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血誓征程 > 第6章 冀南狼烟起 乱世出英杰(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章 冀南狼烟起 乱世出英杰(四)

借着滚木雷的爆炸和浓烟,纪逢春带领着山坡上的队员顺利的撤到了山下,看到隘口队员们的惨状,他的心凉了半截。

袁力的50名队员只撤出来3人,包括袁力也命丧隘口里,胡风受了重伤,他带领的50名预备队员没挂彩的只有12人,牺牲了22人。

西山坡孙北啸的队员死了11个伤了13个,纪逢春这边的队员伤亡最少,也死了4个伤了7人,中午时还满编的两个百人护矿队,现在能战斗的只有80人了,50多个伤员中有34名重伤员,纪逢春忍耐着悲愤暗自发誓,无论如何也得把剩下的这些护矿队带回磨盘山。

纪逢春年前还是晋军彭元材手下的一个参谋,鹰嘴寨一仗彭元材败亡,他做了杨毅的俘虏,当时形势比人强,不归顺就是个死,只好带着一家老小上山做了辱没先人的勾当,却没想到山寨的大当家二当家三当家一个比一个仁义,把自己家眷安排的妥妥帖帖,没受半点委屈,对晋军这些降兵当兄弟,从不虐待打骂,尤其是杨公子这个山上实际的大当家,把他和那些有军事素质和一技之长的军官当先生老师对待,他上山后半年得到的赏银比在晋军十年挣得都多。

人非草木岂能无情,不到一个月纪逢春的心已经完全归附了鹰嘴寨。

当纪逢春进入了山寨领导层后,他惊讶的发现这鹰嘴寨的强人跟其他豪强完全不同,劫道绑票抢男霸女这些土匪的正当行业严禁去做,一门心思要举义旗抗击日寇救国难,这哪是土匪啊,分明就是义军啊。

杨公子请他下山训练于家窑的护矿队,开始他还有畏难情绪,杨公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仅许他金银前程还把他的家眷送下山让他安心,在日寇可能威胁到于家窑的时候又提前把他的家眷接到山上。

士为知己者死,杨公子以国士待他,他怎能不以国士报之?他许下要把100名护矿队拉上山的诺言,就必须要做到,他答应保护于大小姐的安全就一定要做到,这是国士的承诺必须完成。

纪逢春当即将80名队员分成了三组,抽出20个没受伤的队员归大小姐于梦娜指挥,将伤员搬到大车上,护送伤员向西迅速撤退,他和孙北啸各领30人,交替掩护撤退,迟滞日寇的追击。

于梦娜原本看到胡风重伤护矿队伤亡惨重已经乱了方寸,这时纪逢春沉着冷静的指挥分工,让她又找回了信心,看到纪逢春她一下又想起了那个满脸稚气却无比厉害的大男孩,妹妹已经去找杨毅了,她坚信杨毅一定会来支援。

有了信心有了主心骨,于梦娜气力精神就回来了:“护矿队的大叔大哥们,不要担心,我们马上往西走,我妹妹梦雅已经去山里找杨公子求援去了,杨公子的队伍就在西面接应我们呢,大家把重伤员和腿上有伤行走不便的人抬上大车,没受伤的护着受伤的,立即跟我走。”矿主的女儿相当半个主家,护矿队员打起精神听从指挥,开始有序的向西快速撤离。

纪逢春看看怀表,离天黑还有一个半小时,他和孙北啸带着队员跟在伤兵队后面警戒撤离。

二十分钟后,鬼子追上来了,纪逢春让孙北啸先撤一段距离,找合适的位置设阻击阵地,他带领属下队员利用道路两边的沟坎作掩护向鬼子频频射击。原本护矿队有两挺捷克式轻机枪,在隘口阵地只撤出了一挺,另一挺让鬼子的手榴弹炸翻了,连同机枪射手都留在了隘口。

纪逢春没把唯一的机枪留给自己,他现在是仓促应战,没有合适的机枪阵地,机枪发挥不出最大效果,就让机枪手跟着孙北啸先撤。

30杆步枪对日军两个中队360多号人枪的阻击实在微不足道,十几分钟的对射,纪逢春的队员又被打死打伤七八个,负伤的队员让纪逢春给他们留下几颗手榴弹后带领其他人走,不要管他们了。

