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此时,是太宗十三年四月末。】

【此外,左翼军在哈丹的带领下也在不断进军。】

【左翼军从喀尔巴阡山以西的特兰西勒宛尼亚(特兰西瓦尼亚)境内进军,通过大量山林地带后到达了鲁丹城。】

【鲁丹城虽然也知道近日有蒙古军队来袭,但他们对于蒙古军队的具体情况同样不甚了解。】

【面对哈丹率领的左翼军,鲁丹城的兵民主动出城迎战,而令他们惊喜的是,这支来袭的敌军好像不怎么能打的样子啊!】

【是的,哈丹也选择了带着军队佯作不敌,向后败退。】

【鲁丹城的兵民击退了蒙古军队后,觉得蒙古军队不敢前来进攻,于是带着一种大胜的快乐回到城中,举城燕乐,大摆宴席庆祝胜利。而在庆祝的同时,他们没有再进行任何防备,甚至连城门都没有关闭。】

【就在他们沉浸在宴饮中时,蒙古军队已经悄然而至,突然攻进城中,一举攻克该城,军之所至,望风披靡。】

【随后,蒙古军队又穿越山林,攻克了瓦剌丁城及圣脱马桥镇。】

【至此,蒙古军队已经完成了对匈牙利全境的占领任务。】

【太宗十三年夏,蒙古军队的各路兵马重新会合于塞育河畔,扎营休整。拔都一边休整,一边又分派了土人,前去治理各个城池,收敛赋税,用来供给军需。直到冬天,拔都才又发动军队,越过多瑙河向西扫荡。】

【第二年,四月,西征大军踏上了归途。】

汉朝,景帝后元年间。

“果然,窝阔台死在十三年的话,西征大军是无法及时收到消息的……”刘启印证了自己的猜想,随后又有些好奇,“那么这段时间是由谁处理国政大事?是窝阔台的小儿子,还是他的皇后?”

现在看来,窝阔台大约是在十三年年尾死的,然后第二年四月份西征军队拔都等人收到了消息,这个时间上是合理的。

但是,按照蒙古人的那个忽里勒台制度,显然这些西征的诸王若是没有回去,这个大会是无法举办的——别的不说,窝阔台自己的儿子还有人尚在西征军之中呢。

那么,在忽里勒台正式举办、确立新任大汗——不管窝阔台自己有没有选定继承人——之前,这段最高权力的空白期,朝堂政事有谁统领?

窝阔台登基之前,是按照蒙古人的幼子守灶传统,由弟弟拖雷摄政监国。这一次,也同样会由窝阔台的幼子摄政吗?话说,窝阔台的幼子是谁?

至于说皇后摄政,这也算是常见方案了。

刘彻想起来一个人:“那个统领中路军南下随后身亡的阔出,他是不是窝阔台原先较为属意的继承人?”他可是死了。

若是这样的话,那在窝阔台的诸子之中,继承人的问题可相当大,其中的操作空间也相当大了。

大蒙古国,太宗年间。

窝阔台也在思考自己的继承人问题。

说实话,现如今的这些儿子们之中,他更喜欢的还是阔出,阔出的母亲脱列哥那也是他更颇为喜欢的女人。他是有意在自己生前明确将阔出立为太子的。

神迹中自己将阔出派出去带兵南下,大约也是要让他积攒经历,培养班底。

可神迹中的他偏偏死了!

这就糟糕了。

若说自己的其他几个儿子中,自己还有没有比较看好的人选,当然不能说完全没有;但是,但是阔出也已经有了子嗣,他的儿子失烈门,自己也一向颇为喜爱。

窝阔台不能肯定,神迹中的那个自己在阔出身亡之后,会不会想要直接立阔出的儿子、也就是孙子失烈门作为继承人。这不是没有可能的啊!

像是察合台一系,不就直接越过了子辈选择了孙辈么。

但是,经过神迹先前对于大蒙古国继承制度明里暗里的不看好,窝阔台现如今也对于自己的意志在自己身死后能否被遵守产生了浓厚的怀疑:等到自己驾崩,等到西征军归来,等到忽里勒台大会召开,这其中需要的时间可不少,而在这段时间之后,自己的命令还能奏效吗?

