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穿越种田之涅盘重生 > 第九十八章 思富民,有意冬季种芸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九十八章 思富民,有意冬季种芸薹

“民女请教过李大叔,我家荒地也可种植胡萝卜。胡萝卜每年七至八月播种,十到十一月收获。我家荒地是山南向阳之地,晚些播种也无妨。民女想在苞米之后试种三亩。”

“为何是三亩?”李康不解,如此高产之物,当然要种的越多越好。

“回大人,胡萝卜不是粮食,保存不易。”

李康听了微微有些失望。

刘雨儿继续说道:“大人,这胡萝卜正好可以保存到每年春暖花开时。”

李康精神一震,这不正好让百姓度过了青黄不接的时间吗?

李押司笑道:“丫头,你说百姓要是不肯吃这个怎么办?”

刘雨儿笑道:“李押司,这胡萝卜适合冬日养生,若是大人以此物养生,又会如何?”

“你这个丫头,你的胆子真不小,又在算计本官。”李康笑着说,心里快速算了一遍,今年试种、百姓认可,明年百姓试种、再次认可,到了后年可不就是三年吗?这丫头还真是算无遗策,可惜是个女子。

“大人爱民如子,民女以为大人会甘之如饴。”刘雨儿赶紧送上了一个马屁。

李康想到开荒之事,脸一红,转而问道:“丫头,你既然想到了胡萝卜,可想到那一千亩地苞米收获之后该种什么了吧?”

刘雨儿无奈地说:“大人,民女还在想。”

李康故意板着脸说:“那你现在就想!”

刘雨儿看到李康心情大好,就开始耍赖说:“大人,民女饿的时候,一向脑子不怎么灵光。”

“哈哈,好!就让你吃饱再想。青峰,你们也坐吧!”

刘大田和门外的张掌柜都松了一口气。刘青峰和刘雨儿落座,张掌柜连忙将热菜亲自端了上来。刘青峰和刘雨儿二人连忙起身站到一边,李康和李押司见了都暗自点头:这刘家虽是农家,可家教一点都不差。

张掌柜退出房间,兄妹二人方重新入座。

正和楼的饭菜很不错,可是因为是陪着县太爷吃饭,刘大田祖孙三人都有点食之无味。李康对酸菜鱼颇为钟爱,心满意足地吃完后,对刘青峰说道:“青峰,上次的诗你没做,今天就以这酸菜鱼为题做一首诗如何?”

刘青峰十分无奈,这位李大人怎么总是喜欢让他作诗,而且都是这一类的题目。这些题目古人也没做过几首诗,他一时还真有点黔驴技穷。

刘雨儿看到二哥愁眉苦脸的样子,忍不住“噗呲”一声笑了出来。

刘青峰见妹妹幸灾乐祸,瞪了她一眼。

“丫头,你二哥做不出,还是你来吧!”李康又开始针对刘雨儿。

刘雨儿见自己又惹火烧身,只好可怜兮兮地说道:“大人,就民女的歪诗不敢污了大人的耳朵!”

“闭嘴,你连本官都敢当面骂了,还有什么不敢的?”

“大人,民女才八岁。”

“还不快做!”

刘雨儿只好苦兮兮地念道:“酸菜到江南,青鱼水底藏。妙手来烹饪,酸鲜麻辣香。”

刘青峰和刘大田面面相觑,他们谁能想到刚刚才读了几日书的刘雨儿居然如此才思敏捷?

李康笑道:“不错,比上次骂本官的要好些。刘青峰,你再不好好读书就要被你妹妹比下去了。罢了,今日不为难你了,从明日起,你每十日作一篇文章给本官送来。本官给你把把关。”

刘大田喜出望外,连忙拉着刘青峰跪下磕头道谢。李康亲自扶起二人,转头又对刘雨儿说:“丫头,你说保我下马无饥民,不会三亩胡萝卜就将本官打发了吧!”

刘雨儿见他又提起这个话题,哀怨地说道:“大人,我正在想呢!”

“怎么,你刚才是糊弄本官?”李康发现这丫头虽然才八岁,却是个“走一步,看两步,想三步”的主。尽管孩子的话不可信,可他听听也无妨。

刘雨儿犹犹豫豫地说道:“大人,我,我想种芸薹。”

“芸薹?为什么是芸薹?那可是菜。”

“大人,冬日乡下百姓无所出,城里百姓无菜食。若是芸薹可以在冬日进城,乡下百姓多一个进项,大可以以菜换粮。”

“以菜换粮?丫头,这么说当日你二哥和我说的‘放开粮价,以粮代役,以工代赈’,是你的主意?”

刘雨儿和刘青峰都是脸色一变。刘大田不明所以地看着二人。

李押司瞠目结舌,谁能想到这些大主意是一个八岁的小丫头提出来的!

李康看到他们二人的脸色就知道自己所说不假,猜到他们心中的忧虑,就说道:“丫头,你要想这件事不传出去,就将心里想的都说出来。说得好,本官就听着。说得不好,本官转眼就忘,不会为难你一个孩子。”

刘雨儿心道你也知道我是个孩子,还这样咄咄逼人。她犹豫了一会儿说道:“大人,我想要能种一千亩芸薹的种子。”

“二丫头,芸薹过冬不易。”刘大田再也忍不住了。

“刘大叔,你让她继续说。”

刘大田见县太爷如此说,只好闭嘴。

“大人,我们下马种芸薹,都是直接撒种,根浅株密,不易过冬。今年,我想试试,将芸薹苗重新秧苗栽种,看看芸薹在下马是否能安然过冬。若是能成,从此下马农家冬日有所出,城里百姓也多了一道菜。”

李康听了心中兴奋,饶他出生官宦之家,也知道冬日芸薹的价格,要是下马冬日可以种出芸薹,老百姓必然所入不菲。

不过他还是问道:“若是不成,岂不耽误一季粮食?”

“大人,不会耽误。那片土地贫瘠,种小麦也未必能成,民女打算今冬试种几亩小麦,其他都种芸薹。要是不成,就在明年三月初下种,种两季苞米。”

“两季苞米?”

“是,三月下种,六月中收割。六月底下种,十月收割。”

“这样能行?”

“行与不行,试过才知。”

“丫头,你的胆子不小呀!”

“大人,三月下种若是不行,大可五月重新下种。若是春种可行,就不用担心了,左右不过是费些种子和人工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