夫做个东道。。。。”

“孙葆晋您少来这套!我开粮店那会儿匀过你两成白面,您倒好,扭脸卖给宛平县长了!今个儿,是不是惦记上这御米了?怎么着~这趟又打算卖谁呀?!您那套缓兵之计庚子年就玩烂了!”

白老登也斜瞥着孙老登:“可不是!戊戌年您帮康有为捎密折那事儿要不要说道说道?这当口充什么和事佬!”

旁边的赵四爷急了:“慎言!慎言啊!瞅瞅这是哪年?!真要扯前清旧案?大家脖子上顶着的脑袋可不经磕碰!”

熊光明这会儿跟杰公子凑到了一块,把口罩往上托了托,俩人嗑着瓜子听着这帮老头吵架,真行啊!这帮人经的事不少啊,能混到新中国还能有这么厚家底子算是大牛逼了,17块钱一斤的大米张嘴就来,瞅这样喊到30块都不带心疼的。

杰公子怕他们越吵声音越大,赶紧制止:“你们老几位想吵回去吵,眼下早不是您各位抖威风那年月啦~~搁你们大清那会儿老百姓摸把这米得掉脑袋吧?现如今新社会不兴这个,可寻常人家照样闻不着米香!这么着,28块钱一斤,愿买的匀着份儿和平散,如何?也都买回去再回忆回忆你们祖上的荣光。”

“28?您这比劫道儿的还黑!”

“可说呢,赵四爷您给断断,这价码是不是忒拿咱们当冤大头?”

赵老登咂摸着嘴说:“啧,按说~~这成色可是上好的新米!今年咱四九城这天,还能有这么好的米~~搁光绪朝,正经年月那帮豪商怎么也能出到二十两银子一斗。可眼下咱得讲新社会的理,我觉着25块钱一斤差不多了。”

嗬,这又开始一致对外了,还不如窜窜火让他们自己喊呢。

最后杰公子跟他们据理力争,讨价还价一番,你们都他妈跟教员吃一样的米了,还想怎么着?这是不是祖宗保佑?26块5,再不要小爷拿回去崩米花吃!

然后这帮人底下开始蛐蛐了,这年月普通大米都差不多5块了,这么一合计,这也不贵!到时候孝敬祖宗脸上也有光不是。

就连最抠门的也买了两斤,就怕从众,场面只要一热起来脑子就冲动这是必然的。

然后一样一样的开始卖,还好找了杰公子,要不熊光明可没那耐心一点一点跟他们抠,看他那样也是乐在其中。

卖菜时候又差点打起来,还好各个都压低了声音,这年夜饭上要是能上道炒菠菜。。。。那可比上碗红烧肉有面,论装逼这些都是第一梯队的选手,各个都合计好了。

等实在亲戚过来拜年,中午席面上来个拍黄瓜,西红柿炒鸡蛋,清炒西葫芦,蒜蓉小白菜,菠菜汤,最后再来一盘猪肉韭菜的饺子。。。。嘿,那面子可就到顶了!

最后干货有想法的也不少,但这玩意儿你得会做才行,一个个看的流哈喇子干着急。熊光明只好勉为其难的又给收走了,就当抵扣他的菜钱了。

等郑老爷子拿着账本子过来会账时候,一个个傻眼了,买的时候挺嗨,钱没带够,有的家里现钱都不够。

“打个商量,东西我们先拿走,钱~容两天可好?年前指定清了账。”

熊光明一琢磨就知道这帮人打算卖金子了,去银行他们可不敢,肯定有自己的渠道。

“这么着,有钱给钱,现钱不够的我也收金子收大洋,就比银行的价码低一成,比你们自己卖的值吧!”

国家那会儿收大洋是一块,他们私下卖金银要低个2成甚至更低。

不是他们不想卖给国家,是家里存量太大,而且这玩意儿保值,都是从前清那会儿挺过来的老狐狸了,可不敢随便得瑟,被惦记上就褶子了,本来底子就不干净,宁愿少卖点也不敢冒头,谁知道哪天这钱又成纸了呢。

一听熊光明这么说,又开始蛐蛐上了,但这就欢快多了。

有三轮车的装上东西走人,拉不走的分两趟也得趁天黑弄走了,溜达来的都是住附近的,大斌负责一趟趟运。

郑老爷子明天负责收尾款,还是金老登最有钱,回家点现钱当时就给结了。

折腾到挺晚,熊光明一看表都12点多了,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天也挺冷的。

到了院里,一看大门怎么还开着呢,莫非知道他出去留的门?阎老西什么时候这么会来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