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的喜庆余韵尚未在红墙金瓦的紫禁城中完全消散,那爆竹声声、觥筹交错的喧嚣仿佛还萦绕在冰冷的宫殿檐角,然而后宫之中的气氛,却早已悄然转变,透出一股与年节喜庆格格不入的肃杀与清冷。西北传来的捷报如同一声惊雷,震动了朝野,年羹尧大将军以雷霆之势平定西北边患,功勋卓着,消息传回,朝廷上下自然是欢欣鼓舞。然而,在这份属于前朝的荣耀背后,后宫深处,那曾经因兄长失势而骤然跌落的华妃,命运再次发生了微妙的转折。
皇帝雍正,这位手握天下权柄,同时也深谙制衡之术的君王,在捷报传来的那一刻,心中便已有了计较。年羹尧之功,不能不赏,而对其妹华妃的处置,亦需随之调整。一道圣旨,恢复了华妃昔日的位份,赏赐也如流水般送入翊坤宫,看似恩宠复燃,华妃娘娘似乎又重新拥有了往日的尊荣。华妃本人,在接到圣旨的那一刻,心中亦是百感交集,那被骤然剥夺的荣耀失而复得,一丝短暂的喜悦与期盼如火星般闪过心头。她或许以为,随着兄长的凯旋,皇上对她往日的恩宠也会随之回归,那个曾经宠冠六宫的年世兰又将回来了。
然而,现实很快便如一盆冰水,浇熄了这微弱的希望之火。位份是恢复了,华妃依旧是那个位高权重的华妃,可雍正皇帝却再未踏足过翊坤宫的寝殿,甚至连召见侍寝都成了遥不可及的奢望。那象征着侍寝机会的绿头牌虽然重新摆上了,却仿佛被遗忘在了角落,从未被那只决定无数人命运的手翻动过。华妃从最初的期盼,到后来的焦灼,再到如今那蚀骨焚心般的伤心与绝望,她独自坐在装饰华美却空旷冰冷的宫殿里,看着铜镜中依旧娇艳却难掩落寞的容颜,心中充满了无法言说的痛苦与愤懑。她不明白,为何兄长立下大功,却换不回皇上对她的一丝怜惜?她试图回想往日的恩爱,试图找出自己错在何处,却只觉得一片茫然。她有万般手段,有满腹心机,可在皇帝刻意疏离的冰冷态度面前,这一切都显得如此苍白无力。她就像一只被折断翅膀的凤凰,空有华美的羽毛,却再也无法翱翔于那片曾经属于她的天空。伤心难过如同毒蛇般啃噬着她的心,可她除了在这深宫之中默默承受,又能有什么办法?翊坤宫,仿佛成了一座华丽的牢笼。
与此同时,后宫的另一场悲剧悄然落幕。曹琴默,这位昔日依附于华妃,以其心计为华妃出谋划策的贵人,在无人关注的角落,悄无声息地“病逝”了。宫人们私下里窃窃私语,都道她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知道得太多,又失去了依靠,终究难逃鸟尽弓藏的命运。她的离去,如同一颗小石子投入深潭,并未激起太大的涟漪,唯一留下的牵挂,便是她年幼的女儿——温宜公主。皇帝一道旨意,温宜被记到了端庄温婉的敬嫔名下抚养。敬嫔性子温和,待人宽厚,温宜跟着她,或许能有一个相对安稳的童年,这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只是,那曾经在生母怀中咿呀学语的孩童,未来是否还会记得那个心思缜密却命运凄凉的亲娘?深宫之中的母女情分,往往便是这般脆弱易碎。
而那位新晋的丽常在,原本或许有人指望她能在这微妙的时刻分得一些圣心,或者能为失意的华妃带来些许转机,然而事实证明,她根本帮不上一点忙。在波谲云诡的后宫之中,她资历尚浅,恩宠稀薄,自身尚且难保,又怎能左右皇帝的意志,或为他人带来庇护?她的存在,更像是一个无足轻重的注脚,凸显了华妃一党如今的孤立无援。
沈眉庄,这位一向端庄持重、心思通透的大家闺秀,在冷眼旁观了这接连发生的事件后,心中对那位九五之尊的心思,已然看得分明透彻。即便这一世,没有经历那落水被诬、假孕争宠的惊天波澜,没有那些撕心裂肺的屈辱与绝望,但她从皇上对华妃的处置、对曹琴默的绝情、以及对后宫众人那看似随意实则深含算计的态度中,已然窥见了帝王心术的冰冷与无情。那曾经对爱情、对君王或许存有的一丝朦胧幻想,如今已彻底烟消云散。她感到一种从心底透出的寒意,那是对这个金碧辉煌的牢笼,对那高高在上却心思难测的君王的彻底失望。心灰意冷之下,她选择了疏离,用一种近乎决绝的冷漠,来保护自己那颗已然看透世事炎凉的心。而皇上对此,似乎也并不在意。他拥有整个天下,后宫妃嫔无数,少了一个沈眉庄的温言软语,于他而言并无不同。他或许察觉到了她的冷淡,但那又如何?他是皇帝,从来只有别人揣摩他的心思,迎合他的喜好,断没有他用自己的热脸去贴旁人冷屁股的道理。既然沈眉庄愿意冷着,那就随她去吧,反正这辈子,他雍正绝不会,也不屑于去挽回一份已然冷却的妃嫔之心。
