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陆总,你的白月光我会治 > 第829章 接受国家级媒体的专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29章 接受国家级媒体的专访

“晨光苑”一期封顶与预约空前火爆的现象,不仅引发了市场的狂热,更吸引了来自更高层面的关注。这已不仅仅是一个商业项目的成功,更被视为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养老模式的一次重要实践。很快,一份来自国家级权威媒体——《人民观察》的专访邀请,被郑重地送到了陆寒霆和沈清澜的案头。

专访地点,没有选在富丽堂皇的酒店或会议室,而是定在了“晨光苑”那座已然卸下脚手架、沐浴在秋日暖阳下的实景样板间庭院里。绿草如茵,智能感应喷泉随着人声起伏变幻着水柱的节奏,远处,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内部精装修的最后冲刺。这里,理念与现实交织,未来触手可及。

面对《人民观察》资深记者李静那沉稳而富有洞察力的目光,陆寒霆和沈清澜并肩坐在藤编的沙发上,神态从容。他们身后,是通透的落地窗,窗内是融合了科技与适老关怀的智慧家居,窗外是生机盎然的庭院。

“陆董,沈总,‘晨光苑’预约的火爆,反映了社会对高品质养老的迫切需求。在你们最初的构想中,‘清澜健康’想解决的,仅仅是‘住’的问题吗?”李静的开场问题,直接而深刻。

陆寒霆微微颔首,双手交叠放在膝上,声音沉稳有力:

“李记者,‘住’只是一个物理载体。我们真正想构建的,是一个‘生态系统’。这个系统,以长者的身心健康为核心,融合了宜居环境、智能科技、专业服务和人文关怀。它要解决的,是当代长者面临的孤独感、健康管理滞后、与社会脱节、以及生命价值感缺失等更深层次的问题。‘晨光苑’不是一个高级养老院,它是一个能够让长者有尊严、有安全感、有参与感、有幸福感的全新生活平台。”

他的回答,格局宏大,超越了商业范畴,直指社会痛点。

李静将目光转向沈清澜:“沈总,您作为首席科学家,在很多人看来,将如此前沿的智能技术应用于养老领域,是否有些‘大材小用’?您如何看待技术与人文在这其中的关系?”

沈清澜今天穿着一件素雅的浅灰色高领毛衣,衬托得她沉静的气质愈发突出。她思考了片刻,语气温和却坚定:

“技术本身没有大小之用,只有适用与否。长者群体,恰恰是最需要技术赋能,却又最容易被技术遗忘的群体。我们的技术,不是为了炫酷,而是为了‘无形’地融入生活,成为他们可靠的‘守护者’和‘助手’。”

她指向房间内几个不起眼的传感器节点:“它们不会打扰您,但会在您跌倒时秒级报警;它们不会窥探隐私,但能通过分析环境数据,智能调节温湿度,预防疾病风险。技术在这里,是温暖的,是有温度的。它解放了人力,让护理人员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有温度的情感交流和精神慰藉中。所以,技术与人文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科技,是为了让关怀更精准、更及时、更无处不在。”

她的阐述,充满了科学家的理性与女性特有的细腻,完美地诠释了“清澜健康”技术的伦理观。

李静的问题逐步深入,从商业模式、供应链管理,谈到应对恶意竞争和专利诉讼的风波。陆寒霆的回答,展现了企业家的战略视野与铁腕担当;而沈清澜的补充,则从技术底线和研发初心角度,给予了坚实的支撑。

当问到对未来的规划时,陆寒霆的目光投向远方:

“‘晨光苑’一期是我们的‘样板间’和‘播种机’。我们已经启动了对现有城市社区进行‘智慧康养’化改造的标准研究,希望将这套系统,像插件一样,赋能给更广大的普通社区,让更多长者,即使不搬家,也能享受到科技带来的安晚年生活。我们的目标,是成为这个新兴行业的标准制定者和系统解决方案的提供者。”

沈清澜则从技术演进的角度补充: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更大的‘健康数据图谱’,在充分保护隐私的前提下,通过‘晨光苑’这样的节点,积累真实世界数据,反向驱动我们的算法迭代和健康预测模型优化。这不仅能更好地服务入住长者,未来或许能为公共健康政策、老年疾病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数据支持。”

他们的回答,一个勾勒商业蓝图,一个夯实技术路径,再次展现了完美的互补与默契。

专访的最后,李静感慨道:“通过与二位的交流,我深刻感受到,‘清澜健康’所代表的,是一种将商业成功与社会价值深度融合的新范式。这或许正是这个时代所呼唤的企业精神。”

专访结束后,李静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参观了几乎完工的样板间。她亲自体验了无障碍卫浴、智能起夜地灯、以及那一键呼救的便捷,脸上露出了由衷的赞叹。

一周后,《人民观察》以头版专题的形式,刊登了这篇题为《“清澜健康”:用科技与匠心点亮“银发”未来》的长篇报道。报道高度评价了“清澜健康”的创新模式与社会担当,将其誉为“养老产业供给侧改革的破局者”和“科技向善的典范”。

这篇报道的刊发,如同为“清澜健康”加盖了一个权威的“国家认证”。它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品牌的公信力与美誉度,更引来了从各级政府到产业资本、学术机构的广泛关注与合作邀约。

静澜苑的书房里,陆寒霆放下手中的报纸,看向沈清澜:“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我们要面对的舞台会更广阔,责任也更重。”

沈清澜依偎在他身边,眼神清澈而坚定:“只要方向是对的,再远的路,我们一起走。”

国家级媒体的专访,如同一座灯塔,照亮了“清澜健康”前行的道路,也正式将其推入了引领行业变革、承载社会期待的聚光灯下。他们的征途,自此拥有了更深厚的时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