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海王系统:重生后男神皆忠犬 > 第290章 晚宴现场:各界名流齐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90章 晚宴现场:各界名流齐聚

上海外滩金融中心的江景宴会厅内,夜幕与黄浦江的光影交叠,一场汇聚全球目光的非遗公益盛宴正缓缓拉开帷幕。当“曦·承非遗慈善基金会”的Logo以AR光影形式投射在落地玻璃窗上,与外滩的璀璨灯火融为一体时,身着华服的各界名流陆续到场,衣香鬓影间,非遗元素与公益初心相映成趣,让这场晚宴既有星光熠熠的排场,更有温暖动人的内核。

签到时刻:非遗元素点缀,名流与公益的初次联结

傍晚六点,签到区已热闹非凡。不同于普通晚宴的签到墙,这里设置了“非遗公益打卡区”——背景板是AI生成的非遗纹样拼贴画,搭配竹编框架与扎染绸带装饰,嘉宾签到后可领取一枚定制非遗伴手礼:竹编书签、蜀绣徽章或迷你扎染方巾,每一件都出自基金会帮扶的传承人之手。

“陈曦,恭喜晚宴圆满筹备!”张总率先抵达,身着深色西装,胸前别着一枚蜀绣徽章,与陈曦亲切握手。作为基金会的“老战友”,他此次不仅带来了追加捐赠的承诺,还特意邀请了几位投资界好友到场,“我把非遗公益的‘宝藏项目’分享给了身边人,他们都很愿意为这份有意义的事业出份力。”

紧随其后的是国家文旅部相关领导与上海市政府官员,他们与周教授亲切交谈,询问基金会的非遗保护进展。“你们的数字化留存计划很有价值,为全国非遗保护提供了范本。”文旅部领导握着周教授的手说,“政府会继续支持这样的公益组织,让文化根脉代代相传。”

顶流明星的到场让签到区瞬间沸腾。苏星然身着一袭淡蓝色扎染长裙,裙摆点缀着手工刺绣的竹编纹样,佩戴着蜀绣耳环,一出现就被媒体围拢。“能来支持非遗公益,我特别开心。”她笑着接过记者的话筒,“希望通过我的影响力,让更多人关注非遗、参与公益。”叶文轩手持一把竹编折扇,身着中式长衫,与非遗老艺人代表亲切寒暄,探讨漆器、银饰的技艺传承;陆哲远则一身科技感十足的西装,胸前口袋里露出扎染方巾,将科技与非遗美学巧妙融合。

商界大佬们的到场同样引人注目。王健林身着黑色西装,与董明珠并肩走来,两人都佩戴着基金会的公益徽章。“我一直关注乡村振兴,基金会的模式让非遗成为了乡村致富的‘金钥匙’,很有借鉴意义。”王健林说。马化腾则与志愿者代表交流,详细询问AR公益体验平台的用户反馈,“科技能让公益更高效,我们会继续提供技术支持。”

签到过程中,不少名流被“非遗体验区”吸引。年轻传承人现场展示竹编、扎染技艺,董明珠饶有兴致地拿起竹丝,在传承人的指导下尝试编织迷你挂件;苏星然则与大凉山非遗希望小学的孩子们一起,体验扎染手帕,看着自己染出的独特纹样,她开心地说:“这是我收到的最特别的礼物,一定要好好收藏。”

晚宴现场:星光与爱心交织,非遗与公益共舞

七点整,晚宴正式开始。宴会厅内,100余桌宴席整齐排列,桌布是云南白族扎染工艺,餐具是大凉山彝族漆器,座椅靠背装饰着蜀绣太阳花,每一处细节都暗藏非遗巧思。舞台背景以“非遗新生”为主题,通过AR技术,将竹编、蜀绣、扎染等纹样投射在背景板上,随着环节推进不断变换,营造出沉浸式的非遗氛围。

致辞环节:初心与责任,引发共鸣

晚宴开场,陈曦身着融合蜀绣元素的白色长裙走上舞台,发表主旨演讲。她没有罗列华丽的数字,而是分享了基金会四年来的公益初心:“从最初想让老手艺活下去,到如今希望让非遗改变更多人的生活,我们始终相信,文化的力量能跨越山海,公益的温暖能照亮人心。”

她的演讲引发了现场嘉宾的强烈共鸣。当讲到阿普老艺人看到手艺数字化留存时的欣慰,讲到阿木返乡创业带动乡亲就业的激动,不少嘉宾悄悄擦拭眼角。“这些真实的故事,比任何数据都更有力量。”一位企业大佬感慨道。

随后,国家文旅部领导、上海市政府官员先后致辞,肯定了基金会的公益成效,并表示将继续支持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事业。周教授作为基金会名誉会长,分享了非遗保护的重要性:“非遗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保护非遗就是保护我们的文化根脉。感谢每一位为非遗公益付出的人,是你们让这些古老技艺焕发了新生。”

表演与分享:非遗魅力,打动人心

致辞结束后,非遗表演环节精彩上演。大凉山彝族传承人带来的《彝族酒歌》,歌声高亢嘹亮,充满民族风情;苗族银饰艺人现场展示锻造技艺,锤子敲击银片的清脆声响,配合AR技术投射的纹样变化,赢得阵阵掌声;非遗希望小学的孩子们表演的《竹编舞》,天真烂漫的舞姿,展现了非遗教育的丰硕成果。

最动人的是受益代表分享环节。78岁的阿普老艺人在徒弟阿杰的搀扶下走上舞台,手里捧着自己手工制作的漆器花瓶。“以前我以为这门手艺要断在我手里了,是基金会让它活了下来。”老人的声音虽然沙哑,却充满力量,“现在有年轻人愿意学,我的手艺不会断了,我这辈子的心愿终于了了。”