纪逢春也知道只能如此,含泪招呼队员撤离,伤员们趴在地上,尽可能的向日军开枪射击,直到子弹打光,等着鬼子走到近前,伤员们用最后的气力拉响了手榴弹,跟十来个鬼子同归于尽。

伤员们的牺牲让纪逢春等22名队员安全撤到两里外的一处山包地段,孙北啸在这里已经构筑了简易阵地,看到纪逢春他们过来,就让他们继续向西撤。

纪逢春通过刚才的阻击认识到,没有工事掩体掩护,没有地形优势,阻击鬼子跟送死差不多,刚才付出8个弟兄的代价,不仅没打死多少鬼子,也没把鬼子挡住多长时间,他不能再这样撤退,还有一个小时天就黑了,现在孙北啸选择的这个阵地地形不错,就在这里硬抗鬼子一个小时,大小姐的伤兵队伍就能多走几里地,等到天黑,在把队员撤下去生还的希望才会更大一些。

他把想法跟孙北啸说了,孙北啸没意见,纪逢春是教官也是大队主官,他对纪逢春言听计从,队员们都信服纪教官,各自找合适的掩体准备抗敌。

纪逢春来到机枪阵地,接过机枪,大声跟大家说他的机枪先开火,其他人先藏好,队员们纷纷应是。

几分钟后,鬼子上来了,前面的是三个尖兵,大队在后面200多米处,纪逢春一直等到三个尖兵到了身边才开火,而且不是用机枪,用的是盒子枪,他的盒子枪虽然不是杨毅那种能连续速射的20响快慢机,却也是能连续点射的半自动手枪,威力不小,三枪把鬼子三个尖兵打翻在地,补了三枪三个鬼子没了动静,远处的鬼子立即停下来步枪机枪数子弹犹如暴雨般呼啸而来。

纪逢春伏在地阶之下,就是不抬头,抱着机枪向地阶一头挪动,等听到鬼子喊“杀鸡给给”的时候,用草丛挡着慢慢探出一点儿头看到鬼子开始整队冲锋,眼看到了100米,纪逢春把机枪支腿收起来直接把枪管搭在地阶上,向鬼子猛烈开起火来,纪逢春不敢把鬼子放的太近,鬼子的手榴弹非常霸道,一旦到了50米之内,就会出大事,木柄手榴弹对香瓜手榴弹实在太吃亏了。

看到教官的机枪响了,50几个队员纷纷从两边藏身之地探出头向鬼子急速射击,这些经过两次战火生死的队员已经不再是雏鸡菜鸟,步枪打出的子弹沉稳了许多,也知道缩下身子换子弹,伏低脑袋瞄准以后再射击,冲锋的鬼子立时被打死打伤30多个,而护矿队员的损失只有寥寥两三个。

鬼子不得不卧倒掩蔽,停止冲锋的脚步,开始按部就班的执行攻坚条例,迫击炮就位,重机枪就位,试射两发,火力覆盖。

护矿队员们也有了挨炮弹炸的经验,有两面或多面掩体的就进掩体,没掩体的就找个地窝窝猫起来,啥也找不到的就趴在地上不抬头撞大运。

鬼子的迫击炮连续轰炸了十几分钟,护矿队员犹如在地狱里折磨了十几分钟,耳朵啸叫,嘴里鼻子里全是土,炮声停止后,纪逢春连声狂喊:“还有活的没有?”半天都没人应答,他的心冰冰凉,可爬到弟兄们身边,连打带推发现没受伤的人竟然还有十好几个,另外还有十来个伤员,着实让纪教官喜出望外,眼看太阳已经落山了,再坚持半个小时,鬼子的精准射击就没了优势,黑天瞎火随便给鬼子捣捣弹,鬼子就会停几十分钟,大小姐她们就彻底安全了。

