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血誓征程 > 第17章 囚笼变铁壁 绝境寻生机( 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章 囚笼变铁壁 绝境寻生机( 八)

看着四个排长走出炮楼,杨毅看着不住磕头打哈欠的龙巧云,过去把她按倒在床上说:“又没你的事,你跟他们一起熬什么?快安心睡吧。”说着把军用毯搭在她身上,巧云嘟囔了一声很快打起了小呼噜。

杨毅轻轻吻了下巧云的额头,出了炮楼,到马厩把没解鞍辔的青骢马拉出来,走到据点门口,跟俩哨兵说:“放下吊桥,我出去一下,排长们问起你们,你们就说团长早饭前一准回来。”

俩哨兵见是凶神团长,吓得脸都白了,哪里敢说一个不字,连忙放下吊桥,杨毅牵马走过吊桥跟俩哨兵说:“把吊桥拉起来吧,都打起精神来,别睡觉,站岗睡觉可是要被枪毙的。”

俩哨兵异口同声说:”不敢,团长放心,俺们俩保证不睡觉。”

杨毅扬了扬手,翻身上马,沿着土路向南奔去。杨毅大晚上不睡觉,是为天亮后的战斗选择战场,白天在地图上找了半天,又问了车把式老喜头,知道从临河镇到晋县县城22里路一片平原既没有高坡,也没有洼地,更没有河流,没有一处是打伏击的好地方,这种地形反而很适合日伪军的骑兵迅速展开迂回包抄。

杨毅就不信邪,真格的了,这么长的路程就选不出一个打伏击的地方,决定趁晚上亲自跑一趟,选个理想伏击阵地,天黑也不影响他的视力,骑着青骢马他一边慢跑,一边打量四周的地形,你还别说,走了不到4里地,他就看中了一个地方,现在地里的长杆庄稼已经有大半个人高,高粱玉米地,密密实实,藏进去三五米往下一蹲,在路上根本发现不了,不过有利也有弊,长秸秆庄稼也阻挡了伏击者的视界,对打击敌人不怎么有利。

杨毅看中的这块地方是一大片红薯地,足有大半百亩,可能是哪个粉条大户的原料田吧,土路从红薯地中间穿过,红薯地的四周都是玉米地和高粱地,将部队埋伏在玉米高粱地里,等敌人进入了红薯地路段,三面埋伏同时开火,敌人连藏身之地都没有,足够他们喝一壶的。

估计了一下这个路段算计骑兵和自行车的队形和长度,越发觉得这块红薯地简直就是老天爷给敌人选好的坟地,杨毅心里拿定了主意,也没立即返回,又骑马向南查看,离红薯地一里左右又看到了一块瓜田,面积也不小但是西面是谷子地,东面倒是玉米地,不过离土路有些近,没有刚才那块红薯地理想,再往前走了十几里,影影绰绰看到了县城城墙,杨毅才勒马返回,进了临河据点鸡刚叫头遍,杨毅拴好马,给马槽里倒了些草料,进了炮楼二楼,看见巧云睡得正香,就和衣躺在她的身边合眼迷糊起来。

睡了一个多小时,炊事班长魏华进来喊他们吃饭,巧云看到身边的杨毅,脸又红了,心里却甜的不行,魏华对巧云做了个怪脸,巧云追打着魏华下了炮楼,杨毅起身下楼擦了把脸,吃了一大碗疙瘩汤一块玉米饼,等大家都吃完,就把班排长们叫到炮楼里,把他的伏击设想说了。

杨毅的设想是步兵排带着两挺轻机枪在红薯地东面的玉米地里挖好战壕埋伏起来,这里离土路有100多米,为了防止敌人骑兵冲击,在战壕前面的红薯地里用木桩砸出一条宽20米密密麻麻的陷马洞隔离带用红薯秧掩盖住,骑兵排在红薯地北面的高粱地里挖好战壕埋伏起来,再用几辆大车上装上三层门板,藏在道边的玉米地里,单等打起来,就把大车推上土路两挺机枪架在大车上拦截敌人,杨毅则带着警卫班藏在南面的庄稼地里,等敌人全部进入包围圈后,封住敌人的退路,骑兵排带着勤务排的女兵在西面远离土路1里地的地方设伏,负责抓捕向东溃散的俘虏和惊跑的战马。

