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省委组织部的考察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在清源县的政治生态中悄然扩散后又逐渐归于平静。表面上看,各项工作依旧按部就班,县委书记江辰依然忙碌于会议、调研和协调,神情一如既往的沉稳专注。但体制内嗅觉敏锐的人们,还是能从一些微妙的细节中,感受到某种不同寻常的氛围在酝酿。那种感觉,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低气压,沉闷而充满张力。江辰的仕途,似乎正站在某个关键节点的“门前”。

这种“临门”的感觉,首先体现在信息密度的悄然增加。

市委办公室、组织部打给江辰的电话,频率似乎比平时高了一些,内容虽仍是具体工作,但通话末了,市领导或部门负责人总会看似不经意地多问几句清源县的总体情况,或者对江辰个人的工作状态表示关切。这些超越常规工作沟通的“题外话”,传递着上级更深入的关注。

市里一些重要的综合性会议,江辰被点名发言或参与讨论的次数有所增多,所谈议题也超出了清源一县的范围,更多涉及全市层面的战略思考。这显然是在更广阔的平台上考察他的视野和格局。

甚至一些以往联系不多的兄弟县区主要领导,也开始以交流学习的名义,主动与江辰联系,电话里除了探讨工作,话语间也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打探和重新评估的意味。官场中人的嗅觉最为灵敏,风向的细微变化,总能最先被他们感知。

对于这些变化,江辰心知肚明,但应对得滴水不漏。对上级的关切,他汇报工作客观实在,态度谦逊;对同僚的试探,他谈工作推心置腹,论个人则避实就虚,严守组织纪律,绝不透露任何未经证实的消息,更不发表任何可能引人遐想的言论。他比以往更加注重班子的团结,大小事务都充分征求县长李长根和其他常委的意见,决策过程更加民主透明。他深入基层的频率更高,仿佛要将清源县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更深地刻印在心里。

“临门”的第二个征兆,是工作节奏的隐性调整。

江辰主持召开了一次县委常委(扩大)会议,议题是“奋战二季度,确保时间任务双过半”。与往常不同的是,在这次部署常规工作的会议上,江辰额外强调了两点:一是要加快在建重大项目的扫尾和投产达效速度,特别是与示范区共建的冷链物流中心、农产品加工园等标志性工程,要列出时间表,责任到人,限期完成;二是要求各相关部门开始系统梳理本届班子上任以来,在经济发展、改革开放、民生改善、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和形成的典型经验,要求总结材料“实事求是、亮点突出、经验可循”。

这两项要求,看似是常规的工作推进和总结,但在敏感时期,其意味颇为深长。加快重点项目进度,像是在为可能的交接做准备,力求留下完整的成果而非半拉子工程;而系统性的工作总结,则像是在为一段任期梳理一份完整的“答卷”。这些举动,被一些有心人解读为“未雨绸缪”的信号。

县长李长根在会后,私下里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江辰说:“江书记,你这节奏抓得够紧啊,感觉像是在搞倒计时。”江辰笑了笑,平静地回答:“长根同志,工作任何时候都要有紧迫感。清源的发展等不起,老百姓的期盼慢不得。无论将来如何,当前的责任我们必须扛牢。”他的话,既回应了猜测,又表明了态度,更凸显了责任担当。

“临门”之际,最大的考验莫过于心态的稳定。尽管表面上波澜不惊,但江辰内心并非一潭死水。夜深人静时,他也会审视自己这几年的历程。从中央机关到基层锻炼,从分管一域到主政一方,清源县见证了他的汗水、智慧,也记录了他的困惑、挣扎与成长。他将一个传统的农业县,一步步引领上特色发展与区域协同的新路,经历了转型的阵痛,顶住了风险的压力,也初步品尝了成功的喜悦。这片土地,已深深融入他的血脉。

若有新的任命,意味着更大的平台、更重的责任,是对他能力的认可,也是施展抱负的机遇。但同时也意味着要离开这片倾注了心血的土地,离开并肩作战的同事,前途充满未知与挑战。若无变动,则在清源继续深耕,将既定的蓝图绘到底,亦是扎实的选择。关键在于,无论进退留转,都要无愧于心,无愧于民。

他能做的,也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尽人事,听天命”。尽人事,便是站好最后一班岗,为清源县的发展再多添一块砖,再加一片瓦;听天命,便是坦然接受组织的任何安排,以平常心对待个人的进退留转。

这天下午,江辰独自一人,再次驱车来到清源河畔。河水奔流不息,两岸的农田郁郁葱葱,远处工业园区厂房林立。他想起刚来时面对的发展困境,想起推动“清源优品”时的艰难起步,想起抗洪抢险的惊心动魄,想起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带来的城乡变迁……往昔岁月,一幕幕在脑海中浮现。他的眼中,有眷恋,有欣慰,更有一种问心无愧的坦然。

手机响起,是市委主要领导的秘书打来的,通知他明天上午九点,到市委书记办公室,有重要工作谈话。电话内容言简意赅,但分量千钧。

江辰收起手机,深深望了一眼这片熟悉的土地,目光坚定而清澈。该来的,总会来。他整理了一下衣领,转身走向停车的地方,步伐沉稳有力。

“临门”一脚,是机遇也是考验。门后的世界未知,但门前这个历经磨练、坚守初心的年轻干部,已经做好了准备。无论那扇门是否开启,又将开启一个怎样的新天地,他都将以担当和实干,去书写属于自己的仕途答卷。清源县的这一段经历,已成为他生命中最厚重的底色,无论走向何方,这份底色都将支撑他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