而在碎玉轩中,还有一位佳人的心境,正经历着从云端跌入谷底的煎熬,那便是甄嬛。她的绿头牌已经规规矩矩地送上去了整整两个月,可是养心殿的那位天子,却仿佛彻底遗忘了他曾经颇为欣赏的“莞常在”。从一开始的难以置信,到后来的焦虑不安,再到如今每一天都在渴望与失望中反复煎熬。她每日精心打扮,听着宫门外的动静,期盼着那传旨太监的身影会出现,期盼着那象征恩宠的凤鸾春恩车会停在碎玉轩的门口。她自负才情与容貌,心中亦有在深宫立足的万般手段与机巧,可这一切的前提,是她得能见到皇上!纵有千般计策,万种风情,若连圣颜都难以得见,又如何施展?如同宝剑藏于匣中,美玉隐于深山,空有锋芒与光华,却无人得识。这种被刻意忽视、被遗忘在角落的感觉,比直接的责罚更令人难受,它一点点地消磨着人的自信与期盼,让甄嬛在夜深人静之时,倍感凄凉与无助。
时光便在这样一种表面平静,内里却暗流涌动的氛围中,悄然流转。转眼间,便到了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这一日,被视为阳气生发,万物复苏的吉兆,民间素有祭祀、祈丰年的习俗。紫禁城中也笼罩在一片庄重而略带期盼的气氛中。也正是在这一日,承乾宫传来了动静——宸妃富察氏,宫中常亲切称为“小鱼”的这位宠妃,要临盆了。
消息传到太和殿时,皇帝雍正正在举行早朝,与文武百官商议国事。当贴身太监小夏子顾不得礼仪,急匆匆步入殿内,低声在雍正耳边禀报“宸妃娘娘即将生产”时,端坐在龙椅上的皇帝脸色骤然一变。他甚至来不及对殿下的众臣交代一句完整的嘱托,只匆匆说了句“退朝”,便猛地站起身,在满朝文武惊愕的目光中,几乎是慌不择路地快步冲出了太和殿,径直向后宫方向奔去。皇帝如此失态,抛下满殿臣工,只为了一位妃嫔生产,这是前所未有之事,足以见得这位宸妃在皇上心中的分量。
就在雍正匆忙赶往承乾宫的途中,奇异的天象发生了。原本清朗的天空,忽然之间绽放出一阵柔和而耀眼的金色光芒,那光芒并非刺目,却带着一种神圣的暖意,洒落在紫禁城的每一片琉璃瓦上。紧接着,一股难以言喻的馥郁香气不知从何处弥漫开来,沁人心脾,那不是任何一种已知的花香,却仿佛集天地间所有芬芳之大成。与此同时,大量紫色的云雾自东方天际翻涌而来,如同奔腾的河流,汇聚在紫禁城的上空,将整个宫殿群笼罩在一片祥瑞的紫气之中。雍正抬头望去,心中顿时大喜过望!他是熟读史书典籍的帝王,深知“紫气东来”乃是极为罕见的祥瑞之兆,象征着圣人降临、国运昌隆。他不由得加快了脚步,心中对即将降生的孩儿,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期盼。
这惊人的景象,并非只有皇帝一人目睹。整个后宫,从皇后到最低等的宫女,都看到了这金光、香风与紫云。甚至整个京城的老百姓,也都纷纷走上街头,仰望着这毕生难见的奇景,脸上充满了敬畏与好奇。而那些刚刚被皇帝留在太和殿,尚未完全散去的大臣与王爷们,更是站在丹陛之上,将这一切尽收眼底。他们面面相觑,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没记错的话,刚才小夏子来报,是宸妃富察氏要生产了!如今这天地异象,莫非正是应在此处?一时间,无数道目光,或明或暗,都投向了富察一族在朝为官的几位大臣身上。那目光中,充满了难以掩饰的震惊、探究,以及那如同毒藤般悄然滋长的嫉妒与恨意。为什么?为什么这等祥瑞之兆,会应在一个妃嫔的生产之上?为什么不是自己家的女儿、姐妹?富察家,这是要出何等贵不可言的子嗣啊!一些心思活络的王爷与重臣,已经开始在心中重新掂量富察家在朝中的地位与未来的影响力了。
正当众人因为这紫气东来的异象而心神震荡之际,更加令人难以置信的一幕出现了。在初升朝阳那金红色光芒的映照下,承乾宫的上方,云气翻腾,竟隐约凝聚成一条金色神龙的形态,那龙身矫健,鳞爪飞扬,虽是由云雾构成,却带着凛然不可侵犯的威严。紧接着,在金龙两侧,又各有一只色彩斑斓的彩凤幻化而出,拖着长长的尾羽,姿态优雅而神圣。这一龙二凤在空中盘旋缠绕,发出一声清越的龙吟与凤鸣(这或许是观者心中的想象,或因异象而产生的幻觉),随即冲天而起,仿佛要直入云霄,紧接着又做出俯冲的姿态,倏忽间没入了承乾宫的殿宇之内。
也就在这龙飞凤舞的景象没入宫殿的刹那,三声清脆而响亮的婴啼,先后从承乾宫内传了出来,声音洪亮,充满了生命力。
几乎是同时,承乾宫的大门被打开,早已等候在外的富察家安排的稳妥嬷嬷以及皇上亲自指派的经验丰富的接生嬷嬷们,分别抱着三个包裹在明黄色襁褓中的婴儿,满脸兴奋与荣耀地快步走出。她们来到正急匆匆赶到的皇帝面前,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跪地报喜:“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宸妃娘娘诞下了皇嗣,是一位阿哥,两位格格!龙凤三胎,母子平安!”
