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武侠修真 > 综武:从锦衣卫开始 > 第200章 金殿问罪,图穷匕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0章 金殿问罪,图穷匕见

皇帝口谕,如同一声惊雷,穿透重重宫墙,落在了肃穆森严的护龙山庄。

铁胆神侯朱无视接到旨意时,正在书房内对着那幅巨大的大明疆域图默然伫立。窗外京城隐隐传来的骚动与流言,他岂能不知?但他脸上看不出丝毫惊慌,只有一种山雨欲来前的极致平静,以及眼底深处那抹挥之不去的、冰封般的寒意。

“该来的,终究来了。”他低声自语,整理了一下身上那象征身份与权柄的四爪蟒袍,眼神重新变得古井无波,深邃难测。“备轿,入宫。”

他没有带任何随从,只身一人,乘坐着那顶代表着无上荣光的亲王轿辇,穿过气氛明显不同往日、充斥着各种窥探与议论目光的街道,缓缓驶向那座象征着天下权力巅峰的紫禁城。

乾清宫外,守卫的御林军数量明显增多,气氛肃杀。太监宫女们行色匆匆,低头敛目,不敢发出丝毫声响。

朱无视目不斜视,龙行虎步,踏入乾清宫殿内。

殿内,并非只有朱元璋一人。曹正淳竟也垂手侍立在侧,只是他那张白胖的脸上,此刻没有了往日的倨傲,反而带着几分难以掩饰的惊惶与忐忑。显然,这场突如其来的舆论风暴,同样将他卷了进来,而且处境极为不利。

龙椅之上,朱元璋面沉似水,手中把玩着一枚温润的玉佩,目光如同两道实质的利剑,落在刚刚走进殿内的朱无视身上。没有寒暄,没有铺垫,直接开门见山,声音冰冷如同数九寒冰:

“神侯,近日京城流言四起,说你勾结西域魔教‘天尊’,于西山设伏行刺太子,更在红叶庄内设邪异祭坛,意图窃取我大明国运。对此,你有何解释?”

压力,如同泰山压顶,瞬间笼罩整个乾清宫!

曹正淳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冷汗,身体微微颤抖。

朱无视却依旧镇定,他缓缓躬身行礼,声音平稳,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沉痛与委屈:“陛下明鉴!此乃天大之冤枉,恶毒之构陷!臣对陛下,对大明,忠心耿耿,天地可表!太子乃国之储君,臣之侄儿,臣岂会行此大逆不道、人神共愤之举?那所谓‘天尊’组织,臣闻所未闻!西山之事,红叶庄之秘,更是无稽之谈!定是有人见臣执掌护龙山庄,碍了某些人的路,故以此卑劣手段,污臣清誉,欲除臣而后快!还请陛下为臣做主,严查造谣生事之徒,还臣一个清白!”

他矢口否认,态度恳切,将一切推诿为政敌的构陷,将自己摆在了一个受害者的位置。

朱元璋面无表情,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案,发出笃笃的声响,每一声都敲在曹正淳和朱无视的心头。

“哦?闻所未闻?无稽之谈?”朱元璋语气平淡,却带着无边的威严,“那为何流言之中,对那‘天尊’手段,对红叶庄内情形,描述得如此详尽?甚至……提到了你那独步天下的《纯阳指》?”

朱无视心头一凛,但面上不动声色:“陛下!流言蜚语,最擅捕风捉影,穿凿附会!臣之《纯阳指》虽独树一帜,但天下武学浩如烟海,有相似之功者未必没有!岂能因功法相似,便断定是臣所为?此等逻辑,何其荒谬!至于流言细节,无非是造谣者为了取信于人,刻意编造得看似真实罢了!臣恳请陛下,莫要受小人蒙蔽!”