再一次打退鬼子的进攻后,纪逢春没等鬼子再打炮就带着12个队员架着背着19个伤员迅速撤出了山包阵地,没走多远山包阵地就再一次被炮火覆盖。

纪逢春把轻机枪交给了机枪手,从队员们要了几颗手榴弹,走一段距离就往路上的石头底下或者土窝窝里藏一颗,把拉火弦拴在木棍上固定在地上,用土埋起来,走一路鼓捣一路,累得他腰都快折了,不过效果还算不错,没多长时间,后面就响起了爆炸声,两三次爆炸过后,就不再有动静了,鬼子的手电光点儿离大家越来越远。

于家窑离磁窑镇有60来里地,基本上都是山路,尤其是鼓山一带的山路大车都没办法通过,杨毅绘制这条路的地图时就是骑马完成的。

纪逢春他们在午夜时分赶到了鼓山山谷,在这里竟然跟大小姐他们会合了。

道路狭窄,两辆大车不能走了,牲口只有两匹马,于梦娜带领的队员身体好的没几个,不能自己行走的伤员太多了,只能靠健康的队员或抬或背,一段一段的轮换往前边运送,行动非常缓慢,于梦娜干着急没办法,好在纪逢春的队伍这时候赶上来了,还有十几个没受伤的队员,把地上的伤员背起来就通过山谷。

打了半天的仗又走了大半夜的路,护矿队员们肚子空空,粒米没吃滴水未进,饥渴难捱,背着伤员的队员步履蹒跚,没背伤员的身上少说背着四五杆枪,走路飘飘忽忽,腿下打晃,速度比乌龟爬强不了多少。

纪逢春带着机枪射手殿后,眼看着后面的点点火光逐渐逼近,心急如焚,现在他的手榴弹已经用完,机枪子弹也只有两个半弹匣,再次阻击只能靠他们两人了,进入磨盘山至少还有50多里地,以目前的速度半个小时后鬼子就能追上来,实在不行就只能狠下心把不能走的伤员再留下来了,看看前面影影绰绰踉踉跄跄的身影纪逢春心如刀绞。

突然前面的队伍一片嘈杂,纪逢春心里一惊快步往前跑去,就听着于梦娜带着哽咽的声音“杨毅,真的是你,我就知道你一定会来的。”

“杨公子!”

“杨少爷!”

“于钱儿!”

喊声一片。

纪逢春一怔,眼泪夺眶而出,“杨公子来接应了,这下终于得救了。”他忙往前边跑边喊:“大当家,我是老纪,我是纪逢春啊。”

一个人影快步走了过来,可不就是杨毅杨公子吗?

杨毅双手握住纪逢春的手:“老纪,干得好,干得好啊,真没想到还能见到你们,你能把这么多弟兄带出来,实在太不容易了,你们吃苦了,我们在磁窑镇租了几辆大车,你和伤员们都上大车去磨盘山,后面的鬼子由我们来对付。”

纪逢春流着泪说道:“大当家,我做的不好,弟兄们死的太可惜了,他们都是好样的。王大队长他们都来了吗?后面的敌人很多,有小300,还有火炮重机枪,轻机枪很多,鬼子的单兵素质太好了,枪法贼准,咱们硬拼会吃亏的。”

“哦?是这样啊?没事,咱不跟鬼子硬拼,我在磁窑镇西面的黄花岗设了埋伏,你辛苦一下,骑那匹驼伤员的马,去找王会彪和老冯,把你了解的情况告诉他们,你们商量个伏击的办法,我在这里给鬼子找点儿麻烦,让他们把脚步放慢些,给你们多争取点儿准备的时间。诺,饿坏了吧,把大饼拿着。”

纪逢春敬了个礼说了声:“好的,我就找大队长和参谋长他们去,大当家您多保重。”接过大饼就匆匆去大车那边了。

原来昨晚9点,杨毅一行六人赶到了磁窑镇,磁窑镇也有民主政府的区公所和区小队,下午梦娅三人骑马穿过镇子时,由于没拿武器,镇子外的哨兵就没理会她们,现在是深夜,镇子两边路口都加了双哨,杨毅他们全副武装骑马到来,哨兵就紧张了,用枪指划着他们下马,听杨毅说日本鬼子要来吓了一跳,一个人看着杨毅六人另一人跑回村公所报告。

