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二十二年(戊申年,公元648年)
夏季,四月丁巳日,右武候将军梁建方攻打松外蛮,将其击败。
起初,巂州都督刘伯英上书说:“松外各蛮族暂时归降后又反叛,请出兵讨伐,以打通通往西洱河、天竺的道路。”太宗下诏命梁建方征调巴蜀十二州的兵力前往征讨。蛮族首领双舍率领部众抵抗,梁建方将其击败,杀敌俘获一千多人。各蛮族受到震慑,逃入山谷。梁建方分派使者向他们说明利害关系,各部族纷纷前来归附,前后共有七十部,十万九千三百户。梁建方任命其首领蒙和等人担任县令,让他们各自统领本部族,众人无不感激喜悦。梁建方趁机派使者前往西洱河,西洱河首领杨盛十分恐惧,准备船只想要逃跑,使者用大唐的威望信义开导他,杨盛于是请求归降。西洱河地区有杨、李、赵、董等几十个姓氏,各自占据一州,大的州有六百户,小的有二三百户,没有统一的君主,互不统属。语言虽有细微差异,但生产方式、风俗大致与中原相同,他们自称原本都是中原人,不同之处是把十二月当作一年的开始。
己未日,契丹首领曲据率领部众归附唐朝。朝廷在其辖地设置玄州,任命曲据为刺史,隶属于营州都督府。
甲子日,乌胡镇将领古神感率领军队渡海攻打高丽,遭遇高丽五千步兵骑兵,在易山交战,将其击败。当天夜里,高丽一万多人袭击古神感的战船,古神感设下埋伏,再次击败敌军后返回。起初,西突厥乙毗咄陆可汗任命阿史那贺鲁为叶护,居住在多逻斯水畔(位于西州以北一千五百里处),统领处月、处密、始苏、歌逻禄、失毕五个部族。乙毗咄陆逃奔吐火罗后,乙毗射匮可汗派兵追击,其部落溃散。乙亥日,阿史那贺鲁率领残余部众几千帐归附唐朝,太宗下诏将他们安置在庭州莫贺城,任命阿史那贺鲁为左骁卫将军。阿史那贺鲁得知唐朝出兵讨伐龟兹,请求担任向导,还率领几十名骑兵入朝。太宗任命他为昆丘道行军总管,设宴隆重赏赐后派他出征。
五月庚子日,右卫率长史王玄策攻打帝那伏帝王阿罗那顺,将其打得大败。
起初,中天竺王尸罗逸多兵力最强,四天竺都臣服于他。王玄策奉命出使天竺,各国都派使者入朝进贡。恰逢尸罗逸多去世,国内大乱,其大臣阿罗那顺自立为王,出动胡兵攻打王玄策。王玄策率领随从三十人与敌军交战,寡不敌众,全部被俘,阿罗那顺劫掠了各国进贡的财物。王玄策趁夜逃脱,抵达吐蕃西部边境,写信征调邻国兵力,吐蕃派出精锐一千二百人、泥婆国派出七千多骑兵赶来援助。王玄策与副将蒋师仁率领两国军队,进军至中天竺都城茶馻和罗城,连续交战三天,大败敌军,斩首三千多级,落水溺死的敌军将近一万人。阿罗那顺弃城逃跑,又收罗残余部众,回头与蒋师仁交战,再次被击败,阿罗那顺被擒。残余部众拥立他的妃子和王子,据守乾陀卫江,蒋师仁率军进击,敌军溃散,俘获其妃子、王子以及男女一万二千人。于是天竺全境震动,五百八十多个城邑聚落纷纷归降,王玄策押解阿罗那顺返回唐朝。太宗任命王玄策为朝散大夫。
六月乙丑日,朝廷以白部落的辖地设置居延州。
癸酉日,特进宋公萧瑀去世。太常寺商议谥号为“德”,尚书省商议谥号为“肃”。太宗说:“谥号是对人一生品行的记录,应当符合实际,可谥为贞褊公。”萧瑀的儿子萧锐继承爵位,娶太宗之女襄城公主为妻。太宗想要为他们营建宅第,公主坚决推辞说:“儿媳侍奉公婆,应当早晚在身边照料,如果居住在别处,会有很多欠缺。”太宗于是下令就在萧瑀的宅第基础上进行营建。
太宗认为高丽已困顿疲惫,商议明年出动三十万大军,一举将其消灭。有人认为大军东征,必须准备一年的粮食,不是牲畜车辆所能运载的,应当建造舰船用水运。隋末时剑南地区唯独没有寇盗侵扰,此前辽东之战,剑南也未参与,当地百姓富庶,应当让他们建造舰船。太宗采纳了这个建议。秋季七月,派遣右领左右府长史强伟前往剑南道砍伐木材建造舰船,大的舰船长达百尺,宽为长的一半。另派使者巡视水路,从巫峡抵达江州、扬州,再前往莱州。
庚寅日,西突厥丞相屈利啜请求率领本部随从讨伐龟兹。
起初,左武卫将军武连县公武安人李君羡在玄武门值宿,当时太白星多次在白天出现,太史占卜说:“女主将兴起。”民间又流传《秘记》说:“唐朝三代之后,女主武王将拥有天下。”太宗对此十分厌恶。恰逢太宗在宫中宴请各位武将,行酒令时让众人各自说出小名。李君羡自称小名叫五娘,太宗十分惊愕,接着笑着说:“什么女子,竟然如此勇猛健壮!”又因李君羡的官职、封号中都有“武”字,更加厌恶他,后来将他外放为华州刺史。有个平民员道信,自称能辟谷不食,通晓佛法,李君羡对他十分敬重信任,多次与他私下交谈。御史上奏弹劾李君羡与妖人勾结,图谋不轨。壬辰日,李君羡因此被处死,家产被查抄没收。
太宗秘密询问太史令李淳风:“《秘记》中所说的事情,是真的吗?”李淳风回答说:“我仰观天象,俯察历法,这个人已经在陛下宫中,是陛下的亲属,从现在起不超过三十年,将会拥有天下,把唐朝的子孙几乎杀尽,其征兆已经形成。”太宗说:“把可疑的人全部杀掉,怎么样?”李淳风回答说:“这是上天的旨意,人力无法违抗。称王的人不会死,只会白白杀害无辜之人。况且从今往后三十年,这个人已经年老,或许会有慈悲之心,造成的祸患可能较轻。如今即使找到并杀了她,上天或许会降下更年轻的人发泄怨恨,恐怕陛下的子孙就会被斩尽杀绝了。”太宗于是停止了这个念头。
