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唐代秘史 > 第50章 盛世初现第二章 :玄甲秘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0章 盛世初现第二章 :玄甲秘辛

深秋的大明宫笼罩在薄雾之中,琉璃瓦上凝结的霜花折射着微弱晨光。李漼屏退侍卫,亲自转动寝殿内盘龙柱上的机关暗钮,伴随着一阵齿轮转动的闷响,墙壁轰然洞开,露出一条幽深的甬道。这位年轻帝王握紧腰间玉佩,踏入尘封已久的密室,潮湿的霉味中,一抹寒芒刺破黑暗——那正是太宗皇帝时期流传下来的玄甲玉。

甲胄通体乌光流转,乍看如墨玉雕琢,实则是用天外陨铁混合百炼精钢锻造。苏砚曾在工部典籍中见过记载:\"玄甲玉者,集墨家机关术之大成,甲片可卸可合,遇强则刚,遇柔则韧。\"此刻亲眼得见,才惊觉文字难以描绘其万一。每片甲叶边缘都镌刻着细密符文,在烛火下若隐若现,腰间护甲处更镶嵌着七颗青玉,呈北斗七星排列。

\"此甲自贞观年间制成,仅打造五套。\"李漼的声音在密室中回荡,\"朕登基时,曾见太爷爷(宪宗)穿过它主持祭天大典,当时甲胄竟在日光下泛起金芒......\"话音未落,苏砚已俯身查看甲胄关节处,指尖触到暗藏的青铜卡扣——这是墨家\"九锁连环\"机关,需按特定顺序才能穿戴,贸然触碰便会触发倒刺。

两人正研究间,地面突然震动,远处传来急促脚步声。苏砚迅速抽出软剑护在皇帝身前,却见一名玄衣侍卫单膝跪地:\"启禀陛下,陇右急报!吐蕃细作企图窃取水利机关图纸!\"李漼脸色骤变,目光扫过玄甲玉:\"苏卿,朕意已决——重启玄甲军!\"

三日后,应天书院地下密室。二十名精挑细选的学子屏息围拢,看着苏砚手中缓缓展开的图纸。\"玄甲玉不仅是防具,更是机关杀器。\"他用炭笔在沙盘上勾勒,\"你们看这肩甲,内置十二枚透骨钉,拉动暗藏的机括,可在十步内取人性命;护心镜背面,藏着墨家失传的'袖里剑'机关......\"

锻造过程堪称艰难。工部调集全国能工巧匠,在骊山脚下设立绝密工坊。为复刻玄甲玉的材质,苏砚带领团队尝试三百余次,终于从西域寻得类似陨铁的\"星落石\"。当第一炉混合着星落石的钢水注入模具时,整个工坊被奇异的紫光笼罩,老炉匠激动得老泪纵横:\"这色泽,与典籍中记载的太宗玄甲如出一辙!\"

然而,真正的挑战在于机关调试。某次试穿中,一名士兵因操作失误触发护腕机关,数枚钢针擦着咽喉飞过。苏砚彻夜未眠,将机关重新设计为双重保险:需同时按压两个不同部位的按钮才能启动。更令人惊叹的是,他在甲胄内衬添加了墨家\"行气帛\"——一种用特殊草药浸泡过的丝绸,能在伤口处自动凝结止血。

玄甲军的训练同样神秘。他们白天隐匿于市井,夜晚在终南山接受特训。苏砚亲自传授机关术与格斗技巧,将墨家\"非攻\"理念融入战术:\"玄甲军非为杀戮,而是护国之盾。你们手中的机关,既能制敌,亦能救人。\"某次实战演练中,队员们运用甲胄上的烟雾弹机关,在不伤人命的情况下,成功解救被土匪劫持的商队。

随着玄甲军的成型,他们的传奇故事开始在坊间流传。有人说曾见黑衣人踏月而行,甲胄在夜色中泛着幽蓝冷光;有人称边境某次战役中,玄甲军仅凭五人便击退百人骑兵,因其甲胄刀枪不入,机关暗器神出鬼没。但最令人称奇的,是玄甲玉的\"认主\"传说——曾有一名心怀不轨的将领强行穿戴,结果机关倒戈,险些丧命。

李漼将玄甲军视作最后的底牌,亲自撰写《玄甲密令》:\"非社稷危亡,不得轻动。\"这支神秘部队不仅执行特殊任务,更肩负着守护国家核心机密的重任。天机阁的重要图纸、水利枢纽的关键机关,都在玄甲军的暗中保护之下。

当新制的玄甲玉再次供奉于宗庙时,李漼在祭文中写道:\"太宗遗泽,今复光大。玄甲所至,山河无恙。\"而在宗庙深处,玄甲玉的符文在烛火中明明灭灭,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守护誓言,也预示着这支神秘部队,将在未来的岁月中,继续书写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