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祁国栋的进部之路 > 第187章 父亲的伞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回到榕华的家中,门扉合拢,将世界的喧嚣与那个惊天的秘密暂时锁在外面。

屋内灯火温煦,驱散了京城的寒意与旅途的疲惫,却驱不散祁国栋眉宇间那深沉的凝重与眼底燃烧的、未曾熄灭的火焰。

黄莉雅体贴地没有多问,只是默默为他泡上一杯安神的热茶,又催促着玩闹的祁安和咿呀的云舒早些洗漱休息。孩子们似乎也感应到父亲不同寻常的状态,比平时安静了许多。

孙陆雨和高党强在客厅稍坐片刻,确认祁国栋无恙后,便也识趣地告辞。

他们都知道,此刻的祁国栋需要的是绝对的安静和独处,去消化那足以改变一生的信息,去构思那庞大无比的未来蓝图。

临出门前,孙陆雨用力拍了拍祁国栋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夜深人静,万籁俱寂,孩子们早已进入甜美的梦乡,而祁国栋却毫无睡意,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驱使着,让他无法入眠。

他独自一人静静地坐在书房里,四周一片黑暗,只有书桌上那盏台灯散发着微弱的光芒,宛如一座孤岛上的灯塔,将他紧紧地包裹在这昏黄的光晕之中。

祁国栋的面前铺着一张洁白的纸,宛如一片尚未开垦的处女地,等待着他去挥洒笔墨,描绘出心中的思绪和情感。然而,他却久久未能落笔,仿佛手中的笔有千斤重,让他难以提起。

窗外,不知何时开始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雨点轻轻地敲打着玻璃,发出细微而持续的声响,如同大自然的低语,又似夜的呢喃。这雨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

就在这时,他书桌上那部极少响起、直通某个特定号码的红色保密电话,发出了极其轻微、却不容忽视的震动。

祁国栋心猛地一跳,这个时候,会是谁?他迅速拿起听筒。

“国栋。”电话那头,传来父亲祁云钟沉稳而熟悉的声音,听不出太多情绪,仿佛只是寻常的问候。

“爸,您还没休息?”祁国栋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

“人老了,觉少。听说你回来了。”祁云钟的声音透过电流,带着一种经过岁月沉淀的平和,“京城……下雨了?”

祁国栋愣了一下,下意识地看向窗外榕华的夜雨:“嗯,榕华也在下。”

“嗯。”祁云钟应了一声,随即陷入了短暂的沉默。这沉默并不尴尬,反而像是一种无言的默契在流淌。过了片刻,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地传入祁国栋耳中:“国栋,还记得你小时候,我带你下乡调研,遇上暴雨,路塌了,车陷在泥里吗?”

祁国栋的思绪瞬间被拉回到那个久远的、风雨交加的午后。那时他还年少,跟着父亲去一个偏远的山村。突如其来的山洪冲毁了道路,他们的吉普车深陷泥泞,前路茫茫,风雨肆虐。

“记得。”祁国栋低声回答,不知道父亲为何突然提起这个。

“那时候,我们只有一把旧伞,还是破的。”祁云钟的声音带着遥远的回忆,“我撑着那把破伞,带着你,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走,去找最近的村子求助。伞很小,遮不住两个人,风雨全都打在身上,冷得刺骨。你问我,‘爸爸,伞是破的,为什么还要打?’”

祁国栋记起来了,他当时确实又冷又怕,问过这句话。

电话那头,祁云钟的声音顿了顿,仿佛在组织语言,然后,用一种极其郑重、近乎嘱托的语气说道:

“我当时告诉你,‘伞破了,骨架还在。只要骨架在,就能撑起一片天,哪怕小,也能护住最关键的人,遮住最要害的风雨。做人、做事,也是如此。’”

伞破了,骨架还在!

这八个字,如同惊雷,再次在祁国栋心中炸响!与京城那决定命运的“通过”二字,产生了奇妙的共鸣和叠加!

父亲不是在怀旧,他是在用最含蓄、最深刻的方式,点醒他,告诫他!

那即将执掌的、合并后的新高桥省,何尝不是一把巨大而复杂的“伞”?它或许存在着各种“破洞”——遗留的问题、利益的纠葛、整合的阵痛、未知的风险。

但最重要的,是它的“骨架”!是党的坚强领导,是清晰的发展方向,是忠诚干净的干部队伍,是亿万民心凝聚起来的力量核心!

只要这个“骨架”坚实、挺立,就能撑起这片新的天地,就能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千万百姓,遮风挡雨,开创未来!而他祁国栋,就是那个在未来两个月里,必须首先确保这把“伞”的“骨架”绝对牢固的人!

“爸……我明白了。”祁国栋的声音有些哽咽,他紧紧握着听筒,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千言万语,无尽的压力与责任,在这瞬间仿佛找到了一个宣泄和承载的支点。

“明白就好。”祁云钟的语气松弛下来,恢复了往常的平和,“雨大了,记得关窗。早点休息。”

电话挂断了,听筒里传来忙音。

祁国栋缓缓放下电话,站起身,走到窗前。窗外的雨似乎更大了,密集地冲刷着玻璃,模糊了外面的世界。但他此刻的内心,却前所未有地清晰和坚定。

父亲的那把“破伞”,护着他走过了风雨泥泞的童年一程。

而现在,历史将一柄更大、也更沉重的“伞”交到了他的手中。

他转过身,重新坐回书桌前,拿起了笔。这一次,他的笔尖不再犹豫,坚定地落在了白纸上,开始勾勒那副关乎亿万人生计的宏伟蓝图的……第一根“骨架”。

窗外的雨声,不再是嘈杂的干扰,反而成了这静夜里,陪伴他构思未来的、最深沉雄浑的背景音。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不再仅仅是为个人的前程或一市的荣辱而奋斗,他的肩上,真正扛起了一片需要他去守护、去开拓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