司空梁文昭公房玄龄留守京师,病情危重,太宗派人将他接入玉华宫,他乘坐肩舆进入大殿,到太宗御座旁才下车,君臣相对流泪,太宗于是让他留在宫中照料。太宗听到他病情稍有好转就喜形于色,病情加重就忧愁憔悴。房玄龄对儿子们说:“我蒙受君主的厚恩,如今天下太平,只有东征高丽还没有停止,大臣们都不敢劝谏,我明知其弊却不进言,死了也有余辜。”于是上表劝谏,认为:“《老子》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陛下的功名威望已经足够了,开拓疆土也应该停止了。况且陛下每次判决一名重刑犯,都要经过三覆五奏,还会进素食、停止音乐,这是重视人命啊。如今驱使无罪的士兵,把他们推向刀光剑影之中,让他们肝脑涂地,难道就不值得怜悯吗!如果高丽违背臣节,诛杀它是应该的;如果侵扰百姓,消灭它是应该的;如果将来能成为中原的祸患,铲除它是应该的。如今高丽没有这三条罪状,却要麻烦中原朝廷,对内为前代雪耻,对外为新罗报仇,这难道不是所得到的太少,所损失的太多吗!希望陛下允许高丽改过自新,焚毁渡海的舰船,停止招募士兵,这样中原和蛮夷都会庆幸依赖,远方安宁近处太平。我不久就要离世了,如果能承蒙陛下采纳这番肺腑之言,死也不朽!”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娶太宗之女高阳公主为妻,太宗对公主说:“你父亲病得如此严重,还能为国家担忧。”太宗亲自前去探望,握着房玄龄的手与他诀别,悲痛不已。癸卯日,房玄龄去世。
柳芳评论说:房玄龄辅佐太宗平定天下,担任宰相长达三十二年,天下人都称他为贤相;然而他的功绩却没有具体痕迹可寻,德行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因此太宗平定祸乱,房玄龄、杜如晦不居功;王珪、魏徵善于劝谏,房玄龄、杜如晦谦让他们的贤能;李积、李靖善于用兵,房玄龄、杜如晦推行他们的谋略,使得天下太平,而功劳都归于君主。房玄龄作为唐朝的宗臣,是当之无愧的!
八月己酉朔日,发生日食。
丁丑日,太宗下诏命越州都督府以及婺州、洪州等州建造海船和双舫一千一百艘。
辛未日,派遣左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从金山道出兵攻打薛延陀残余寇贼。
九月庚辰日,昆丘道行军大总管阿史那社尔攻打处月、处密两部,将其击败,残余部众全部归降。
癸未日,薛万彻等人讨伐高丽返回。薛万彻在军中意气用事,欺凌他人,裴行方上奏弹劾他心怀怨恨,薛万彻因此被削除官爵,流放象州。
己丑日,新罗上奏称被百济攻打,十三座城池被攻破。
己亥日,任命黄门侍郎褚遂良为中书令。
强伟等人征调百姓造船,役使到了山中的獠人,雅州、邛州、眉州三州的獠人反叛。壬寅日,派遣茂州都督张士贵、右卫将军梁建方征调陇右、峡中的兵力二万多人前往攻打。蜀地百姓苦于造船劳役,有人请求缴纳钱财雇佣潭州人造船,太宗同意了。州县官吏催促逼迫十分急迫,百姓甚至卖掉田宅、儿女都无法供给,粮食价格暴涨,剑外地区动荡不安。太宗得知后,派遣司农少卿长孙知人乘驿马前去视察。长孙知人上奏说:“蜀地百姓性情脆弱,不能承受繁重劳役。一艘大船,雇佣工钱需要二千二百三十六匹绢。山谷中已经砍伐的木材,还没来得及运出,又要征收造船工钱,两件事同时叠加,百姓无法承受,应当加以安抚体恤。”太宗于是下诏命潭州造船的工钱全部由官府支付。
冬季十月癸丑日,太宗车驾返回京师。
回纥吐迷度哥哥的儿子乌纥与他的叔母通奸。乌纥与俱陆莫贺达官俱罗勃,都是突厥车鼻可汗的女婿,两人密谋杀害吐迷度,归附车鼻可汗。乌纥连夜率领十多名骑兵袭击吐迷度,将他杀死。燕然副都护元礼臣派人诱骗乌纥,许诺上奏任命他为瀚海都督,乌纥率领轻骑兵前往元礼臣处道谢,元礼臣将他擒获斩首,并上报朝廷。太宗担心回纥部落离散,派遣兵部尚书崔敦礼前往安抚。过了很久,俱罗勃入朝觐见,太宗将他留下不让返回。
阿史那社尔击败处月、处密两部后,率领军队从焉耆西部直奔龟兹北部边境,兵分五路,出其不意。焉耆王薛婆阿那支弃城逃奔龟兹,据守龟兹东部边境。阿史那社尔派兵追击,将其擒获斩首,立他的堂弟先那准为焉耆王,让他继续向唐朝进贡。龟兹大为震动,守将大多弃城逃跑。阿史那社尔进军驻扎在碛口,距离龟兹都城三百里,派遣伊州刺史韩威率领一千多骑兵作为前锋,骁卫将军曹继叔随后跟进。到达多褐城时,龟兹王诃利布失毕、丞相那利、羯猎颠率领五万部众抵抗。两军刚一交战,韩威领兵假装逃跑,龟兹全军追击,行军三十里后,与曹继叔的军队会合。龟兹军队感到恐惧,想要撤退,曹继叔趁机发起进攻,龟兹军队大败,被追击八十里。
甲戌日,任命回纥吐迷度的儿子、翊左郎将婆闰为左骁卫大将军、大俟利发、瀚海都督。
十一月庚子日,契丹首领窟哥、奚族首领可度者一同率领部众归附唐朝。朝廷以契丹部设置松漠府,任命窟哥为都督;又以其别部首领达稽等部设置峭落等九州,各自任命其首领为刺史。以奚族部设置饶乐府,任命可度者为都督;又以其别部首领阿会等部设置弱水等五州,也各自任命其首领为刺史。辛丑日,在营州设置东夷校尉官。
十二月庚午日,太子为文德皇后建造的大慈恩寺竣工。
龟兹王布失毕战败后,逃奔都城坚守,阿史那社尔进军逼近,布失毕率领轻骑兵向西逃跑。阿史那社尔攻占龟兹都城,命安西都护郭孝恪驻守。沙州刺史苏海政、尚辇奉御薛万备率领精锐骑兵追击布失毕,行军六百里,布失毕走投无路,据守拨换城。阿史那社尔进军攻打四十天,闰十二月丁丑日,攻克拨换城,擒获布失毕和羯猎颠。那利逃脱,暗中勾结西突厥的兵力以及本国军队一万多人,袭击郭孝恪。郭孝恪在城外扎营,有龟兹人前来告密,郭孝恪没有放在心上。那利大军突然赶到,郭孝恪率领本部一千多人想要入城,那利的部众已经登上城墙。城中归降的胡人与那利里应外合,一起攻打郭孝恪,箭如雨下。郭孝恪抵挡不住,想要出城,结果在西门战死。城中大乱,仓部郎中崔义超招募到二百人,保卫军用物资和财物,与龟兹军队在城中交战。曹继叔、韩威也在城外扎营,从城西北角发起进攻。那利经过一夜才撤退,唐军斩首三千多级,城中才安定下来。十多天后,那利又率领山北龟兹一万多人直奔都城,曹继叔迎击,大败敌军,斩首八千多级。那利单人独骑逃跑,被龟兹人擒获,押送到唐军军营。
