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血誓征程 > 第6章 冀南狼烟起 乱世出英杰(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章 冀南狼烟起 乱世出英杰(三)

也就是打了个小盹,杨毅就起来了,他让韩泉老常带着缴获的三万法币赶着车直接去邯郸,让杨静柳林抓紧把钱花光,又让柳铁柱中队的五个队员赶着三辆马车回鸡鸣山把最后一批山货皮革送到邯郸卖掉。安排完事情,杨毅、柳杏儿、老爸老妈、大兰一家五口人开始往地下密室搬运东西,小兰则在前院看孩子照看门户,由于东西较多,大家忙到近中午才把东西全部藏好。

林颖真是疲惫至极,一旦睡着就进入了深度睡眠,东屋搬箱倒柜那么大动静竟然没把她惊醒,直到快吃午饭了,柳杏儿才把她叫起来。

吃完午饭,杨毅开始给大家布置任务,杨毅自己、柳杏儿、大兰、小兰和妈妈朴英顺从今天开始一起跟林颖学习使用电台,青青、秋儿由老爸带。把个大兰小兰愁得直叫苦:“那还学不学外语了?”

林颖听了极为惊讶:“啥?你们还学外语吗?”

小兰撅着嘴说道:“可不是咋的,我哥逼着人家每天又要学日语又要学朝鲜语,现在还要学发电报,我快疯了。”

林颖对杨毅再次刮目相看,心里感叹:“世上竟然有如此年轻厉害、如此好学上进、如此有理想有追求的少年土匪头子,实在是无话可说了。”

杨毅放宽了要求,大家必须在短时期内学会接发电报,其他事情都可以缓缓,就这样家庭内部的电台扫盲班匆匆开学了,好在有实物,滴滴答答的倒也有趣,最好玩的还是林颖能调到长波,在前院屋子里低声讲话,后院屋子的电台和收音机都能收到,这可是太神奇了,一家人的兴趣一下子调动了起来,教的卖力学的用心,场面很有些感人,老栓抱着大外孙又嘿嘿的笑了。

晚上杨静、韩泉和老常回来了,杨静告诉杨毅沿着平汉线的公路上出现了很多溃兵,不少地方武装和农村富户都到路上设摊购买溃兵的武器弹药,今儿个柳林也去公路上等了俩小时,买到了8支上好的步枪和二百多发子弹,拢共才花了不到100大洋,这买卖实在太划算了,杨毅一听来了劲:“明天咱带着两辆大车拉上一箱子大洋,也买洋落儿去。”

转天鸡叫三遍,贪财的杨毅让柳杏儿在家督促家人学电报,自己和杨静叫着韩泉老常,赶着两辆大车就出了发,到了集安,城门已开,找到柳林夫妇,在柳林的建议下扫荡了街上的饭铺早点摊,买了六大笼扇馒头包子糖三角,然后去了顺邯公路,一上午生意好得不得了,络绎不绝的溃兵有杂牌军也有中央军,一看杨毅这边有吃的,就先涌过来用枪支弹药换馒头包子现大洋,一杆八成新的汉阳造5块现大洋俩馒头,一杆中正式10块现大洋俩肉包子,子弹1块大洋20发,童叟无欺,不到中午,两辆大车装满了枪支弹药,一箱子银元也见了底,一家人兴高采烈往回赶。

杨毅懊悔的只揪头发:“开始就不该要汉阳造,就该只要中正式和马四环,明儿个只要这两种枪,另外多要子弹手榴弹,枪可以少一些。”

回家照旧是绕过集安县城,晚上到家清点,一共买了68杆汉阳造,33杆马四环和74杆中正式,子弹是清一色的七九子弹,一共六个大口袋,手榴弹都是国产木柄式有一百多颗。

尝到了甜头,几个人转天又去了,晚上换回来143杆中正式53杆马四环,一杆汉阳造也没要,子弹买了10口袋,手榴弹买了200多。

第三天贪心不足的杨毅又去捡便宜,还没到邯郸城,就遇上了漫天日军飞机轰炸邯郸城,城里的军民洪水般涌向城外,日军飞机追着逃跑的人流射击,杨毅见机不妙拉转马头仓惶逃命,再没了发国难财的心思,狼狈的逃回集安县城后,立即到诊所着手疏散撤离事宜。

