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丰一行与李治在汾州分道扬镳。他带人西去,要西渡黄河,直接到延州开采石油。

李治本来也想跟着去看一看,不过后来在李丰的力劝之下,只得作罢。

天气越来越寒冷,不过黄河距离结冰还早。运气还不错,走了十天,抵达黄河隰州马斗关渡口时,是一个晴天。

不过由于刚刚下过雪,大地白茫茫一片,河两岸的黄土高原都披上了银装,景色十分壮观。

嗯,此情此景,令众人感到非常兴奋!有的人诗兴大发,开始写诗!

刘成请他来一首:“李郎,你可是当今数一数二的才子,何不为在此留诗一首,以为千古佳话?”

“这……算了,人困马乏,这诗我就不写了,还是赶紧渡河!万一天气有变,过不了河可麻烦,过河之后,晚上我请诸位吃烤羊肉!”李丰说道。

写诗?给你们几个看,我可没那个兴趣!

本来自己就是文抄公,人家诗仙诗圣的诗总得用在合适的场合,用在你们这些人面前,纯属浪费,毫无性价比可言,白白浪费一首好诗!

……

京城。

李世民听说李治已经回来,非常高兴。自己这个儿子虽说没什么大本事,不过母亲去世早,自己一直将他和晋阳公主李明达放在身边抚养,很放心不下。

他让马周和长孙无忌亲自迎接李治,并询问相关情况。

下午,二人跟着李治、尉迟恭二人来觐见李世民。

李治一见到父亲,就扑了上去,抱住父亲痛哭:“父亲,儿鲁莽,此次在山西犯险,差点就见不到父亲了!”

李世民笑着拍拍他的肩膀,说道:“无事,听说你还是比较勇敢,并不害怕!也不错,你的两位兄长李承乾和李泰还没有见过这阵仗呢!”

长孙无忌趁机说道:“陛下,晋王经过这次磨难之后,已经成熟许多,倒像是一下子长了三四岁,令微臣感到有些惊奇!”

“哦?”李世民略微有些惊讶,转头看着李治,说道:“雉奴,你说说都有些什么收获?”

李治擦了擦眼泪,闪到一旁,说道:“父亲,而这次到山西收获颇多。第一,经过山中遇袭事件之后,儿才深深感到打天下的确不易!

当年祖父和父亲南征北战,无数次的出生入死,才换来今天的大唐盛世,可见非常不易。

特别是父亲,攻击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薛仁杲等等几大战役当中,数十次深入敌阵,受伤无数……”

实际上,如何应付他父亲,李丰和李义府早就教了他。让他从西山事件当中,体会到建国之艰难,要重点突出李世民的地位,让李世民产生感动。

说实话,李世民这个人为了当皇帝,的确是发动了政变,很多人会质疑其品行,当然也有人说,换一个人处在他的位置,也会做同样的事情,此处不加探讨。

关键是李世民的确战功显赫,几次大战役都是他亲自指挥,其军事指挥才能在华夏历史上排在前十是没有任何疑问的。

李治把自己经过一次历险之后,从而体会到打仗的不易,向李世民详细讲了体会,附带说了些其他杂事。

李世民听过之后很高兴,心想,看来,人是都要经过一些磨练才行!

这个平日里非常柔弱的雉奴,经过这次磨难之后,希望能够锻炼坚强的品行。

最后,他还顺便提了一句李丰建议的恢复三座受降城的事。

李世民点点头,说道:“此事还要再议!我倒是觉得有几分可行,马公,通知各位相公和尚书,明日就此事议一下!”

“唯!”马周说道。

这时李世民突然问道:“尉迟将军,听说此次李丰还是用一种很特别的兵器,威力很大,你可曾见过?”

尉迟恭说道:“启禀陛下,微臣的确见过!此兵器是一种火药,遇到明火之后,就会发生爆炸,威力十分惊人!

不过,这个火药的配比还没完全搞清楚,如何制造出新的神兵利器,听说李员外郎他在研究,或许不出三五年,能够制造出天下无敌的神兵利器,也说不得!”

“哦?火药?你说说那是什么样的火药?”李世民继续问道。

“就是硝石、硫磺、木碳粉,虽然说这三种东西倒是简单,不过要制作出可用的兵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尉迟恭,据实而答。

这是李治说道:“父亲,只是若是没有他的那正在试验当中的兵器,后果怕是还难以预料呢!”

李世民听罢,对于情况有了一个大致了解,心想,看来,那部天工开物的奇书之上,果然有很多神奇的东西。

要是有了神兵利器之后,自己也就不用再考虑和亲了。想到这里他说道:

“马周,李丰这次立了首功。给延州刺史下牒,让其代朕慰问李丰。朕再赐他金二十斤,改封新丰县子,同时让他代理使职,督办炼油一事,让段公回京城养病!”

“唯!”

……

延州。

刺史杨铸早听说李丰到了延州立即亲自来迎接他们,因为他有皇帝的旨意要宣布。

李丰、段纶等人一听,什么?杨铸居然亲自跑来迎接?

这可真是意外!

因为一般情况下,刺史都是派下面的一个参军迎接,就是宰相到了,人家刺史也未必会亲自出来迎接,这是惯例。

因为,刺史本身相当于半个钦差,虽然很多刺史本人品级不高,但是唐代实行的是州、县两级管理制,刺史这个位置最低都是正四品,可以想见其重要性。

“段公的面子可真大!”程处默在一旁说道。

段纶皱皱眉头,说道:“嗯,可能是有事情,走,先见见杨刺史再说!”

他认为自己没有这么大的面子!

……

众人见面行礼完毕,杨铸直接宣布了旨意。

段纶一听,摇摇头,心想,皇帝对这李丰也太关爱了。不过自己早就想回京城,这次倒是遂了心愿。

随后他转头对李丰说道:“李郎,恭喜你呀,又加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