12岁的阿依小朋友穿着民族服饰,用稚嫩的声音讲述了自己的变化:“以前我很内向,不敢说话。自从上了竹编课,我变得自信了。我现在能编很多好看的东西,我想以后当一名非遗老师,教更多人编竹编。”阿依的话刚说完,现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苏星然更是眼眶泛红,悄悄抹了抹眼泪。

年轻传承人阿木则分享了自己的创业故事。他带着自己研发的竹编智能台灯走上舞台,讲述了从打工仔到非遗创业者的艰辛与成功:“没有基金会的创业贷款和技术培训,就没有我的今天。现在我不仅能养活自己,还能带动村里50多人就业。我想告诉大家,老手艺也能跟上新时代,也能改变命运。”

慈善拍卖:爱心竞价,热潮涌动

晚宴的核心环节——慈善拍卖,由知名主持人主持,10件拍品涵盖非遗珍品、顶流捐赠、企业定制等多个类别,每一件拍品都承载着满满的爱心。

第一件拍品是阿普老艺人手工制作的彝族漆器花瓶,采用传统工艺,耗时三个月完成,起拍价10万元。“15万!”“20万!”“30万!”竞价声此起彼伏,最终被王健林以50万元拍下。“这个花瓶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非遗传承的见证。”王健林说,“我会把它放在万达的文化展厅,让更多人了解彝族漆器技艺。”

随后,苏星然捐赠的影视道具——她主演的文化传承主题影视剧同款蜀绣披风,起拍价8万元,最终以35万元成交;陆哲远的AI企业定制的“非遗数字藏品套装”,包含10件基于濒危非遗技艺设计的数字藏品,起拍价15万元,最终以40万元拍出;格力电器捐赠的“智能非遗家居套装”,包含竹编智能空调、扎染智能窗帘等产品,起拍价20万元,最终以60万元成交。

最引人注目的是最后一件拍品——由基金会帮扶的10位年轻传承人联合创作的《非遗新生》竹编长卷,长卷以“乡村振兴”为主题,融合了竹编、蜀绣、扎染等多种非遗技艺,起拍价50万元。竞价过程中,马化腾、董明珠等大佬纷纷举牌,最终马化腾以120万元拍下。“这件作品展现了年轻传承人的创造力,也体现了非遗的新生力量。”马化腾说,“我会将它捐赠给国家博物馆,让更多人看到非遗的魅力。”

10件拍品总成交额达480万元,所有款项将全部用于基金会的“濒危非遗数字化留存”与“乡村非遗教育”项目。拍卖结束后,现场发起公益捐赠倡议,嘉宾们纷纷通过扫码捐赠、现场认捐等方式支持公益,张总现场追加捐赠1000万元,马化腾认捐500万元用于非遗数字化技术升级,十余位明星艺人也纷纷慷慨解囊,现场新增捐赠总额达3200万元。

交流时刻:跨界碰撞,共话公益

拍卖结束后,晚宴进入自由交流环节。名流们三五成群,围绕非遗公益展开热烈讨论。商界大佬们探讨如何进一步与基金会合作,将非遗产业与企业发展相结合;明星们与传承人交流,询问非遗技艺的传承情况,不少明星表示希望未来能参与更多非遗公益项目;志愿者代表与捐赠人代表分享公益经历,传递爱心与温暖。

苏星然与阿依小朋友坐在一起,耐心地听她讲述学习竹编的趣事,还约定下次去大凉山看望她;叶文轩与周教授探讨濒危非遗技艺的保护策略,计划联合开展“非遗专家讲堂”;陆哲远与马化腾交流科技赋能非遗的新思路,希望通过AI技术让非遗传播更广泛。

“这次晚宴让我看到了非遗的魅力,也感受到了公益的力量。”一位到场的企业家说,“未来我会加入非遗公益的行列,支持年轻传承人创业,让老手艺焕发新生。”

晚宴尾声:荣誉授予,爱心续航

晚上九点,晚宴进入尾声。陈曦与周教授共同为公益合作伙伴、爱心人士颁发荣誉证书,感谢他们对非遗公益的支持与坚守。

“非遗公益终身成就奖”颁发给了张总、王健林、马化腾、董明珠等捐赠大佬;“非遗公益杰出贡献企业”授予腾讯、格力、万达等合作企业;“非遗公益全球推广大使”颁发给苏星然、叶文轩、陆哲远等顶流明星;“非遗公益爱心使者”则授予志愿者代表、捐赠人代表与传承人代表。

拿到荣誉证书的阿普老艺人,激动地说:“我这辈子都在做漆器,没想到能获得这样的荣誉。感谢基金会,感谢所有帮助我们的人,我会把这门手艺一直传下去。”

周教授发表闭幕致辞:“今晚的晚宴,是一场爱心的汇聚,更是一次责任的传递。非遗传承与公益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坚守与付出。希望我们能以今晚为新的起点,携手同行,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彩,让公益的温暖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晚宴在温馨的氛围中落下帷幕,嘉宾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不少人临走时还特意与传承人交流,留下联系方式,约定后续合作。陈曦站在宴会厅门口,送别每一位嘉宾,脸上满是欣慰与坚定。

这场汇聚各界名流的慈善晚宴,不仅为基金会募集了巨额公益资金,更让非遗公益的理念深入人心,吸引了更多人加入非遗传承的行列。当外滩的灯火照亮嘉宾们离去的身影,非遗公益的爱心与力量,也正随着这场晚宴的落幕,传递到更广阔的天地,让文化传承不息,让公益温暖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