阿史那社尔前后攻占龟兹五座大城,派遣左卫郎将权祗甫前往各个城池,向他们说明祸福,各城纷纷请求归降,共得到七百多座城池,俘获男女几万人。阿史那社尔于是召集龟兹的父老乡亲,宣扬唐朝的国威,说明讨伐有罪之人的意图,立龟兹王的弟弟叶护为新王,龟兹人十分高兴。西域各国震动惊骇,西突厥、于阗、安国争相赠送骆驼、马匹和军粮,阿史那社尔刻石纪功后返回。
戊寅日,任命昆丘道行军总管、左骁卫将军阿史那贺鲁为泥伏沙钵罗叶护,赐予他鼓和大旗,让他招抚讨伐西突厥尚未归降的部落。
癸未日,新罗丞相金春秋及其儿子金文王入朝觐见。金春秋是真德女王的弟弟。太宗任命金春秋为特进,金文王为左武卫将军。金春秋请求改变服饰礼仪,遵循中原制度,太宗拿出冬装赏赐给他们。
贞观二十三年(己酉年,公元649年)
春季正月辛亥日,龟兹王布失毕及其丞相那利等人被押送到京师,太宗责备他们后予以释放,任命布失毕为左武卫中郎将。
西南地区的徒莫祗等蛮族归附唐朝,朝廷在其辖地设置傍、望、览、丘四州,隶属于朗州都督府。
太宗因突厥车鼻可汗不入朝觐见,派遣右骁卫郎将高侃征调回纥、仆骨等部兵力袭击他。军队进入车鼻可汗的辖地后,各部落相继归降。拔悉密吐屯肥罗察归降,朝廷在其辖地设置新黎州。
二月丙戌日,设置瑶池都督府,隶属于安西都护府;戊子日,任命左卫将军阿史那贺鲁为瑶池都督。
三月丙辰日,设置丰州都督府,任命燕然都护李素立兼任都督。
去年冬季干旱,到这时才下雨。辛酉日,太宗勉强支撑病体到显道门外,大赦天下。丁卯日,下诏命太子在金液门处理政务。
夏季四月乙亥日,太宗前往翠微宫。
太宗对太子说:“李世积才智有余,但你对他没有恩德,恐怕他不会真心归顺你。我现在贬黜他,要是他立刻动身赴任,等我死后,你以后任命他为仆射,亲近信任他;如果他徘徊观望,就把他杀了。”五月戊午日,任命同中书门下三品李世积为叠州都督;李世积接到诏令后,没回家就直接赴任了。
辛酉日,开府仪同三司卫景武公李靖去世。
太宗痢疾加重,太子日夜不离身边,有时连日不进食,头发都有变白的。太宗流泪说:“你能这样孝顺友爱,我死了也没什么遗憾了!”丁卯日,太宗病情危重,召长孙无忌进入含风殿。太宗躺着伸出手抚摸长孙无忌的脸颊,长孙无忌痛哭不止,太宗最终没能说出话来,只好让长孙无忌退出。己巳日,又召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进入卧室,对他们说:“我现在把后事全托付给你们。太子仁厚孝顺,你们是知道的,要好好辅佐他!”又对太子说:“有无忌、遂良在,你不用担忧天下大事!”再对褚遂良说:“无忌对我尽忠尽力,我能拥有天下,他功劳很大。我死后,不要让谗言小人离间他和太子的关系。”随后让褚遂良起草遗诏。过了一会儿,太宗驾崩。
太子抱着长孙无忌的脖子,痛哭得几乎晕厥。长孙无忌擦干眼泪,请求太子处理各项事务以安定内外。太子仍哀号不止,长孙无忌说:“皇上把宗庙社稷托付给殿下,怎能像普通人那样只知哭泣呢!”于是秘不发丧。庚午日,长孙无忌等人请太子先返回京城,精锐骑兵、旧部将领都随行护卫。辛未日,太子进入京城;太宗的灵柩用御马运载,侍卫仪仗如同平时,跟随太子之后抵达,停放在两仪殿。任命太子左庶子于志宁为侍中,少詹事张行成兼任侍中,检校刑部尚书、右庶子兼吏部侍郎高季辅兼任中书令。壬申日,在太极殿发布太宗驾崩的消息,宣读遗诏,太子即位。军国大事不可中断;日常琐碎事务,委托有关部门处理。诸王担任都督、刺史的,都允许前来奔丧,濮王李泰除外。停止辽东的征战和各项土木工程。在朝廷任职及前来朝贡的四百多位外族人士,得知太宗驾崩后都痛哭流涕,有的剪发、割脸、割耳,鲜血洒地。
六月甲戌朔日,高宗即位,大赦天下。
丁丑日,任命叠州都督李世积为特进、检校洛州刺史、洛阳宫留守。
此前,太宗名“世民”,下令天下只要不连称“世民”二字就不用避讳;到这时,才开始修改官职名称中触犯先帝名讳的字。
癸未日,任命长孙无忌为太尉,兼检校中书令,掌管尚书省、门下省事务。长孙无忌坚决推辞掌管尚书省事务,高宗同意了,仍任命他以太尉身份同中书门下三品。
癸巳日,任命李世积为开府仪同三司、同中书门下三品。
阿史那社尔攻破龟兹时,行军长史薛万备请求借着军威劝说于阗王伏阇信入朝,阿史那社尔同意了。秋季七月己酉日,伏阇信跟随薛万备入朝,高宗下诏让他拜谒太宗的灵柩。
八月癸酉日夜,发生地震,晋州最为严重,压死五千多人。
庚寅日,将太宗文皇帝安葬在昭陵,庙号太宗。阿史那社尔、契苾何力请求自杀殉葬,高宗派人传达太宗遗旨,不允许他们这样做。被太宗擒服的外族君主首领颉利等人共十四人,都被雕刻石像,刻上姓名排列在昭陵北司马门内。
丁酉日,礼部尚书许敬宗上奏称弘农府君庙应当拆毁,请求将神主藏在西夹室;高宗采纳了他的建议。
九月乙卯日,任命李世积为左仆射。
冬季十月,在突厥各部设置舍利等五州,隶属于云中都督府;设置苏农等六州,隶属于定襄都督府。
乙亥日,高宗询问大理卿唐临在押囚犯的人数,唐临回答说:“现在在押的有五十多人,只有两人应当处死。”高宗很高兴。高宗曾亲自审查在押囚犯,前任大理卿判处的囚犯大多哭喊着喊冤,唯独唐临判处的囚犯一言不发。高宗感到奇怪,询问原因。囚犯说:“唐卿判处的刑罚,本来就没有冤枉我们。”高宗叹息许久,说:“掌管刑狱的人不就应该这样吗!”
