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汉朝初年。

刘邦确实从这辽朝的特色制度中感受到了一定的惊讶。

此时是大汉刚刚开国不久,各项制度也在草创的时期。虽然很大一部分制度刘邦等人已经沿用了秦始皇所创的基本结构,但也根据大汉此时的情况作了些许调整,如一定程度上的分封郡国就是如此。

后世的王朝虽然也各有创造出不同的制度,但大多数都是可以向前参考——参考大汉;但秦汉初期的这些年,君主和臣属们却是切切实实在一步一个脚印地摸索,同时,也很愿意能够有一些不太相同的制度来作为参考资料。

就算不能用到大汉身上,那也能开阔一下思路,拓宽一些原本脑中可能存在的限制,不是吗?

因而,刘邦几人对于辽朝的这个“游牧制度”是相当充满兴趣,如今看来,也确实没有辜负了他们的兴致。辽朝,真的颇有些不同啊。

能够以这样绝对区别于大部分王朝的行政制度,统御一片土地二百余年,显然这种制度还是颇有价值的,起码很适合辽朝自己。

“若是如此,那这辽朝的行宫部落应当极为庞大,”刘邦道,“各翰鲁朵、中央朝堂、主要部族大量随行,那日后辽朝被金灭亡之时,必然是金朝的军队击溃了皇帝所在的行朝。”

很明显,辽朝的核心不在任何一个京城,即使金军将京城都打了下来,确实对辽朝的国力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但也不能算是彻底消灭了辽朝的核心——只有皇帝所在的行朝,皇帝的翰鲁朵也被消灭,才能算是达成目的。

怎么说呢,这确实是一个保存国脉延续的好方法,毕竟平时就四时迁徙,想来也已经习惯了携带大量物资人员移动,颇有经验……只不过,这种制度并不适合大汉。

汉朝,元狩四年。

霍去病觉得辽朝这样的制度显然说明了一点:“他们一定有很多马匹……”

若是没有足够马匹用来时刻通信、传递文书,如何能够维持得了这样的“行朝”制度?

皇帝总是在迁徙,行宫部落的所有人员同样在迁徙,虽然这种迁徙应当不会是那种急迫赶路,也未必是所有人都通过骑马来行进,但也必然需要大量的马匹来用作运输。

霍去病回想着辽朝所占领的领土,不由想到,果然,还是北面的草原地区更容易有大批的马匹吗?下次北征,匈奴能给大汉贡献多少马匹?希望他们能够努力一些。

(匈奴:……微笑)

明朝,洪武年间。

朱棣感叹:“不只是处理日常朝政、召开朝会,辽就连科举放进士的仪式都是在行宫里面举行的……”当然,召见各国使节也同样如此。这实在不得不让人感叹辽朝这对于行朝制度的贯彻。

“说起来,辽的这个行朝制度和四时捺钵,好像确实有助于在国破之时皇帝逃亡的。”朱棡对于辽朝制度的这个效果持有肯定态度,辽朝立国二百年了,天祚帝在那时候还能那般逃亡,若是从他在战场上逃入夹山开始算的话,直到最后被完颜娄室抓住,足足有三年。

三年,在辽朝当时那种兵败如山倒,金兵一触即溃的情况下,实在不能算短了。

“天祚帝?他是不是被封为海滨王了?”朱橚向几人看去,得到肯定的点头后,提出了一个好像有些牵强,但好像又有几分道理的问题,“我怎么觉得金好像很喜欢给这种情况的人封一个与海有关的封号?海滨王,海陵王……”

一个辽朝末帝,也算是废帝了;一个金自己的废帝……

【这样的行朝制度,也给辽朝皇帝们创造了巡视地方事务、按察民情、考核官吏政绩、选拔人才的机会。皇帝巡幸所到之处,当地和附近的地方官员入朝觐见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一项固定制度。】

【而行朝制度带来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朝政处理方面,在人口行政等方面的日常管辖也有影响。】