他言辞犀利,反驳得有理有据,将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曹正淳在一旁听得心惊肉跳,他知道,朱无视这是打定了主意死不认账。只要没有铁证,仅凭流言,确实难以彻底扳倒一位根基深厚的亲王。

然而,就在朱无视以为自己暂时稳住阵脚之时,朱元璋忽然从龙案上拿起一份奏章,轻轻丢在他面前。

“这份密报,神侯不妨也看看。”

朱无视心中一沉,俯身拾起奏章,快速浏览。越看,他的脸色越是难看!这并非普通奏章,而是一份极其详尽的调查报告,里面不仅罗列了“天尊”组织近年来的部分活动轨迹,其行事风格与魔音特征,更是指出了护龙山庄在某些事件中,与“天尊”活动区域高度重合的时间点!甚至,还附上了一份来自山西的密报,提及晋王朱棡麾下近日确有异动,其一名亲卫统领神秘失踪,时间恰好与太子遇刺吻合!

这份密报,虽然依旧没有直接证据证明他朱无视就是主谋,但形成的逻辑链条和嫌疑,已经大到无法忽视!尤其是牵扯到晋王,更是触及了皇帝的逆鳞!

“陛下!这……这纯属巧合与诬陷!”朱无视急忙辩解,声音已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急促,“护龙山庄职责所在,巡查天下,与那邪教活动区域有所重合,实属正常!晋王之事,臣更是一无所知!定是有人故意将水搅浑,意图离间天家骨肉!”

“离间?”朱元璋猛地一拍龙案,霍然起身,帝王之怒如同雷霆爆发,“朱棡远在太原,他的亲卫统领,为何会出现在京城西山?!又为何会对你神侯的《纯阳指》劲力如此了解?!你告诉朕,这是巧合?!啊?!”

声震殿宇,梁尘簌簌而下!

曹正淳吓得噗通一声跪倒在地,瑟瑟发抖。

朱无视也被这突如其来的雷霆之怒震得心神摇曳,但他深知此刻绝不能松口,强行稳住心神,抗声道:“陛下!臣冤枉!此中必有蹊跷!是有人栽赃嫁祸!请陛下给臣时间,臣定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揪出幕后真凶,以证清白!”

他依旧咬死不认,将希望寄托于没有决定性铁证,以及皇帝对彻底清查可能引发朝局动荡的顾虑上。

殿内气氛,僵持到了极点。

朱元璋死死盯着朱无视,胸膛起伏,眼中杀意与失望交织。他知道朱无视在赌,赌他不敢在没有铁证的情况下,对一位功勋卓着的亲王、一位皇室宗亲下手。

就在这僵持不下,空气都仿佛凝固的时刻——

殿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喧哗!

“陛下!陛下!太子殿下……太子殿下让人送来急奏!”一名司礼监太监连滚爬爬地冲进大殿,手中高举着一份明黄色的奏疏,声音带着无比的激动与惶恐!

太子急奏?!

朱元璋、朱无视、曹正淳三人目光瞬间聚焦在那份奏疏之上!

朱元璋厉声道:“呈上来!”

太监连忙将奏疏高举过顶,小跑着送到龙案前。

朱元璋一把抓过,迅速展开。奏疏上的字迹略显虚浮,显然是太子朱标重伤初愈,勉力书写。内容不长,却字字千钧!

太子在奏疏中言道,他苏醒后,反复思量西山遇刺细节,确认那刺客所用掌力,确为至阳至刚之属性,且其真气特性,与他所知的神侯《纯阳指》劲力特征,高度吻合!他身为侄儿,本不愿怀疑皇叔,但事实如此,关乎国本,不敢不言!恳请父皇明察!

这并非物证,却是来自受害者、帝国储君的亲口指认!其分量,远比任何流言和间接证据都要沉重!

朱无视的脸色,在这一瞬间,终于彻底变了!变得苍白无比!

他千算万算,没算到太子朱标,竟然会如此直接、如此决绝地指认他!这打破了皇室之间最后的那层遮羞布!

而更让他心胆俱裂的是,几乎在太子奏疏送达的同时,殿外再次传来通报:

“陛下!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使沈渊,宫外求见!称有关于太子遇刺一案之决定性物证,需即刻面呈陛下!”

沈渊!他来了!还带着那所谓的“决定性物证”!

前有太子血亲指认,后有沈渊携铁证而来!

朱无视猛地抬头,看向殿外,眼中第一次露出了难以置信的惊骇,以及一丝……穷途末路的疯狂!

他知道,最后的时刻,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