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陆总,你的白月光我会治 > 第150章 她的专业建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陆寒霆的手依旧紧紧覆在她的手上,连同那份沉重的文件夹。他掌心的温度透过皮肤传来,带着一种劫后余生般的确认。沈清澜没有抽回手,任由他握着,她能感受到他指尖那细微的、几乎不可察觉的颤抖,正逐渐平复。

书房内一片寂静,阳光在空气中投下清晰的光柱,尘埃缓慢浮动。那份关于遗传病变的恐惧,被赤裸地摊开在两人之间,没有消失,却被一种新的、名为“共同面对”的力量所中和。

沈清澜率先打破了沉默,她的声音恢复了惯有的冷静与清晰,如同在实验室里讨论一个复杂的课题:“这份档案的记录很详尽,基础监测做得很好。但根据目前的国际前沿研究,常规的神经电生理和影像学监测,对于这种超早期、非典型病变的预警和干预,可能还不够充分。”

陆寒霆深邃的眼眸注视着她,里面翻涌的情绪尚未完全平息,但已经带上了专注的倾听姿态。他松开了手,示意她继续。

沈清澜将文件夹重新放在书桌上打开,翻到记录着最近几次检测数据的那几页,手指点着几个关键的数值和影像截图。

“你看这里,海马体区域的代谢活性,虽然还在正常范围下限,但对比五年前的基线,有一个极其微小的、但持续性的下降趋势。还有,脑脊液中某种特定的微小核糖核酸(miRNA)表达谱,出现了与典型阿尔茨海默症前期不同的、但同样值得警惕的模式。”

她的指尖在纸面上移动,语气平稳而专业:“这些细微的变化,在常规体检和甚至在一些顶尖医院的神经科标准流程里,都可能被忽略,或者被归为个体差异。但它们可能是更早期、更灵敏的预警信号。”

陆寒霆的眉头微微蹙起,他并非医学专家,但极强的理解力让他迅速抓住了重点:“你的意思是,现有的监测体系,存在盲区?”

“可以这么理解。”沈清澜点头,抬起头,目光与他相接,带着医者的严谨与负责,“我建议,立刻启动一个更深入、更具前瞻性的个性化监测与干预方案。”

她走到书桌旁,拿起平板电脑,快速调出空白文档,指尖飞舞,开始罗列要点,语速不快,却条理分明:

“第一,深化检测。我们需要引入更先进的分子影像技术,比如tau蛋白pEt扫描,虽然它主要针对典型阿尔茨海默症,但或许能提供交叉参考信息。更重要的是,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和表观遗传学分析,寻找可能与这种特殊病变相关的、尚未被广泛认知的基因标记和调控机制。这需要顶尖的生物信息学团队支持。”

“第二,建立动态生物标记物模型。不仅仅是静态的数值,我们需要连续、动态地监测一系列关键生物标记物的变化,包括但不限于特定的神经丝轻链、GFAp,以及我刚才提到的脑脊液miRNA谱,甚至可以考虑引入数字生物标记物,比如通过可穿戴设备监测你在特定认知任务下的细微反应时间和眼动模式。目标是建立一个属于你个人的、超高灵敏度的预警模型。”

“第三,生活方式与药物干预的精准化。基于你的基因风险和目前的生理指标,定制化的营养方案、运动处方(特别是对神经有明确益处的协调性运动和心肺锻炼)、以及压力管理策略,其重要性不亚于药物。至于药物……”她顿了顿,语气更加审慎,“目前没有特效药,但一些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药物,比如针对特定神经炎症通路或突触可塑性的新型分子,或许可以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和风险评估,考虑是否通过特殊渠道申请参与早期试验。但这需要极其严格的评估和监控。”

她说完,将平板电脑转向陆寒霆,屏幕上已经列出了清晰的框架和初步的行动步骤。她的建议,远远超出了普通健康管理的范畴,更像是一个高度定制化的、前沿的科研与临床结合项目。

陆寒霆看着她,看着她沉浸在专业领域时,那双清冷眼眸中迸发出的、足以驱散一切阴霾的自信光芒。她没有给他空洞的安慰,而是给了他一套清晰、有力、基于最尖端科学的“作战方案”。

这份“专业建议”,像是一份沉甸甸的投名状,也是她对他那份坦诚最有力的回应——她选择留下,不是作为旁观者或单纯的伴侣,而是作为他最核心“战备”体系的设计师和执行者之一。

“这些……”陆寒霆开口,声音比刚才更加沙哑,“需要动用很多资源,也会占用你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资源由你来解决,”沈清澜语气平静,带着一种理所当然的默契,“而时间和精力,是我自己的选择。攻克神经退行性疾病,本就是我的研究方向之一。现在,不过是多了一个……最具价值的‘研究合作者’。”她看向他,眼神清亮,带着一丝几不可察的温和调侃。

“研究合作者……”陆寒霆低声重复着这个词,眼底最后一丝阴霾仿佛被这五个字彻底驱散。他走上前,没有去看那份方案,而是再次握住了她的手,这一次,力道沉稳而坚定。

“好。”他看着她,目光深邃如同星海,“就按你说的办。沈医生,我的健康,以后就交给你了。”

这一次,“沈医生”这个称呼,不再带有任何距离感,而是充满了全然的信任与托付。

她的专业建议,不仅为他指明了对抗恐惧的具体路径,更在他们之间,构建了一条超越寻常情感、基于生命最深层次需求的、坚不可摧的纽带。

这条纽带,比爱情更理性,比盟约更私密,它将他们的命运,在科学与生命的层面,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