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海王系统:重生后男神皆忠犬 > 第167章 大佬的温柔:细节里的照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7章 大佬的温柔:细节里的照顾

“手作公益文旅融合项目”启动仪式前夜,传承馆的会议室灯火通明。顾衍之坐在主位,面前摊着厚厚的项目方案,指尖划过“贵州苗寨非遗民宿合作”的条款,眉头微蹙:“民宿的安全设施必须再升级,尤其是老艺人居住的房间,要加装防滑地板和紧急呼叫器。”他抬头看向团队成员,语气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细致,“明天启动仪式结束后,我会亲自去贵州验收,确保所有细节都落实到位。”

陈曦坐在一旁,看着顾衍之面前的方案——每一页都用红笔标注着修改意见,小到民宿床单的材质(“选棉质,老艺人皮肤敏感”),大到文旅线路的应急方案(“每辆车配备2名导游,1名懂医疗急救”),甚至连合作方提供的餐饮菜单,都标注了“避免辛辣,照顾老人肠胃”。她心里泛起一阵暖意,想起这段时间顾衍之在细节上的种种照顾,总在不经意间让人安心。

启动仪式当天,天气骤变,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陈曦穿着单薄的西装外套,站在室外的舞台旁,忍不住打了个寒颤。顾衍之不知何时走到她身边,脱下自己的黑色大衣,轻轻披在她肩上:“早上让你多穿点,怎么又不听话?”大衣上还带着他的体温,淡淡的雪松香气包裹着陈曦,瞬间驱散了寒意。他没有多言,只是转身嘱咐助理:“去拿些热姜茶,分给现场的工作人员和老艺人,别让大家着凉。”

仪式进行到“手艺人代表发言”环节,贵州苗寨的李阿婆因为紧张,话到嘴边突然忘了词,站在台上手足无措。陈曦正想上前帮忙,顾衍之却先一步走上台,手里拿着一杯热姜茶,递到阿婆手里:“阿婆,先喝口茶暖暖身子,慢慢说,我们都在听。”他站在阿婆身边,没有打断,只是用眼神示意她放松,等阿婆渐渐平复情绪,才轻声提醒:“您之前说,想让更多年轻人学苗绣,对不对?”一句话帮阿婆找回了思路,发言顺利完成,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仪式结束后,团队准备前往贵州考察民宿。顾衍之的车早已停在门口,他拉开后座车门,让陈曦和李阿婆先上车,自己则绕到副驾。上车后,陈曦发现后座的脚垫换成了柔软的毛绒款,座椅旁还放着一个小靠枕——是她之前提过“坐车久了腰会酸”,没想到他记在了心里。李阿婆怕冷,顾衍之还特意让司机提前打开了后座的暖气,递上一条厚厚的毛毯:“阿婆,路上冷,盖着暖和。”

车程长达五个小时,顾衍之没有像往常一样处理工作,而是拿出平板电脑,播放起之前陆星辞拍摄的苗寨纪录片。“阿婆,您看,这是小宇上次编竹篮的样子,进步可大了。”他指着屏幕里的画面,和阿婆聊起苗寨的近况,偶尔还会转头问陈曦:“上次你说想在民宿里加一个‘手作体验区’,具体想放哪些工具?我们到了可以一起和合作方沟通。”原本枯燥的车程,因为这些细节变得格外温馨。

抵达贵州苗寨时,已是傍晚。民宿合作方早已在门口等候,顾衍之没有先去看房间,而是直接走到老艺人居住的区域,弯腰检查地板是否防滑,伸手试了试水龙头的水温:“热水要24小时供应,老艺人晚上起夜,水温太低容易着凉。”他还仔细查看了紧急呼叫器的位置,确保每个房间都能清晰听到铃声,甚至亲自测试了呼叫器的响应速度,直到确认“3分钟内有人应答”才放心。

晚饭时,顾衍之特意叮嘱厨房,给李阿婆和其他老艺人准备了软烂的饭菜,还贴心地帮陈曦夹了一块她喜欢的清蒸鱼:“你最近熬夜整理项目资料,多吃点有营养的。”饭后,他没有休息,而是和陈曦一起,在民宿的院子里和老艺人聊天,记录他们对民宿的建议——阿婆说“想在窗边加个小桌子,方便绣东西”,顾衍之立刻让助理记下来,第二天一早就安排工人改造。

考察的最后一天,顾衍之还带着团队去了苗寨的小学。之前他听说学校的手作教室缺少工具,特意准备了一批竹编工具和刺绣线,亲自送到学校。“孩子们,以后想学手作,就可以用这些工具啦。”他蹲下身,教孩子们如何握竹编刀,动作温柔得不像平时那个雷厉风行的“顾总”。陈曦看着他和孩子们互动的样子,突然想起上次项目遇到资金困难时,顾衍之默默拿出自己的私人资金填补缺口,却从未提起过——他的温柔,总是藏在不为人知的细节里。

返回传承馆的路上,陈曦靠在车窗上,看着窗外的风景,突然想起顾衍之之前的种种细节:她加班时,他总会让助理留一份温热的晚餐;她因为项目压力大而焦虑时,他会不动声色地递上一本她喜欢的书;甚至连她随口提过“喜欢某个牌子的笔记本”,下次开会时,她的座位上就会出现一本崭新的……这些细碎的照顾,像冬日里的暖阳,悄悄温暖着她的心房。

回到传承馆,顾衍之把一份整理好的“民宿优化方案”放在陈曦面前,上面详细记录了这次考察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甚至连“老艺人房间的窗帘要选遮光性好的”“体验区的桌子高度要适合老人坐”这样的细节都列了出来。“明天我会和合作方开会,确保这些方案下周内落实。”他看着陈曦,眼神里满是认真,“手作公益不仅要做好大方向,更要关注这些细节,才能让老艺人、让参与的人真正感受到温暖。”

这时,系统面板突然弹出提示,暖棕色的光效带着沉稳的温柔:“检测到顾衍之通过‘生活细节照顾、项目细节把控、情感细节关怀’等多重行动,展现出对宿主与手作公益的深度重视,情感羁绊实现细腻升华。顾衍之好感度+8(当前325\/100),触发‘细节守护’特殊效果——

1. 手作公益项目新增‘细节优化小组’,由顾衍之牵头,专注于完善项目中的生活、安全、服务细节,提升参与者体验;

2. 顾衍之旗下的‘衍之集团’将为手作公益文旅项目提供免费的供应链支持,包括民宿物资采购、线路安全保障、应急资源调配;

3. 顾衍之个人将设立‘手作公益细节基金’,首期投入500万元,用于解决项目中各类细碎却重要的需求(如老艺人生活补助、体验工具升级等)。”

陈曦看着面前的“民宿优化方案”,又看了看顾衍之忙碌的身影——他正在和助理沟通下周的工作安排,却还不忘叮嘱“明天记得提醒我,给李阿婆寄她喜欢的茉莉花茶”。她突然明白,顾衍之的温柔从不是轰轰烈烈的表达,而是藏在每一个细节里:是为她披上的大衣,是给阿婆的热姜茶,是方案里的每一条标注,是记在心里的每一个小需求。

未来的公益路上,有这样一位在细节里默默守护的伙伴,陈曦知道,无论遇到多大的挑战,他们的手作公益项目都会因为这些温暖的细节,变得更加坚实、更加动人,让每一位参与其中的人,都能感受到那份藏在细节里的深情与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