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玄幻魔法 > 清弦渡凡尘 > 第251章 空间伸缩的尝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51章:空间伸缩的尝试

“双倍时间修炼室”的成功,如同在我面前展开了一幅更为宏伟的蓝图。既然时间流速可以被局部干预,那么,构成世界的另一基石——空间,是否也能被以类似的方式“编辑”?

我的目标明确而极具挑战性:在一片选定的一立方米区域内,尝试将其内部空间进行扩张,使其实际容积达到两立方米,而外部尺寸保持不变!

这并非简单的障眼法或储物技术,而是真正意义上对空间尺度的直接修改,涉及到对空间本身“弹性”和“密度”的操作,其难度与风险,远比加速时间更加骇人。

我选择了矿坑内一处相对稳固的角落。这一次,连王磐和何聆冰都被要求退到更远处,并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空间崩塌风险。

屏息凝神,意识与基盘深度融合。高维视角开启,眼前那片一立方米的正方体空间,不再是无形的虚空,而是由无数细微的、交织的“经纬线”(空间结构本身)构成的复杂网络。

我的思路,借鉴了“维度皱褶”理论,但方向相反。皱褶是让空间向内蜷缩、密度增加;而我现在要做的,是让空间如同被拉伸的弹性薄膜,向外(或者说,向更高维度的“间隙”中)适度“膨胀”。

我构筑起一道全新的、专注于空间拉伸的复合灵码。这道灵码的核心,在于引动目标区域空间结构的特定谐振模式,使其固有频率发生偏移,从而降低其“结构凝聚力”,变得更具“延展性”。同时,我需要精确控制这股拉伸力,确保它只作用于目标区域内部,而不波及外部稳定的空间结构,避免引发连锁崩溃。

能量,依旧由“高维谐振腔”提供,其超越三维束缚的特性,能更好地“撬动”空间本身。信息维度则负责精确建模和实时监控,确保每一步操作都在可控范围内。

“开始。”

我心中默念,将构筑完成的“空间拉伸灵码”缓缓注入那片一立方米的空间。

嗡……

低沉的、仿佛来自空间结构本身的嗡鸣响起。目标区域内的景象开始变得模糊、扭曲,如同透过晃动的水晶观察物体。我能清晰地“感觉”到,那片区域的空间“网格”正在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缓缓拉伸、变形!

然而,空间的“韧性”远超我的想象。它如同最坚韧的橡胶,抵抗着这种强行的形变。灵码消耗的能量急剧攀升,基盘发出细微的过载警告。更麻烦的是,内部空间的拉伸,不可避免地开始影响其与外部空间的连接边界,那里开始出现极其细微的、闪烁着危险黑芒的空间裂痕——那是结构即将撕裂的征兆!

“不行!拉伸力过猛,结构稳定性无法维持!”我心头一紧,立刻意识到问题所在。强行拉伸,如同用力拉扯一张没有延展性的纸张,只会将其撕碎。

我果断中止了灵码,能量回流,那片被强行拉伸了一小部分的空间如同弹回的皮筋,猛地恢复原状,甚至因为剧烈的回弹而产生了短暂的空间涟漪,将地面的尘土都震得飞扬起来。

第一次尝试,失败。

我并未气馁,反而眼中精光更盛。失败是预料之中,关键在于获取数据。

“拉伸速率需要降低,不能追求一蹴而就……”

“需要在拉伸的同时,同步强化内部空间结构的‘骨架’,如同给膨胀的气球内部增加支撑网……”

“或许可以引入‘高维锚定’的思路,为拉伸后的空间提供一个额外的‘维度支点’,帮助其维持新的稳定形态……”

无数念头在脑海中碰撞、重组。我再次沉浸到对灵码结构的优化与推演之中。

空间伸缩的尝试,迈出了艰难而宝贵的第二步。虽然首次未能成功,但那瞬间的空间扭曲与拉伸感,已经证明了方向的可行性。

剩下的,便是如何以更精妙、更符合空间本身“脾气”的方式,去完成这造物主般的奇迹。

科学修仙的道路上,又一座看似不可逾越的高峰,正在被我用知识与毅力,一点点地开凿出攀登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