大家听了伏击方案,信心高涨起来,杨毅一一核实每个班排长都明白了自己的任务后,这才让大家拿好枪支弹药进镇子里找挖掘工具,到红薯地边挖战壕,嘱咐大家把挖出来的土方抛进庄稼地里面,不能让鬼子发现破绽,杨毅给龙巧云的任务是跟老喜头到镇子上多买些大号的鞭炮麻雷子。

平原上的土地很容易挖掘,不到两个小时各排的战壕都挖好了,战壕在三垄玉米的后面,挖出来的玉米杆都插在战壕边上了,从土路往两边看去完全看不出庄稼地里的情况,杨毅又跟班排长们强调了三个问题,一个就是尽量打人别打马,再有就是一定等他在敌人的身后先打响,然后大家才可以射击,最后就是要他们杀鬼子手下不能留情,不要活口,打扫战场时对每个鬼子不论死活都要在头上补枪,对伪军和特务尽可能活捉,通过喊话逼伪军特务投降。

看看一切准备就绪,杨毅骑马飞奔跑回炮楼,让龙巧云和老喜头在外面往洋铁桶里燃放鞭炮,自己就开始往县城摇电话:“莫西莫西,我是临河据点,野茱中尉的补给车辆和便衣队遭到李振勇手枪队的进攻,野茱中尉受重伤,便衣队损失惨重,八路军手枪队将近一百人,还有不少土八路,正在攻打据点,我们的弹药吃紧,快顶不住了,急需战术指导,快快的,快快的!”说着将电话听筒伸向炮楼外,让连串的鞭炮声和麻雷子炸响声清晰地传进听筒随后就将刀闸拉了下来,切断了电话线。

杨毅从炮楼里拿了一套日军服装出了炮楼,将望远镜递给巧云说道:“巧云,你到炮楼里找一套鬼子军装换上,用军帽把你的长头发拢起来,站在炮楼顶上拿着望远镜注意观察南面,如果发现敌人来了,就摇动那面膏药旗,我们好提前做好准备,老喜叔,你看见巧云摇动膏药旗,就继续往洋铁桶里放炮仗,你俩再时不时打几枪,让远处的敌人以为八路军还在攻打据点呢。”

巧云见给她的任务如此重要,欢快的接过望远镜就跑进炮楼,老喜头也连声答应准备鞭炮去了。

杨毅催马奔向伏击地点,告诉大家先休息,估计敌人一个小时后能来到,让排长们注意炮楼上的膏药旗如果摇动了,就是敌人快到了,随后来到红薯地南面的庄稼地,找让埋伏在这里的警卫排再往南移一段距离,要离北面的伏击地1000米以外,防止被自家的机枪子弹误伤,自己策马向南跑去,来到那片瓜地边下马,让马啃着地上的青草,杨毅则坐在路沿上耐心等着。

一个多小时后,杨毅不时站到马背上向南了望,就在他第三次了望时,终于看到了敌人的身影,杨毅的视力异于常人,晴天时目测能看清五六里地之外的人形,他很快就看清,走在最前边的是5个骑自行车的便衣特务,后面是一大群骑自行车的便衣队,便衣队后面是乌乌泱泱的骑兵,骑兵后面有两辆汽车,跟田耕勤讲的完全相符,杨毅立刻骑到马上快速返回伏击地点,他看到北面的炮楼上,巧云在不停地摇动膏药旗,知道这丫头也发现了敌人。

杨毅向炮楼方向挥了挥手,想必巧云看到了,也挥手致意随即把膏药旗又插在炮楼上,拿起步枪呯呯啪啪打起枪来,在铁桶里面炸响的鞭炮犹如机关枪。

杨毅到了红薯地通知各排放过探路的斥候便衣,打敌人的大部队,随后他来到红薯地南头,把警卫班战士叫到身边吩咐道:“大家听着,我们的任务是打鬼子最后面的两辆汽车,所以我们的位置还要往南移200米,我带着小蒋就在这个位置对付前面第一辆汽车,凳子,你带着冲锋枪跟其余的弟兄再往南过去10米藏严实了,负责对付第二辆汽车,大家听好了,汽车上有弹药箱,不能往汽车里扔手榴弹,只能用枪打,你们先藏在玉米地里别出声,我假扮鬼子拦住汽车,等汽车停下了我一开枪,大家就一起动手,大家听明白了吗。”

