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工科小生混大唐 > 第158章 出其不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尉迟恭听到李丰的建议之后,一直在心中思索。自己是一员勇将,少有奇谋,正面作战无敌。

不过,真若是打起大仗来,自知与李积、李靖、侯君集、李道宗等人相比,差得很远。

不过对于这急行军计策,他有些码不准:万一被敌人埋伏该怎么办?于是他问杨铸:“杨刺史以为如何?”

杨铸低头想了想,猛然间抬起头来,说道:“兵法有云,用兵在奇!鄙人觉得,李郎此计可以试一下!原因如下:

首先,尉迟都督打仗一贯喜欢冲锋陷阵,靠勇猛取胜,很少采用什么计谋,敌人或许疏于防范!

其次,从实力上说,如今处于敌强我弱,我方处于守势,如果主动出击,给敌人一个出其不意,也许会收到奇效。

再次,现在天气十分寒冷,大雪一直不断,根本不是适合作战的天气。不过,正因为如此,才更容易取得成功!

最后,他们所占据的罢交城,城很矮小,非常容易进攻,并不利于防守。而且对这些企图造反的突厥人来说,他们的优势是野外骑兵,防守并非其强项!”

尉迟恭一听点点头,说道:“好!既然杨刺史也同意李郎的意见,我就决定,后日晚就出发,杨刺史速速做好相关准备!”

李丰一见尉迟恭答应了,心中很兴奋,说道:“精骑突袭,只能够携带少量爬梯,攻城武器是个弱项。不过,既然罢交城是木城门,如今天寒地冻,水都已经成冰,卑职建议多带些石油与干柴,火烧城门,这增加了一道破城的保险系数!”

他想,可惜自己的汽油没有造出来,否则,要是带上几百斤去,威力可不得了!

“嗯,如此最好!我的意见是,我带领三千人为第一队,王都尉带领两千人紧随其后,杨刺史再带两千人为第三队。李郎带领一千人在此守卫延州城!”尉迟说出了自己的安排。

李丰一听,这怎么能行?自己是监军,要跟随主力前行才对,哪能够在此坐享其成?想到这里他说道:

“慢!尉迟都督,卑职的意见,卑职随同都督前行,至于守城,随便安排两个都尉与延州高长史即可!以防备外敌人的偷袭!”

尉迟恭一听,说道:“嗯,那也好!不过,夜晚行军十分辛苦,李郎可要保重才是!中途要是遇到敌人偷袭,只有自己照顾自己了!”

“多谢都督,卑职自有分寸!”李丰说道。

他想,我等是冒险偷袭人家,中途遇到敌人的可能性并不大。

……

接下来,就是出发前的准备,人员要精心挑选,马匹也要检查,有病的当然不能带出去。

古代骑兵前行,可不一定一人只有一匹马,尉迟恭的三千人,就带有六千匹战马以及若干的牛和骡子,所以才是精骑。是为了防止马匹损耗,按照1:2的比例配备,还有的骑兵是按照1:1.5的比例配备马匹。

当然,雪夜疾驰,后勤补给越少越好,毕竟距离也不远,众人只带干粮就行,所有的后勤补给让给第二队第三队携带。

程处默等人自然也要跟着去,不过,他们是一人一马,为了防止马匹冻死,所以有一部分人不能去。

程处默逮着这个机会岂可轻易放过?于是他安排刘审礼带一半的人在城中,将马匹全部献出来。

刘审礼岂能错过这个机会?他向李丰提出请求,非得要跟着去!

李丰一看,只不过五十人而已,缺的马匹,完全可以由尉迟恭补充,因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损失三千匹马匹,毕竟只有七八十里路。

于是干脆安排五十名护卫一同前去,程处默一看,只得作罢。

……

雪停了!

一轮明月高挂天空。

大地一片雪白,这样的天气,即便没有火把,晚上也丝毫不影响行军。

李丰骑在马上,与众人拍马疾行。他估计气温可能在零下十来度,金吾卫待遇不错,与北衙卫士相比,几乎一模一样,所以他们的衣着很好。

不过,普通骑兵就差一些,好在温度也不算太低,这些人穿着夹絮冬衣,因为只有七八十里路,勉强对付得过去。

如果太远的话,如果走上四五百里,李丰估计就他们这个衣着,减员率可能在六七成。

按照计划,他们用最多三个时辰,抵达罢交城下。

从这里到罢交城,本来应该沿着河谷前进。不过,为了敌人的要害处设伏,李丰建议故意多了一个圈子,从杨家岭走过去,多走了二十多里。

不过他认为值得,因为这一段路平坦一些,更安全,多花大半个时辰而已,并不影响今晚抵达罢交城的进度。

开始的速度很快,一个时辰走了三十多里,后来有些疲乏,加上积雪较深,速度有些慢,一个时辰只有二十里,但是比步行也快了一倍。

到凌晨丑时六刻,大军抵达罢角城东部五里地,前方斥候回来禀报有一个惊人的消息:敌人居然毫无防备!

尉迟恭一听,大喜!忙下令道:“胡都尉带一千人攻北门,我带领两千人攻南门!”

“唯!”胡都尉领命。

李丰自然跟随尉迟恭行动。

……

李丰带领五十名亲随,跟着到了城外之后,发觉城墙上的虽然有火把,不过那些人不知道躲到什么地方去了,多半是在睡觉。

依然不用打火把,尉迟恭悄悄命人开始搭设攀城的爬梯开始给攻城!

李丰一看,娘的,按照现在这个情况,看来自己带的石油肯定派不上用场了!

这时尉迟恭走了过来,笑着对李丰说道:“李郎之奇计果然了得,这次能够打败或者活捉骨利,李郎可是首功!”

“哪里?尉迟都督之功,卑职哪里敢抢?”

“不然,如果没有李郎的奇计,结局还不知如何呢?当然李郎是首功!”

“……”李丰没有再说话。

其实他这计策,虽然是从语文课本上受到启发,不过,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李积所送兵书的影响。

他想,看来果然要冒些险才行!回到京城之后,还得要想办法去拜访一下李靖,再学习些用兵知识!

那侯君集就是李靖的徒弟,可学到了不少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