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科技归途·第四卷·封神归途
本源唤醒——残典难窥混沌机
玉虚宫的晨雾总带着三分道韵,缭绕在琼楼玉宇之间,将青瓦丹柱晕染成朦胧的水墨长卷。赵公明立在藏书阁外的白玉阶前,指尖下意识摩挲着袖中混沌珠的轮廓。那珠子自从混沌裂隙中得手后,便一直沉寂如死物,唯有偶尔在他催动灵力时,才会透出一丝极淡的混沌气息,却始终无法真正唤醒其内蕴藏的本源之力。
“公明道友,随我来吧。”姜子牙的声音从雾中传来,他身着杏黄道袍,手持打神鞭,步履沉稳地走在前方。自前日赵公明提及欲寻混沌本源相关典籍,姜子牙便应下帮忙查阅玉虚宫藏书目录,今日终是有了结果。
赵公明颔首跟上,目光掠过藏书阁的朱红大门。这扇门高逾三丈,门上雕刻着河图洛书的纹样,边缘镶嵌着无数细小的先天灵玉,散发着淡淡的灵光,显然是一件防御极强的法宝。姜子牙抬手在门上按了三按,口中念念有词,只见门上灵光流转,河图洛书的纹样缓缓转动,随后“吱呀”一声,沉重的大门缓缓开启。
一股浓郁的墨香与岁月沉淀的气息扑面而来,混杂着淡淡的灵气,让人心神一清。藏书阁内部远比想象中广阔,无数书架高耸入云,直抵阁顶,架上整齐排列着密密麻麻的古籍,有的封面崭新,有的则泛黄发脆,显然已历经无数岁月。书架之间的通道宽约丈余,地面铺着光滑的青石,两侧悬挂着夜明珠,将整个藏书阁照得亮如白昼。
“玉虚宫藏书阁分三层,外层为普通道典、功法秘籍,中层为上古传承、阵法图谱,内层则是本源级典籍、先天秘录,需得元始天尊亲允方可入内。”姜子牙一边引路,一边介绍道,“你要找的混沌本源相关典籍,按理说应在内层,不过当年封神大战后,内层典籍有不少遗失或受损,我也是费了不少功夫,才在中层偏后的位置,找到了一本疑似相关的古籍。”
赵公明闻言,心中微动:“多谢姜道友费心。不知那古籍名为?”
“此书并无明确记载于公开目录,是我在整理受损典籍时偶然发现的,封面刻着一颗圆珠图案,与你描述的混沌珠颇为相似,扉页上写着《混沌秘典》四字。”姜子牙说着,已引着赵公明来到藏书阁中层的一处角落。
这里的书架相较于其他地方,显得更为陈旧,架上的古籍大多都有不同程度的破损,显然是当年受损的一批。姜子牙走到一个不起眼的书架前,踮脚取下一本被层层书卷压在下方的古籍。
那本书约莫巴掌大小,封面是不知名的兽皮所制,早已泛黄发暗,边缘处甚至有些破损,露出里面深色的兽皮纹理。封面中央,赫然刻着一颗圆珠图案,圆珠上布满了细密的纹路,如同混沌初开时的天地纹理,正是混沌珠的模样。
赵公明的目光瞬间被吸引,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他接过姜子牙递来的古籍,入手微沉,兽皮封面触感粗糙,却带着一种奇异的温润,显然是经过了岁月的滋养。他小心翼翼地翻开封面,只见扉页上用古老的蝌蚪文写着几行字,字迹苍劲古朴,带着一股混沌初开的苍茫气息。
“此书为混沌本源传承之典,含唤醒、掌控、进阶之法,得之者可窥混沌奥秘,执掌本源之力……”赵公明逐字逐句地解读着,心中愈发激动。扉页的文字虽短,却字字珠玑,明确指出了这本书的价值,正是他苦苦寻觅的混沌本源相关典籍。
他迫不及待地翻开下一页,想要找到唤醒混沌本源的具体方法。然而,当书页翻开的瞬间,赵公明的脸色却骤然一沉。
只见书页的后半部分,从中间位置开始,竟然被人硬生生撕毁,只剩下参差不齐的纸边,残留着些许墨痕,显然是关键内容遗失了。现存的书页,只记载了前半部分的“本源基础理论”,诸如混沌本源的起源、特性、与天地灵气的关系等,对于最核心的唤醒方法、掌控之术,却是只字未提。
