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青龙镇世 > 第378章 流言祸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五年后。

洛阳宫地下密道,暗紫色的魔能如同流动的墨汁,在潮湿的石壁上凝结出点点幽光。

巨大的魔种母巢悬浮在密道中央,黑色肉球般的躯体不断蠕动,表面青筋状的纹路时而凸起时而收缩。

一颗颗指甲盖大小的黑色魔种如同汗珠般渗出,坠落时发出“滴答”的轻响,落在下方的青铜容器中,堆叠成一座小小的黑丘。

司马懿负手立于魔种母巢前,一身月白锦袍在魔能映衬下泛着淡淡的紫晕。

脸上的暗紫色魔纹隐而不发,唯有双眼深处偶尔闪过一丝邪异的光芒。

他指尖捻着一颗刚脱落的魔种,魔种在他掌心微微跳动,散发出微弱的侵蚀气息,却被他周身的魔能牢牢束缚。

“战主,又有三千精锐魔卒已尽数炼化魔种,最低都是九品境巅峰,其中王境初期的魔将已有二十七人。”

吕布身披漆黑魔甲,骨刺嶙峋的肩甲碰撞间发出“咔哒”脆响。

他双手拄着方天画戟,戟尖斜指地面,暗紫色的魔光在戟刃上流转,“这些崽子们早就憋坏了,什么时候让他们出去练练手?”

司马懿嘴角勾起一抹阴鸷的笑容,掌心魔种轻轻一弹,化作一道黑影射入旁边的阴影中:“急什么?真正的猎物,需要先打乱他们的阵脚。

蜀地天府之国,物产丰饶却人心易动,刘禅那黄口小儿懦弱多疑,诸葛亮功高震主,正是我们下手的好时机。”

他抬手一挥,三道黑影从密道深处缓缓走出,皆是身着夜行衣、面蒙黑巾的死士。

他们周身气息凝而不发,赫然都是王境初期的魔卒。

他们单膝跪地,声音沙哑如同铁器摩擦:“参见暗主!”

“你们三人,潜入蜀地成都。”

司马懿的声音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一人散布‘刘禅庸碌无能,难守蜀汉基业,不出三年必遭魏吴吞并’的流言。

一人散播‘诸葛亮权倾朝野,早有篡汉之心,暗中培养私兵,欲在适当时机废帝自立’的谣言。

最后一人,负责联络蜀地那些对诸葛亮不满的世家大族,暗中挑唆。

让他们联名上书,请求刘禅逮捕诸葛亮,削其兵权。”

他顿了顿,指尖弹出三枚黑色令牌,令牌上刻着扭曲的魔纹:“此乃‘隐魔令’,可屏蔽你们身上的魔气,避免被稷下学院的术士察觉。

记住,行事要隐秘,只煽风点火,切勿直接暴露身份。

待蜀地内乱初起,你们便立刻撤回,不得有误!”

“属下遵命!”

三名死士接过令牌,身影一闪,如同鬼魅般消失在密道出口。

吕布看着三人离去的方向,咧嘴一笑,露出森白的牙齿:“你这招够阴损!诸葛亮那老小子再聪明,恐怕也挡不住君臣猜忌吧?”

“猜忌,本就是人性最脆弱的地方。”

司马懿转头看向魔种母巢,眼中闪烁着野心的光芒,“诸葛亮智谋过人,叶青山战力无双,正面抗衡,我们未必能占得便宜。

好在这几年叶青山一直留在北境冰雪长城,从不关心天下大事。

而且只要蜀地内乱,他们首尾不能相顾,我们便能趁机扩张势力,待魔卒扩充到十万之众,便是我们挥师南下之时。”

与此同时,成都蜀宫,甘露殿内。

刘禅斜倚在龙椅上,手中把玩着一枚玉如意,脸上满是愁容。

殿外阳光明媚,殿内却气氛沉闷,几名内侍小心翼翼地侍立在旁,连大气都不敢喘。

“陛下,近日成都城内流言四起,说……说您庸碌无能,难守先帝创下的基业,还说……还说丞相大人欲图不轨。”

侍中董允硬着头皮上前,躬身说道,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刘禅手中的玉如意“啪”地一声掉在地上,摔成两半。

他猛地站起身,脸色涨得通红,怒喝道:“胡说!都是胡说八道!丞相乃先帝托孤之臣,忠心耿耿,怎会有篡汉之心?孤……孤也绝非庸碌之辈!”

话虽如此,他心中却不由得泛起嘀咕。

父亲刘备在世时,南征北战,何等威风?

而自己继位以来,凡事都依赖诸葛亮,朝中大小事务,皆由丞相府决断,自己虽为皇帝,却更像个摆设。

如今流言四起,说诸葛亮权倾朝野,培养私兵,这些话像一根刺,深深扎进了他的心里。

“陛下息怒!”

董允连忙跪倒在地,“流言虽不可信,但如今蜀地世家人心惶惶,不少大族都派人前往相府打探消息。

还有些人……还有些人私下串联,欲联名上书,请陛下削夺丞相兵权,以安人心。”

“什么?”

刘禅大惊失色,踉跄着后退一步,扶住龙椅扶手才稳住身形,“他们……他们竟敢如此?”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喧哗,大将军向宠率领几名武将匆匆闯入,躬身道:“陛下,城中流言愈演愈烈,不少士兵都听闻了此事,军心浮动。

部分世家子弟更是在街头聚集,高呼‘清君侧,诛权臣’,请陛下立刻下旨,逮捕诸葛亮,以正视听!”

“逮捕丞相?”

刘禅脸色惨白,犹豫不决,“这……这万万不可!丞相乃蜀汉支柱,若动了丞相,蜀地岂不是要大乱?”

“陛下!”

向宠急道,“如今人心惶惶,若不尽快平息流言,稳定军心,恐怕会生变故!

那些世家大族手握兵权,若他们联合起来发难,后果不堪设想啊!”

殿内群臣纷纷附和。

有的劝刘禅三思,有的则力主逮捕诸葛亮,殿内顿时吵作一团。

刘禅被众人说得晕头转向,心中的猜忌与恐惧越来越深,一时间竟不知如何是好。

而此时的丞相府,书房内。

诸葛亮羽扇轻摇,坐在案前,面前摆放着一份密报,正是关于成都城内流言的详细调查。

他神色平静,看不出丝毫慌乱,仿佛早已洞悉一切。

蔡文姬坐在一旁,手中抱着琵琶,眉头微蹙:“丞相,这流言来势汹汹,明显是有人故意散布,挑拨陛下与丞相的关系。

如今蜀地人心惶惶,世家串联,陛下恐怕已经生了猜忌之心。”

“人心,最是难测。”

诸葛亮轻摇羽扇,目光深邃,“曹丕蛰伏洛阳,必定不会安分。

这流言,十有八九是曹魏的手笔,目的就是让蜀地内乱,牵制我们的精力,好让他们趁机发展势力。”

“那我们该怎么办?”

赵云身披银甲,立于书房中央,神色凝重,“不如我率人前往城中,驱散那些聚集的世家子弟,再将散布流言之人抓起来,严刑拷问,查出幕后主使?”

“不可。”

诸葛亮摆了摆手,“如今流言已起,人心浮动,强行镇压只会适得其反,反而坐实了‘丞相欲压制异己’的谣言。

陛下本就心存猜忌,若我们动作过大,只会让他更加忌惮。”

他顿了顿,羽扇指向案上的密报:“而且,这些流言看似针对我,实则是针对整个蜀汉。

他们的目的,是让我们君臣失和,自相残杀,他好坐收渔利。

我们若真的与陛下反目,岂不是正中他的下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