【在正式设立枢密院后,枢密院就逐渐成为了辽朝最高的行政机构,又分南北两部分,北枢密院执掌契丹部族的军政和民政,南枢密院执掌汉人、渤海人等的军政和民政。】

【但除去这两部分外,辽朝还存在一部分权力并不在枢密院的执掌之中,那就是隶属于翰鲁朵的人群的军政和民政大权。】

【这正是与行朝这一制度相关的。契丹行宫都部署掌管翰鲁朵内契丹族的军政和民政,汉人行宫都部署掌管翰鲁朵内汉人、渤海人的军政和民政。】

唐朝,贞观年间。

“所以,这岂不是说在正常的行政机构外又独立出了一个可以与枢密院相等同的机构?”长孙无忌道,这简直是说“行宫都部署”就是皇帝最核心的一部分系统。

中原王朝有没有类似的职位?有,但那都基本上属于内廷,也就是打理宫廷人事,确实对权力有着一定影响,但通常在规制内的话也不过尔尔。

但辽朝独特的行朝,行宫部落则让“行宫都部署”的权力大规模扩大——其所掌管的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又有经济、政治、军事力量的,堪称为一个部落的存在。而更关键的是,这个部落,还是皇帝的心腹之所在,是皇帝、皇族的经济力量、军事力量的重心所在。

行宫都部署,不需要超出规制,他们的正常权力范围就已经足以造成庞大影响了。

房玄龄同意他的观点,这个行宫都部署具有巨大的政治影响力:“所以,这相当于在某种程度上,辽朝有着两个并行的重要机构,一个是枢密院,一个是行宫都部署。”

不论是契丹行宫都部署,还是汉人行宫都部署,都显然并不受到枢密院的管辖,而是直接隶属于皇帝。

那辽朝屡屡出现的叛乱谋反,是不是也会有各个行宫都部署参与其中?

【因此,行朝就是整个辽朝的心脏所在。】

【各项政治活动,礼仪活动都在行朝中举行,并有着一套完整的流程;各个重要的政治变动和斗争,也都发生在行宫之中。就连最后金朝灭亡辽朝、摧毁辽朝的政权,也是不断追击天祚帝所在的行朝,而没有因为攻陷了五京而停止。】

【总之,辽朝的这种特色行政制度,也是耶律德光的一大贡献,在耶律阿保机的基础上,耶律德光将这种制度再次深植,使其最终成为了贯穿辽朝始终的基本制度。】

辽朝,会同元年。

耶律德光并不觉得这段话中的内容是什么好事:他还希望那金朝能够认为攻陷了五京就是成功呢!这样,起码他大辽的很多重要东西可以保存下来。

他想,自己的故事大约就要结束了吧,之前都已经讲到自己驾崩了……至于说自己的问题,神迹其实也已经给出了答案:南下,以及继承。

南下,神迹中他自己就总结出了问题所在,而如今他也相当明确一点:自己错过了入主中原、或者说起码占领一片土地的大好时机,之后的大辽,恐怕就没什么好机会了。直到那宋朝建立并且北伐,大辽也还是守着燕云地区,未能南扩。

这是自己错过了机会啊!

而继承问题……虽然确实耶律阮他借助了贵族的力量上位,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后果,但这同样和自己也有一定关系——安排继承人,到底是皇帝的责任之一,而自己没能让大辽的皇位得到有序的传承,同样也应当对那些后果负有一定责任。

耶律德光觉得神迹应当讲完故事了,于是他开始思考可能出现的彩蛋:“你们觉得,朕的大辽能够获得什么样的彩蛋?”

直到现在,耶律德光其实还是有些不解:为什么要叫“彩蛋”?是汉人中有什么说法,而自己对汉学掌握的还不够精通吗?

辽朝贵族们见皇帝此时没有再盯着他们思考谋反的问题,纷纷开始转动脑筋:“依臣之见,可能会是我大辽和那个金之间的事情。”某部的夷离堇道,他说的比较婉转,大辽和金之间的事情,还能是什么?不就是大辽被金灭亡了吗?