高宗任命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封西海郡王。赞普写信给长孙无忌等人说:“天子刚即位,如果臣子中有不忠之人,我将率领军队赶赴中原讨伐铲除他。”
十二月,下诏允许濮王李泰开设府署、设置僚属,车马服饰、珍贵膳食都特别优厚。
永徽元年(庚戌年,公元650年)
春季正月辛丑朔日,改年号为永徽。
丙午日,册立妃子王氏为皇后。皇后是王思政的孙女。任命皇后的父亲王仁佑为特进、魏国公。
己未日,任命张行成为侍中。
辛酉日,高宗召见各州朝集使,对他们说:“我刚即位,凡是对百姓不利的事情,都应当上奏,没说尽的可以另外密封上奏。”从此,高宗每天召见十位刺史入宫,询问百姓的疾苦以及他们的治理情况。
洛阳人李弘泰诬告长孙无忌谋反,高宗立刻下令将他斩首。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同心协力辅佐朝政,高宗也尊重礼遇他们,虚心听从他们的意见,因此永徽年间的政治,百姓富足安定,有贞观时期的遗风。
太宗的女儿衡山公主应当嫁给长孙氏,有关部门认为服丧期已满,想在今年秋季成婚。于志宁上奏说:“汉文帝制定丧礼制度,本来是为了天下百姓。公主原本应服斩衰重丧,即使按照惯例除去丧服,怎能让感情也跟着惯例改变呢?请求等三年丧期结束后再成婚。”高宗采纳了他的建议。
二月辛卯日,册立皇子李孝为许王,李上金为杞王,李素节为雍王。
夏季五月壬戌日,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去世,他的嫡子早死,立孙子为赞普。赞普年幼弱小,国家政事都由国相禄东赞决定。禄东赞性情通达严肃,用兵有谋略,吐蕃之所以强大,威震并降服氐、羌等族,都是他的谋划。
六月,高侃攻打突厥,抵达阿息山。车鼻可汗召集各部兵力,却无人响应,只好率领几百名骑兵逃跑。高侃率领精锐骑兵追击到金山,将他擒获后返回,车鼻可汗的部众全部归降。
起初,阿史那社尔俘虏龟兹王布失毕后,立他的弟弟为国王。唐朝军队返回后,龟兹各酋长争夺王位,相互攻击。秋季八月壬午日,高宗下诏恢复布失毕的龟兹王爵位,派遣他回国安抚部众。
九月庚子日,高侃押解车鼻可汗抵达京师,高宗释放了他,任命他为左武卫将军,将他的残余部众安置在郁督军山,设置狼山都督府统领他们。任命高侃为卫将军。从此,突厥全部成为唐朝疆域内的臣民,朝廷分别设置单于、瀚海两个都护府。单于都护府统领狼山、云中、桑干三个都督府,以及苏农等十四个州;瀚海都护府统领瀚海、金徽、新黎等七个都督府,以及仙萼等八个州;各自任命当地酋长为都督、刺史。
癸亥日,高宗外出打猎,遇到下雨,询问谏议大夫昌乐人谷那律:“怎样做油衣才不会漏水?”谷那律回答说:“用瓦片做的衣服,肯定不会漏水。”高宗很高兴,于是停止打猎。
李世积坚决请求辞职;冬季十月戊辰日,解除李世积的左仆射职务,仍保留开府仪同三司、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头衔。
己未日,监察御史阳武人韦思谦弹劾上奏中书令褚遂良强行购买中书省翻译官的土地。大理少卿张睿册认为按照官府估价购买,褚遂良无罪。韦思谦上奏说:“设置估价制度,是为了满足国家的需要,臣子之间交易,怎能按照估价来定呢!张睿册玩弄法律条文,附和下属欺骗君主,罪当处死。”当天,褚遂良被贬为同州刺史,张睿册被贬为循州刺史。韦思谦本名韦仁约,以字行世。
十二月庚午日,梓州都督谢万岁、兖州都督谢法兴与黔州都督李孟尝讨伐琰州反叛的獠人;谢万岁、谢法兴进入山洞招抚慰问,被獠人杀害。
永徽二年(辛亥年,公元651年)
春季正月乙巳日,任命黄门侍郎宇文节、中书侍郎柳奭同为同中书门下三品。柳奭是柳亨哥哥的儿子,也是王皇后的舅舅。
左骁卫将军、瑶池都督阿史那贺鲁召集离散的部众,营帐逐渐增多。他得知太宗驾崩后,图谋袭击夺取西州、庭州。庭州刺史骆弘义得知他的阴谋,上表奏报朝廷,高宗派遣通事舍人桥宝明驰往安抚。桥宝明劝说阿史那贺鲁,让他的长子咥运入朝宿卫,高宗任命咥运为右骁卫中郎将,不久又遣送他回去。咥运于是劝说父亲率领部众向西逃走,击败乙毗射匮可汗,吞并了他的部众,在双河和千泉建立牙帐,自称沙钵罗可汗。咄陆五啜、努失毕五俟斤都归顺了他,拥有几十万兵力,与乙毗咄陆可汗联合,处月、处密以及西域各国大多依附于他。任命咥运为莫贺咄叶护。
焉耆王婆伽利去世,国人上表请求重新立已故国王突骑支为国王;夏季四月,高宗下诏加封突骑支为右武卫将军,派遣他回国。
金州刺史滕王李元婴骄奢放纵,在高宗守丧期间,打猎游乐没有节制,多次在夜间打开城门,骚扰百姓,有时用弹弓射人,有时把人埋在雪地里取乐。高宗写信严厉责备他,并且说:“寻求快乐的方式有很多种,晋灵公那样的荒淫君主,有什么值得效仿的!朕因为你是至亲,不能把你绳之以法,现在给你评定下等考绩,让你感到羞愧。”
