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顾青宇出差归来后,两人的关系进入了更加稳定和深入的阶段。约会依旧频繁,但形式愈发多样和日常。他们会一起去听小众的室内乐,也会在周末的清晨并肩在公园慢跑;会探讨一本艰深的哲学着作,也会为了一部爆米花电影的情节轻松笑闹。

这种融入日常的亲密感,让姜羡感到舒适。她享受着恋情带来的温暖与陪伴,但内心那片属于自我的领域依旧清晰而坚定。顾青宇也充分尊重并欣赏她的独立,从不过度侵入她的私人空间和时间。

这天,将一份顾青宇推荐的、关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艺术赞助体系的文献资料整理归档后,姜羡的加密通讯设备发出了特定的提示音。是墨渊请求进行视频通讯。

她走进书房,接通。屏幕上出现墨渊冷峻而精准的面容,背景是他那间极具效率感的办公室。

“姜小姐。”他微微颔首,没有任何寒暄,直接切入正题,“关于‘迅捷’与‘黑曜石’的合作,初步分析报告已完成。其核心目的在于快速构建其‘方舟’平台的底层分布式架构优势,意图在下一代沉浸式应用的底层竞争中建立壁垒。”

他的声音毫无波澜,但分析却一针见血。

“意料之中。”姜羡神色平静,“被动防御不是办法。我们有什么应对方案?”

“有两种路径。”墨渊调出另一份文件,“路径一,保守策略。加速‘幻月’与国内云服务商的深度绑定,利用‘星海’的内容优势,巩固我们在现有生态内的护城河。”

“路径二呢?”姜羡直接问道,她知道墨渊必然有更具攻击性的方案。

“路径二,主动出击。”墨渊的眼中似乎掠过一丝极淡的、类似于锐利的光芒,“‘黑曜石’的技术并非不可替代。我们在北美和东欧的监测网络,发现了两个更具潜力的团队。其中一个团队的核心技术,在解决大规模并发用户下的低延迟数据同步方面,有突破性的理论模型。只是目前缺乏资金和完善的工程化能力。”

他调出两份极其简略但关键数据突出的团队资料。“初步接触反馈积极。他们尚未进入‘迅捷’的视野,或者说,‘迅捷’目前的资源倾向于投向能快速见影的‘黑曜石’。”

姜羡快速浏览着墨渊标记出的核心信息。这两个团队,一个擅长底层架构,另一个在边缘计算与AI推理的轻量化上有独到之处,恰好能与“幻月”追求的极致低延迟和“星海”未来的智能化、个性化内容生成形成强大的互补。

“评估风险与回报。”姜羡指令清晰。

“风险在于,技术从理论到成熟应用存在不确定性,投入周期可能比控股‘黑曜石’这类已具雏形的团队更长。回报在于,若能成功,我们将掌握更具颠覆性的核心技术,甚至有机会定义新的行业标准,而非仅仅在‘迅捷’设定的游戏规则内竞争。”墨渊的回答冷静而客观,“这符合您之前制定的‘技术长线’与‘全球化猎潜’战略。”

姜羡沉吟片刻。她知道,选择第二条路,意味着更高的投入、更长的等待,以及必然要与“迅捷”在更前沿、更隐蔽的战场上展开争夺。但这才是墨渊被创造出来的意义——开疆拓土,布局未来。

“启动路径二。”姜羡做出了决断,语气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成立专项小组,由你直接负责。资金和资源,优先保障。接触方式要更灵活,条件可以更优厚,目标是全资收购或绝对控股。”

“明白。”墨渊眼中数据流微闪,迅速记录下指令,“我会在72小时内提交详细的接触与并购方案。”

“另外,”姜羡补充道,“‘星海’海外版的本地化运营需要加速。我们不能只依赖技术壁垒,用户体验和社区生态同样关键。让牧恒跟进一下,我需要一份关于在欧美主要城市设立小型本土化运营团队的可行性报告。”

“是。”

结束通讯,姜羡靠在椅背上,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商业棋局上,她不再满足于稳固防守,开始落下更具攻击性的棋子。墨渊这把“战略之刃”,正逐渐展现出其锋芒。

她能感觉到,随着“云瞻”体系的不断膨胀,尤其是“幻月”技术和“星海”Ip价值的飙升,她所掌握的资本和影响力正在逼近一个临界点。

只是不知道,下一次触发系统质变的“里程碑”,会是什么?

她收敛心神,将注意力拉回眼前。无论是情感的经营,还是商业的征伐,都需要一步一个脚印。顾青宇约了她晚上去看一场实验话剧,现在,她需要暂时从掌控者的角色中抽离,去享受身为一个恋爱中女孩的闲暇夜晚。

窗外的阳光正好,照亮了书桌上摊开的艺术文献,也映照着电脑屏幕上刚刚关闭的、关乎未来科技走向的战略蓝图。她的世界,始终在这样双线并行的轨道上,稳健而有力地向前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