“怎么会这样?”赵公明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他快速翻阅着残存的书页,希望能找到哪怕一丝线索,可无论怎么翻,都只能看到残缺的页面,关键章节早已不翼而飞。
姜子牙也凑了过来,看到书中的情况,眉头微微皱起:“看来此书确实受损严重。当年封神大战时,截教弟子与阐教弟子激战于玉虚宫附近,有不少邪修趁机混入藏书阁,大肆破坏古籍,抢夺秘典,很多珍贵的典籍都在那场混乱中遗失或受损,《混沌秘典》应该就是其中之一。”
“邪修所为?”赵公明眼神一冷,封神大战的惨烈他虽未亲身经历,但也有所耳闻,却没想到连玉虚宫的藏书阁都未能幸免。
“正是。”姜子牙叹了口气,“当年那些邪修行事肆无忌惮,只为夺取强大的功法秘典,根本不顾及典籍的珍贵。事后我们虽尽力回收、修复受损典籍,但仍有不少典籍残缺不全,或是彻底遗失。《混沌秘典》的残缺部分,或许流落民间,被某个幸运儿得到,或许被其他势力收藏,也有可能早已毁于战火,不复存在。”
赵公明沉默不语,手中紧紧攥着《混沌秘典》,心中满是失落与不甘。他好不容易才找到与混沌本源相关的典籍,却没想到是一本残缺不全的残典,有典难用,莫过于此。
“道友不必过于沮丧。”姜子牙见状,开口安慰道,“至少此书还残留着部分本源基础理论,或许能从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而且,天下之大,或许还有其他典籍记载着混沌本源的相关内容,只要留心寻访,未必不能找到唤醒之法。”
赵公明缓缓点头,姜子牙说得有理,如今抱怨无用,唯有先研读残存的理论,看看能否从中发现线索。他定了定神,重新翻开《混沌秘典》,仔细研读起来。
残存的书页上,记载的混沌本源基础理论极为深奥。书中提到,混沌本源是天地未开之时便已存在的本源之力,是万物之源,蕴含着无穷的能量,掌控混沌本源者,可造化万物,执掌生死,拥有毁天灭地的力量。
但混沌本源自天地开辟后,便逐渐沉寂,唯有特定的契机或方法,才能将其唤醒。书中着重提到了两种可能的唤醒方式:其一为“同源刺激”,即利用与混沌本源同源的物品或力量,刺激混沌本源从休眠中苏醒;其二为“两界灵气共振”,即汇聚两个不同世界的灵气,使其产生共振,以共振之力唤醒混沌本源。
然而,书中对于“同源刺激”所需的同源物品或力量是什么,“两界灵气共振”具体该如何操作,却是只字未提,显然这些关键信息都在被撕毁的后半部分。
赵公明反复研读着这两段话,陷入了沉思。“同源刺激”,他手中的混沌珠本身便是混沌本源所化,算是同源之物,可如何用它来刺激自身的混沌本源?至于“两界灵气共振”,他来自蓝星,体内既有蓝星的电磁之力,又有封神世界的天道灵气,这两种灵气分属不同世界,或许可以尝试共振,但具体该如何操作才能产生共振之力,他却是毫无头绪。
“不如先试试‘同源刺激’?”赵公明心中一动,从袖中取出混沌珠,将其托在掌心。他按照《混沌秘典》中记载的基础法门,催动体内微弱的混沌气息,缓缓注入混沌珠中。
只见混沌珠在他的掌心微微发光,散发出淡淡的青光,珠身表面的纹路也随之流转,似乎有了一丝生机。但当他试图引导混沌珠的力量反哺自身,刺激体内的混沌本源时,却发现混沌珠的力量如同石沉大海,根本无法与体内的混沌本源产生共鸣,只能让珠身泛起微弱的青光,丝毫没有唤醒本源的迹象。
“看来单纯的注入混沌气息并不够。”赵公明皱了皱眉,心中思索着。他想起自己来自蓝星,蓝星的电磁技术与封神世界的修行体系截然不同,或许可以用电磁技术来尝试刺激混沌珠?
