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穿越种田之涅盘重生 > 第一百一十一章 青宇露头角,青峰显才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一十一章 青宇露头角,青峰显才华

齐荣见新茶茶汤金黄清亮却不见一片茶叶,端起茶碗浅尝一口,初尝觉得淡而无味,又浅酌几口细细品味,才觉得此茶清香中带着一丝甜味儿。

齐荣笑道:“这茶倒是有趣,怎么不见茶叶?”

李押司说道:“回大人,这是苞米须煮的茶。”

“哦,这苞米芯亦能泡茶?”齐荣饶有兴味地拿起一个苞米,捋了捋苞米须。

李康起身回道:“大人,这苞米芯泡茶不仅可以饮用,而且据百草堂名医断定此茶有利尿消肿,清肝利胆之功效,乃养身之佳品。”

齐荣笑道:“看来这苞米全身是宝啊!刘来福,你家开荒试种苞米功劳不小!将你那几个儿子叫上来,让本官见上一见。”

刘来福连忙回答道:“回大人,小民有几个儿子还小。”

“叫几个大的上来即可。”

刘青山和刘青峰听见大人传唤带着三个弟弟上前给诸位大人行礼磕头。

齐荣叫起五人,一眼看到刘青峰文质彬彬,书卷气中有透出一股英气,心中暗暗称奇,口中笑道:“你就是刘青峰,本官早就听说你了。正和楼门口的对联可是你写的?”

刘青峰微微犹豫后说道:“回大人,那对联不是小民所写。”

“哦,可李大人说那对联出自你家。”

刘青峰吞吞吐吐地说:“回大人,那对联是-小民-妹妹所写。”

“什么?本官可听说你妹妹可才八岁?!”

李康笑道:“大人,这刘家的孩子还真不能以常理视之。这刘青峰五岁作诗,七岁能赋。他妹妹八岁写副对联也就不足为奇了。”

“哈哈,刘青峰,你既然五岁作诗、七岁能赋,就当场做一首诗赞苞米如何?”

“是,大人。”刘青峰当即到一边去作诗。

齐容这才转向刘青山道:“你就是刘青山?”

“小民正是。”

“好,小小年纪,就能匠心独运,打造出打谷机这样利国利民的物件,日后必成大器。”

刘青山听了齐大人的话面色微红,却不敢说出实情。

齐荣又走到刘青石面前问道“你是刘家老三刘青石?嗯,听说你也是文武双全,你二哥去写诗,你待会给诸位大人打一套拳如何?”

“小民遵命。”

“刘青木?哈哈,好小子,敢不敢和我的护卫下去比试比试?”

刘青木嘴上不说,却看着齐荣指的大汉两眼放光、跃跃欲试。刘大海看到小家伙的表情,笑着带他下去了。

齐荣看着最边上的刘青宇说道:“小五刘青宇是吧?你随我来。”

刘青宇惴惴不安地跟着他走到座位前。齐荣坐下喝了一口苞米须茶,看了一眼,见李押司已经准备好算盘,就说道:“刘青宇,你好好听着。一个灾民一天吃三个馒头,七十七个灾民一天要吃多少馒头?”

“二百三十一”刘青宇脱口而出。

齐荣看向李押司,李押司皱眉拨了一会儿算盘,冲他点点头。

“州府有衙役十二人,每人年俸十二两,一年州府要支付年俸几何?”

“一百四十四两。”

“陵州有八个县,七个县各有十二个村,若每村有十二头牛,陵州有多少头牛?”

“一千一百五十二头牛。”刘青宇微一思索后答道。

李押司冲着齐荣摇摇头。

齐荣挑眉问道:“不对?”

李押司摇头道:“回大人,小的一时算不出来。”

齐荣一咬牙又说道:“刘青宇,告诉本官,一头牛每日可开荒三亩,二百六十七头耕牛开荒二百二十天,可开荒地多少亩?”

刘青宇面露难色,犹豫了一下问道:“大人,小民可否借算盘一用?”

齐荣点头。刘青宇走到李押司跟前,拿过算盘,拨弄几下珠子,回道:“回大人,是十七万六千二百二十亩。”

齐荣怒道:“这帮笨蛋居然算了整整三天!”

众人听了顿时噤若寒蝉。

李康急忙低声提醒道:“大人,这里……”

齐荣已经回过神,看着刘青宇说道:“青宇,你可愿意随我回州府?”

“大人,我……”刘青宇不过十岁,一听大人如此相问,顿时惊慌失措,不知如何作答。

李康连忙说道:“大人,这刘青宇今年才十岁!”

齐荣一听看了看一脸稚气的刘青宇,叹口气说道:“青宇,你下去吧!刘青峰诗可做好了?”

不一会儿,李押司捧着诗稿带着刘青峰走了上来。

齐荣接过诗稿看了一遍,说道:“刘青峰,你自己给诸位大人念念!”

“是,大人。‘朱雀洪武绿罗殿,金花悄开无人观。入土不挑开荒地,生根犹思雨水甜。棵棵青苗辞请赏,粒粒玉珠为哪般?珍珠满仓丰年到,且看农人展笑颜。’”

辛无病赞道:“好,好一个‘珍珠满仓丰年到,且看农人展笑颜。’”

“启禀大人,苞米田已经采完五十亩,苞米去衣后,共计三万三千五百斤。”下马县丞林长青禀告道。

“刘青宇,亩产多少?”

“回大人,是六百七十斤。”

“李大人,先收的苞米亩产是多少?”

“回大人,是六百六十五斤。”

“最后收获干苞米多少?”

“三担有余。”

众人听了吃惊非小,下马县大小官吏喜形于色。上次只收了一亩多地,不能算数。今天却是实实在在的五十亩,而且谁都能看出来,后面地的收成肯定不会少。

齐荣哈哈大笑道:“好,好,珍珠满仓丰年到,且看农人展笑颜。我陵州百姓日子要红火了。”

陵州府和两县官员纷纷附和,现场一片恭贺之声。

这时里正过来禀告苞米宴已经备好,请齐大人和各位大人去用膳。

齐荣兴致勃勃地带着众人前去用膳,不少官员和乡绅苦起了脸,这苞米实在不好吃,可今天这一顿却只能吃苞米。

众人走近村学,远远就飘来一阵肉香和米饭、谷物的香味。

齐荣冷下了脸,李康也失望地看向李押司。随行的人大多松了口气,终于不用吃苞米宴了。李押司不好多解释,只冲着李康摇摇头又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