李元婴和蒋王李恽都喜好聚敛财物,高宗曾赏赐诸王每人五百段丝帛,唯独没有赏赐他们二人,下诏说:“滕王叔叔、蒋王哥哥自己能够经营家业,不需要赏赐财物;赐给两车麻,用来串钱。”二王感到非常惭愧。
秋季七月,西突厥沙钵罗可汗侵犯庭州,攻陷金岭城和蒲类县,杀害掠夺几千人。高宗下诏任命左武候大将军梁建方、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为弓月道行军总管,右骁卫将军高德逸、右武候将军薛孤吴仁为副总管,征调秦、成、岐、雍四府的兵力三万人以及回纥骑兵五万人前往讨伐。
癸巳日,高宗下诏让各位礼官、学士商议明堂制度,决定以高祖配祭五天帝,太宗配祭五人帝。
八月己巳日,任命于志宁为左仆射,张行成为右仆射,高季辅为侍中;于志宁、张行成仍保留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头衔。
己卯日,郎州白水蛮反叛,侵犯麻州,高宗派遣左领军将军赵孝祖等人发兵讨伐。
九月癸巳日,废除玉华宫,改为佛寺。戊戌日,将九成宫改名为万年宫。
庚戌日,左武候引驾卢文操翻墙盗窃左藏库的财物,高宗认为引驾的职责是纠察违纪行为,卢文操却自己偷盗,下令将他处死。谏议大夫萧钧劝谏说:“卢文操的罪行确实难以宽恕,但按照法律还不至于处死。”高宗于是赦免了卢文操的死罪,对侍臣说:“这才是真正的谏议大夫啊!”闰九月,长孙无忌等人献上删定后的律令格式,甲戌日,高宗下诏向全国颁布。
高宗对宰相说:“听说各地官员办事时还在相互顾念情面,大多不能秉公处理。”长孙无忌回答说:“这不敢说没有;但肆意徇私枉法,确实也没人敢做。至于稍微照顾点人情,恐怕陛下也难免会有。”长孙无忌以元舅的身份辅佐朝政,凡是他所说的话,高宗无不赞许采纳。
冬季十一月辛酉日,高宗前往南郊祭祀。
癸酉日,高宗下诏:“从今往后,京官及外州官员有进献鹰隼、犬马的,论罪惩处。”
戊寅日,特浪羌首领董悉奉求、辟惠羌首领卜檐莫各自率领本部落一万多户前往茂州归附唐朝。
窦州、义州蛮族首领李宝诚等人反叛,桂州都督刘伯英率军讨伐平定。
郎州道总管赵孝祖征讨白水蛮,蛮族首领秃磨蒲及俭弥于率领部众占据险要地势抵抗,赵孝祖将他们全部击杀。恰逢大雪,蛮族百姓饥寒交迫,几乎死亡殆尽。赵孝祖上奏说:“贞观年间讨伐昆州乌蛮,开始设置青蛉、弄栋二州。弄栋以西有小勃弄、大勃弄两条河流域,当地蛮族常常煽动诱惑弄栋蛮族,企图让他们反叛。勃弄以西与黄瓜、叶榆、西洱河相连,人口稠密、物产丰富,比蜀川还多,没有统一的大首领,喜好结仇斗殴。如今借着击败白水蛮的兵力,请允许我顺便征讨四方蛮族,安抚平定他们。”高宗下诏批准。
十二月壬子日,处月部落的朱邪孤注杀死招慰使单道惠,与突厥阿史那贺鲁勾结。
这一年,百济派遣使者入朝进贡,高宗告诫他们:“不要与新罗、高丽相互攻伐,否则,我将发兵讨伐你们。”
永徽三年(壬子年,公元652年)
春季正月己未朔日,吐谷浑、新罗、高丽、百济一同派遣使者入朝进贡。
癸亥日,梁建方、契苾何力等人在牢山大败处月部落的朱邪孤注。朱邪孤注连夜逃跑,梁建方派副总管高德逸率领轻骑兵追击,行军五百多里,生擒朱邪孤注,斩首九千级。军队返回后,御史弹劾梁建方兵力足以继续追击却逗留不前;高德逸奉诏购买马匹时,擅自挑选优良骏马。高宗因梁建方等人有功,不予追究。大理卿李道裕上奏说:“高德逸挑选的马匹,体力异常强健,请纳入宫中马厩。”高宗对侍臣说:“李道裕是司法官员,进献马匹并非他的本职,却妄图迎合我的心意;难道是我做事不能让臣下信任吗!我正在自我反省,所以不再贬黜李道裕了。”
己巳日,任命同州刺史褚遂良为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丙子日,高宗祭祀太庙;丁亥日,祭祀先农神,亲自耕种籍田。
二月甲寅日,高宗登上安福门楼,观看百戏表演。乙卯日,高宗对侍臣说:“昨天登楼,是想观察民情风俗的奢侈与节俭,并非为了欣赏歌舞。我听说胡人擅长击鞠之戏,曾想观看一次。昨天刚登楼,就有一群胡人前来击鞠,想必是认为我酷爱此戏。帝王的一举一动,岂能轻率随意。我已经焚毁了鞠,希望杜绝胡人的窥探之心,也借此自我告诫。”
三月辛巳日,任命宇文节为侍中,柳奭为中书令,任命兵部侍郎三原人韩瑷代理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
夏季四月,赵孝祖大败西南蛮族,斩杀小勃弄酋长殁盛,生擒大勃弄酋长杨承颠。其余蛮族部众都聚集在险要之地固守,大的部落有几万人,小的有几千人,赵孝祖将他们全部击败降服,西南蛮族于是平定。
甲午日,澧州刺史彭思王李元则去世。
六月戊申日,派遣兵部尚书崔敦礼等人率领并州、汾州的步兵骑兵一万人前往茂州,征调薛延陀残余部众渡过黄河,设置祁连州安置他们。
秋季七月丁巳日,立陈王李忠为皇太子,大赦天下。王皇后没有儿子,柳奭为皇后谋划,因李忠的母亲刘氏地位卑微,劝皇后立李忠为太子,希望他能亲近自己;对外则暗示长孙无忌等人向高宗请求。高宗采纳了这个建议。乙丑日,任命于志宁兼任太子少师,张行成兼任太子少傅,高季辅兼任太子少保。
