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黑云压城谣言四起 精心策划步步杀机
海天的天空刚刚因金融危机的化解而放晴,另一场更为隐蔽却又无处不在的风暴已然酝酿成型。
这一次,对手改变了策略,将战场转向了舆论场,试图用铺天盖地的负面信息淹没林昊宇,摧毁他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威信。
在京城的冯氏传媒大厦顶层,冯灯包看着手中关于海天近期动态的简报,金丝眼镜后的眼睛闪烁着阴冷的光。
沈子良的金融攻击未能奏效,反而让林昊宇借势整合了本土资本,这让他既恼火又感到一丝紧迫。必须用他最擅长的方式,给林昊宇致命一击。
召集新闻部和新媒体部的负责人,立刻到我办公室开会。
冯灯包按下内部通话键,声音不带一丝感情。
十分钟后,一间配备了最先进视听设备的会议室内,冯灯包的核心幕僚齐聚一堂。
墙上巨大的电子屏显示着海天市的地图和一系列关键词:审计风暴机构改革环保执法苏曼妮招待所。
诸位,冯灯包开门见山,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海天的林昊宇,现在风头正劲。我们不能让他这么顺利下去。金融手段暂时受挫,现在轮到我们上场了。我要在一周之内,让林昊宇这三个字,和、、捆绑在一起,成为网络上的热门标签。
他站起身,走到电子屏前,如同一个即将布置作战任务的将军。
第一,瞄准他的改革。标题我都想好了——海天市长粗暴改革引发千名干部职工失业潮新官上任三把火,烧掉的是老百姓的饭碗。重点渲染机构改革和审计风暴带来的,采访那些被清理的编外人员、被触动利益的部门官员,要让他们表现出委屈、愤怒、对未来的迷茫。记住,只呈现他们的一面之词,不要给政府解释的机会。
第二,放大环保执法事件。标题要惊悚——海天环保执法酿血案,一名执法队员生命垂危!以环保之名行暴力之实?起底海天市长的铁腕治理。把那次车祸无限放大,暗示是政府暴力执法引发的报复,对于非法排污的事实和重金属超标的危害,轻描淡写一笔带过。要突出肇事司机老实巴交的形象,渲染其家庭的,引发公众同情。
第三,冯灯包的手指重点在苏曼妮招待所上敲了敲,露出一丝阴险的笑容,这是杀手锏。标题要暧昧,要引人遐想——揭秘海天市长入住天价招待所的内幕英雄救美背后?美女所长与市长的特殊关系。把之前苏曼妮被安排接近林昊宇,以及后来火灾救人的事情,进行碎片化、暧昧化的处理。暗示林昊宇生活作风有问题,与美女下属关系不清不楚,那场大火也许另有隐情。这方面的报道要把握好尺度,不能直接造谣,但要通过暗示、联想,把脏水泼出去。
同时,冯灯包看向新媒体部负责人,水军部队全力出动。在所有门户网站、社交媒体平台、短视频平台,大规模投放这些负面新闻,抢占热搜和热门评论区。评论内容要统一口径,指责林昊宇好大喜功不顾民生排除异己生活腐化。要制造出一种海天民怨沸腾、林昊宇即将倒台的假象。
明白!下属们心领神会,他们不是第一次执行这样的任务了。
攻击如期而至,而且来得异常凶猛。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冯氏传媒旗下以及与其关系密切的数十家网络媒体、自媒体公众号,同时发布了大量经过精心剪辑和歪曲的报道。
这些报道标题惊悚,内容极具煽动性,再配以刻意选取的、显得混乱或悲情的图片和视频片段,极具迷惑性。
紧接着,庞大的网络水军开始行动。他们伪装成海天本地人知情人士受害群众,在各个平台的评论区疯狂刷屏,重复着那些被歪曲的事实和恶毒的指控。
林昊宇滚出海天!反对暴力执法!要求彻查招待所事件!之类的极端言论充斥网络。
这股来势汹汹的舆论风暴,立刻在海天市乃至全省范围内引发了剧烈反响。许多不明真相的网民被带了节奏,开始质疑林昊宇的改革。
一些原本就对改革不满的既得利益者,趁机推波助澜;甚至连海天市内部,一些干部也开始动摇,私下里议论纷纷,担心林昊宇能否顶住这波压力。
市委书记曾海安忧心忡忡地找到林昊宇:昊宇同志,这次的舆论攻势非同小可啊。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很多老同志、老领导都打电话来表示关切,压力很大。
就连一直支持林昊宇的唐文涛、秦风等人,脸上也带着凝重。
他们不怕真刀真枪的对抗,但这种躲在暗处泼脏水的手段,让他们感到有力无处使。
林昊宇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楼下依稀可见的举着手机拍摄的路人,表情平静,但紧握的拳头显示他内心的不平静。
他预料到对手会反扑,但没想到手段如此卑劣,规模如此庞大。这确实是一场没有硝烟,却同样残酷的战争。
曾书记,各位同志,林昊宇转过身,目光扫过众人,恐慌和愤怒解决不了问题。
他们想用谣言淹没我们,我们就用事实来回击!他们想搅乱民心,我们就让真正的民心站出来说话!
他迅速做出部署:沈墨部长,立刻准备召开新闻发布会,时间就定在明天上午!我们要主动发声,把审计、环保、招待所事件的真相,原原本本、清清楚楚地告诉公众!
秦局长,网监部门加大力度,对于明显造谣、煽动对立的账号,依法依规处理。同时,注意搜集对方雇佣水军、操纵舆论的证据。
文涛同志,你负责联络那些在改革中真正受益的群众,比如环境改善后的居民、旅游发展起来的商户,请他们勇敢地站出来,说说心里话。
风暴已然来临,林昊宇和他的团队,准备开始他们的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