杨毅心里着急,又不能对人家动粗,哨兵紧张的不得了,弄不好就得走火。

十几分钟后,镇子里匆匆走出几个拿着武器的人,经哨兵介绍来人是磁窑区区长付正合、指导员金哲和区小队长刘水暖。

杨毅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我们是双头鹰抗日游击队的侦察员,接到于家窑矿山抗日游击队的求援信,今天中午大批日军袭击了于家窑,于家窑的矿山抗日游击队经过殊死抵抗后向磁窑镇这边退却,日军正在尾随追赶游击队,大概在今晚或明天上午能到达磁窑镇,我们奉命前去侦察敌情,接应矿山抗日游击队,我部大部队今晚能开进磁窑镇,请区公所的领导立刻组织磁窑镇的乡亲们往山里转移,并租给我们几辆大车,往东接应矿山抗日游击队的伤员。”

区干部们大吃一惊,刘队长问道:“什么?鬼子要来了,我们怎么没有接到县里的敌情通报?你们的情报准确吗?”

杨毅一指于钱儿说道:“这位就是矿山抗日游击队的通讯员,他亲眼看到了鬼子大队人马,现在矿山游击队正在竭力抵挡鬼子的进攻,给你们镇里的百姓转移多争取些时间,请你们赶快行动起来吧。”

付区长迟疑道:“现在还没有证实情报的准确性,黑天瞎火的组织乡亲们转移实在不安全,如果是一场虚惊民主政府会很被动。”

杨毅火了:“日本鬼子过来杀害老百姓你就不是被动了,那是犯罪,我会将你们磁窑区公所的不作为向韩志坚同志和石磊同志反映的,军情紧急,我不跟你们磨蹭时间了,诺,这是50块银元,请帮我们租几辆大车吧,这可不扰民吧,还可以给你们区政府增加收入,要是你们还有点儿责任感危机意识就派两个区小队的队员跟我们一起去侦察敌情,一旦发现鬼子就火速回来报警,早一分钟预警就能多逃出几个老乡。”

区干部们一听杨毅说了县委书记和县大队长的名字,就信了八成,再加上杨毅提的建议确实在理,金书记立刻就采纳了:“同志,请你不要误会,我们马上去动员老乡转移,请你稍等,大车马上就找好,钱我们就不要了,救助打鬼子受伤的同志是我们的责任,这位是区小队队长刘水暖同志,一会儿刘队长和两名区小队的同志会给你们带路往东侦察敌情。”

就这样杨毅几人带着大车和磁窑镇的区小队成员在这里碰上了纪逢春和幸存的于家窑护矿队员。现在区小队长刘水暖已经完全相信鬼子来到家门口了,立即赶着拉伤员的大车向磁窑镇疾奔而去。

看看西面,大车已经消失在夜幕中,再看看东面火光越来越近,杨毅跟林颖说:“林颖姐,你用电台告诉柳叔和关婶儿立即执行第二套方案,另外你在这里看护着电台和马匹,我们往前迎迎小鬼子,折腾他们一下就回来。”

杨毅让于钱儿做林颖的警卫员,林颖立即把马身上的电台打开,握着麦克风呼叫:“叔叔婶子注意,叔叔婶子注意,侄子要你们执行第二方案,侄子要你们执行第二方案。”每隔几分钟就呼叫一遍。

杨毅则带着杨静柳杏儿和韩泉向东跑去,看看离敌人的手电光有一里地的时候,他让大家都走到道路右边的地阶下每隔三米一个人,顺序自东向西是杨毅、杨静、韩泉、柳杏儿,杨毅低声交代:“一会儿我先开打,静姐、杏儿再用花机关打,韩泉哥往路上扔手榴弹,打光一弹匣子弹后立即往西跑,骑马撤退。”

