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满级儒圣,我的力量是读书 > 第239章 圣师归来自安然,百家论道启新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9章 圣师归来自安然,百家论道启新篇

董砚的归来,如同定海神针,瞬间平息了神都皇城的动乱与青州地脉的震荡。

那轻描淡写间的“定”字与“净”字真言,所展现出的近乎天威的伟力,深深烙印在所有目睹者心中,带来了无与伦比的震撼与安心。

被净化了魔念的学宫大儒们,瘫倒在地,面色惨白,羞愧难当。他们回想起自己之前的疯狂与偏执,恍如隔世,又后怕不已。

若非董砚及时归来,他们早已铸成大错,身败名裂。此刻,面对那淡然立于场中的青衫身影,他们连抬头直视的勇气都难以凝聚。

武镇岳率领禁军上前,将这些失魂落魄的大儒暂且看管起来。虽然他们也是受害者,但其行为已构成叛逆,需待审查发落。

姬明月快步上前,来到董砚面前,美眸中激动与欣喜难以掩饰,却仍保持着帝王的仪态,深深一礼:“恭迎圣师归来!若非圣师及时出手,神都恐遭大劫。”

董砚微微侧身,避过半礼,温和道:“陛下不必多礼。此乃董某分内之事。祸根在于域外魔头,这些学儒亦是受其蛊惑,还望陛下查明原委后,从轻发落,给予改过自新之机。”

董砚此言一出,那些被看管的大儒中,不少人身体一震,面露难以置信与感激之色。他们之前那般攻讦圣院,董砚竟还为他们求情?

姬明月点头:“圣师宽宏,朕自有分寸。”她看着董砚,感觉他比离去时更加深不可测,气息与天地浑然一体,仿佛他站在那里,便是道理本身。

“圣师此行,想必历经艰辛。”

“略有收获。”董砚微微一笑,目光扫过皇城,看向青州方向,仿佛能洞察一切,

“此间事,我已知晓大概。婉儿做得很好。”

提到秦婉儿,董砚眼中闪过一丝明显的赞赏与温情。

此时,虚空微动,张牧之与秦婉儿的身影通过临时构建的传送阵匆匆赶到神都。他们感应到董砚归来,迫不及待前来拜见。

“师尊!”两人见到董砚,激动万分,尤其是秦婉儿,眼眶瞬间就红了,快步上前,便要行大礼。

董砚袖袍轻轻一拂,一股柔和之力托住了他们:“不必多礼。牧之,稳重依旧。婉儿,”他看向弟子,目光欣慰,“你已寻得己道,晋入致知,很好,比为师预想的还要好。”

得到师尊的亲口肯定,秦婉儿心中最后一丝疲惫与委屈彻底消散,只剩下满满的喜悦与动力:“皆是师尊教导有方,弟子不敢居功。”

“师尊,您回来真是太好了!”张牧之亦是激动道,“青州那边…”

“我已知晓。”董砚点头,“地底那物暂且无碍,待此间事了,我自会处理。”

董砚言语间的从容与自信,感染了在场所有人,仿佛一切难题在他面前都已不再是难题。

董砚归来的消息,如同飓风般迅速传遍神都,乃至天下。那些原本因学宫攻讦而对圣院之道心存疑虑的人们,顿时有了主心骨。

而传统学宫势力则是一片哗然与惊恐,董砚展现出的力量远超他们想象,且那些领头闹事的大儒下场摆在眼前,令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局势。

女帝姬明月当机立断,宣布百家论道大会如期举行,并因董圣师归来,此次法会将更具意义,旨在明辨是非,团结天下之力,共抗末世之劫。

一时间,天下目光聚焦神都。

接下来的几日,董砚并未有任何大动作,只是居于皇城安排的一处清净偏殿内。他时而与姬明月、杨文渊等人商议论道细节,时而指点张牧之、秦婉儿修行,解答他们晋境后的疑惑。

董砚对秦婉儿处理青州事宜、应对学宫攻讦、甚至巧妙反向利用魔念的手段颇为赞许,尤其对她激活圣道心种、融合渊守心印的过程细细询问,给出了许多高屋建瓴的指点,让秦婉儿受益匪浅,境界愈发稳固。

师徒间的温情流淌,让秦婉儿倍感温暖。她也向董砚详细禀告了黑岩的情况及其灵魂深处那变得异常隐匿的烙印。

董砚听后,沉吟片刻,道:“此事确有些棘手。那烙印已与黑岩灵魂深度共生,更窃取了一丝心种之力,寻常净化之法已难起效,强行剥离恐伤其根本。待论道之后,我亲自去看看。”

有了师尊的承诺,秦婉儿心中大定。

论道大会前夜,月明星稀。 董砚独自立于殿外庭院,仰望此界星空。晋入天人境后,他与此界天道的感应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董砚能清晰地“看”到,天道法则网络依旧布满裂痕,且仍在缓慢恶化,那暗金枷锁如同一个不断扩散的毒瘤,而来自界外“归墟之眼”的拉扯之力也愈发清晰。

“时间不多了…”董砚轻声自语。从“守望之地”获得的知识与力量,让他对如何净化枷锁、补全天道有了初步构想,但实施起来极为困难,需要汇聚此界众生之念力,更需要一个合适的契机。

百家论道,或许正是这个契机。 次日,神都中心,百家论道台。 此台乃上古遗留,宏伟壮观,可容纳万人观礼。

台上设有诸多席位,代表诸子百家、仙门宗派、朝廷重臣。台下广场,更是人山人海,来自天下的修者、学子、百姓翘首以盼。

气氛庄重而热烈。 姬明月御驾亲临,端坐主位。杨文渊、武镇岳等重臣分列两旁。 传统学宫的代表们面色复杂地坐在一侧,经历了之前的风波,他们气势已然大挫,但眼中仍带着不甘与最后一丝倔强。

诸子百家的代表则大多好奇观望,仙门使者则神色凝重,暗自评估着董砚的实力。

董砚身着青衫,携张牧之、秦婉儿缓步登台。他气息内敛,宛如常人,却自然而然成为了全场绝对的焦点。

无数道目光聚焦在董砚身上,有崇敬,有好奇,有审视,也有隐藏的敌意。 董砚坦然受之,对姬明月微微颔首,便在自己的席位安然坐下,闭目养神,仿佛不是来参加一场关乎道统之争的论战,只是来赴一场寻常的聚会。

秦婉儿与张牧之坐于其身后,神色平静,目光坚定。

时辰到,钟鸣九响。

姬明月起身,朗声宣布:“百家论道大会,正式开始!今日之会,旨在明辨道理,探索救世之道,望诸位畅所欲言,以理服人,勿作无谓之争。”

话音落下,场间一片寂静。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传统学宫席位,又看向了安然静坐的董砚。

风暴,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