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排球:奥运选手去打高中联赛? > 第281章 日常训练——北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中秋节的温情脉脉,如同一场短暂的美梦。当第二天的晨光穿透训练馆的高窗,将地板切割成明暗相间的棋盘时,属于北川圭的现实,依旧是汗水、奔跑与排球撞击地板的回响。

一段时间的训练下来,大家跟北川的关系越来越亲近,赵刚再见到他时不再是挑衅,而是会大大咧咧地搂着他的肩膀问:“阿圭,今天给哥传几个好球,让哥扣个爽!”

北川圭也会在训练期间观察各个队员的问题,然后开始在训练的间隙,主动与队友交流,用最简洁的语言点拨他们的动作。

“王磊,你起跳前的最后一步,可以再快半拍,这样林动队长给你传b quick(背后快球)的时候,你就不会有滞后感。”

“小李,你接一传的时候,身体重心太高了,试着再压低一点,用腿部的力量去缓冲,而不是只靠手臂。你看,就像这样……”

北川在指导时不会让人感觉居高临下,更像是分享与探讨。但他所说的每一个细节,都源于他脑海中那无比精确的数据模型,直指核心,一针见血。被他点拨过的队员,往往只需要稍作尝试,就能立刻感受到显着的进步。

半个月的二传训练,北川圭已经彻底颠覆了所有人对“天才”二字的认知。

如果说队长林动是队里最稳固的“基石”,他的传球精准、扎实,总能将球稳妥地送到每一个攻手的手中,那么北川圭就是一阵无法预测的“季风”,他的出现,让整支球队的进攻生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场队内对抗赛,北川圭所在的b队对阵林动领衔的A队。

A队拥有赵刚和另一位主力主攻,是队里雷打不动的最强攻击线。

比赛开始,A队率先发球,球被b队自由人稳稳接起,弧线略低。这是一个不算完美的一传。

所有人都以为北川圭会选择传给四号位的强攻点。然而,就在他起跳的瞬间,手腕却向后猛地一抖!

“什么?!”

排球以一个匪夷所思的角度,从他背后飞出,精准地找到了从后排悄然插上的接应!

“后三进攻!”

A队的拦网完全被晃开,后排接应的扣球毫无阻碍地砸在地板上。

“好球!”b队的队员们兴奋地大吼。

林动站在网前,透过眼镜,紧紧地盯着北川圭。刚才那一球,从准备动作到起跳,都与传前排快攻毫无二致,但最后那一瞬间的手腕爆发力,以及对后排队友跑动位置的精确计算,简直是魔鬼。

这还只是开始。

接下来的比赛里,北川圭的“魔术”轮番上演。

他会用一个看似要传高球给主攻的慢动作,在最后一刻用指尖将球轻轻向网口一推,助攻副攻打出一个出其不意的探头球。

他也会在连续组织了几次快攻后,突然传出一个超高弧线的“灯笼球”给主攻,利用节奏的巨大变化,让对方的拦网手无所适从。

最让A队崩溃的,是北川圭对“二次进攻”的运用。他不像其他二传那样偶尔为之,而是将其作为常规武器。只要有机会,他就会用各种刁钻的角度和意想不到的方式直接攻击,得分效率高得吓人。

“这家伙……脑子里到底装了多少种进攻套路?”A队的自由人累得气喘吁吁,他发现自己根本无法预判北川圭的传球意图。

北川圭的战术风格,和林动截然不同。林动的思路是“如何将球最稳地传给最强的攻手”,而北川圭的思路是“如何调动所有因素,让最弱的攻手也能打出最有效的进攻”。

他是在用传球,来创造机会,而非仅仅分配机会。

比赛最终以b队的险胜告终。

当陈海教练吹响结束哨时,赵刚第一个冲过网,一把抱住北川圭,兴奋地吼道:“阿圭!你小子太神了!跟你打球,比跟林队打球累多了,但真他娘的过瘾!我感觉自己根本不用思考,只要玩命跑,球就肯定会到!”

林动默默地走了过来,他看着北川圭,眼神复杂。有敬佩,有不甘,但更多的是一种棋逢对手的兴奋。他推了推眼镜,认真地说道:“你的战术思想,我需要时间消化。很多球路,我甚至想都没想过。”

北川圭只是平静地笑了笑:“大家跑得好而已。”

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他所做的,仅仅是把自己在前世,在那个排球战术已经发展到极致的环境里所学到的东西,展示出了一小部分。

而真正让他感到困惑和好奇的,是这个世界的华国排球,似乎走上了一条与他记忆中完全不同的道路。

这天晚上,训练结束后,陈海教练破例没有解散队伍,而是把所有人召集到了战术分析室,观看国家队最近一场世界联赛的录像。

巨大的投影屏幕上,身穿红色战袍的华国队正在与一支欧洲劲旅鏖战。

“看!看周凌的这次处理!”陈海教练按下了暂停,画面定格在华国队主攻手周凌的身上。

那是一个极其困难的调整传球,球离网很远,高度也不够。但周凌硬是凭借恐怖的腰腹力量,在空中强行调整姿态,以一个夸张的后仰角度,将球从三人拦网的指尖上方,狠狠地抽向了对角线的底角!

“漂亮!”队员们发出一阵惊呼。

北川圭安静地看着屏幕,眉头却微微皱起。

他发现,这支华国队的战术核心,与他记忆中的那支队伍,截然不同。

几乎所有的困难球、关键球,最终都会交到两位主攻手手上。这两位主攻手,不仅要负责四号位的强攻,还要承担大量的六轮一传,甚至在防守端,他们的覆盖面积也大得惊人。他们就像是欧洲排坛流行的那种“强力接应”,一个人几乎撑起了球队的半边天。

整个战术体系,简单、粗暴,充满了力量感。就是围绕着“绝对王牌”来构建的,二传手的作用,更像是一个稳定的“炮弹输送者”,他的首要任务,是保证球能精准地送到王牌手中,让他们去解决问题。

“太强了……”赵刚看得两眼放光,“这才是主攻手啊!能攻能守,简直是超人!”

大部分队员都是一脸崇拜,因为这种“英雄主义”的打法,最能激发年轻球员的热血。

但北川圭的心中,却泛起了一丝异样的感觉。

在他前世的记忆里,华国男排虽然也曾有过强力主攻的时代,但他们真正立足于世界强队之林的巅峰期,靠的却是一种截然不同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