至于说在这段空档期内的摄政人选,窝阔台要比其他人清楚得多,如果摄政之人不是自己的某个儿子,那多半就会是脱列哥那,乃马真氏。

【说回大蒙古国。】

【除去不断的征伐扩张领土范围之外,窝阔台在位期间也对蒙古的各方面制度有了新的建树。】

【而这离不开一个人,也就是之前提到过的耶律楚材。】

【之前提到过,在早先的蒙古部落也好、初期的大蒙古国也好,是没有一个类似中原国家的赋税制度的,到了窝阔台登基之后,才逐步确立了一些赋税相关的制度,并让耶律楚材和马合木·牙剌瓦赤分别统计中原和西域的户口。】

【但事实上,窝阔台登基初期虽然确立了一部分相应的赋税制度,但整体上还是称得上没有一个成体系的赋税制度的,或者说,没有一个类似中原的成体系的赋税制度。】

【换言之,蒙古贵族中,并非所有人都认为他们应当效仿中原制度,从事农业生产并建立相应制度。这和辽朝、金朝并不相同。】

【金朝从根底上来讲就并非游牧,而辽朝虽然一直都保持着游牧底色,但他们也并没有认为中原的赋税制度、农耕经济无足轻重。】

【但蒙古不同。】

【在不少蒙古贵族的眼中,中原人、汉人,以及他们从事的农业等方面毫无价值。】

【举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在攻克金朝之前,大臣别迭对于蒙古已经拥有的中原土地是这样的看法:汉人对国家毫无用处,不如将他们全部赶走或者杀死,让田地上长出茂盛的牧草,让这些地方都变作草原,用来给我们放牧。】

辽朝,会同年间。

“啊这……”耶律德光对于蒙古人的想法目瞪口呆。

他自认大辽的根基始终都是游牧,也不打算让大辽全数效仿中原汉人,也认同神迹对于大辽的评价——从未丧失过游牧的底色,他也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大辽,契丹人的根就在草原,怎么能够放弃草原变得和中原一模一样呢?

况且,这样草原和汉地分治,也没什么不好啊。

但是,即便是最坚持契丹游牧、草原本位的一部分契丹贵族们,也不可能像是这些蒙古人这样想啊!

坚持草原本位是一回事,把中原的田地全部变成草场是另一回事了啊!

他难得有些迷惑地看向自己的重臣们,大多是契丹贵族,也有零零散散的汉人:“你们说,这些蒙古人是怎么想的?”

在场之人皆无言以对。

怎么想的?他们也想知道这些人的逻辑究竟是怎样的。想要保持草原本位没问题,想要把汉人俘虏搞到草原上也没毛病,想要弄出一些奴隶来也在正常的逻辑范围内。

但是这种把田地变成草场,一点汉人的赋税都不打算要,一点中原的赋税制度都不打算采用的想法,那就真的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范围。

——别的不说,就让这些地方按照老样子耕种,然后从中抽取赋税,不好吗?

只见过不采用其他官制和文化的,没见过连中原的赋税制度都不打算用的。

宋朝,开宝年间。

“……”赵光美也有些迷茫,“不汉化的异族确实不少,但是占领了土地后不打算搞赋税制度的,我确实是才知道……莫非是历史上也有过,但我读书太少没有看到?”

赵匡胤神情颇为凝重。

从这一件事情上就能看出来,这个蒙古,对于中原的负面影响大约要比辽、比金都大。

别的不说,辽也好,金也好,虽然他们在一段时间中烧杀抢掠的不少,但是对于中原的制度和文化都是比较积极的,其后各项制度的设立、对于原中原地区的治理都是按照中原的方式来的,按照汉人的方式来。

或者说,不管他们对待汉人的态度是什么情况,也不说他们对契丹人、女真人给了多少特权,在治理地方这一块,辽金都还是想着正儿八经地统治、治理这些地方的。

但是蒙古呢?这一次大约是被耶律楚材劝住了,可之后呢?之后的每一件事上,大约蒙古贵族都会和中原有着冲突,耶律楚材又能拦住几次?再有,这种把田地变成草场的事情属于大事,耶律楚材有心力去管,那其他的一些较小的事情呢?

