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穿越种田之涅盘重生 > 第一百二十五章 御匾到,千亩芸薹见天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二十五章 御匾到,千亩芸薹见天日

李康道:“什么探望、叙旧,你就是为了《苞米手记》来的。这个我也没有了,都被家尊拿走了。”

“你别蒙我,我听齐兄说了,你那还有一本。”

“这本不行,这本是刘家的小丫头抄的,女子手迹不易外传。”

“当真不行?”

“不行!”

“我听说你在找一样东西,‘形似月季,……’。”施清晃着脑袋得意地说。

李康立即打起精神,问:“施兄,你知道这样东西?”

“手记?”

“施兄,这是女子手迹。我这次回去也要还回去的。”

“一个八岁的农家女娃娃,哪有这么多忌讳?你放心,我带回去只是自己翻阅,绝不外传!”

李康急切地说:“施兄,你先给我说说这是什么东西?做什么用?”

施清说:“此物在福州被称为‘白叠子’,也有百姓也叫其为‘吉贝’。草实如茧,中丝如细,当地人多取其织布。宫里的贡品白叠就是用白叠子织成的,质地柔软,乃布中佳品。”

李康失望地问:“只用做织布?”

“怎么,贤弟听说了什么?”

“那刘家人说,此物一旦广泛种植,北方百万官兵再无寒冬之苦!”

施清吃惊地说:“嘶,这刘家胆子真大,他们知不知道自己说的是什么?”

李康道:“可不是胆子大吗?换了别人家,谁敢开荒种苞米、冬日种芸薹。他们家还种了一亩多胡萝卜,据说亩产可达千斤。”

施清惋惜地说:“亩产千斤?!可惜这东西不好吃,否则黎民百姓再无春荒之苦了。”

“此事刘家也说了,这东西蒸熟或煮熟后滋味尚可。”

“可惜了,此物不易保存,否则大齐再无饥荒了。”施清叹了口气,随即又问,“这芸薹又不是粮食,刘家种这个做什么?该种冬麦才是。”

“那处荒地贫瘠,刘家只试种了五十亩麦子,其余都种了芸薹。刘家计划,若是芸薹无法安然过冬,二月就开始种苞米,五月收获后再种一茬。那五十亩麦子若是试种成功,他们还计划试种水稻。”

“水稻?刘家人还真是厉害,有了那百亩水塘,那块地再无灌溉之忧了,以百亩荒地换取千亩良田,呵呵,本官当初还真是小看了他家。你这回捡到宝了。这白叠子之事你打算如何处置?”

“这事既然是刘家说的,就让他们自己折腾,本官为他们保驾护行就是。”李康微微笑道,“施兄,你给我一百亩地的种子,再给我派两个会种白叠的人来,我给他们送过去就是。”

施清看了一眼李康,心道这李康二十板子真没白挨,随后笑道:“我以为你又会要一千亩地的种子呢。行,就照你说的办,你将《苞米手记》拿来。”

李康拿出手记,叮咛道:“你可收好了,别让我哥哥们看到!”

施清抢过手记,拢入袖中,大笑着扬长而去。

腊月初三这天,张都头突然带着两名衙役匆匆赶到刘家老院,通知刘来福准备接旨。刘来福听了几遍才听明白了张都头的话,差点跌坐在地上。全家人一时不知所措,只有刘青峰和刘雨儿强自镇定,按照张都头的吩咐开始准备香案,又派人去请里正和刘大田。

刘家圩的村民几乎都是第一次见御史宣旨的盛况,纷纷聚到刘家老院观望。

刘家圩接旨几乎全村出动,朝廷派来宣旨的队伍却寥寥数人,只有州府和县衙数名官员陪同。皇帝王炽并没有发下明旨,只传下口谕,刘家开荒有功,赐御笔亲书牌匾一块。

刘来福早有张都头和刘雨儿的提醒,请钦差屋内奉茶,悄悄塞了一百两银子,随行官员和衙役随从也都由刘青峰、刘青山两人塞了银子。

钦差一行人看到刘家人上道,心中满意,连即将过年雪地奔波之苦都忘了,高高兴兴地打道回京城。

钦差走后,刘大田等人又惊又喜地看着牌匾半日。刘雨儿看着一家人受宠若惊的模样,终于忍不住,让兄弟几个从自己原来住的房间里搬出来,收拾干净,摆好香案,将牌匾供了起来。她看着牌匾,一颗久悬不下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刘家的千亩芸薹保住了。

刘来福看到儿女收拾停当,也终于反应过来,吩咐刘青山鸣鞭庆贺。村里众人开始纷纷道贺。

刘大田父子几个渐渐回过神,顿时心花怒放,建议刘来福开流水席。若是平日刘来福自然毫不犹豫地答应,可是如今家里事事都有一本账,他和张氏一商议,就回绝了父亲。

刘来福看到父亲面露不悦之色,连忙解释家中柴米油盐鸡鸭鱼肉尽皆不足,如今路上多有积雪,采办不便。刘大田听了只好作罢,却仍有些闷闷不乐。

刘雨儿见此情形,又看到村民仍在门外迟迟未散,灵机一动,提议张氏将家里余下的五六贯铜钱全部拿出去撒喜钱。

刘大田这才眉开眼笑,刘来福连忙亲自和刘来好几个去撒喜钱。

一阵热闹过后,刘家大院和老院的人聚集一堂,刘雨儿提出要去看芸薹。

刘家人就是一愣,刘青峰不解地问:“妹妹,不是谁都不许再看吗?”如今,大雪未化,芸薹被大雪覆盖,谁也不知道芸薹究竟如何。除了刘家少数几个人知道事情,其他人只道芸薹已经都冻死了。

刘雨儿笑道:“原先李大人不在,我们家无依无靠,不敢查看。现在我们有了皇上亲书的牌匾,谁还敢动我家的芸薹?!”

刘大田听了连忙吩咐道:“那就去几个人看看,若是能吃,就采些回来尝尝鲜。”

刘来福听了心中欢喜,也不吩咐下人,亲自带着刘青山、刘青石去了。

张氏、孙氏几人这才想起众人还未吃饭,连忙带着燕儿和雨儿下去做饭,吩咐严氏、丁氏自己回去做饭。

刘大田王氏等人在屋里等了小半个时辰,就看到刘来福父子三人喜滋滋地拖了一筐带着雪的芸薹回来。

一大家子看到绿油油地芸薹,都是欢欣鼓舞。王氏亲自下厨指挥,给大家做了一顿芸薹宴。大家第一次吃到雪后的芸薹都是赞不绝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