杨静给了坐诊老中医齐先生一封银元让他回了乡下老家,两个药店的伙计潘安薛礼都是东北的难民,携家带口也不想再跑了,杨毅给了潘安200大洋让他一家住进西边的院子,给了薛礼200大洋让他一家住进药店,嘱咐他们要是城里打起来了就躲进地道,小鬼子进城要拿什么都给他们不要反抗,保命要紧。

大家七手八脚把药店里贵重常用的药材和治疗仪器设备装上了大车,又去了西城让徐远征的妻子叶文萱和盼盼把家里的细软装车,柳林去军营找到徐远征回来跟妻子女儿告了别,杨毅跟徐远征商量好今后联络的方式后大家就分了手,柳林夫妇护着叶文萱和盼盼去了鹰嘴寨,杨毅杨静韩泉老常回了翠屏村。

晚上刚进家门,老妈就面色阴沉的告诉杨毅,日本电台广播今天中午日军14师团在土肥原贤二的率领下占领了顺德城。狼,这回是真的来了!

土肥原贤二率领的14军团自开启向冀南进攻的战役后,一路披靡,没用两天就拿下了石门,没有休整又与108师团齐头并肩继续向南挺进,几乎是一天占领两个县,这完全得益于空军的帮忙,其实那些县城都有中国军队驻守,少则一个团多则一个师,不过只要看到日军飞机,国军立即做鸟兽散,十月十四日国军三十二军驻守部队在刚发现日军一个侦察小队时就仓惶让出了顺德城,弄得日军侦察队少尉以为支那将军要学孔明摆空城计,在城门外转悠了一天愣是没敢进城,直到主力十五日到来后才浩浩荡荡的开进了顺德城。

土肥原师团长揉着后腰痛苦的直叹气:巴嘎雅路!支那军人良心大大的坏了,丝毫没有武士的荣誉感和勇气,难道就不能堂堂正正的跟大日本皇军决战一场吗?除了跑还是跑,14师团这几天地盘拿下来不少,可惜没消灭多少支那军队,反倒是为了占据这些地盘要不断地分出宝贵的皇军主力护城,目前14师团的战斗力大大的被削弱了,这种情况不能再持续下去,目前必须等到国内派来乙类师团接收占据的地盘,以保证主力师团的战斗力。

14师团指挥部在顺德城安营扎寨住了下来,同时进入顺德的还有华北治安军总司令齐燮元麾下少校营长贾家三少爷贾进国。

第二天下午北平电台广播:“昭和12年10月16日,大日本皇军14师团牛桐旅团胜利占领冀南古城邯郸,河北全境回归满洲国指日可待。”

邯郸作为战略要地的重要性,不仅因为邯郸市是连接山西河南山东的交通枢纽,更因为邯郸西面有着蕴藏丰富的煤矿和铁矿,在日本人眼里这些矿藏比起地盘乡镇重要得多,占领了中国的矿产就等同于提升了日本本土的国力。

所以在占领邯郸的第二天,牛桐旅团长就派出本部涧川步兵联队向磁县方向打出一记左勾拳,又派出青木联队从集安方向打出一记右勾拳,计划一南一北对峰峰矿区形成钳形夹击,力争全部无损的获得峰峰煤矿。

日军的攻击速度实在是太快了,于家窑前段时间突击开采的上千吨煤炭堆在矿区煤场根本没能拉出去,邯郸就陷落了,就在于梓轩悔恨交加犹豫不决的时候,护矿队安排在集邯公路路口的哨兵就急匆匆来报,鬼子的大部队下了大马路,离村口已经不到15里地了。