丁丑日,高宗问户部尚书高履行:“去年新增户籍多少?”高履行上奏:“去年新增户籍总计十五万。”高宗又询问隋代和现在的户籍数,高履行上奏:“隋代开皇年间,户籍有八百七十万,如今户籍有三百八十万。”高履行是高士廉的儿子。
九月,代理中书侍郎来济担任同中书门下三品。
冬季十一月庚寅日,弘化长公主从吐谷浑前来朝见。
癸巳日,濮恭王李泰在均州去世。
散骑常侍房遗爱娶太宗之女高阳公主为妻,公主十分骄横放纵。房玄龄去世后,公主教唆房遗爱与兄长房遗直分家析产,不久又诬告房遗直。房遗直亲自上书辩解,太宗严厉责备了公主,从此公主的宠爱衰减,心中郁郁不乐。恰逢御史弹劾盗窃案,查获僧人辩机的珍宝枕头,据称是公主所赠。经查,公主与辩机私通,赠送的财物数以亿计,还另外派了两名女子侍奉房遗爱。太宗大怒,将辩机腰斩,杀死奴婢十多人;公主更加怨恨,太宗去世时,她毫无悲伤之色。高宗即位后,公主又让房遗爱与房遗直相互诉讼,房遗爱因此被外放为房州刺史,房遗直为隰州刺史。此外,僧人智勖等人多次私下侍奉公主,公主让掖庭令陈玄运窥探宫廷中的吉凶征兆。
此前,驸马都尉薛万彻因事被削除官爵,流放宁州担任刺史,入朝时与房遗爱关系亲密,曾对房遗爱表达怨恨之情,还说:“如今我虽然脚有残疾,但如果留在京师,那些鼠辈还不敢轻举妄动。”并与房遗爱谋划:“如果国家发生变故,就尊奉司徒荆王李元景为君主。”李元景的女儿嫁给房遗爱的弟弟房遗则,因此李元景与房遗爱往来密切。李元景曾自称梦见自己手持日月。驸马都尉柴令武是柴绍的儿子,娶巴陵公主为妻,被任命为卫州刺史,却借口公主生病留在京师求医,趁机与房遗爱相互勾结谋划。高阳公主企图罢黜房遗直,夺取他的封爵,派人诬告房遗直对自己无礼。房遗直也上书告发房遗爱和公主的罪行,说:“他们罪孽深重,恐怕会连累我们家族。”高宗命令长孙无忌审理此案,又查出房遗爱和公主谋反的证据。
司空、安州都督吴王李恪的母亲是隋炀帝的女儿。李恪文武双全,太宗常认为他像自己,曾想立他为太子,因长孙无忌坚决反对而作罢,因此李恪与长孙无忌结怨。李恪的名望一向很高,深受众人拥戴,长孙无忌十分忌恨他,想借此事诛杀李恪以断绝众人的期望。房遗爱得知后,便谎称与李恪同谋,希望能像纥干承基那样免死。
永徽四年(癸丑年,公元653年)
春季二月甲申日,高宗下诏将房遗爱、薛万彻、柴令武全部斩首,李元景、李恪、高阳公主、巴陵公主一同赐死。高宗私下对侍臣说:“荆王是我的叔父,吴王是我的兄长,我想赦免他们的死罪,可以吗?”兵部尚书崔敦礼认为不行,于是将他们处死。薛万彻临刑前大声喊道:“薛万彻是顶天立地的勇士,留下我为国家效命,难道不好吗?竟然因房遗爱而被杀!”吴王李恪临死前骂道:“长孙无忌擅自玩弄权术,陷害忠良,祖宗有灵,应当不久就会将他灭族!”
乙酉日,侍中兼太子詹事宇文节,特进、太常卿江夏王李道宗,左骁卫大将军驸马都尉执失思力,都因与房遗爱交往而获罪,流放岭南。宇文节与房遗爱关系亲密,房遗爱入狱后,宇文节多次为他说情。江夏王李道宗一向与长孙无忌、褚遂良不和,因此都被治罪。戊子日,将李恪的同母弟弟蜀王李愔废为庶人,安置在巴州;房遗直贬为春州铜陵尉,薛万彻的弟弟薛万备流放交州;停止房玄龄配享太宗庙庭的待遇。
任命开府仪同三司李积为司空。
起初,林邑王范头利去世,儿子真龙即位,大臣伽独杀死真龙,诛灭了范氏家族。伽独自立为王,国人不服,于是立范头利的女婿婆罗门为王。国人都思念范氏,又罢黜婆罗门,立范头利的女儿为王。女王无法治理国家,有个叫诸葛地的人,是范头利姑母的儿子,父亲被范头利杀害,他向南逃奔真腊。大臣可伦翁定派遣使者将他迎回并拥立为王,把女王嫁给她,民众才安定下来。夏季四月戊子日,诸葛地派遣使者入朝进贡。
秋季九月壬戌日,右仆射北平定公张行成去世。甲戌日,任命褚遂良为右仆射,仍担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兼管选拔官员之事。
冬季十月庚子日,高宗前往骊山温泉;乙巳日,返回宫中。
起初,睦州女子陈硕贞用妖言迷惑民众,与妹夫章叔胤起兵反叛,自称文佳皇帝,任命章叔胤为仆射。甲子日夜,章叔胤率领部众攻打桐庐,将其攻陷。陈硕贞撞钟焚香,率领两千士兵攻陷睦州及於潜,进攻歙州未能攻克。高宗下诏命扬州刺史房仁裕发兵讨伐。陈硕贞派遣部将童文宝率领四千人侵犯婺州,刺史崔义玄发兵抵抗。民间传言陈硕贞有神力,触犯她军队的人必遭灭族,士兵们十分恐惧。司功参军崔玄籍说:“起兵凭借正义尚且难以成功,何况依靠妖术虚妄之说,岂能长久!”崔义玄任命崔玄籍为前锋,亲自率领州兵随后跟进,到达下淮戍时,遭遇叛军,双方交战。身边的人用盾牌掩护崔义玄,崔义玄说:“刺史躲避箭矢,士兵们谁还肯拼死作战!”下令撤去盾牌。于是士兵们奋勇争先,叛军大败,斩首数千级。崔义玄允许残余叛军投降;进军到睦州境内,投降的叛军数以万计。十一月庚戌日,房仁裕的军队赶到,与崔义玄会合,擒获陈硕贞、章叔胤,将他们斩首,残余叛军全部平定。崔义玄因功被任命为御史大夫。
