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立刻行动起来,快速登上旁边一座地势较高的土坡。
坡顶视野相对开阔,虽然距离鬼子主营地还有一段距离,但已经可以清晰地看到那片谷地中各种布置、帐篷的轮廓、车辆的黑影以及来回走动的哨兵。
尤其是靠近小河沟的那片区域,天线林立,帐篷更大更规整,显然是指挥中枢所在地。
齐小眼半蹲在坡顶的一丛灌木后,迅速举起望远镜,借助营地的火光,仔细辨认着方位物,同时对着身边背着电台的战士低声道:
“快!电台!”
就在这时,危险逼近!
一支七八人的鬼子巡逻队似乎注意到了这支行为有些异常的“友军”
——他们不去巡视预定路线,反而突然占据了这个小土坡。
那支巡逻队带着疑惑,径直朝着土坡走了过来!
“下面的!口令!”
齐小眼小组中那名在大同参军、曾在鬼子学堂念过书、日语较为地道的战士,按照预案,抢先一步,用日语朝着坡下厉声喝问,试图掌握主动。
下面巡逻队的脚步一顿,带队军曹迟疑了一下,回应道:
“爬山!”
这是他们今晚的口令。
按照规程,上方应该立刻回应口令的下半部分。
但上面的“友军”却沉默了。
“纳尼?”
坡下的日军军曹立刻警觉起来,目光集中在齐小眼等人藏身的区域乱晃,
“你们是哪个部分的?为什么不下山?”
他和他手下士兵向上爬的动作明显放缓,手都不约而同地向后摸去,握住了背在身后的步枪枪托,气氛瞬间绷紧!
千钧一发之际!
就在坡下鬼子疑心大起,即将采取行动,而齐小眼小组也准备被迫开火暴露的瞬间——
“咻——呜——!!!”
一种前所未有的、极其奇异而又无比恐怖的呼啸声,猛地从西北方向的夜空中传来!
那声音不同于任何已知的火炮!
它不是单一的尖啸,而是成百上千道撕裂布帛般的厉啸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片笼罩天地的、令人头皮发麻的死亡合唱!
仿佛有无数看不见的恶鬼,正以肉眼难以捕捉的速度,拖着炽热的尾焰,从九天之上直扑而下!
所有听到这声音的人,无论是坡上的齐小眼小组,还是坡下的鬼子巡逻队,甚至是整个谷地营地里的数千鬼子,都在这一刻,被这从未体验过的、代表着绝对毁灭的声响震慑得心神俱颤,动作出现了瞬间的停滞!
坡下的日军巡逻队下意识地抬头望向声音传来的天空,忘记了眼前的“可疑友军”。
紧接着,在所有人惊骇欲绝的目光中,夜空中突然出现了无数道如同流星火雨般的、密集而炫目的尾焰轨迹!
它们如同天神震怒时投下的雷霆之矛,带着毁灭一切的气势,精准地覆盖了齐小眼刚刚报告的、那片标志着日军指挥部的区域!
“轰隆隆隆隆隆——!!”
毁灭的乐章奏响!
那不是一声声单独的爆炸,而是一片连绵不绝、仿佛要将整个大地都掀翻过来的剧烈轰鸣!
无数团巨大的火球在日军营地核心区同时腾空而起,瞬间将那片区域化作了白昼!
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如同海啸般向四周扩散,轻易地撕碎了帐篷、掀翻了车辆、将人体如同纸片般抛向空中!
火光映照下,可以清晰地看到刚才还井然有序的指挥区,在短短几秒钟内就被一片翻滚的火海和浓烟彻底吞噬!
巨大的爆炸声掩盖了一切哀嚎和混乱!
“打!”
齐小眼第一个从这毁天灭地的震撼中反应过来,他知道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他怒吼一声,手中的三八式步枪瞬间喷出火舌!
“砰!砰!砰!”
“哒哒哒!”
侦察小组的战士们也立刻从震惊中清醒,所有武器同时开火,子弹如同泼水般射向坡下那支同样被火箭弹齐射惊呆了的鬼子巡逻队!
距离极近,又是突然袭击,那支七八人的日军巡逻队根本来不及做出任何有效反应,就在密集的弹雨中惨叫着倒地。
“撤!快撤!”
齐小眼没有丝毫恋战,立刻下令。
小组迅速收集了阵亡鬼子标识物,沿着预先勘察好的撤退路线,如同水滴融入大海般,迅速消失在黑暗的丘陵之中。
齐小眼带着侦察小组,如同受惊的狸猫,在黑暗的丘陵沟壑间快速穿行,脚步轻盈而迅捷,尽可能利用每一处阴影和地形起伏掩盖行踪。
身后日军营地那冲天的火光和连绵不绝的爆炸声,成了他们最好的掩护,也像鞭子一样驱使他们更快地远离危险区域。
尽管在高速运动,齐小眼依旧保持着惊人的冷静。
他一边喘息着,一边对着身旁背着电台的战士急促而清晰地口述,让报务员将观察到的打击效果迅速发回:
“鹰巢!鹰巢!山魈呼叫!
首次打击效果极佳!
重复,效果极佳!
鬼子的帐篷区,尤其是靠河沟那片指挥所,全完了!火光冲天,起码覆盖了长五百米、宽两百米的区域!
爆炸声到现在还没停,里面不可能有活物了!鬼子全乱套了,像没头苍蝇!”
他停顿了一下,侧耳倾听身后依旧激烈的爆炸声,又飞快地补充:
“但是!鹰巢注意!
我看到鬼子营地南侧,靠近边缘那片相对平坦的开阔地,有大量车辆黑影,还有坦克和装甲车的轮廓!
那里没被第一轮打中,鬼子正在往那边跑,可能想依靠车辆组织抵抗或者逃跑!
请求!请求立即对南侧车辆集中区域,再来一组齐射!坐标是……!快!趁他们还没反应过来!”
几乎在齐小眼发出请求的同时,十公里外,八路军秘密火箭炮发射阵地。
这里的气氛同样紧张到了极点。
第一轮惊天动地的齐射过后,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硝烟和发射药燃烧后的刺鼻气味。
五辆“喀秋莎”发射车巨大的发射架上还冒着缕缕青烟,灼热的钢管在夜风中微微发烫。
按照操典和平时演练,重新装填这庞大的火箭弹是一个繁琐而耗时的过程,至少需要二十分钟。
地勤和炮兵战士们已经习惯性地准备开始标准的搬运、再装填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