形势万分紧急,纪逢春把杨毅安排的撤离路线对于梓轩讲了,建议于梓轩带领乡亲们和矿工家属往太行山里撤退,到时候有山里的朋友们接应大家。

可惜于梓轩却不放心把于家万贯家财和满门家眷交给山里的土匪,命令儿子于世铎、侄子于世钊率领自家护院亲卫和本村乡亲民壮组成的第一百人队护送村里的乡亲包括自家家眷向南撤退。他认为南面50里就有国军的峰峰煤矿警备团,团长跟于家的关系一向不错,关键时刻对方不会见死不救。

于梓轩让胡风、纪逢春带领由矿工组成的第二、第三百人队到村前二里那个隘口去阻击日军,掩护于家上下数十口人和全村老少还有矿工家属撤退,如果挡不住日军,也要把日军引向西面山里,让乡亲们安然脱险。

于梦娜一直牢记着杨毅的叮嘱,准备了马匹,不过她没和妹妹一起逃走,而是让远房堂哥于钱和丫环灵儿陪着妹妹各自骑马向正西逃命,绕过集安到翠屏村找杨毅求援。

于梦娜自己带着丫环巧儿也没跟着父亲向南撤退,而是跟着恋人胡风一起带着第二、第三护矿队在隘口迎击日军。

这个隘口是前段时间在纪逢春的要求下修建的,两边山坡都用人工铲成陡峭的坡面,山顶上也用石头砌了一道一尺高的卧姿掩体墙。

纪逢春让第二队分成一半驻守两个山坡,东山坡由二队队长孙北啸率领50人枪,西山坡由纪逢春自己亲自带领50人枪,居高临下迎击鬼子。

纪逢春还让人把矿工们发明的滚木雷搬到了两个山头上,所谓的滚木雷就是把掏空的一米左右的圆木里面装满开矿用的黑色炸药,放进去雷管导火索,再用木楔子把两端塞紧,就成了会爆炸的滚木擂石,杀伤力不大动静可不小,护矿队做了五六十个,纪逢春让每个队员上山时都扛了一个。

三队队长袁力领着50人两挺机枪在山坡下的半圆工事里正面跟鬼子硬抗,胡风、于梦娜带领三队的另外50人躲在山后面做预备队,随时准备援助正面的阻击阵地,纪逢春和胡风商量好,无论如何也要坚守到天黑,为村民和矿工家属争取到5个小时的撤退时间。他俩把这一目标告诉了护矿队员,护矿队员们为了自己亲人们的安危,都表示宁死也要扛到天黑。

下午3点,挑着膏药旗排着两列队形的鬼子先头小队露头了,三四十个鬼子趾高气扬耀武扬威的大步向隘口走来,在他们看来拿下顺德邯郸这种大城都没遇到像样的抵抗,占据个乡村矿山更不会有什么阻力。

纪逢春心知这是护矿队成立后的第一战,第一仗必须要打赢,这样才能打出士气来,才能给大家带来坚守的信心。所以他反复叮嘱大家不要急,一定先把鬼子放进100米之内再开火,一定要等到他先开火时再开火。

好在护矿队员以前都是下黑窑的,组织纪律性和胆量比农民要强一些,虽然一个个脸色发白,心脏跳得快蹦出嘴外,也能压住惊慌不去扣动扳机,即使有几个人慌了神,也被左右邻的战友给劝慰住了。

鬼子先头小队前排进入了80米后,最后一排进入了100米,再后面一里地已经看到黑压压的鬼子大队人马。

“打!”纪逢春一声令下,手里的盒子枪向鬼子点射开火。

刹那间140杆步枪两挺轻机枪同时喷出火焰,密集的子弹向侵略者飞去,百八十米的射程,即使枪法最差的队员也上能把子弹打的不离路边。

密集的弹雨顿时把鬼子的小队给覆盖了,前面的十来个鬼子没一个能幸免,全部中弹,中部鬼子中弹的有一半,后面的鬼子也被打倒了两个,就这一轮打击,先头鬼子小队死伤二十多个,其他鬼子立刻收起威风,有的贴紧山坡,有的跳下路阶,还有些就地趴在了路面上,开始还击。

