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娇骨谋 > 第163章 精神乐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时光荏苒,转眼又是一年冬去春来。

倭岛石见银山如同永不枯竭的泉眼,源源不断地将白银输送回大虞。红薯、土豆、玉米等高产作物在官府的大力推广下,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种植,虽然尚未完全普及,但粮食危机的阴影已逐渐散去,民间饥馑之声大减,民心渐稳。

充盈的国库和充实的粮仓,使得萧墨玄推行各项实政的时候底气十足。事实证明,当雄厚的财力与集中的权力相结合时,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手中有了充足的钱和粮,萧墨玄就把杨映溪早前提出的“职业化军队”构想,开始秘密付诸实践。

这支新军被命名为“武毅军”,兵员主要从家境贫寒、身家清白的良家子中招募。他们被承诺了优厚的饷银、严格的军纪和一条清晰的晋升通道。这支新军的元帅自然是皇帝和萧墨玄!

此举自然在朝堂上引起了不小的波澜。很多世家和兵部的老牌勋贵为首的势力,对此表示了强烈的质疑和反对,认为这是破坏祖制,徒耗民力和财力,恐生祸端。

然而,萧墨玄对此早有准备。他直接在朝会上宣布,组建“武毅军”的一切费用,包括军饷、装备、粮草,皆由摄政王府私库及新设的“海事商会”的利润支应,不占用国库一分一毫。

此言一出,反对的声音顿时小了大半。毕竟,不用自己掏钱,又抓不到实实在在的把柄,谁也不想在这个风头正劲的时候,去触摄政王的霉头。一些精明的官员甚至开始暗中盘算,如何能与这支未来的强军搭上关系。

而这支“武毅军”从军装到配备的武器,都是最新改良过的武器。而且这支军队也是采用的现代化的训练方式。

而这些当然是来自杨映溪默写出的前世的《民兵训练手册》精髓,萧墨玄和崔佑璋结合大虞朝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修改和调整。

这套方法强调纪律、团队协作、体能极限以及基础的战术思想,迥异于传统军队更注重个人武勇和阵型演练的模式。

在此之前,这套新式训练法已在萧墨玄麾下的“金麟卫”中秘密试行了三个月。效果是显着的,三个月后,整支“金麟卫”的精神面貌和作战能力都有了质的飞跃,纪律严明,令行禁止,单兵素质与协同作战能力远超以往。

亲眼见证了效果的萧墨玄和崔佑璋,这才下定决心,将这套方法用于“武毅军”的组建。训练基地设在京郊一处隐秘的山谷中,由崔佑璋亲自挑选的、绝对忠诚的将领负责操练,所有教官都来自经历过新式训练的金麟卫。

杨映溪虽然没有直接参与训练,但她提供的训练大纲和思想,无疑是这支新军的灵魂。她偶尔会通过崔佑璋,了解一些训练的进展,并提出一些建议。

她当年提出组建职业化新军的建议,就是因为她知道,想要彻底解决世家这颗毒瘤,摄政王手里必须要有一支完全由他掌控军事力量。

这支完全由寒门子弟组成、只效忠于萧墨玄个人的新式军队,无论从单兵素质还是军事装备都会碾压现有的传统军队,这支军队出鞘之时,就是成为他将来彻底扫清世家障碍、巩固皇权的最锋利的一把刀。

随着诸事步入正轨,朝局也在萧墨玄的强力手腕下趋于平稳,杨映溪肩头的压力骤减。

她之前大病一场,需要调养身体!于是,她将大部分精力从繁杂的政务和商业运作中抽离出来,投入到了一个更为纯粹,也让她感到更加自在的领域——她私下设立的“天工院”。

这处位于京郊、守卫森严却并不起眼的庄园,是独属于杨映溪的“精神花园”,也是她将之前凭借记忆默写出来的很多东西,在这里付诸实践的试验场。

天工院内,网罗了各行各业被秦氏商行发掘出的能工巧匠、奇思妙想之人。他们中有痴迷于机械构造的老匠人,有对数字和逻辑极为敏感的年轻账房,有善于观察动植物习性的农人,甚至还有一些对炼丹术、格物学有着独特见解的“怪才”。

在这里,没有身份的尊卑,只有思想的碰撞。杨映溪负责提供构想和源源不断的金钱。

她凭借远超这个时代的见识,提出一个个天马行空却又切合实际的构想,或者画出一些简陋却指明了方向的图纸,然后就交给“天工院”里的这些“怪才”,他们负责把这些图纸变成一件件实物。

她提出了“标准化生产”的概念,让工匠们研究如何将秦氏商行旗下工坊生产的某些零部件规格统一,以提高效率和互换性;

她画出了简易的自行车草图,虽然限于材料和工艺,目前还只是个粗糙的木头架子,却让匠人们看到了无需畜力即可单人行驶的可能;

她描述了压力锅和简易罐头密封的原理,希望能改善食物储存和行军口粮;……

而在衣食住行方面,她指导擅长纺织的工匠改良织机,尝试用不同的植物染料印染出更鲜艳持久的花色;她让厨娘研究如何利用新引进的玉米、土豆开发出更多美味易保存的食品;

她提出了“公共卫生”和“城市排污系统”的初步设想,尽管实施起来困难重重,但也留下了研究的种子。

当然,天工院最重要的研究方向,依旧与国之重器相关。在绝对保密的核心区域,一些最值得信任的工匠和精通数理的人才,正在杨映溪模糊的指引下,

沿着新型火炮的方向继续深入,研究如何提高射程、精度和可靠性,甚至开始摸索更具威力的爆炸物配比。

“武毅军”配备的秘密武器“火铳”就是在这里诞生的!而杨映溪之前遇刺时保命用的“土制手雷”也在这里的不断改进下,已经基本达到了杨映溪的要求了!

在这里,杨映溪找到了久违的宁静与成就感。看着那些匠人因为一个难题的攻克而欢呼雀跃,看着一张张图纸逐渐变成实物雏形,她仿佛看到了这个古老帝国,正被她悄然注入一丝来自未来的活力。

这比在朝堂上与人勾心斗角,比在情感中左右为难,更让她感到充实和快乐。天工院,成了她在这个时空,真正能够放松做自己,并留下独特印记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