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静文的设计在南边卖的很好,负责接洽她的那位经理,又跟她定了一个长期供货合同。
沈静文现在是宁静致远的‘活招牌’了。
年后,霍宁川复原回家帮她,引起京市好多人笑话。
众人对他放着好好的连长不当,非要回家吃软饭的举动费解。
白玲来店里试订婚的礼服,沈静文亲自跟着,她在衣帽间内换衣服都还在吐槽。
“人家霍先生怎么做跟他们有什么关系!用得着他们在背后叨叨!”
“可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
白玲就要结婚了,可这脾气还是一点就炸。
说起白玲的结婚对象,也是令沈静文大感意外。
是位年纪轻轻,便如同老学究一般的‘书记’。
这人曾是白玲爸爸的学生,早年也曾去过白玲家里借书。
上次沈静文搞赵明远的时候,也是人家帮忙才找到多年前的证据。
沈静文知道这个帮忙的人这么年轻的时候是惊讶的。
“他这么年轻,怎么对二十年前的文件这么熟悉?”
对此,白玲面色阴晴不定的解释:
“这人有些过目不忘的本事,好些东西都只看一眼便能记住!”
沈静文登时同她一样表情复杂。
自己要是有这个技能,哪还用没白天没黑夜的画图纸,只要记住上辈子的彩票号,不妥妥的人生赢家!
而白玲脸色阴晴不定的原因是——未婚夫记性太好,连自己小时候尿裤子的囧事都记得清清楚楚......
太尴尬了。
试个礼服的功夫,两人闲聊一阵,明明毕业才没多久,可上学时的轻松日子却好像离她们好远了。
说起上学,白玲便说起自家那位头痛的事来。
“说是有些村镇,三五个村子都没有一个学校,偏偏手上钱还不凑手,用在这里就没了那里!”
“我才知道,原不是所有人出生就可以识字,可以上学的!”
白玲感慨,沈静文也感触颇多。
“可不是!就拿镇上说,只一个高中,可你知道我们镇多少个村?”
“除了各个厂子里最早分配的工人子弟,周边的村子,还有矿上子女......”
“小学还好些,有的厂子大了,厂里福利好,会办个厂办小学。”
“可是中学,整个镇子只有俩!”
“周边几个矿区,加上我们那十来个村子,你都不知道,我小时候上学一个班有六十号人!”
白玲听得眼睛都直了!
“一个班六十个人!”
沈静文点头,心里却又想到:六十个还有些上不起呢!
多的是小学上完就让孩子下地或是上工挣工分了。
两人聊完,沈静文思虑便飘回了老家。
自家那边路是修的好走了,可大哥赶上下岗潮,也下岗了。
货车是车队的,他一时间只能先跟厂里商量租车的事。
八月里跟罗艳红离婚净身出户,导致现在都拿不出钱给爹娘家用。
虽说爹娘不说什么,可大哥心里负担很重,总想着自己只空占了长子的名头,却要两老为他操心,年前年后都在送货的路上。
爹娘也曾说过,因为大哥离婚的缘故,想让玥儿在村里上小学,怕这丫头听见什么闲言碎语往心里去。
沈静文思索着回了家,一进门霍宁川就看出她有心事。
霍老爷子年后就出国了,偌大一个霍家只有小两口。
霍宁川见人兴致不高,便问:“有心事?”
“嗯,也不算是心事,就是今天白玲去店里试礼服,说起上学的事聊了两句。”
“我在想,我们都给家里修路了,再捐个希望小学怎么样?”
沈静文将自己的担忧说出,当然玥儿的问题只是一个附赠,如果有的选,他们当然选择熟人少的地方上学。
但更多现状是没得选。
霍宁川听完,笑着牵起她的手,“我就知道你是个心软的人。”
沈静文被他盯的不好意思,当即反驳:“我心软?心软可走不到今天!”
“既然霍先生对这个想法也表示赞同,那就麻烦霍先生出一个计划吧!”
沈静文说完起身去洗手,徒留一脸没反应过来的霍宁川失笑不已。
这姑娘现在时不时就朝自己亮爪子,还每次都挠的人心痒痒!
两个月后,沈静文要在老家建造希望小学的消息传开。
再度惊到了所有人。
村人一开始对她拒绝了学校安排的‘铁饭碗’是不能理解的。
她们不懂什么叫‘圆梦’,只知道眼前有饼你不吃,那你就是傻!
甚至好多人,私下里说沈静文读书读傻了才会放着现成的工作不要,转而自己开个‘小作坊’!
是!
你能耐是大!
可你跟纺织厂合作,能跟大厂的工作比吗?
哪个稳定、旱涝保收还用想?
可眼下,她给镇里捐献希望小学的事一出,所有人都闭嘴了。
希望小学。
只听这个名字就知道,人家的眼光根本不在当下。
更有些不懂的,只知道今年会多个学校,自家孩子以后能就近上学了,简直恨不得给沈静文磕一个!
沈静文再次被电视台采访了。
她却不想多说什么,“这事没什么好说的,只是我对下一代的一点期望吧!”
记者见她这幅样子,直接建议建议道:“沈女那您给孩子们说一句祝福或提醒什么的?”
这个沈静文还真有,当即对着镜头说道:“别的我也不多说,请所有孩子都记住,知识能改变命运。”
采访不长,从头到尾沈静文只说了这两句话,却看哭了一众村民。
人人都指着电视画面中的人对自家孩子耳提面命:“看清楚!这可是靠知识改变命运的榜样!”
“人家也是从咱们镇出去的!”
镇领导对希望小学的建造非常重视,镇长更是每周至少亲自去一趟监督进度和质量。
并感叹:“今年压力减轻不少啊!”
希望小学建好后,沈静文并未回来参加剪彩。
只寄了一批图书回来,分别捐给了中学小学。
沈母在家忙忙碌碌给工地工人们做饭,沈静秋带着弟弟,拉着玥儿进行思想教育。
“看见没?咱姐这样才是做大事的人!”
“我将来也是要做的大事的!”
“那我将来可是要当兵的!保家卫国更是大事!”沈鸿詹不甘落后急急补了一句。
小不点玥儿也赶紧开口:“小姑!玥儿也做大事!”
“行!咱们可是沈家的代表!一定不能丢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