鬼子的战斗素质是非常高的,不但枪打得准而且善于寻找目标,矿工们立时有了伤亡,不过第一轮就把传说中的恶鬼干掉了一半,队员们完全忘了害怕,也不管身边被打到的兄弟惨叫声,兴奋地拉动枪栓一枪又一枪的向敌人开着枪,谈不上准,就是打个大方向,也忘记了隐蔽,直到子弹打光。

当扣动扳机步枪哑巴了,迷迷糊糊才听到纪教官的吼声:“趴下,都别把身子抬出来,瞄准了再射击,趴着射击,上子弹,快往枪里压子弹,子弹就在你们身上的子弹袋里,拿出子弹压进弹仓继续射击。”

大家这才回过神来,摸出子弹排,上子弹瞄准射击,不管矿工们有多菜,毕竟十倍于敌,就是瞎碰胡撞,二十来个鬼子也挺不了多长时间,最后五六个鬼子连滚带爬的往后跑了。

队员们高兴坏了,蹦跳着,拥抱着庆祝胜利。纪逢春急得满身汗,连打带踹让队员们给伤号包扎伤口,把伤兵送到后面放到大车上,装满一大车就马上运走,找人统计己方战损情况:死了11人伤了15个。

纪逢春心情沉重的不行,他一个人招呼50个队员根本顾不过来,死伤的都是远离他的队员,四个阻击区域他这边仅死了一个伤了3个,东面山头死了3个伤了4个,剩下的就是山坡下工事里的队员,这才是跟30多人的日军小队抗击,而且是首轮打倒了敌人一半兵力敌人没有机枪的结果,接下来鬼子有准备了,上千鬼子有重武器,最残酷的时候马上就要来临。

纪逢春从阵地这头到阵地那头跑着叮嘱着,身上的衬衣被汗水浸透,嗓子嘶哑,还是不放心的叮嘱着队员们,他就想着在接下来的打击下,能多活下来几个人,看看怀表,时针才转动一个格,离天黑还要四个小时,心里恨不得把太阳拉下山来,他知道鬼子再次进攻很可能就会率先重火力打击,在军校教官就是这么说的,为了应付这种情况,他让40个队员往山后的台阶下蹲着等待命令,他和另外六名队员坚守在山头监视着鬼子,也给对面山坡的孙北啸和山下的袁力打手势要他们也如此照办。

鬼子大队的准备时间比纪逢春的预计要长了些,原来是山路难行,炮兵落后了一段距离,鬼子联队长已经听到前面抵抗力量里有数挺机枪,用望远镜看到前面支那军队的阵地很不利于己方进攻,自家既然有强大的火力支持就没必要消耗皇军的宝贵士兵。40分钟后,炮兵准备完毕,试射一发矫正了目标,一声令下,4门步兵炮12门迫击炮同时开火,隘口山上山下立刻陷入了爆炸烟雾当中。

纪逢春在鬼子试射时就招呼观察的队员也缩到山后台阶下面躲避炮弹,这一措施保住了山上阵地绝大多数队员的性命,众多的炮弹不是落在了山前山顶就是飞跃过山顶打在北山坡下,只有零星几发迫击炮弹落到了附近的梯田里,炸伤了五六个人,只是炮弹的巨大爆炸声让人惊恐不已,好在矿工们也是用过炸药开矿,并没因此吓得溃散逃窜,这让纪逢春特别欣慰。

不过这仅仅是山上的阵地,山下的阵地就要惨多了。对付山头后面的护矿队,鬼子只能用迫击炮这种曲射炮轰击,很难做到精准射击,而且迫击炮的炮弹较小威力要差一些,但是,对付山下的半月工事,鬼子用的可是九二步兵炮,直接平射,四门炮三轮齐射把半月工事打成了废墟,里面的4个观察哨兵也被炸成了碎块儿,得亏纪教官要大家提前撤到后山躲避,要是没撤,有多少算多少都得交代到工事里,看到炮击效果不错,鬼子联队长让一个中队的鬼子发动攻击。

