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唯!”蒋县尉叩首道。

几人正说着话,远处烟尘滚滚,几人飞驰而来。

到得跟前,蒋县尉一看,来人是本县陈县令和两名典狱。

他给众人作了介绍。

“卑职参见特使!”县令陈平说道。

“免礼,陈县令客气了,既然陈县令公务繁忙,由蒋县尉陪同处理相关事务即可,陈县令何必赶来!”李丰答道。

“几件小事情已忙完!圣差驾到,卑职未能及时前来迎接,还请恕罪!”

“……”李丰没有再说话,古代人很讲礼节,自己说多了是废话。

李丰随后一看,自己在一行人越来越多,大约有一百多人了,幸好现在是农闲时节,田里的庄稼全部收割,否则的话,怕是会毁坏农田里面的庄稼的。

就现在这些人走路的速度,路上的蚂蚁也不知踩死多少。

“李郎,不知现在最紧要的是何等事务?”陈平问道。

他几次会议都没有参加,所以很多情况搞不清楚。

李丰给他简要地做了介绍,最后说道:“……现在主要的工作是征地建厂、勘探!特别是建厂,此时可得抓紧。附近农民可都已协调好了?”

陈平说道:“这毫无问题!出石油的土地,都是国有土地,可以随时收回。只要确定了建厂的位置,把户主找来交代下就是!”

“如此最好,走,找一户农家歇歇,我已经提前绘制了一副工厂平面布置图,我等坐下议一议。”李丰说道。

“李村正,赶快安排个地方!”蒋县尉说道。

“回蒋县尉,卑职看,不如就到王果家去,他家的院子大,这许多人才容得下!”

“嗯……也好!他是本县的大户,就上他那里去吧!反正也隔得不远!”蒋县尉点点头。

这个蒋县尉名叫蒋鹏,明法科出身,三十余岁,很精干的一个人。

县令陈平三十五岁,门荫出身,父亲曾经做过中郎将。

延州虽然有些偏远,不过说实话,和江南、蜀中比起来,这里离京城很近,也算得上是美差,一般没有关系的人,要好几任官才能够迁移到这里。

对了,这里再介绍一下古代的一项任官制度。对于没有什么关系和非才子型的普通官员而言,基本上是以该位置距离京城的远近来确定官位的好坏。

距离京城最近的位置越吃香,哪怕仅仅是京城周边的一个县尉,那也是很多人抢的。

你如果是大才子,那就不用担心了,科举及第以后,一般会留在京城任职,担任校书郎、秘书正字等等人人羡慕的职位。

其次,就是京城附近的县尉了,他甚至是校书郎的第二任官,非常抢手!

……

王果四十五岁,是当地的一个畜牧业大户,主要养殖马与牛羊。

据说,去年朝廷征讨高昌国,还在他这里征了二百匹战马,足可见其实力。

李村正提前跑来通知他,说李丰要来。虽然说在老百姓眼中是一个“官”,不过在王果面前,和一个下人也差不多,非常客气:

“王庄主,鄙人未能及时提前通知庄主特使要来,还请王庄主恕罪!”

王庄主一听,不由得眉头一皱,心想,你办事也太不靠谱了!人家李丰是什么人?而且还跟着四五品官员,如何不提前通知一声?

花点钱迎接这不算什么,关键是失了礼节,或者是得罪了人家,那可是天大的事情!

不过他也不想得罪李村正,只见他大手一挥:“哪里!这是李村正看得起小人!”

说完,他赶紧命人准备,同时亲自带人跟随李村正到庄子外面来迎接。

众人见了面,李丰被迎接进庄里。

……

李丰先问了主人一些情况,随后就急着办正事,把工厂平面布置图拿了出来,众人进行了认真讨论。

当然,这个图的格式和自己前世的图完全不同,他是按照现代人的习惯画的,否则的话人家会拿他当怪物,因为几乎没有人看得懂他画的图。

讨论完图之后,蒋鹏说道:“刘司马,这厂房可是县里督造?”

“当然!彭士曹是丞,他负责统筹!人员本县抽调人服役即可,如果需要特殊的工匠,再从其他县抽调,不过我觉得应该不用!”刘仁说道。

“那好,为了赶进度,李村正,你去把户主找来,我等商量建厂房一事!”蒋鹏说道。

李村正微微一笑:“县尉,王庄主就是户主!”

“那正好,王庄主这修房的事情……”蒋鹏话还没有说完,王果就大方的表示:“蒋县尉,小事情,再多的地小人都可以拿出来!”

彭士曹一听非常高兴:“好,王兄对特使的工作真支持,对了,听说令郎刚刚离开县学,何不到石油监谋一个差事?”

王果一听,大喜:“好啊!还请诸位官人照顾!”

李丰一看,古代士族力量大,这开采和冶炼石油的事情,还必须得到当地大族的支持。

想到这里他说道:“王庄主,可以把令郎叫来看看,如果合适的话,就跟着我跑几月!

还有,今后这大部分剩余油料,都要出售,王庄主也可以找人包销一部分,挣几文闲钱。

你等不要小看这燃料,用来点灯很方便的!现在很多人家中到了晚上天黑了就睡觉,油灯都用不起。

这东西之后,价格也很便宜。按照我之计划,这次地要建几个大厂,一年冶炼几百万斤,最后要达到几千万斤的规模,让天下的百姓都用上煤油灯!”

几千万斤?这得是多大的数量?众人自然惊得目瞪口呆!

李丰一看他们的表情,心想,几千万斤算什么?又不是几千万吨!

是刘司马问道:“李郎,那煤油可好烧?现在的石油可远远不如桐油好烧!”

“当然不比桐油差,最多还有一两个月,煤油就可以生产出来,你等看看就知道了!”李丰说道。

他想,自己前世的80年代以前,广大农村绝大部分都是烧煤油灯,后来才逐渐使用电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