想到这里,赵公明立刻行动起来。他从储物袋中取出随身携带的微型电磁发生器,这是他离开蓝星时特意带来的,没想到今日竟然派上了用场。他将混沌珠放在电磁发生器的中央,启动发生器,微弱的电磁波笼罩着混沌珠。
在电磁波的刺激下,混沌珠的青光愈发明显,珠身开始微微震颤,散发出的混沌气息也比之前浓郁了一些。赵公明心中一喜,连忙加大电磁波的强度,同时运转体内灵气,引导混沌珠的力量冲击自身的混沌本源。
然而,无论他如何调整电磁波的强度和频率,混沌珠的反应始终停留在一定程度,无法再进一步。那微弱的混沌气息如同隔靴搔痒,根本无法触及体内沉睡的混沌本源,更谈不上唤醒了。
“还是不行。”赵公明关掉电磁发生器,脸上露出一丝失望。蓝星的电磁技术虽然能对混沌珠产生一定的刺激,但显然无法达到“同源刺激”的要求,或许是两者的“同源”程度不够,或许是刺激的方式不对。
既然“同源刺激”暂时行不通,赵公明便将目光投向了“两界灵气共振”。他深吸一口气,盘膝而坐,运转体内的灵力。他的体内,既有蓝星特有的电磁之力,这是一种无形无质、充满能量的力量,又有封神世界的天道灵气,这是一种蕴含道韵、滋养神魂的力量。
按照《混沌秘典》中的描述,两界灵气共振需要让两种不同世界的灵气相互碰撞、融合,产生一种特殊的共振之力,这种力量可以穿透时空壁垒,唤醒沉睡的混沌本源。
赵公明尝试着将体内的电磁之力和天道灵气引导至丹田处,让它们相互靠近。然而,当两种力量相遇时,却如同水火不容一般,相互排斥,根本无法靠近,更谈不上碰撞融合了。电磁之力狂躁不安,天道灵气温润平和,两者的性质截然不同,强行靠近只会相互抵消,甚至产生反噬。
赵公明并未气馁,他不断调整两种力量的输出强度和引导方式,试图找到一种平衡。他先将少量的电磁之力引出,再引导一丝天道灵气缓缓靠近,小心翼翼地控制着两者的距离。这一次,两种力量没有立刻排斥,而是在一定距离外相互盘旋,发出微弱的嗡鸣。
赵公明心中一喜,连忙加大力量的输出,试图让它们进一步靠近。可就在这时,两种力量突然失去了平衡,电磁之力猛地爆发,将天道灵气冲散,同时产生的反噬之力让赵公明胸口一阵闷痛,忍不住喷出一口鲜血。
“噗——”鲜血染红了身前的青石地面,赵公明脸色苍白,气息也变得有些紊乱。
“道友!”姜子牙连忙上前,取出一枚丹药递给赵公明,“两界灵气性质各异,强行共振风险极大,你不必急于一时。”
赵公明接过丹药服下,丹药入口即化,一股温润的药力顺着喉咙流入体内,修复着受损的经脉,他的气息也渐渐平稳下来。“多谢姜道友。”赵公明苦笑一声,“我倒是急于求成了。”
“混沌本源本就是天地间最为深奥的力量,唤醒之法自然不会轻易可得。”姜子牙说道,“你能从《混沌秘典》中得到这两条线索,已经是莫大的机缘了。不如先将残典收好,日后再慢慢研究,同时留意寻访残缺部分和相关典籍,或许会有新的发现。”
赵公明点了点头,将《混沌秘典》小心翼翼地收入储物袋中。虽然此次未能找到唤醒混沌本源的具体方法,但至少得到了两条关键线索,也算是有所收获。只是想到混沌珠中沉睡的本源之力,他心中难免有些急切。
接下来的几日,赵公明便留在玉虚宫,一边调养身体,一边反复研读《混沌秘典》的残篇,希望能从中挖掘出更多的线索。他将书中记载的混沌本源基础理论烂熟于心,对混沌本源的特性、与天地灵气的关系等有了更深的理解,可对于唤醒方法,却依旧毫无头绪。
他也曾多次尝试“同源刺激”和“两界灵气共振”,但每次都以失败告终。要么是力量不足,要么是方法不对,始终无法达到唤醒的要求。久而久之,赵公明也有些心灰意冷,陷入了一筹莫展的困境。
这日,赵公明正坐在客房中沉思,忽然听到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随后传来姜子牙的声音:“公明道友,有位故人前来拜访,或许能为你带来一些线索。”
赵公明心中一动,起身开门,只见姜子牙身后站着一位身着青色道袍、面容古朴的道人,正是阐教十二金仙之一的广成子。广成子手持翻天印,气息沉稳,目光深邃,显然是一位修为高深的大能。
“见过广成子道友。”赵公明拱手行礼,他与广成子虽无深交,但也久闻其名。
“公明道友不必多礼。”广成子微微颔首,语气平和地说道,“听闻道友近日一直在寻找唤醒混沌本源的方法,恰好我近日得到一个消息,或许能帮到道友。”
赵公明眼中瞬间闪过一丝精光,连忙问道:“不知广成子道友得到了什么消息?”