赵匡胤有些怀疑,蒙古人,他们对于中原的态度到底是什么?他们有想过正儿八经地治理中原地区吗?

【这件事被耶律楚材知道后,他向窝阔台进言:汉人对国家是有用的。您可以让他们工作,然后抽取他们的税。如果能够定下中原的地税、商税,加上盐铁酒土产等方面的税收,粗略计算下来,每年都能够抽取到五十万两银子、八万匹绢帛、四十余万石的粟。】

【这难道不是非常多的好处?】

【况且大汗您即将要攻取金朝,这些赋税都可以用来供应军需啊。】

【听了耶律楚材描绘的场景,窝阔台心动了,便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将赋税之事交给了耶律楚材,耶律楚材便保举了二十人,让窝阔台设立十路课税使。】

【太宗二年十一月,大蒙古国设立了十路课税使,分为正使与副使。

陈时可、赵昉使燕京,刘中、刘桓使宣德,周立和、王贞使西京,吕振、刘子振使太原,杨简、高廷英使平阳,王晋、贾从使真定,张瑜、王锐使东平,王德亨、侯显使北京,夹谷永、程泰使平州,田木西、李天翼使济南。】

【课税使专掌钱谷,直属于可汗,不受地方官管辖。】

【到了太宗三年八月,窝阔台到达西京大同,耶律楚材将十路收到的银子、绢帛和粟都陈列在行宫庭院之中,窝阔台非常高兴,从此蒙古的赋税制度才定了下来,也由此避免了将田地变成草原的情况出现。】

【随后,就在八月,窝阔台设立中书省,以耶律楚材为中书令,粘合重山为左丞相,镇海为右丞相。其中,粘合重山为女真人,镇海为客列亦惕人。】

唐朝,贞观年间。

“幸而有耶律楚材,也幸而窝阔台能够愿意听从耶律楚材之言。”房玄龄叹息。

从先前神迹说别迭的想法可以代表相当一部分人的观点就能明白,在真正掌握权力的蒙古贵族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压根没想过按照中原的方式来治理中原的,也压根没有打算把汉人当人看。

——虽然随后窝阔台即使同意了耶律楚材的做法,实际上也多半没有将汉人当做人来看,但是,起码,汉人有了价值。

没有价值,或者明明有价值却不被认为有价值,才是最可怕的。因为倘若如此,那么按照那一部分蒙古贵族的做派,他们是真的能够随意杀人的。

至于说幸而有耶律楚材,也幸而窝阔台愿意听耶律楚材的建议,那不是当然的吗!

虽然,在蒙古的统治群体中,肯定也不是所有人都认为应当把中原也按照蒙古的游牧传统进行治理,但是架不住那些支持游牧的人多半是蒙古贵族啊!

而且就算有人愿意向窝阔台进言,那么他们的话能否被窝阔台听入耳中、窝阔台是否原因按照他们的进言进行尝试,都是未知数。

而耶律楚材,这么一个在成吉思汗时期就受到了任用——虽然并非是政事上的任用,在窝阔台继位时又发挥了作用的人,他的存在和他的立场,就非常重要了。

虽然他是契丹人,但此事上,足以传颂青史。

“不过,蒙古在用人方面,当真这样宽松?”长孙无忌对此颇为疑惑,虽然按照蒙古的风格,此时重要的官职、实权足够的官职大约是在军中,但是中书省既然设立,居然其中并没有一个纯粹的蒙古贵族……

【当然,此时的中书省并未完备,事实上,蒙古-元的中书省制度,直到元世祖时期才算是完善起来。】

【这一次十路课税使的成功,让窝阔台和蒙古贵族们认识到了中原民户的作用,算是奠定了基础。在后来灭亡金朝后,窝阔台再次进行了对民户的统计。】

【而说到金朝灭亡,耶律楚材在其中再次发挥了重要作用。】

金朝,天会年间。

完颜晟顿时明白了:“他阻止了那些蒙古人屠城,或者说减少了屠杀的人数,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