一会儿功夫鬼子过来了,当先是三个士兵打着手电筒探路,后面二十米跟着日军黑压压的队伍,杨毅把鬼子尖兵放了过去,等鬼子大队走过七八米后,举起左手的驳壳枪就开始向鬼子队伍中扫射,接着杨静和柳杏儿手里的花机关就响了,“啪啪啪”“哒哒哒”三支速射武器里喷出的子弹犹如三条光鞭,道路上的鬼子凡被光鞭扫到了莫不是惨叫哀嚎,接着就是一连串的爆炸声,杨毅左手的驳壳枪子弹只有20发,又是先开枪,所以最先打光了子弹,杨毅一边快速往西跑,一边用右手的驳壳枪朝路边会动的目标打点射,边打边让杨静、韩泉跟他撤,来到柳杏儿跟前时,最西头20米外的鬼子尖兵正好跳下地阶往这边冲来,杨毅自小练就了一双夜视眼,鬼子尖兵自以为悄悄偷袭,却都看在杨毅的眼中,一抬右臂,“啪、啪、啪!”三枪把仨鬼子尖兵撂倒在地,催促杨静三人快跑,自己则把四颗甜瓜手榴弹拔插销撞石头扔进附近的鬼子队伍,然后快速卸下跟前两个鬼子的武装带,捡起地上的三支步枪,弯腰去追往西奔跑的三人。

这时后面队伍的鬼子已经反应过来纷纷向这边开起枪来,接着歪把子机枪也响了起来,杨毅选择的伏击位置正好是个钝角弯,伏击区是正东正西的路,拐过慢弯道路就有些向南偏去,杨毅四人过了拐弯处子弹就远离开了他们,四人急速跑到林颖、于钱儿看马的地方,骑上马六个人向西奔去。

骑马就是比赶车快,天亮时分,快到磁窑镇时6个人追上了车队,杨毅赶到区小队刘队长跟前说:“刘队长,感谢磁窑镇对游击队的支持,我们不能白用你们的大车,既然你们不要钱,这三支鬼子的步枪和几盒子弹就送给你们吧,还要麻烦赶车的同志把我们的伤兵送进山里。”

刘队长惊喜的看着这三杆崭新的钢枪,这下可说不出推辞的话来了,只能感激道:“谢谢,太谢谢了,我们实在太缺武器了,这枪我们就收下了。”

东面的枪声爆炸声早已惊醒了沉睡的镇子,镇子里已经是人声鼎沸喊声连片,鸡飞狗跳驴嘶马叫乱成一了锅粥,逃亡的人往哪里跑的都有,甚至还有往东边这里跑的,杨毅一看脑袋就大了一圈,告诉刘队长组织乡亲们全都往南面跑,只能往南面跑,因为杨毅知道鬼子从东压过来,西面将是伏击的战场,北面可能迎面碰上星夜来援的柳铁柱三中队,往南才是最佳路线,他准备在镇子里再打一仗,把鬼子引进埋伏圈。

为了把老乡送到正确的道路上,杨毅让杨静五人骑马疏导人流,把四散的人群圈向南面的道路上。正在吆喝着就看见付区长和金指导员带领工作人员抬着箱笼准备撤离,杨毅过去把向南撤退的意图告诉了他们,付区长这次完全听进去了,立刻让没抬东西的干部战士组织群众向南撤离。

撤离开始变得井然有序,杨毅让大车上没受伤的护矿队员拿着武器下车,并把伤员的枪支子弹手榴弹都拿下来,让车把式把拉伤员的大车往西面赶,尽快进入山区,他对于梦娜说道:“梦娜姐,伤员们需要立即送到山里去做手术,我让静姐跟你一起去,静姐的医术你知道,胡风大哥不会有事的,你就陪着胡风大哥在山里住一段时间,等他把伤养好了咱们再商量以后的事,我把眼前的这股鬼子解决后就去于家窑看望于大叔和你哥他们,有了消息我会让于钱儿告诉你,梦娅在我家很好,我准备让她跟我妹妹一起学习,你别担心。”

梦娜下了车双手紧握杨毅的手说:“杨毅,谢谢你,以后姐啥都听你的,我爸我叔他们自私贪财小心眼儿,你别往心里去,你去于家窑一定要小心注意安全,那边的鬼子实在太多了,你不要蛮干,千万不要出什么事啊。”

杨毅让杨静跟着车队去磨盘山给伤员动手术治伤,杨静虽然舍不得离开杨毅,但知道伤员们更需要她,没办法只能答应,杨静拉住柳杏儿的手说:“好妹妹,小毅我就交给你了,他打起仗来不管不顾,你一定要保护好他,他要做什么你别拦着,他自有他的道理,咱们女人不明白就顺着他好了,不管什么时候,哪怕战斗再激烈你都别分心,你唯一的任务就是认真观察及时清除对他有危险的敌人,他是我们的天懂吗?”