“我门下弟子近日在西岐一带游历,无意中发现了一处上古遗迹,名为‘西岐遗迹’。”广成子缓缓说道,“据弟子探查,那处遗迹似乎是上古时期某位大能的修炼之地,遗迹中藏有不少上古传承,其中有一本名为《上古传承录》的典籍,记载了许多上古时期的秘闻和功法,或许其中就有与混沌本源相关的内容。”
“《上古传承录》?”赵公明心中一震,连忙追问道,“道友所言当真?那西岐遗迹具体在何处?”
“自然当真。”广成子点头道,“西岐遗迹位于西岐城外百里处的昆吾山中,据说遗迹设有重重禁制,想要进入并非易事。不过道友修为高深,想必能够破解。至于《上古传承录》是否真的记载了混沌本源的唤醒方法,我也不敢肯定,但这是目前唯一的线索,值得一试。”
赵公明激动得难以言表,困扰他多日的难题终于有了新的希望。虽然西岐遗迹危险重重,《上古传承录》也未必真的有他需要的内容,但这至少是一个机会,一个让他唤醒混沌本源的机会。
“多谢广成子道友告知!”赵公明郑重地行了一礼,“大恩不言谢,日后若有差遣,赵某定不相负!”
“道友客气了。”广成子微微一笑,“混沌本源关乎天地大道,若道友能成功唤醒,于天地间也是一件幸事。只是那西岐遗迹年代久远,禁制众多,道友前往之时,还需多加小心。”
“道友放心,赵某自有分寸。”赵公明说道。
一旁的姜子牙也开口道:“西岐乃是我阐教的根基之地,道友前往西岐遗迹,若有需要,可随时联系西岐守军,他们会尽力相助。”
“多谢姜道友。”赵公明再次道谢。
随后,广成子又详细告知了赵公明西岐遗迹的具体位置和一些注意事项,便起身告辞了。
送走广成子后,赵公明立刻回到客房,收拾行装。他将《混沌秘典》贴身收好,又检查了一遍随身携带的法宝和丹药,确保万无一失。
“西岐遗迹,《上古传承录》……”赵公明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无论前方有多少危险,我都必须找到唤醒混沌本源的方法!”
次日一早,赵公明便辞别了姜子牙,离开了玉虚宫,朝着西岐的方向飞去。他的身影化作一道流光,穿梭在云端之上,心中充满了期待与忐忑。
他不知道西岐遗迹中等待他的是什么,也不知道《上古传承录》是否真的能给他带来答案,但他知道,这是他目前唯一的希望。他必须全力以赴,揭开混沌本源的奥秘,唤醒体内沉睡的力量,只有这样,他才能在这个危机四伏的封神世界中立足,才能保护自己在乎的人,才能探寻更高层次的大道。
飞行途中,赵公明不断思索着《混沌秘典》中的内容和广成子所说的消息,试图推测出《上古传承录》中可能记载的信息。他心中暗暗发誓,此次前往西岐遗迹,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一定要找到《上古传承录》,找到唤醒混沌本源的方法。
与此同时,他也在心中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若是《上古传承录》中没有相关记载,或是遗迹中的禁制过于强大,他无法进入,那他也不会气馁,只会继续寻访天下,直到找到唤醒混沌本源的方法为止。
混沌本源的力量太过诱人,也太过重要,他绝不会轻易放弃。
一路向西,风驰电掣。赵公明的身影越飞越远,朝着西岐的方向疾驰而去,一场新的冒险,即将在西岐遗迹拉开序幕。而他不知道的是,在他前往西岐遗迹的同时,一股神秘的势力也盯上了他,盯上了他手中的混沌珠和那本残缺的《混沌秘典》,一场更大的危机,正在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