癸丑日,任命兵部尚书崔敦礼为侍中。
十二月庚子日,侍中蓚宪公高季辅去世。
这一年,西突厥乙毗咄陆可汗去世,他的儿子颉苾达度设号称真珠叶护,开始与沙钵罗可汗产生矛盾,与五弩失毕部落一同攻打沙钵罗可汗,将其击败,斩首一千多级。
永徽五年(甲寅年,公元654年)
春季正月壬戌日,羌人首领冻就归附唐朝,朝廷在其辖地设置剑州。
三月戊午日,高宗前往万年宫。
庚申日,追赠武德年间的功臣屈突通等十三人官职。
起初,王皇后没有儿子,萧淑妃受到宠爱,王皇后十分忌恨。高宗做太子时,入宫侍奉太宗,见到才人武氏便心生喜爱。太宗去世后,武氏随同众妃嫔前往感业寺削发为尼。太宗的忌日,高宗前往感业寺上香,见到武氏,武氏哭泣,高宗也为之落泪。王皇后得知后,暗中让武氏留发,劝高宗将她纳入后宫,想借此离间高宗对萧淑妃的宠爱。武氏聪慧机敏,善于权谋,刚入宫时,言辞谦卑、举止恭顺地侍奉王皇后。王皇后十分喜爱她,多次在高宗面前称赞她的美貌。不久,武氏深得高宗宠爱,被册封为昭仪,王皇后和萧淑妃的宠爱都逐渐衰减,两人于是一同诬告武氏,高宗都不予采纳。武昭仪想追赠自己的父亲,却没有合适的名义,因此借着褒赏功臣的机会,普遍追赠屈突通等人,而将武士彟也列入其中。
乙丑日,高宗前往凤泉汤;己巳日,返回万年宫。
夏季四月,大食国发兵攻打波斯,杀死波斯王伊嗣侯,伊嗣侯的儿子卑路斯逃奔吐火罗。大食军队撤离后,吐火罗发兵护送卑路斯返回,立他为波斯王。
闰四月丙子日,朝廷在处月部落的辖地设置金满州。
丁丑日夜,天降大雨,山洪暴发,冲毁玄武门,宫中值宿的卫士纷纷逃散。右领军郎将薛仁贵说:“哪有天子危急而宿卫士兵敢怕死的道理!”于是登上宫门横梁大声呼喊,警示宫中之人。高宗急忙出宫登上高处,不久洪水涌入寝殿,淹死的卫士及麟游县百姓达三千多人。
壬辰日,新罗女王金真德去世,高宗下诏立她的弟弟金春秋为新罗王。
六月丙午日,恒州发生大水,滹沱河泛滥,淹没五千三百户人家。
中书令柳奭因王皇后失宠,内心不安,请求辞去政务;癸亥日,被罢为吏部尚书。
秋季九月丁酉日,高宗返回京师。
戊戌日,高宗对五品以上官员说:“从前在先帝身边,见到五品以上官员议论政事,有的在朝堂上当面陈述,有的退朝后上书奏事,终日不绝;难道如今就没有事情可议了吗?为什么你们都不说话呢?”
冬季十月,朝廷雇佣雍州四万一千人修筑长安外郭城,三十天完工。癸丑日,雍州参军薛景宣密封上书说:“汉惠帝修筑长安城后不久就去世了;如今再次修城,必定会有大灾祸。”于志宁等人认为薛景宣的话大逆不道,请求将他处死。高宗说:“薛景宣虽然狂妄,但如果因上书进言获罪,恐怕会堵塞言路。”于是赦免了他。
高丽派遣将领安固率领高丽、靺鞨军队攻打契丹;松漠都督李窟哥率军抵抗,在新城大败高丽军队。
这一年粮食大丰收,洛州粟米每斗价值两钱半,粳米每斗十一钱。
王皇后、萧淑妃与武昭仪相互诬告诋毁,高宗不相信王皇后、萧淑妃的话,唯独信任武昭仪。王皇后不能曲意逢迎高宗身边的人,她的母亲魏国夫人柳氏及舅舅中书令柳奭入宫拜见六宫妃嫔时,也不懂礼节。武昭仪观察到王皇后不敬重的人,必定全心与他们结交,将得到的赏赐分给他们。因此王皇后和萧淑妃的一举一动,武昭仪都了如指掌,并全部上报给高宗。
王皇后的宠爱虽然衰减,但高宗还没有废后的打算。恰逢武昭仪生下女儿,王皇后心生怜爱前去逗弄,王皇后离开后,武昭仪暗中将女儿掐死,用被子盖住。高宗到来后,武昭仪假装欢笑,掀开被子一看,女儿已经死了,立刻惊恐啼哭。询问身边的人,身边的人都说:“皇后刚才来过这里。”高宗大怒说:“皇后杀了我的女儿!”武昭仪趁机哭泣着诉说王皇后的罪状。王皇后无法自证清白,高宗从此有了废后立武昭仪的想法。又担心大臣们不同意,于是与武昭仪前往太尉长孙无忌的府第,宴饮至酣畅尽兴,席间册封长孙无忌宠姬的三个儿子为朝散大夫,还装载了十车金银珠宝、丝绸锦缎赏赐给长孙无忌。高宗趁机从容地说起王皇后没有儿子,以此暗示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却用其他话题岔开,始终不顺着高宗的意思,高宗和武昭仪都不高兴地离去。武昭仪又让母亲杨氏前往长孙无忌府第,多次请求,长孙无忌最终还是没有答应。礼部尚书许敬宗也多次劝说长孙无忌,被长孙无忌严厉斥责。
永徽六年(乙卯年,公元655年)
春季正月壬申朔日,高宗前往昭陵祭拜;甲戌日,返回宫中。
己丑日,巂州道行军总管曹继叔在斜山击败胡丛、显养、车鲁等蛮族,攻占十多座城池。
庚寅日,立皇子李弘为代王,李贤为潞王。
高丽与百济、靺鞨联合出兵,侵犯新罗北部边境,夺取三十三座城池;新罗王金春秋派遣使者前来求救。二月乙丑日,高宗派遣营州都督程名振、左卫中郎将苏定方发兵攻打高丽。
夏季五月壬午日,程名振等人渡过辽水,高丽见他们兵力稀少,打开城门渡过贵端水迎战。程名振等人奋勇进攻,大败高丽军队,杀敌俘获一千多人,焚烧其外郭城及村落后方才返回。
