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花筝回到了熟悉的大学校园。
冬意渐浓,梧桐叶落了满地,踩上去沙沙作响。一切似乎都没有变化,熙熙攘攘的学生,广播里播放的通知,空气中弥漫着青春和书本的气息。但花筝知道,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她走在人群中,灵觉自然散布,能隐约察觉到校园里多了几道若有若无、带着官方印记的灵力波动,显然是行动组布下的暗哨。
她先回了趟宿舍,钱章章她们都不在,她只能简单收拾了一下,然后便朝着社团活动楼走去。
推开那扇贴着歪歪扭扭社团标志的木门,一股旧书、灰尘和……某种淡淡金属混合的味道扑面而来。
活动室里堆满了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占星图、疑似甲骨文的拓片、一些造型奇特的矿石标本、甚至还有一个半人高的、涂鸦着复杂符号的纸壳机器人。一个戴着黑框眼镜、头发有些乱糟糟的男生,正蹲在地上,对着一个古老的、带着铜绿的罗盘念念有词,手指还在不断掐算着什么。不过手法全错。
正是社长陈昀。
听到开门声,陈昀抬起头,推了推滑到鼻梁的眼镜,看到是花筝,脸上露出一丝毫不意外的笑容:“哟,我们社的‘神秘学担当’终于回归了?听说你家里有事,请假了好久。”
他的语气轻松自然,仿佛花筝只是普通地请了个长假。但花筝敏锐地注意到,他镜片后的目光在自己身上停留了片刻,带着一种了然的、仿佛看穿了什么的神色。
“社长。”花筝打了声招呼,走到他旁边,“在研究什么?”
“哦,这个啊,”陈昀拍了拍身边的罗盘,“一个老同学从老家旧货市场淘来的,据说是民国时期的风水先生用过的玩意儿。我试着还原一下它的定位算法,看看能不能找到点‘不正常’的磁场波动点。”他顿了顿,抬起头,目光透过镜片,带着一丝狡黠,“说起来,花筝你这次回来,身上的‘磁场’好像强了不少啊……”
花筝心中一动,果然!陈昀绝对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只是个沉迷怪谈的普通学生。
她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社长,你对‘镜子’,了解多少?”
陈昀闻言,放下了手中的罗盘,拍了拍手上的灰,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楼下熙攘的人群,语气变得有些悠远:“镜子啊……很有意思的东西。它能映照现实,也能扭曲现实;能通往真实,也能隐藏虚妄。古人云,‘镜者,鉴也’,可鉴形,亦可鉴心。但有时候,镜子照出的,未必是你想看到的,或者说,未必是‘唯一’的真实。”
他转过身,看着花筝,眼神变得认真起来:“我们社团研究‘不正常’,本质上,就是在寻找被主流认知忽略的、隐藏在表象之下的‘另一种真实’。而镜子,无疑是窥探这种‘真实’最常用的媒介之一。花筝,你最近……是不是遇到了很多‘不正常’的镜子?”
花筝与他对视着,没有否认:“是。而且,很危险。”
陈昀点了点头,似乎并不意外,搬出一台机器,“最近这台机器隐约显示,这段时间学校周围的‘异常波动’频率高了不少,尤其是镜湖那边,虽然被封锁了,但偶尔泄露出来的气息……很不对劲。你自己小心点。”他顿了顿,补充道,“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或者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不正常’现象,可以来找我。别看我这样,对于一些偏门的知识和……嗯,‘非正常’的应对手段,我还是有点库存的。”
他没有追问细节,但这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和隐晦的提醒,让花筝明白,陈昀很可能是一个游离在主流玄学界之外、但拥有独特知识和能力的“民间高人”。这或许会成为未来一个意想不到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