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听到老人家所讲的内容,钱大宝恍然大悟,

再看白厄斜挎在后背的那蛇头拐杖时,终于想起来了!

怪不得他总觉得这蛇头拐杖格外面熟,只是一时之间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

如今总算记起,这蛇头拐杖究竟是谁的了!

钱大宝下意识看了一眼白厄怀里的坛子!

心中甚是感慨——没想到这坛子里装着的,竟然是江湖传言中的那一位!

只是让他颇为遗憾的是,这位在江湖上名声极大,可他成名之时,自己尚未出生。

没能亲眼见过他,当真是遗憾终生。

万万没想到,等他逝去之后,竟能有这般缘分!

唉!——传闻:

三十年前,此刻的药王谷正笼罩在一片百年不遇的喜庆氛围中。

谷内药香袅袅,红灯高悬,连山间的溪流似乎都带着欢腾的韵律。

谷主木灵枢,成功突破武道宗师!

这一突破,不仅让木灵枢的医术与武道双重登峰,更让药王谷一跃成为大武的顶尖势力之一。

木灵枢本就以冠绝天下的医术闻名江湖,

如今再添武道宗师的威名,药王谷的声势一时无两。

按照江湖历来的规矩,新晋顶尖势力需召开大会昭告天下。

此次药王谷的大会,有着两大明确目的:

一是庆贺谷中晋升顶尖势力,彰显药王谷的深厚底蕴与雄厚实力;

二是以医术论高低,举办一场空前的医道比试。

凡能在大会中拔得头筹者,便可获准进入药王谷,亲研谷中珍藏的绝世医典。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三日内传遍江湖每一个角落,引得整个武林为之震动。

天下名医闻风而动,

无论是隐于市井、悬壶济世的民间医者,还是名门正派中传承有序的医道传人,

皆揣着满腔热忱与对医道巅峰的期许,日夜兼程奔赴药王谷。

就连那些不习医术的江湖人士,也蜂拥而至:

一来,能亲眼见证这场百年难遇的医道盛会,

一睹木灵枢宗师的风采,已是莫大的荣幸;

二来,大会若需病患试药诊疗,倘若能被选中,免费得神医施治,亦是一场机缘;

三来,顶尖势力晋升的盛会本就难得一见,

亲身参与其中,日后江湖论道也多了一段值得称道的谈资!

药王谷外,半月前便已是人声鼎沸,喧嚣震天。

临时搭建的草棚沿着山道绵延数里,青布、麻布的帐篷错落交织,各地口音的吆喝、

交谈声此起彼伏,夹杂着药童晾晒药材的拍打声、江湖人腰间兵刃的碰撞声。

空气中,名贵药材的清苦香气与江湖人跋涉而来的汗味交织缠绕,

非但不显浑浊,反倒酿出一股独属于江湖盛会的鲜活与热闹。

谷口两侧,悬挂着木灵枢亲书的朱红楹联,字迹铁画银钩,苍劲有力,远远望去便透着顶尖势力的磅礴气场:

“药王雄峙尊天下,仁术广施渡众生”

横批以小字题“医武双绝”,一笔一画皆彰显药王谷身为顶尖势力的底蕴,以及以医术救治天下的胸怀。

大会当日,天刚破晓。

晨曦微露,金色的光丝穿透薄雾,洒落在药王谷中央的演武场上。

原本空旷的场地已被装点得肃穆庄重,幡旗在晨风里轻轻摇曳,

案几与座椅皆按序排列,透着顶尖势力办会的规整与气派。

演武场中央,一座丈高的高台拔地而起。

台上铺着暗红色地毯,四张梨花木案几一字排开,案上笔墨纸砚研得细腻,

银针排列如星,药罐擦拭得锃亮,各类医具一应俱全,静静等候着参赛者的到来。

高台两侧,数十张座椅整齐摆放。

左侧是受邀而来的各大门派掌门与德高望重的江湖前辈,皆是面色沉稳;

右侧则挤满了前来观摩的江湖人士与参赛医者,人声虽轻,却难掩心中的期待。

辰时三刻,一声清脆的钟鸣划破谷中宁静,余音袅袅。

木灵枢身着素色道袍,缓步走上高台。

他须发如霜,却面色红润如婴孩,双目炯炯有神,仿佛能洞穿人心。

周身散发着温润而厚重的气息,不怒自威,正是武道宗师境界独有的威压。

钟鸣停歇,高台之下瞬间鸦雀无声。万道目光齐刷刷汇聚于木灵枢身上,

有敬畏,有仰慕,也有对这场医道盛会的无限期待。

“老朽今日召开此会,不为争强好胜,只为遴选医道奇才,传承救世仁心。”

木灵枢的声音不高,却似带着穿透之力,清晰地传遍演武场的每一个角落:

“今日比试,不问出身,只论医术。”

“凡能在三轮比试中脱颖而出者,便有机会入我药王谷,共研医道,造福江湖。”

话音刚落,台下掌声雷动,震得谷中晨雾都似在震颤。

木灵枢抬手轻挥,待掌声渐歇,继续沉声道:

“第一轮比试,辨药识性。”

“台下三百种药材,有常见本草,亦有奇毒异草,诸位需在一炷香内,准确写出药材名称、药性及用途,错漏过半者,即刻淘汰。”

随着他一声令下,早已侍立两侧的药童们齐齐上前,抬着数十个乌木托盘稳步走来。

托盘里摆满了各色药材:有的鲜绿欲滴,带着晨露的湿润;

有的干枯发黑,蜷缩如枯骨;有的散发着清冽异香,沁人心脾;

有的则带着刺鼻腥气,让人下意识蹙眉。

参赛医者们立刻围拢上前,凝神屏息,手中毛笔飞速舞动,纸页上瞬间墨迹翻飞。

人群中,两个中年男子格外扎眼。

左侧一人身着洗得发白的青布长衫,面容温和,眼角带着几分笑意,

手中举着一块褪色的破布幌子,上面用苍劲墨笔写着“疑难杂症药到病除”八个大字。

另一手则摇着一个青铜小铃,“叮铃叮铃”的清脆铃声,引得周围人频频侧目。

此人正是孟行舟,江湖上有名的游医,行踪飘忽如闲云,

却总能在危难之际现身,救治各类疑难杂症,口碑极好。

他身旁的男子则截然相反——身着玄色劲装,面容冷峻如冰,

眉宇间萦绕着一股生人勿近的戾气,正是顾北石。

顾北石医术高超,行事却极为诡异,在江湖上立下一条令人费解的规矩:

凡被他救下一命者,必须遵他之命杀一人。

这般狠戾规矩,让他名声褒贬不一,却无人敢小觑其医术。

“石兄,你看那三百种药材,可有把握尽数辨出?”

孟行舟摇着铜铃,语气轻松,眼底却藏着几分认真。

顾北石冷哼一声,目光如电般扫过那些药材,眉峰微挑,语气里满是不屑。

“哼,这等辨药的小把戏,简直小儿科!”

“连这关都过不了,岂不是有负恩师栽培?”

他转头看向孟行舟,语气稍缓,却依旧带着几分冷意:

“不过孟兄,辨药本就是你的强项。”

“当年恩师尚且夸你在草药一道上天赋异禀,此番比试,必拔得头筹!”

孟行舟笑了笑,低头专注于眼前的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