然而,她们报喜的话语还未完全落下,就被眼前更加壮观的景象惊得呆住了,连后面的话都忘了继续说。
只见天边,不知从何处,飞来了成千上万只鸟儿。这些鸟儿种类繁多,许多都是平日里难得一见的珍禽异鸟,它们羽毛艳丽,形态各异。此刻,它们却如同受到了某种神圣的召唤,井然有序地飞临承乾宫上空,围绕着宫殿,盘旋着组成了几个巨大而整齐的圆圈。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鸟儿在空中同时低下了头,将那小小的头颅朝向殿内刚刚降生的三位小主子方向,那姿态,分明如同臣子朝拜君主,充满了敬畏与臣服之意!
这一下,无需任何人命令,承乾宫内外,所有目睹这一幕的宫人、侍卫,全都齐刷刷地跪倒在地,向着宫殿方向叩首。京城中,那些原本就在仰观天象的百姓们,见到这百鸟朝凤(或许还应加上朝龙)的奇景,也纷纷跪倒,口中念念有词,祈求上天保佑。而那空气中的异香,此刻越发浓郁醉人。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御花园中,乃至京城各处,许多本不该在这个季节开放的花卉,无论是傲雪的梅,还是富贵的牡丹,亦或是春夏的芍药、秋日的菊,竟然都在这一刻,违背了自然的规律,同时绽放出了绚丽的花朵!霎时间,整个京城仿佛陷入了一片花的海洋,香气弥漫,色彩缤纷,与空中的百鸟、尚未完全散去的紫云金光,共同构成了一幅如梦似幻、神圣非凡的景象。
在这片祥瑞的中心,承乾宫内,刚刚经历完生产之痛,略显虚弱却精神亢奋的宸妃小鱼,正通过脑海中与某个神秘存在的连接,观看着外界这宏大而神奇的一幕。
“看到了吗,宿主?”一个只有她能听到的声音(系统)在她脑海中响起,带着一丝得意,“有了这些天地异象、百鸟来朝、百花逆时绽放的奇迹加持,你和小阿哥、小格格们就不再仅仅是普通的皇嗣。你们是受命于天,祥瑞的化身。这不仅仅能让你圣宠更隆,无人能及,更重要的是,这会让你和孩子们在天下人心中,获得无可比拟的尊崇与爱戴。任何想要暗中对你们不利的力量,在动手前,都得先掂量掂量这‘天意’的分量。”
小鱼看着系统投射在她脑海中的“现场直播”,看着承乾宫外那跪倒一片的人群,看着天空中那依旧在盘旋致敬的鸟群,看着窗外反季节盛放的繁花,尤其是“看”到那些在朝堂上素来持重,此刻却难掩激动与自豪之情的富察族人们,他们跪在那里,腰杆却挺得笔直,脸上那“我骄傲,我自豪”的表情几乎要满溢出来。她想象着他们内心是如何的狂喜与扬眉吐气,不由得觉得一阵好笑,那笑意忍了又忍,终于没能忍住,差点就要在这产床上笑得滚下去,连忙在心里对系统喊道:“够了够了,统子,快收了神通吧!再演下去就太夸张了,见好就收,过犹不及啊!”
随着她这声意念指令,天空中的异象开始缓缓消散。那金色的光芒逐渐隐去,翻涌的紫色云气也慢慢变得稀薄,最终融于天际。盘旋的鸟群在又绕飞三圈之后,仿佛接到了解散的命令,井然有序地向着四面八方飞散开去,消失在蔚蓝的天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