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唐代秘史 > 第22章 御史血谏第一章 :朝堂惊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章 御史血谏第一章 :朝堂惊雷

三伏天的紫禁城犹如蒸笼,金銮殿檐角的铜铃在热浪中垂头丧气,连摇曳的声响都透着绵软无力。皇帝斜倚在蟠龙金漆宝座上,龙袍领口微敞,望着阶下文武百官例行奏对,时不时用丝帕擦拭额角的汗珠。当工部尚书汇报完河道修缮事宜,正要退下时,御史台左都御史陈鸿渐突然越众而出,官服下摆扫过冰凉的金砖,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臣有本奏!”陈鸿渐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炸响,惊得梁上栖息的燕雀扑棱棱乱飞。这位年逾五旬的老御史素来以刚正不阿闻名,此刻却面色惨白,眼中布满血丝,手中的弹劾奏章被攥得发皱,边缘处甚至渗出淡淡的血迹。

太子李承乾原本漫不经心地把玩着腰间玉佩,听到这声高呼,动作骤然停滞;齐王李恪正用象牙扇轻摇驱热,扇骨碰撞的脆响也戛然而止。满朝文武齐刷刷将目光投向陈鸿渐,殿内空气仿佛瞬间凝固。

“臣弹劾齐王李恪,私通幽冥殿余孽,意图谋逆!”陈鸿渐字字如重锤,砸在众人心头。他的声音微微发颤,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自玄甲玉现世以来,江湖动荡,朝堂不安。臣暗中查访数月,终于查明,这一切乱象背后,皆有齐王的身影!”

“荒唐!”齐王猛地拍案而起,鎏金座椅在金砖地面拖出刺耳的声响。他俊美的面容因愤怒而扭曲,腰间玉佩与案几相撞,发出清脆却带着寒意的声响,“陈御史仅凭几句空口白话,就想构陷本王?信口雌黄也要有个限度!”

陈鸿渐却不为所动,他深吸一口气,展开奏章,声音愈发激昂:“三日前,江南漕帮遇袭,二十余艘货船沉没,数百帮众惨死。幸存弟子亲口指认,行凶者所持暗器刻有幽冥殿骷髅纹,且口音与齐王麾下亲兵一致;五日前,武当山密信被截,信中详述齐王与幽冥殿使者在襄阳城外密会,商议用江南赋税换取噬魂蛊虫...”

随着陈鸿渐的陈述,殿内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太子李承乾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却在瞬间恢复如常;齐王李恪的脸色则越来越阴沉,手中的象牙扇被捏得“咯吱”作响。

“空口无凭!”齐王强作镇定,冷笑道,“陈御史若拿不出真凭实据,便是血口喷人,按律当斩!”

“证据在此!”陈鸿渐大喝一声,从袖中取出一个油纸包。他小心翼翼地展开油纸,里面赫然是几枚黑黝黝的暗器,刃口处隐约可见骷髅暗纹,还凝结着暗红的血迹。紧接着,他又掏出一封残破的密信、一枚刻着幽冥殿徽记的玉符,重重掷于丹陛之上。阳光透过大殿的明窗,掠过玉符,将骷髅纹路投射在龙椅下方,惊得皇帝身侧的王公公踉跄后退,手中的拂尘差点掉落。

“陛下明察!”陈鸿渐扑通跪地,额头重重磕在金砖上,“这些皆是臣冒死收集的证据。齐王勾结幽冥殿,意图借助玄甲玉之力谋取皇位,届时江湖将生灵涂炭,百姓将永无宁日!臣身为御史,职责所在,就算粉身碎骨,也要揭穿这等逆贼的阴谋!”

皇帝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他握紧扶手,指节因用力而发白:“李恪,你作何解释?”

齐王正要开口辩解,殿内烛火突然剧烈摇曳,一阵阴风吹过,竟将几案上的奏章吹得四散纷飞。众人还未反应过来,一道黑影如鬼魅般破窗而入,寒光一闪而过。陈鸿渐喉间发出一声闷哼,鲜血喷涌而出,染红了身前的弹劾奏章。他的身体晃了晃,直挺挺栽倒在金砖上,手中仍死死攥着半张写有“萧临渊”字样的密信残片——正是齐王首席谋士的名字。

“有刺客!”殿内顿时大乱。武将们抽刀护驾,兵器出鞘的声响此起彼伏;文官们则抱头鼠窜,官帽、朝靴散落一地。太子李承乾大声呼喝着让侍卫护驾,眼神却不住地瞥向齐王;齐王脸色煞白,慌乱中打翻了案上的茶盏,滚烫的茶水洒在绣着金线的袍服上,他却浑然不觉。

那名刺客在人群中左突右闪,如入无人之境。待众人反应过来时,刺客早已混入混乱的人群,只留下满地狼藉与未寒的鲜血。陈鸿渐的尸体静静躺在丹陛之下,周围是散落的弹劾奏章、带血的暗器,以及那张至关重要的密信残片,无声地诉说着刚刚发生的惊心动魄的一幕。而这场朝堂惊雷,也如同导火索,彻底点燃了京城中早已暗流涌动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