柳杏儿接过杨静递给她的花机关和弹匣,俏脸激动的通红使劲点头:“静姐,你放心,我会拼命保护爷的周全,宁可我死了也不会让爷擦掉一块油皮儿。”柳杏儿是真的兴奋激动,这可是第一次单独跟丈夫并肩作战,以往每次出去丈夫总是把她留在家,她不敢违背他的指派,但是心里却很是委屈难过,心里很羡慕静姐,护卫丈夫这么重要的事一直是杨静在负责,柳杏儿嘴上不说,心里却认为这应该是她作为妻子的责任,她一直期盼着有这么一天,现在这一天终于到了,怎么不让她激动万分,柳杏儿从小就跟父母哥哥苦练武功,她有决心做好丈夫的护卫,也做好了替丈夫去死的准备。

送伤员的车队刚出镇子不久,柳铁柱和关婶儿就带着队伍匆匆赶到了瓷窑镇,鸡鸣山离磁窑镇100多里地,他们没有车马,全副武装,只能靠走,这半天一夜可真是够他们受的。柳铁柱给杨毅郑重敬礼道:“报告大当家,三中队115人,教导队20名教官50名学兵前来报到,要不还能快半个小时,这些学兵行军还不行,鸡鸣山我留下了10个教官50名体力差的学兵守山。”

杨毅见他们能在鬼子之前赶到磁窑镇非常高兴,他们到了这一仗就可以换个打法,凌晨突袭来犯的鬼子时,杨毅观察过道路上的鬼子队伍,感觉来的鬼子确实在300人上下,经过之前的那场夜袭,打死打伤20个人还是没问题的,这样鬼子人数就不到300了,黄花岗那边王会彪有二中队110人、骑兵队30人、炮兵队30人,加上大队部的警卫队30人,己方就有200来人,柳铁柱的三中队加上教导队有180人,自己这里护矿队员还有32人,这样一来,自己掌握的兵力就超过了400人枪,黄花岗的地势很好,加上伏击突然性,可以在第一时间重创敌人,如此一来,杨毅的心就膨胀了,原来预想的作战目的是挡住鬼子掩护护矿队上山,最高目标是击退鬼子,现在杨毅却打算要把来犯的这股鬼子全部留下,什么叫胆大包天,什么叫初生牛犊不怕虎,杨毅就是典型。

杨毅对教导队长李涛道:“李队长,你带领教导队和学兵马上去黄花岗听从王大队长指挥,黄花岗离这里不远,顺着这条路向西五里地就到。你告诉大队长,今天我要包饺子,把来犯的这股鬼子全吃掉,一会儿鬼子上来我会让护矿队的弟兄把鬼子引到黄花岗你们的伏击圈里,你们狠狠地打,把鬼子打残打废,我和铁柱的三中队在镇子这边封堵鬼子的退路,咱们来个关起门来打狗。”

李涛兴奋地立正行礼:“是,坚决完成任务。”一转身喝到:“教导队,出发,奶奶的,可算是捞着了,都给我听好了,这次你们这些臭小子撞了大运,要是谁给我软脚拉稀回去我练废他。”

杨毅听了微微一笑对铁柱说道:“铁柱哥,你带着队伍到镇子北面找几间房子隐蔽休息,别让鬼子发现了,一会儿我们这里打起来你们也别动,等把鬼子引进黄花岗那边王大队长的包围圈后,咱们就封住镇子西边,堵住鬼子一个也别放跑了,对了,给我们留几个机枪弹匣。”柳铁柱已经明白了杨毅的打算,敬个礼答了声是,留下弹匣率领中队就去了镇子北面。

