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地底深处无声流淌。吴晟凭借着顽强的毅力,以及这处地下灵脉提供的充沛玄炁,一点点磨灭、转化着血眸魅姬留下的阴损魔气,同时修复着受损的经脉与脏腑。这个过程缓慢而痛苦,如同愚公移山,但终究是看到了成效。当最后一丝顽固的魔气被精纯的玄炁消融殆尽时,他感到体内久违的畅通感,虽然玄气修为尚未恢复巅峰,但至少行动已无大碍,剧烈的疼痛也转变为隐隐的酸麻。
伤势初愈,吴晟并未感到丝毫轻松。身处这未知而幽深的地底,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他必须弄清楚自己所在的这片区域究竟是怎样一个环境,是否存在未知的危险。
他站起身,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身体,开始以暂居的石龛为中心,向四周展开谨慎的探索。
这片地下空间远比他想象的更为广阔。浓郁的天地玄炁仿佛化作了无形的雾气,在黑暗中缓缓流动,呼吸之间都带着沁人心脾的灵韵。脚下是坚硬而古老的岩石,头顶则是高不见顶的黑暗,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地下穹窿之中。他小心翼翼,尽量不发出任何声响,精神力如同触角般蔓延开来,感知着周围的一切。
除了岩石、玄炁和永恒的黑暗,他似乎并未察觉到活物的气息,这让他稍稍安心。但随着探索的深入,他发现了一些不寻常的痕迹——岩壁上偶尔会出现一些模糊的、看似毫无规律,但细看之下又仿佛蕴含某种韵律的刻痕;脚下某些区域的岩石质地也与他处不同,似乎经过人为的打磨。
他心中的疑窦越来越深,冥烬关于“古墓”或“遗迹”的猜测,似乎并非空穴来风。
不知摸索前行了多久,也许几个时辰,也许更久。就在他感觉这片黑暗仿佛永无止境时,远处,一点极其微弱的、几乎与黑暗融为一体的轮廓,吸引了他的注意。
他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如同狸猫般悄无声息地靠近。
轮廓逐渐清晰。那似乎是一座……洞府?
一座依着天然岩壁开凿而成的石室门户,静静地矗立在黑暗之中,散发着古老而沧桑的气息。石室的门户并不宏伟,甚至显得有些破败,门框是由某种不知名的暗色石材构成,布满了岁月侵蚀的痕迹。
他的目光首先被右侧门框上的一行字吸引。那字迹铁画银钩,透着一股睥睨天下、搅动风云的霸气,即使蒙尘万年,依旧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意志:
“纵横捭阖主乱世争霸!”
字里行间,仿佛能看到一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绝代强者,于烽火狼烟中执掌乾坤的景象。吴晟心中凛然,能留下如此字句者,绝非寻常人物。
然而,与之相对,左侧的门框上却是空空如也,只有平整的岩石表面,仿佛原本应该也有对应的话语,却被人为地抹去,或是根本未曾刻下,留下一种不对称的悬念和莫名的寂寥感。
他的视线缓缓上移,落在门楣上方的牌匾。那牌匾同样材质非凡,但积满了厚厚的灰尘,将字迹完全掩盖,看不清原本写着什么。
地下洞府? 吴晟心中念头急转。在这深达数万米,疑似古老遗迹的地脉深处,出现这样一座透着神秘与不凡的洞府,其中是福是祸,难以预料。或许是某位上古大能的传承之地,也可能藏着未知的凶险。
他按捺住立刻上前探查的冲动。伤势刚刚稳定,实力尚未完全恢复,冥烬也仍在沉眠,此刻贸然闯入,绝非明智之举。