纪逢春听到鬼子炮击停了,忙爬上山头了望,看到鬼子在整队就吆喝后面的队员上山准备战斗,山上的掩体墙没几米是完整的,队员们就趁着鬼子还没到近前趴着把面前的乱石往前堆尽量堆成个掩体。山下的队员也是如此,机枪阵地已经没有射击孔,只能把机枪架在乱石上面。

看着攻击前进的鬼子中队,纪逢春头皮一阵发麻,鬼子这波进攻差不多有200人。已经超过自己这边全部的护矿队员,再加上单兵素质、战术协调能力和武器性能等因素,护矿队要想挡住鬼子的这波进攻无异于做梦,可是现在能撤退吗?如果不挡住鬼子,别说掩护老乡撤退,自己这帮护矿队都难摆脱鬼子的追击。没办法了,纪逢春只能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后山坡上的那些滚木炮仗上了。

距离还在400米开外,日军的四挺挺重机枪就开始向两边的山顶进行不间断压制射击,打的山顶上的人根本就不敢抬头。

“大家爬回去,把滚木雷准备好。”既然不能伸出头打枪,纪逢春就让大家索性不打枪了,准备用杀手锏砸做最后一锤子买卖。

搬着滚木雷,纪逢春给对面山坡示意,孙北啸举手示意明白,纪逢春又让一个队员从北坡下山告诉胡风,不能坚持到天黑了,要胡风在鬼子攻进隘口的时候出击一下把鬼子攻势阻一阻,接应袁立的队员下山立即向西撤退,找合适的地方设临时阻击阵地,接应山上的队员撤下去。

山上的人抬不起头,山下的队员也很难开枪,可是再不开枪鬼子就上来了,队员们纷纷把眼前的石墙扒出豁口把轻机枪、步枪放在豁口上低着头向外面开枪,打着打不着大方向没错能射击就成,好在鬼子的队形再散开也有些密,200人放在10米宽的道路上,想以散兵队形攻击也是不容易,时不时让山下的队员们蒙着一两个,但是,却没怎么能挡住鬼子的冲锋脚步。

眼看鬼子就要到近前了,敌我双方都开始向对方扔手榴弹,无奈国产木柄手榴弹重量大加上队员投掷技术差没扔到鬼子群中,鬼子的香瓜手榴弹却准确的扔进了工事里,工事里的队员见事不妙,赶紧跳出工事在工事后面躲避,轰轰轰,几声巨响,工事里躲避不及的队员都倒在了血泊中,鬼子兵趁着硝烟冲进了工事里,朝着护矿队员开枪、捅刺刀,在工事北墙根躲手雷的队员再想起身反击已经很难了,工事里残存的队员越来越少,这时胡风带着50个生力军贴着两边山根向不到一米高的工事里连续开枪,不到30米的距离立时把工事里的鬼子打倒一片,北墙下的队员趁机撤了下去,队长袁力身中两块弹片,旁边一个矿工马上扶着他往后跑,还没跑出缢口,大批鬼子冲进了隘口,一阵歪把子机枪子弹打来,袁力和扶他的队员后背飘起了血花,俩人一起摔倒在地上。

“老袁啊!”胡风心痛欲裂,眼珠子暴起,抢过机枪射手的机枪,平端着就向右边工事猛烈扫射,腿肚子被子弹打穿他一只腿跪在地上继续射击,直到两颗子弹打进肩膀和肚子他才轰然倒下,两个队员拼死把他连带机枪拖了回来。

这时大队鬼子蜂拥进了隘口正要一鼓作气冲出去时,就发现天上掉下来一堆圆木和手榴弹,砸倒了十多个鬼子的圆木翻滚着蹦向隘口的两端,“轰!轰!轰!”爆炸声连成了片,整个隘口笼罩在黑色的浓烟之下,久久不能驱散。