三中队前脚往北走,磁窑区小队长刘水暖带着三四十名青壮就从南面来了,这些人只有七八条枪,其他人拿的都是大刀梭镖腊木杆。

“刘队长,你们不组织老乡撤离怎么又回来了?”杨毅迎了上去。

“同志,对不起也不知道怎么称呼您,老乡们撤退工作有我们区干部们组织进行,已经没问题了,这些人是磁窑区小队和村里的民兵,大家看到游击队的同志们要在这里打鬼子,都想过来帮忙,有枪的能打击鬼子,没枪的也可以照顾伤员,您就把我们留下吧。”刘水暖嘴里请求,心里火热,这都是肩膀上背的三八大盖给烧的,刚才这位年轻首长,一出手就给了他三杆崭新的步枪,两根漂亮的皮腰带上还有四个牛皮包个个装满了黄橙橙的子弹和两只发着寒光的刺刀,可把区小队的小伙子们馋坏了,大家还是第一次看见这么漂亮的枪呢,听队长说这就是鬼子手里的枪,是人家游击队刚缴获来的,枣红色的枪托油漆反光枪管枪栓大护盖乌黑泛着烤蓝,县大队也没这么好的枪,人家游击队毫不在乎的就给他们了,仅仅就是因为区里给游击队找了几辆大车拉了伤员,出手大气啊。

三只好枪当仁不让的挎在了队长和俩班长的肩膀上了,脑子灵活的队员就说,既然运伤员人家就能给枪,一会儿游击队和鬼子打起来后肯定还会有伤员啊,咱们再去帮他们运送伤员,他们不是还会给咱枪吗?

对呀!连一边的民兵都激动了,运伤员谁不会,咱有的是力气,去帮忙,不给新枪给几杆旧的也好啊,成天拿着这红缨枪蜡木杆丢死个人,呼啦啦大家推搡着队长就过来了。

杨毅眼睛一亮:“啊,那太好了,我正好有事要麻烦同志们呢。”回头叫道:“那谁,于钱儿,你去拿二十支枪再拿些子弹来。”又对刘队长道:“刘队长,游击队的主力在西边黄花岗设了埋伏,一会儿我们会把鬼子引过去打他个狠的,残存的鬼子肯定会逃跑,往镇子这边逃没问题,我们有大部队在镇子西口堵住鬼子,就怕鬼子被打懵了满山乱跑,我送给磁窑区的同志们20杆枪,你们区小队和民兵分分工在南北两面山坡上远远地盯着,要是有零散的鬼子逃兵,你们就把他干掉,要是鬼子多不好对付,你们打阻击等我们游击队去解决,你们干掉的鬼子枪支弹药都归你们,打死一个鬼子我再奖励你们100发子弹,注意了是死鬼子,不要俘虏,有一个俘虏,我不但不奖励你们,还要把送给你们的这些枪全收回来,包括刚才那三支枪,知道了吗?”

区小队长有些懵:“不要俘虏?为什么不要俘虏?俘虏不是更好吗?共产党的政策不是不虐待俘虏吗?”

杨毅恼了:“哪有那么多为什么?我恨鬼子中不中?鬼子杀了我姥姥姥爷舅舅全家,我就要日本鬼子死,一个活的也不要,你们到底干不干吧,不干就算了,枪也别要了,你们走吧。”

“干,干,干!咋不干呢,首长您擎好吧?要是看见小鬼子我们保证都给您弄死了,一个喘气的都不留,我们队长就是办事认真,没别的意思。”一群区小队员和民兵连忙把他们的队长拉到一边。

其实杨毅倒不全是恨鬼子才不留活口的,他更多的是怕这些没战斗经验的民兵吃亏才如此说,要知道抓俘虏比打死敌人可难多了,但解释不好又怕民兵逆反心理拧着干就糟了,就佯装发怒。

队员和民兵真的怕这位年轻首长把枪收回去,拿着枪片刻就跑出老远,边跑边埋怨队长死心眼爱较真,20支钢枪已经到手还胡咧咧个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