至于说称呼大契丹为大辽,左右皇帝陛下已经开始在话语中用这个国号了,他们自然要跟上脚步。

另有大臣道:“未必,也有可能是我大辽发生转折的时候。”像唐朝,不就是安史之乱这一由盛转衰的节点?而大辽和那个金之间的事情,在那宋朝的彩蛋中就已经提及,很可能不会再次出现。

当然,在场大臣们还想到了一个可能的内容:储位之争,就像汉武帝和戾太子的那个彩蛋。

不过,这东西可不好现在说出来,毕竟大辽的储位之争……都已经知道陛下驾崩后皇位又到了人皇王一系,而且又有贵族谋反不断,怎么想这把火都很容易烧到他们自己身上啊。

所以,这个可能性还是算了说吧,反正他们不说,陛下自己也已经想到了。

耶律德光确实想到了,他还想到了自己的儿子们,主要是和皇后的两个儿子——耶律阮登基,他们的情况会是如何?会不会也成为了那些谋反的大辽贵族之一?述律的身体情况又不算很好……

【好了,本期万界故事会:那些神奇的太宗们之辽太宗,到此就结束了!】

【接下来,将由辽朝幸运观众抽取本次故事会的经典彩蛋~】

辽朝,会同元年。

耶律德光不断祈祷,默默准备,希望自己能够抽到一个和大辽政治方面有关的彩蛋。至于说大辽和金之间的事情,大致也能推断出来,因而暂时也没有大辽本身的政治问题重要。

【恭喜辽-会同元年-耶律德光抽到互动视频彩蛋一个,语录彩蛋四个。】

宋朝,开宝年间。

赵德芳道:“莫非日后的彩蛋都会是一个互动视频,四个语录?”好像自从他大宋这样以来,后面的太宗故事彩蛋都是如此。

赵匡胤觉得有可能,但这个问题现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辽国这一次的视频彩蛋:“一定要细细记下来,不可有半分遗漏!”他嘱咐着负责记录的心腹官员,甚至自己都拿了笔和纸准备随时记录重要内容。

积极的程度简直和辽国的君臣们相差不离了。

【那么,从互动视频彩蛋开始~】

【互动视频彩蛋:贵族风尚】

辽朝,会同元年。

所有人都在互动视频彩蛋的标题出现的那一刻,陷入了深深的沉默。

这个标题,这个标题……不知道多少人心中恍惚,又充满怨气地开始咆哮:天要亡我!

贵族风尚,大辽的贵族有什么风尚?衣着?饮食?娱乐?虽然这些都是风尚,但只要是看过神迹前面播放的故事的人,都不会觉得这里的贵族风尚是指这些衣食住行方面,这里的“风尚”,明明是——

是谋反叛乱啊!

不止会同元年的大臣们感觉到了些许悲愤之情,其他时期的辽朝大臣们俱都如此。不要说人数多了,皇帝就会看在所有人的面子上不下狠手、只采用预防的方式……这话纯属哄人。

唐朝,贞观年间。

李世民也陷入了微妙的沉默之中。

半晌,他开口道:“朕是不是应该庆幸,朕没有抽到什么大唐宗室风尚……之类的?”

毕竟,这个辽朝的贵族风尚,他们的活动热情,看起来就很有些神迹中说的大唐宗室的活动热情的既视感啊。

要李世民说,大唐由盛转衰的事情当然相当重要,不过若是宗室风尚,实际上也能够给他带来非常多重要的讯息——但是他是真的不是很愿意看到什么宗室风尚,即使知道这很有用。

可能,这就是他少见的逃避心理吧。

【每个王朝的贵族群体,都有着区别于其他群体的特点,这些特点遍布衣食住行、教育、思想等方方面面,而对于大辽贵族们来说,有一个可以称之为风尚的特点,是他们最鲜明、最独特的,甚至可以算作是其他王朝的贵族都不能及的独到之处。】

【这个风尚,就是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惧皇权,不畏权威,为了自己的梦想勇敢拼搏——谋反叛乱。】

【而这一风尚自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登上汗位以来,就已经存在。】

辽朝。

各个时期中,所有和皇帝一起观看神迹的大辽贵族们都在心里戴上了痛苦面具:不要再说了啊!

当然,每个人都是在心中呐喊,面上的神情非常得体,绝对没有丝毫有碍观瞻,而是充分地向皇帝展示着自己的忠心耿耿。

至于人数较少的汉人高官,则更为淡定一些,毕竟,在大辽,谋反这种事通常是不会和他们产生什么关系的。

而一些真的起了心思,或者已经开始计划搞一搞这个风尚的大臣们则是绷紧了心弦,开始思考若是被神迹披露,自己应该怎样保全自身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