一里地之外的日军大佐青木联队长原本看到这次火力与冲锋堪称艺术式的完美进攻,心里很是得意,自认为山上的支那军队完全没有了还手的能力,他的中队死伤不到10人就轻松拿下了缢口,剩下的战斗就没什么悬念了,支那人就等着皇军屠宰吧,正想让炮兵收工,步兵前进,就被缢口的强烈爆炸和滚滚浓烟给惊呆了:“巴嘎牙路,支那人大大的狡猾,竟然在隘口设下圈套,我的中队啊!”青木一阵眩晕,有心让手下去隘口接应,看着久不消散的黑烟,又怕中了支那人的连环计,只能听着隘口里阵阵的机枪声和惨叫声,只得按兵不动。

20分钟后浓烟渐渐被风刮散,从隘口里或走或爬出来了一大群小黑鬼,一个个不住的呻吟惨叫,青木等这些小黑鬼跑到他近前一看“嘶——”地吸了口凉气,浑身激起了一层鸡皮疙瘩:这些小黑鬼确实是他的士兵,除了满身满头都被烟熏得像煤炭成精,大部分人前身后背头上脸上还扎着大片木刺,由于现在是夏季,官兵都穿着单薄的半袖或是单衣,木刺根根入肉,中刺的士兵竟然过百,犹如黑刺猬,旁边的围观士兵一个个看的毛骨悚然。

青木大佐心里半是欣慰半是愤恨,欣慰的是这个中队阵亡人数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多,愤恨的是这个中队已经基本上全部失去了战斗力,他大概知道了支那人用了什么终极武器,这些支那人可真的是太坏了,打仗不用现代化武器,拿百年前的古董算什么本事,绝对不能容忍。青木抽出指挥刀愤怒的指向隘口,命令谷叶锈大队剩下的两个中队立即追击扫荡这伙该死的民间武装,必须全数捉拿归案一个不能跑,他要用烟火一个个熏死他们,用其人之道治其人之身,抓不回来这些土兵,大队长以下全部受烟熏刑法。

大队长谷叶锈少佐一听打了个冷战,天照神,这惩罚比切腹还吓人,还等啥?“杀鸡给给!”抽出指挥刀以身做贼招呼着部下冲向前去。

于家窑到翠屏村有两条路,从于家窑向北走集邯公路穿过集安县城到翠屏村全程接近60里,从于家窑向西奔磁窑镇绕过集安县城再向东北到翠屏村将近100里,于梦娅在大丫环灵儿和远房堂哥于钱儿的陪护下,一路打马疾行,路过磁窑镇时在于钱儿的再三建议下让马歇了口气弄了点儿草料喂了喂,人也买了几个包子吃了,三人又上马快行。

梦娅今年15岁,于家小姐不像其他大家闺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她爸爸于梓轩是个非常开通的人,两个女儿都送到洋学堂学新学,在家骑马打猎都不禁止,梦娅骑马也很在行,即使是丫环灵儿因为经常陪小姐们出门也对骑马不陌生,不过像今天这样骑在马上一跑就是四五个小时,还是头一遭。

在磁窑休息时两个女孩就发现两腿内侧已经被磨出了血,可是梦娅咬着牙在坚持,鬼子来了,爸妈哥姐还有上千乡亲危险了,护矿队不顶事,只有找到杨毅,那个比她小的哥哥才能挽救危局。

梦娅从第一次见到杨毅就在心里认定他就是无所不能的大英雄,杨毅前几天嘱咐过她和姐姐,让她们在日本鬼子打来时去翠屏村找他,那找他就肯定没错,何况他还喜欢她,临走时还抱了她,当然他还抱了姐姐,可那不一样,姐姐的男朋友是胡风哥,她可是没有男朋友,10岁以后他是第一个抱她的男人。

想到这些,梦雅焦急的心理就涌现出涓涓的甜意,更想急着见到他,磨破的羞人地方也不觉着那么疼了,太阳刚刚落到西山下,梦娅三人终于来到了翠屏村,几个月前杨毅大婚时梦娅和爸爸姐姐一起来给杨毅贺过喜,认识他家,三人马不停蹄上了山坡来到杨家门口,下马时梦雅差点瘫倒在地。

杨毅一家已经吃完晚饭,女人们在收拾碗筷,男人们就喝水聊天,听到急促的敲门声,杨毅心里一沉快步出了屋子,看见常叔已经开院门招呼外面的人进来。

看到杨毅,梦娅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扑过去紧紧的抱住了杨毅:“毅哥哥,哥哥。我可见到你了,呜呜呜!”