癸未日,任命右屯卫大将军程知节为葱山道行军大总管,率军讨伐西突厥沙钵罗可汗。
壬辰日,任命韩瑗为侍中,来济为中书令。
六月,武昭仪诬告王皇后与她的母亲魏国夫人柳氏施行厌胜之术,高宗下诏禁止王皇后的母亲柳氏入宫。秋季七月戊寅日,将吏部尚书柳奭贬为遂州刺史。柳奭行至扶风时,岐州长史于承素迎合旨意,上奏弹劾柳奭泄露宫中言语,柳奭又被贬为荣州刺史。
唐朝沿袭隋朝制度,后宫设有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地位都为一品。高宗想特别设置宸妃一职,任命武昭仪担任,韩瑗、来济劝谏说没有这样的旧例,于是作罢。
中书舍人饶阳人李义府被长孙无忌厌恶,被贬为壁州司马。敕令还未传到门下省,李义府就秘密得知了消息,向中书舍人幽州人王德俭询问对策,王德俭说:“皇上想立武昭仪为皇后,犹豫不决的原因,只是担心宰相们有异议。你如果能上书建议立武昭仪为后,就能转祸为福。”李义府表示赞同,当天,他代替王德俭在宫中值宿,叩门上书,请求废黜王皇后,立武昭仪为后,以顺应民心。高宗十分高兴,召见李义府,与他交谈后,赏赐他一斗珍珠,让他留任原职。武昭仪又秘密派遣使者慰劳勉励他,不久便破格提拔他为中书侍郎。于是卫尉卿许敬宗、御史大夫崔义玄、御史中丞袁公瑜都暗中向武昭仪表达忠心。乙酉日,任命侍中崔敦礼为中书令。
八月,特别设置尚药奉御蒋孝璋为员外官,待遇等同于正员。员外官待遇等同于正员,从蒋孝璋开始。
长安令裴行俭得知朝廷将要立武昭仪为皇后,认为国家的灾祸必定从此开始,与长孙无忌、褚遂良私下商议此事。袁公瑜得知后,将此事告知武昭仪的母亲杨氏,裴行俭因此被贬为西州都督府长史。裴行俭是裴仁基的儿子。
九月戊辰日,任命许敬宗为礼部尚书。
一天,高宗退朝后,召长孙无忌、李积、于志宁、褚遂良进入内殿。褚遂良说:“今天皇上召见我们,多半是为了皇后的事,皇上心意已决,违抗他必定会死。太尉是皇上的舅舅,司空是开国功臣,不能让皇上背负杀舅舅和功臣的名声。我褚遂良出身平民,没有立下汗马功劳,却能身居高位,还受先帝临终托付,不拼死力争,死后有何面目去见先帝!”李积称病没有入宫。长孙无忌等人进入内殿后,高宗看着长孙无忌说:“皇后没有儿子,武昭仪有儿子,如今我想立武昭仪为皇后,你们觉得怎么样?”褚遂良回答说:“皇后出身名门望族,是先帝为陛下迎娶的。先帝临终前,握着陛下的手对我说:‘我把佳儿佳妇托付给你了。’这是陛下亲耳听到的,话音还在耳边回响。皇后没有听说有什么过错,怎能轻易废黜!我不敢曲意顺从陛下,违背先帝的遗命!”高宗不高兴地结束了谈话。第二天,高宗又提起此事,褚遂良说:“陛下如果一定要更换皇后,恳请陛下从天下名门望族中挑选贤良女子,何必一定要立武氏!武氏曾经侍奉过先帝,这是众人皆知的事情,天下人的耳目,怎能蒙蔽呢!千秋万代之后,人们会怎么评价陛下!希望陛下三思!我如今违抗陛下,罪该万死!”说完将朝笏放在殿阶上,解下头巾叩头至流血,说:“归还陛下的朝笏,请求放我回家种田。”高宗大怒,下令将他带出去。武昭仪在帘后大声喊道:“何不打死这个蛮子!”长孙无忌说:“褚遂良是受先帝临终托付的大臣,即使有罪也不能施加刑罚!”于志宁不敢说话。
韩瑗趁机上奏政事,哭泣着极力劝谏,高宗不采纳。第二天,韩瑗又劝谏,悲痛不已,高宗下令将他带出去。韩瑗又上书劝谏说:“平民百姓娶妻嫁女,尚且会相互挑选,何况天子呢!皇后是天下母亲的典范,善恶都由她影响,所以嫫母辅佐黄帝成就大业,妲己导致殷王灭亡,《诗经》说:‘赫赫有名的宗周,因褒姒而灭亡。’每次阅览古代史事,常常令人叹息,没想到如今圣明的朝代也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做事不遵循法度,后代子孙会怎么看待!希望陛下慎重考虑,不要被后人嘲笑!如果我的话能对国家有益,即使被剁成肉酱,也是我分内之事!从前吴王不听伍子胥的劝告,最终姑苏台被麋鹿出没。我担心天下百姓失望,宫廷中长满荆棘,宗庙不能再享受祭祀,这一天为期不远了!”来济上书劝谏说:“帝王立皇后,上应效法天地乾坤,必须选择懂礼教的名门望族女子,性情娴静善良,符合天下百姓的期望,顺应神灵的意愿。因此周文王造船迎接太姒,从而兴起《关雎》所倡导的教化,百姓承蒙福泽;汉成帝放纵欲望,立婢女为皇后,导致皇统断绝,社稷倾覆。周朝的兴盛如此,汉朝的灾祸又这样,希望陛下仔细审察!”高宗都不采纳。
有一天,李积入宫拜见,高宗问他说:“我想立武昭仪为皇后,褚遂良固执地认为不行。褚遂良是受先帝临终托付的大臣,这件事是不是应该就此作罢?”李积回答说:“这是陛下的家事,何必再询问外人呢!”高宗的心意于是坚定下来。许敬宗在朝堂上宣扬说:“乡下老头多收了十斛麦子,尚且想更换妻子;何况天子想立一位皇后,与其他人有什么关系,却妄加议论!”武昭仪让身边的人将这话告知高宗。庚午日,将褚遂良贬为潭州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