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唐代秘史 > 第41章 灾后重建第二章 :八方驰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1章 灾后重建第二章 :八方驰援

长安城的残垣断壁在寒风中呜咽,当苏砚站在朱雀大街中央,望着堆积如山的废墟时,玄甲玉突然发出清亮的鸣响。玉身表面泛起涟漪般的光芒,在空中投射出一幅地图——千里之外的道路上,无数支队伍正朝着长安汇聚,车轮碾过冻土的声响仿佛都能穿透云层。

三日后的清晨,第一批驰援队伍抵达东城门。武当山的道人们抬着雕花木箱,箱中装满了百年老参、紫雪丹等名贵药材,为首的清虚道长拂尘一挥,身后弟子们立刻展开道袍,化作流动的屏障,为后续车队开道。\"苏大人,\"道长将刻有太极图的药匣递上,\"这些是本派压箱底的宝贝,定能解瘟疫之急。\"

紧随其后的是峨眉派的三百女弟子,她们背着竹篓,步伐轻盈地穿梭在废墟间。竹篓里不仅装着缝制麻衣的布料,还有从峨眉山采集的灵草。领头的明心师太摘下斗笠,露出慈悲的面容:\"我等愿为妇孺接生,为伤者包扎。\"说话间,几名女弟子已跪在泥地里,为一名腿部骨折的孩童固定断骨。

最令人震撼的是丐帮的队伍。数不清的乞丐推着独轮车,车上堆满了从各地搜集来的物资:生锈的铁钉、半块青砖、还有不知从何处淘来的旧棉被。丐帮帮主洪七公拄着打狗棍,哈哈大笑:\"这些破烂玩意儿,在裴先生手里说不定能变成宝贝!\"果然,墨家工坊的弟子们如获至宝,将铁钉重新回炉,青砖磨成粉末制作粘合剂。

朝廷的支援也如潮水般涌来。洛阳城的漕船沿着洛水、黄河、渭水逆流而上,船帆遮蔽了半边天空。每艘船上都载着精美的梁柱,这些梁柱曾是贵族宅邸的装饰,如今却卸下雕龙刻凤的外衣,准备为长安百姓遮风挡雨。扬州的商船满载着雪白的蚕丝,船主们主动将丝绸裁成布条,作为伤员的绷带。益州的马队更是驮着沉甸甸的铜钱,叮叮当当的声响中,带来了重建的希望。

商会的富贾们也不甘人后。长安首富李百万散尽家财,在东市搭起十座巨型粥棚。他亲自掌勺,将熬得浓稠的粟米粥盛进粗陶碗:\"当年我流落长安,是这城里的百姓给了我一口饭吃。如今,该我报恩了!\"丝绸行会捐出了仓库里最后的蜀锦,这些价值连城的绸缎被裁剪成旗帜,插在各个重建工地,鼓舞着众人的士气。

更令人动容的是普通百姓的支援。太行山下的老农推着装满粟米的牛车,走了半个月才抵达长安。\"俺们地里就剩这点粮食了,\"老农粗糙的手拍着牛背,\"但长安要是没了,俺们种地给谁看?\"江南的绣娘将绣品变卖,换来药材和工具;塞北的牧民赶着羊群,为长安送来新鲜的肉食。

当少林寺的僧人们抵达时,带来的不仅是粮食和药材,还有震人心魄的佛法。一百零八名武僧在废墟中席地而坐,齐声诵念《大悲咒》。低沉的佛号声中,堆积如山的瓦砾仿佛都变得温顺,许多被困的幸存者在佛音的指引下,敲击着管道发出求救信号。

江湖中一些神秘门派也纷纷现身。药王谷的谷主带着百名弟子,在终南山下开辟药田。他们用特殊的药锄翻土,播下的种子三天便能发芽。\"这些是本谷珍藏的九转还魂草,\"谷主展示着晶莹剔透的种子,\"不仅能治病,还能改良土壤。\"

唐门的人则在深夜悄悄行动。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在城墙上时,人们发现每隔十丈就有一个精巧的机关盒,里面装着解毒丹和止血散。盒子上刻着一行小字:\"唐门敬上,愿长安永固。\"

苏砚站在城楼上,看着源源不断的支援队伍涌入,玄甲玉在怀中温暖如春。玉身的光芒与朝阳融为一体,照亮了每一张疲惫却坚定的脸庞。柳如烟递来一卷名册,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各地支援的物资和人员。\"大人,\"她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感动,\"天下百姓,终究是一家人。\"

此刻,长安城的废墟上,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劳动号子。不同口音、不同服饰的人们,为了同一个目标汇聚在一起。他们搬运砖石的身影,在阳光下勾勒出希望的轮廓;他们相互鼓励的话语,在寒风中传递着温暖的力量。这座历经劫难的城市,正在八方支援中,慢慢积蓄着重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