“别哭,梦娅别哭,你来了就没事了?是鬼子去了于家窑吗?你姐呢?护矿队怎么样了?你爸他们呢?”

于钱儿是个机灵小伙子:“杨少爷,今儿个午后鬼子大队人马有几千人往于家窑扑来,于老爷带着乡亲们往南逃了,说是要找矿警团保护,让胡哥领着护矿队挡住鬼子掩护乡亲们逃命,大小姐让我和灵儿护着二小姐来找您,大小姐让我们走西路,她说护矿队撤的时候也会走西路进山的。”

“几千鬼子?让护矿队挡住几千鬼子?完了,护矿队有大麻烦了。”

这时全家人听见动静都到院子里看究竟,杨毅问走到近前的林颖:“林颖姐,咱的电台在100里之内讲话,收音机能收到吗?”

“1000里也没问题,只要调好波段电池充足就行。”

“那好,柳叔您带上一个收音机骑马去磨盘山找王会彪,要他率二中队骑兵队和机炮队向磁窑镇方向移动,您多长时间能到磨盘山?”

“骑马5个小时一准到。”

“好,你见到王会彪后就把收音机打开,随时接收我的命令,我会在5小时之后跟你联系。林颖姐你去拿两台收音机来,把频道调好,也给关婶儿准备一台,关婶儿,您带着收音机骑马去鸡鸣山,叫铁柱哥率领三中队和教导队全副武装立即向磁窑方向移动,我估计您2小时能到鸡鸣山,铁柱哥集合部队准备半个小时,3个小时能到磁窑,到瓷窑后打开收音机听我的指令。”

杨毅捡起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起来:“柳叔,关婶儿你们看,这是于家窑通往太行山的那条路,这是磁窑镇,在磁窑镇东面8里地的这个地方有一条南北走向的鼓山山谷,如果你们来得及赶到这里,那就在这里设伏,把队伍埋伏在这里,等于家窑护矿队撤到这里时,如果后面有鬼子追击,咱就趁鬼子不备来个突然袭击,鬼子要是人少就全吃掉他,要是人多就狠狠咬他一口,然后在鼓山山口利用地形优势阻击鬼子,掩护护矿队安全转移,这是第一方案。要是在你们到达鼓山之前护矿队和鬼子就已经经过鼓山了,那你们就执行第二方案,第二方案是这样,在瓷窑镇的西面5里地方有个黄花岗,那个地方道路在两面山坡之间,山坡挺陡,你们就在那里设伏,部队埋伏在两面的山坡上,放过护矿队,消灭小鬼子。第三方案就是在磨盘山口设阻击阵地,挡住鬼子,不过我估计鬼子不会追到磨盘山口。你们这就去吧,夜里黑要注意安全。”

杨毅对周围其他人道:“我们必须去营救于大叔他们,静姐,杏儿,韩泉和林颖我们五个先去磁窑,爸妈你们和大姐小兰留在家,常叔您也在家帮着我爸,小心些,要是有事就下地道,别管房子和财物,妈你给梦娅她们找个房间歇歇,她们跑了大半天累坏了。”大家齐声说好。

于钱儿说道:“杨少爷,我不累,我跟你一起去救我家老爷和大小姐他们去。”

杨毅喜欢忠心的人:“哦,能撑的住吗?常叔,您看看他们这三匹马还能跑不?要是行的话,我就骑走,柳叔关婶儿骑走两匹,家里的坐骑不大够。”

“哦,那我看看,嗯,俩女孩子身子轻,这两匹马还可以,这匹黑马有点儿够呛,你们准备武器弹药去,马的事情你甭管了交给我吧,等你们拾掇好了,我也就把马伺候得了,十来个生鸡蛋的事儿,就把马的劲头儿提起来了。”