“此地诡异,需从长计议。” 吴晟心中暗道,随即不再停留,如同来时一般,悄无声息地退去,沿着原路返回了自己那处相对安全的石龛。
回到“安全屋”,吴晟盘膝坐下,心中却难以平静。那洞府,那字句,不断在他脑海中回响。他深知,要想在这危机四伏的世界活下去,探寻机缘,实力是根本。而经过与血眸魅姬一战,他更深刻地认识到,灵魂力的强弱,在某些时候甚至比玄气修为更为关键。冥烬沉睡,他更需要强大的灵魂力量来应对可能的危机和辅助修炼。
他想起了那部得自神秘遗迹,却因修炼艰难而一直进展缓慢的《灵窍虚识诀》。此法门专修灵魂,若能练成,对感知、悟性乃至战斗都有极大裨益。
“勤能补拙!” 吴晟眼神坚定,他没有傲人的天赋,唯一能依靠的便是水滴石穿的毅力。
他宁心静气,按照《灵窍虚识诀》的入门法门,开始尝试凝聚精神力,冲击那虚无缥缈的“灵窍”。
然而,困难接踵而至。
首先便是“神意散乱,难以凝聚”。 他的精神力如同未经驯服的野马,又像是满盘沙砾,想要将其凝聚成一股可以精准控制、如臂指使的细流,简直难如登天。脑海中杂念纷飞,一会儿是血眸魅姬冰冷的眼神,一会儿是那洞府门上的字迹,一会儿又是对自身处境的担忧。好不容易捕捉到一丝精神力的苗头,稍不注意便又溃散开来,前功尽弃。这并非他不够专注,而是天生灵魂本源不够凝实、坚韧,如同材质疏松的木材,难以雕琢。
其次是“感知模糊,窍穴难寻”。《灵窍虚识诀》要求修炼者以内视之法,感应到识海中特定的“灵窍”位置,方能以此为基,构建灵魂力的运转体系。但吴晟的内视感知如同隔着一层浓雾,识海一片混沌朦胧,那所谓的“灵窍”位置飘忽不定,时隐时现。他往往耗费大量心神,好不容易感觉触摸到了那一点灵光,下一刻却又消失无踪,仿佛只是疲惫产生的幻觉。这是灵魂感知力天生迟钝的表现。
再者是“能量冲突,玄炁干扰”。 当他尝试引导周围浓郁的天地玄炁辅助凝聚魂力时,问题又出现了。他对于玄炁的操控精度远远达不到《灵窍虚识诀》的苛刻要求。玄炁与精神力的结合需要一种微妙的平衡,多一分则冲散魂力,少一分则无力为继。吴晟往往不是引动的玄炁过于狂暴,将好不容易凝聚起的一丝魂力雏形冲得七零八落;就是引动的玄炁过于微弱,无法提供足够的“燃料”,导致魂力凝聚过程后继乏力,自行瓦解。这体现了他对能量精细控制的天然短板。
最后是“肉身牵绊,气血扰动”。 他的伤势虽愈,但身体远未恢复到完美状态。气血运行之间,难免有细微的滞涩或波动。而灵魂力的修炼要求心神高度集中,肉身须得如古井无波。他每每在关键时刻,便会因体内某处经脉的微弱抽痛,或是气血运行的些微加速,而导致心神摇曳,刚刚有几分模样的灵魂力结构瞬间崩塌。这是肉身与灵魂未能高度协调统一的体现。
一次,两次,十次,几十次……
失败如同冰冷的潮水,一次次将吴晟淹没。汗水浸透了他的衣衫,脸色因精神力的过度消耗而显得苍白,太阳穴突突直跳,传来阵阵针扎般的刺痛。这是灵魂力透支的迹象。
若换做常人,恐怕早已心灰意冷,放弃这看似遥不可及的功法。
但吴晟没有。
他每一次失败后,都会强忍着精神的疲惫与不适,默默回想失败的原因——是哪里分心了?是玄炁引导快了还是慢了?是气血哪处运行影响了心神?
他就像最耐心的工匠,对着一块顽石,一次次地挥动锤凿,哪怕每次只能崩下一星半点石屑,也毫不气馁。他深知自己天赋平庸,没有一蹴而就的资本,唯有靠着这看似愚蠢的坚持,一点一点地磨,一点一点地积累。
“别人一遍能成,我练一百遍,一千遍!总能摸到门槛!”
吴晟再次闭上了眼睛,引导着那散乱的精神力,向着那迷雾般的识海深处,发起了又一次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