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工科小生混大唐 > 第105章 邸店.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贞脖子一仰,将一杯酒倒进了喉咙。

仙哥也把杯中酒一饮而尽,随后摇步回到西边木台之上坐定,然后玉指轻拂琴弦,开始弹琴。

琴声悠扬,时而如山间清泉潺潺而流,沁人肺腑;时而又如乌云盖顶狂风暴雨,震慑人心!

嗯,仙哥果然琴艺不凡!李丰心中感叹道。

在琴、棋、书、画里面,他也就是会弹弹吉他,不过这东西唐朝没有,当然要做出来也是轻而易举。

不过他一时还没得空,当然,也许是没有往那方面想。

李贞十四岁差几个月,属于情窦初开,他听说仙哥长得不错,所以想来看看真人。

一看仙哥长相倒是名副其实,而且琴艺出众,所以倒听得很入迷。

他一边听着仙哥弹琴,一边品尝着李丰的采用新方法煮就的茶水,感觉非常良好。

这里的一切和想象中不大相同,无论从案几到椅子,这些李丰设计的新样式,他都从未见过。

他想,此处果然有些门道,很花了些功夫!他一边听琴,一边问李丰:“李大郎,此处的摆设果然别致,不知是何人设计?”

李丰微微一笑:“是卑职根据天工开物之上搬下来的,也不知今上喜不喜欢,所以也并未献进宫去。

现在仅简单设计了些图样,先在民间推广,若人们喜欢,再计划推荐给今上和各位亲王。”

李贞点点头,答道:“我倒是很喜欢,如果明年父亲准许我开府,我一定把所有东西全换成此样式的,到时还请李郎帮忙设计!”

“自当为八郎效力!”

这时,旁边侯云看到李贞似乎对仙哥很感兴趣,于是凑近他耳边道:

“八郎,这女子不错,要不要在这里找个房间让她去陪八郎?”

李贞一听,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算了!我年纪尚小,经不起折腾!再说,此女进过大哥府,我还是不招惹为妙!”

古代的大家男子,一般很早就有男女之事的体验,因为府中侍女众多,没有人会管,就是生子也很常见,李贞也是如此。

不过,他还未满十四岁,也未正式成婚!加上他又特别喜欢练武,师傅说过,男子破阳太早,不利于长寿,所以他倒是给吓着了,从那以后不敢随便胡来。

那李贞又指着茶水,问李丰道:“李大郎,你这茶水也不错,似乎可以提神醒脑,我越喝越觉得精神,怎么宫中喝不到?”

李丰说道:“八郎,此茶才刚刚在殿中省推广不到十天呢,再稍等些日子,八郎自然可以喝到!”

李贞点点头:“哦,那就好!”

……

一行人在此听了一会谈琴,时间过了大约一个时辰,李丰看李贞有些累了,于是说道:

“八郎,茶肆说话场马上要开始了,请八郎过去看看!”

“说话场?那是何等样的东西?”李贞非常不解!

李丰解释道:“八郎,就是民间讲故事的人,他们编写了一些故事话本,所以也称为‘说话’,有时讲得还很有趣,可以听一听。

当然,这东西难登大雅之堂,他们都是在坊内小曲(街)说故事,讨几文闲钱糊口,不过百姓很喜欢!几位郎君或许都未见过。”

“哦?这我倒是真未见过,走,我等过去看看!”李贞一听,顿时兴趣大增。

其他人也有了七八分兴趣,于是众人起身,跟着李丰来到了逍遥阁‘说话场’。

……

其实,此时的说书艺人很少,只能说是刚刚起步,但水平都比较高,因为故事讲得不好就没有听众,钱自然是讨不来的!

他们的故事蓝本多利用魏晋以来的志怪小说加以改编,故事也非常短小,没有后来的各种演义小说那般长。

这些说书艺人也促进了唐代传奇小说的发展。

到了宋元时期,“说话”的人多了,他们的故事稿就演变为话本,再后来在话本的基础上就诞生了明清时期的小说。

……

一群人来到茶肆说话场,李贞一看,这个场子可不小,长大约八丈,宽五丈。

这里是一个开放的茶肆,听众的座位分为两等:普通的座位长方形案几配板凳,大约可以坐二百余人,上面已稀稀拉拉的坐了几十人。

靠场子后边,是用半人高的木板围起来的一个开放的长方形包间,粗略一看,里面应该可以坐下二十多人。

在包间里面,有三尺高的案几和椅子,很显然,此处面肯定是贵宾席,费用当然要贵一些。

李丰带着他们一行进入到包间里面坐定,随后有人把茶水、点心、水果等等都端了上来。

李贞坐在前排最中间的一张椅子上,他张目左右四看,感觉这设计不错,自己坐的地方处于众星捧月的位置,也比较符合他的身份。

他心中有一些疑问,于是问道:“李郎,这茶肆说话场子我倒是第一次来,此处是如何收费的?”

“八郎,收费也很简单,主要是在茶钱上加收几文钱而已,在包间里面一人加三文钱,外面一人加一文钱而已!如今头三天都是免费。”

“嗯,也倒是便宜!”李贞点点头。

便宜?李丰心想,假如几百回的一个长篇故事听下来,可是要花好几十上百文钱呢,要是加上茶钱,这个就不好计算了!

这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也是非常奢侈的享受!

李丰设计这个地方,并没有指望它赚多少钱,主要是想带来人气。

当然,正常情况下,这茶肆的场子如果把评书说好了,一天下来,赚一千两千文,获得更多也都有可能。

这也是一笔非常不错的收入,前面讲过,李丰月俸才二千一百文!

(月俸是按照官员的本阶,李丰虽然当了从六品的亲王府文学一职,不过月俸并不会增加,职田会增加五十亩,达到四百亩)

逍遥阁茶肆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传统的茶肆,不过要高档一些,里面有人弹琴。

众人聊着天,等着讲故事。

前面大场地,陆续陆陆续续坐了百余人,贵宾席里面,也来了七八人,都是官吏。

李贞想知道今天说什么故事,于是问道:“李郎,今天讲什么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