柳林夫妇一人背着个收音机,带着手枪出了屋子,跟大家打了个招呼就去了马厩。杨毅让林颖挑一个电台捆在马背上,问林颖会不会骑马,林颖说在训练班学过骑马、开汽车、开摩托车,杨毅钦佩的对她竖起了大拇指。

林颖到杨毅家还不到一个星期,就深深地爱上了这家人,她能感觉出来杨毅的父母就像自己父母一样慈祥忠厚,大兰小兰对自己就像亲姐妹,她得知柳杏儿是杨毅媳妇的时候惊奇的不得了,杨毅虽然个子够高也够壮,可毕竟才14岁,从他那还有婴儿肥的脸蛋上看得出那就是个大孩子。14岁懂得啥?还跟柳杏儿同居,三天后柳杏儿跟她好成了蜜,就把闺房的事情告诉了她,得知杨毅不摸着女人咪咪睡不着,把林颖羞成了大红脸,心跳的发慌。林颖被俘后最不放心的就是以后的归途怎么办,她上大学参军是想抗日报国,但也憧憬向往美好的爱情和前程,在南开大学她曾有个很不错的男友,长相脾气和家境都很好,俩人也亲吻抚摸过,七七事变的第二天男友就跟着家人去了南洋,没有跟她道别,只留了一封信说了些抱歉会永远想着她的废话,让她气愤不已,在国军情报机关工作她很满意,觉得自己能学以致用为国效力,她最怕成为长官秘书之类的附属品,在训练班学的很刻苦,得到了教官的夸赞,凭着骄人的结业成绩一踏上岗位就成为尉官,踏上了正式军官的行列,这时的林颖已经摆脱出失恋的阴影,为锦绣前程庆幸喜悦,万没想到第一次出任务就遭到灭顶之灾,在特训班她懂得了任务失败对情报人员意味着什么,更何况这次任务失败的如此窝囊彻底,她到现在也不认同蔡长官的做法,她觉得那个悲剧是蔡长官得到的报应,所以她不怨恨杨毅,她觉得杨毅是自卫,蔡长官没权利剥夺杨毅的生命,杨毅为保命反击无可厚非,能反击是杨毅的本事,杨毅能杀掉她却没杀,她有些庆幸也有些感激杨毅的仁慈,当她将密码本和密匙卡烧掉后一身轻松,觉得自己没辜负党国的培养,当知道杨毅是个土匪时她很不安,她害怕陷入匪窝,她没法想象自己抢劫杀戮无辜百姓的样子,她做不出那样禽兽的事情,她更怕沦落成土匪们的泄欲工具,那她真的还不如随着蔡长官一起死了的好。后来听杨毅说要学使用电台带领土匪打鬼子,自己还有些不大相信,没想到这么快杨毅就真的要带着自己去跟日本鬼子打仗了,杨毅这个大孩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林颖心里很不安但也很有些期待。

杨毅让杨静柳杏儿每人带一只花机关和一个装满弹匣的子弹带。杨毅自己则拿了一杆马四环,两只快慢机驳壳枪,马四环的七九子弹带里装了20排子弹,还带了十个装满20发子弹的驳壳枪弹匣,加上四颗香瓜手榴弹,当然三棱飞镖一定要带上。杨静除了花机关还带了一只马牌撸子四个弹匣,另外就是飞刀和急救药箱。柳杏儿除了花机关也带了一只马牌撸子四个弹匣,林颖只带着一把马牌撸子四个弹匣,杨毅让她专心管好电台。韩泉带了一把快慢机驳壳枪,子弹匣也带了10个,同时他还带了一口袋手榴弹,甜瓜和木柄式各拿了20个。杨毅征询于钱儿的意愿,给了他一把水连珠、一把盒子枪和两个子弹带。六个人整装完毕出了屋子,老爸和老常已经把马备好了鞍具,电台和一大包油饼料豆挎在林颖的坐骑马鞍后面,其他马匹也挎了些马料和干粮水葫芦。杨毅嘱咐了大家几句,让梦娜安心在家等着,振臂一挥,六个人上马出了院门很快就消失在夜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