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满级儒圣,我的力量是读书 > 第101章 稚子执笔,混沌画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1章 稚子执笔,混沌画仁

文圣宫的晨曦,带着书卷与草木的清香。

渊穿着特制的月白小儒衫,银发被一根青绸带整齐束起,露出光洁的额头和那双蕴藏星河的暗金眼眸。

他端坐在书阁宽大的紫檀书案前,小手紧紧握着一支玉杆小狼毫,神情专注得近乎虔诚。

案上铺着雪浪宣纸,松烟墨在端砚中晕开淡淡的幽香。

“渊,今日我们写‘仁’。”张牧之的声音温和,如同春风拂过新柳。

他提笔,蘸墨,手腕沉稳悬空,笔锋在宣纸上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一个端正厚重、筋骨内蕴的“仁”字跃然纸上。

起笔藏锋如君子谦逊,行笔稳健似中流砥柱,收笔回锋若仁者胸怀。

渊的目光紧紧追随着毛笔的轨迹,小脑袋一点一点,试图将每一个细微的转折都刻入脑海。

他学着张牧之的样子,小手用力握住笔杆,蘸墨。

笔尖落下,却笨拙地拖出一道歪斜的墨痕,像个蹒跚学步的孩童,与张牧之那个堂皇的“仁”字相去甚远。

“唔…”渊的小脸瞬间皱成一团,暗金色的眸子里盈满了水汽,委屈又困惑地看着张牧之,仿佛在无声控诉:它为什么不听话?

张牧之心头微软,放下自己的笔,绕到渊身后。

温暖宽厚的大手覆上那只握笔的、冰凉而略显透明的小手。

“莫急,渊。”他的声音低沉而带着安抚人心的力量。

“习字如修道,心正则笔正。意存丹田,气贯笔端…”

张牧之引着渊的小手,缓缓运笔,将“正”字真意化作无形的暖流,透过指尖传递。

“起笔…藏锋,如君子慎独。”

“行笔…稳健,似山河不移。”

“收笔…回锋,若仁爱…圆融无缺。”

在张牧之的引导下,笔下的墨迹不再歪扭。

一个虽然笔画稚嫩、结构松散,但依稀能辨出“仁”字轮廓的墨痕,终于出现在纸上。

最后一笔提起,渊的小手离开笔杆。

他看着纸上那个由自己亲手写出的“仁”字,暗金色的眼眸骤然亮起,仿佛有亿万星辰在其中璀璨炸开!

纯粹的喜悦如同暖流,冲刷掉所有沮丧。

他指着那个字,又指指自己的心口,仰头看向张牧之,清脆的嗓音带着前所未有的雀跃:“仁!渊…写…仁!”

张牧之看着孩子眼中毫无杂质的欢喜,心湖泛起温柔的涟漪。

他揉了揉渊柔软的银发,温声道:“是,渊写了‘仁’。写‘仁’字,便是要记住,心中当存仁念,待人当有仁心。”

渊似懂非懂,用力地点着小脑袋,小脸上是满足的笑容。

他不再需要张牧之引导,自己拿起笔,蘸了墨,带着十二万分的认真,开始在纸上“画”起来。

每一个笔画都倾注了他全部的专注,小眉头紧锁,银发垂落额前也浑然不觉。

阳光透过雕花木窗,在他专注的小脸上跳跃,洒在那虽然歪扭却无比虔诚的墨迹上。

书阁外回廊,秦婉儿在小白的搀扶下,静静驻足。

她脸色仍有些苍白,大病初愈后的虚弱感尚未完全褪去,但那双清澈的眼眸已恢复了往昔的神采。

此刻正温柔地注视着书阁内那个小小的、努力的身影。

“婉儿姐姐,你看他多认真。”小白轻声说,狐眼中带着怜爱。

“是啊,”婉儿的声音轻柔,带着一丝欣慰的喟叹。

“从混沌本源中醒来,如白纸一张,却本能地追逐着‘仁’的光芒…师尊将他带回,或许正是看到了这份未被玷污的、向善的本真。”

她悄然走入书阁。渊正写到关键的一捺,小手用力过猛,笔锋一滑,一大团墨迹晕染开来,瞬间毁了大半个字。

“啊!”渊发出一声小小的惊呼,看着被墨团吞噬的“仁”字,小嘴一瘪,暗金色的眼眸里瞬间蓄满了泪水,泫然欲泣。

“莫哭,渊。”婉儿温柔的声音响起。

她走到案前,没有责备,只是伸出纤白的手指,轻轻拂过那团碍眼的墨渍。

指尖翠绿色的“愈”字真意悄然流转,柔和的生命气息渗透宣纸。

奇妙的一幕发生了——那团墨迹并非被抹去,而是如同活物般蠕动、收缩,最终在翠绿光芒的引导下,竟化作几片墨色淋漓、形态各异的…荷叶!

而在荷叶之间,一点朱砂被婉儿信手点出,晕染成一朵含苞待放的红莲!

一幅意趣盎然的小品水墨《墨荷图》,瞬间取代了失败的习字。

渊的眼泪还挂在睫毛上,却已瞪大了眼睛,小嘴微张,惊奇地看着这神奇的变化。

“你看,”婉儿拿起渊沾满墨迹的小手,用丝帕轻轻擦拭,声音柔得像羽毛。

“‘仁’并非只有一种模样。墨污本是败笔,若心怀仁念,以生机点化,亦可成画。

正如混沌无序,若导之以正,引之以善,亦可孕育秩序与美好。”她指尖轻点那朵朱砂红莲。

“这,也是‘仁’的另一种体现——包容、转化、赋予新生。”

渊看着那朵小小的红莲,又看看婉儿姐姐温柔含笑的眼睛,再低头看看自己沾着墨迹的手指。

暗金色的眼眸中,困惑渐渐被一种奇异的明悟所取代。

他不再执着于纸上的字形,而是伸出小手,小心翼翼地触碰那朵朱砂点染的红莲,仿佛在感受其中蕴含的、婉儿赋予的生机与温暖。

一股微弱却无比纯净的、带着懵懂探索意念的混沌气息,自渊的指尖悄然溢出,小心翼翼地缠绕上婉儿指尖残留的翠绿生机。

没有排斥,没有吞噬,反而带着一丝笨拙的…模仿?

那混沌气息在生机真意的引导下,竟也微微泛起一点极其稀薄的、几乎难以察觉的翠意!

婉儿微微一怔,随即眼中爆发出惊喜的光芒!

她能清晰感受到,渊那源自混沌本源的、冰冷而吞噬一切的特质,此刻正极其缓慢地、被动地发生着某种…柔化?

或者说,是在尝试理解并接纳“愈”字真意所代表的“生”之法则!

“师兄!婉儿师姐!”渊似乎感受到了什么,指着那幅墨荷,又指着自己的心口,清脆地喊:

“仁!暖!”

张牧之在一旁看着这无声却充满道蕴的交流,心中震撼莫名。

先生点化的这颗灵种,其悟性与可塑性,远超想象!

婉儿以“愈”入“仁”的点化,更是妙到毫巅!

书阁内,墨香萦绕,阳光静好。

稚子的懵懂尝试,师姐的温柔点化,师兄的无声守护,在无声的笔墨与生机流转间,勾勒出圣道教化最动人的画卷——混沌初开,仁心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