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祈年伸手,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跌倒了,爬起来就是。”
他的话语简单,却充满了力量。
第二天,黎书禾在工厂召开了全员大会。
她没有掩饰这次的失误,坦诚地分析了失败的原因,并宣布了接下来的调整策略。
她的坦诚和担当,反而赢得了员工们的理解和尊重。
大家意识到,领导者也会犯错,但敢于直面错误并及时调整,才是最重要的。
会议结束后,工厂的氛围虽然依旧凝重,但那种压抑的迷茫感已经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知耻后勇的决心。
晚上,黎书禾修改着新的市场拓展计划书,神情专注。
宋祈年在一旁看自己的书,偶尔抬眼看看她。
“我想把这次失败的教训,还有我们总结的经验,都写进公司的管理手册里。”黎书禾忽然抬头对他说。
宋祈年眼中掠过一丝赞许:“这个想法很好。”
东欧之行的挫败,像一块被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头,在“黎书禾服装厂”内部激起了不小的波澜,但也让湖水下的根基变得更加清晰可见。
黎书禾没有沉溺于自责,而是迅速将这次教训转化为工厂规范化管理的契机。
她亲自牵头,组织各部门骨干,开始系统地编纂《黎书禾服装厂管理手册》。
这本手册不仅涵盖了从设计、采购、生产到质检、出货的全流程标准,还专门增设了“风险管控”和“决策流程”章节,将东欧项目失败的教训市场调研的必要性、风险预案的重要性、集体决策的严谨性——都以条款形式明确下来。
“我们要让每一次跌倒,都成为前进的垫脚石。”在手册定稿会议上,黎书禾对核心团队这样说,“制度不是为了束缚,而是为了让我们走得更稳。”
手册推行之初,难免遇到阻力。一些老员工习惯了凭经验做事,对繁琐的流程和书面记录感到不适。
黎书禾没有强行压服,而是组织培训,亲自讲解每一条规定背后的原因和意义,并挑选了东欧项目作为反面案例进行剖析。
渐渐地,员工们开始理解,严格的流程是为了避免更大的错误,规范的管理是对每个人劳动成果的负责。
就在工厂内部进行着这场“静悄悄的革命”时,之前深耕的东南亚市场传来了好消息。
与深圳华艺公司合作推出的“禾·韵”系列,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培育,凭借其独特的设计和过硬的质量,在当地几家高端百货的销售数据稳步攀升,尤其受到当地华人精英和追求东方美学的外籍人士的青睐。
华艺公司的陈明哲经理特意打来越洋电话,语气兴奋:“黎厂长,市场反响比预期还好!我们计划下个季度增加订单,并且希望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也同步上柜!”
这个消息极大地鼓舞了工厂的士气。
黎书禾抓住机会,顺势提出了“巩固东南亚,稳拓西欧”的海外市场新策略。
她不再追求盲目扩张,而是要求市场部对每一个目标市场进行至少三个月的深度研究,包括消费者偏好、竞争对手分析、渠道特点和文化禁忌。
“我们要打有准备的仗。”黎书禾在战略会议上强调,“‘禾’牌走出去,代表的不仅是我们的工厂,从某种程度说,也代表着中国设计的形象。我们不能砸了自己的牌子,更不能给国家丢脸。”
她的格局和责任感,感染了团队的每一个人。
与此同时,新厂区的优势也开始显现。
更合理的流水线布局和更先进的设备,使得生产效率提升了近百分之二十。
专门设立的设计师工作室和样品间,为创作提供了更好的环境。
黎书禾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设计研发和品牌建设上,她与几位有潜力的年轻设计师组成了创新小组,开始尝试将更多元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敦煌壁画、青花瓷、山水意境等,与现代时装语言进行融合。
这天晚上,黎书禾带着几份新设计的概念图回家,想听听宋祈年的意见。
宋祈年正陪着宋曦搭积木,看到她摊在茶几上的图纸,便让儿子自己玩,拿起图纸仔细端详。
“这是新的系列?”他问。
“嗯,”黎书禾坐到他身边,指着图纸解释,“灵感来自宋代的山水画,想用层叠的晕染和留白手法,体现在面料和剪裁上。你觉得怎么样?”
宋祈年对服装设计是外行,但他有着极强的审美和逻辑。
他指着其中一件带有渐变色的长裙设计:“这个色彩过渡,生产工艺能实现吗?成本会不会太高?”
“这个问题提得好,”黎书禾眼睛一亮,“我和技术部门讨论过,可以用数码印花尝试,虽然成本会高一些,但如果能做出效果,可以作为限量款提升品牌形象。”
宋祈年又看向另一张男装设计图,上面运用了书法笔触的元素:“这个意向很特别,但日常穿着会不会太突兀?”
“所以我们打算用在配饰或者内搭的细节上,”黎书禾拿出细节图,“比如衬衫的领口绣线,或者袖扣的造型。既要体现文化感,也不能牺牲实穿性。”
宋祈年点点头,放下图纸:“思路很清晰。把握好度就行。”
他的肯定让黎书禾信心更足。她收起图纸,感慨道:“有时候觉得,做品牌就像带孩子,不能急,要慢慢养。东欧那次,就是心太急了。”
“吃一堑,长一智。”宋祈年看着她,“你现在,很稳。”
得到他这样的评价,黎书禾心里比签下大订单还高兴。
随着工厂运营日益步入正轨,黎书禾开始有意识地培养管理团队,将更多日常事务授权下去。
她成立了“管理委员会”,由李嫂、老张、市场部王经理等核心成员组成,共同参与重大决策。
她深知,一个企业要想长远发展,不能只靠一个人。
年底,工厂召开了年度总结暨规划大会。
黎书禾在报告中,没有回避东欧项目的失败,但更多地展示了这一年在内部管理、市场深耕和产品创新上取得的扎实进步。
当屏幕上显示出今年稳步增长的业绩曲线,以及明年清晰务实的发展规划时,台下响起了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会后,黎书禾站在新厂区宽敞明亮的办公楼前,看着员工们陆续下班离去。
夕阳的余晖给现代化的厂房镀上了一层金色。
李嫂走到她身边,欣慰地说:“书禾,看着厂子一步步走到今天,真像做梦一样。”
黎书禾笑了笑,目光深远:“李嫂,这还只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