小凳子已经被杨毅提拔为警卫班长,当即敬礼答道:“听明白了,团长。”

杨毅牵着青骢马带着战士小蒋进了玉米地深处换上鬼子军装,蹲在地上等着敌人的到来,20分钟后,便衣队5个斥候骑自行车过去了,便衣中队跟在斥候兵后面30米远,也过去了,接着是治安军骑兵连,再后是鬼子骑兵小队。

杨毅立即上马向路上奔去,汽车上的鬼子看到了骑在马上的杨毅,以为是前边骑兵小队的人,也没在意,杨毅骑马跑到汽车前拍着汽车车门用日语喊道:“停车,立即停车,前面有情况。”

鬼子司机不明所以,马上停下车,摇下车门玻璃问道:“有什么情况?就在这里准备展开吗?”

杨毅凑到近前,将手里的手术刀向前一送,划开了司机的脖子,随手一掷将手术刀插进副驾驶鬼子的太阳穴,这两个动作如同行云流水连贯迅捷,车厢上的鬼子和后面汽车上的鬼子都没察觉到出了状况。

杨毅抽出两支20响驳壳枪抬手就打,“啪!啪!!啪!啪!”左手两枪隔着挡风玻璃打死了后面汽车的司机和副驾驶,右手两枪打倒了后面汽车车厢前的两个机枪手,随即转身朝着跟前车厢里不知所措的鬼子一通横扫,36发子弹将十多个鬼子瞬间打倒在车厢里,接着杨毅伸手扒住车厢纵身一跃,跳上了车厢,用车厢做掩体,换上两个新弹匣,看到小凳子他们正在跟鬼子对射,忙起身将后面汽车上的鬼子一一干掉。

看到后面的威胁解除,杨毅转身看了下自己脚下的这个车厢里的状况,17个鬼子已经死翘翘,车厢里有两门迫击炮,靠前有一个很高的三角支架架着一挺九二式风冷重机枪,杨毅忙过去查看重机枪,由于枪口要高出前面的车头,所以支架很高,为了方便操作,车厢里铺着两层弹药箱,人踩在弹药箱上可以自如的操作机枪,重机枪上已经插好了一个弹板。

这时前面的鬼子骑兵已经发现后面的汽车遭袭,在鬼子小队长的指挥下纷纷调转马头要朝这边冲锋。

杨毅朝外喊了声:“小蒋,快上车!”把两把驳壳枪往腰带上一插,左手握住机枪手柄,右手拉动枪击,双手握把瞄向战马上的鬼子,两个拇指按下压铁,“哒!哒!哒!”重机枪欢快的叫了起来,九二式重机枪的射击精度和稳定性远比马克沁重机枪要好,由于是风冷,没有那个大水桶,身子比马克沁苗条又轻快,没了鸡肋护盾,重量也轻了许多,子弹的威力也凑合,唯一的缺陷是金属弹板供弹,很难保证连续射击,杨毅边开枪,边对爬上车厢的小蒋喊道:“小蒋,你给我做弹药手,给我续弹板。”

小蒋闻言,立刻从弹药箱里拿出子弹板,30发子弹十秒钟就打光了,枪声一停,小蒋就把弹板塞进机枪弹仓孔,杨毅重新拉枪击开枪,虽然比不上马克沁重机枪几百发子弹连续射击,但射击速度还是比轻机枪换弹匣快些,如果是鬼子熟练的弹药手,就能够在不间断射击的情况下续进子弹板,保持连续射击,小蒋就没那个水平了。

前面几章已经说过,机关枪是骑兵的天敌克星,尤其是重机枪,迎面而来的鬼子被水泼似地子弹扫下马,由于距离较近,不少子弹都是穿透了前面的鬼子再打进后面的鬼子,三个弹板子弹打光,再没有向这边冲来的鬼子骑兵,鬼子骑兵多一半被杨毅干掉,幸存的鬼子受不了重机枪的蹂躏,拨转马头向庄稼地里躲避,不过地里的高粱玉米最高的也就是齐肩,鬼子的东洋马本身就高,再加上骑在上面胸脯以上都暴露在杨毅视界内,九二式重机枪有效射程有800米,东洋马再快也快不过子弹,再加上九二式重机枪的精准性,两个弹板没打完,高粱地玉米地再也看不到冒头的鬼子。杨毅开始对红薯地路段的伪军骑兵进行拦截射击。

红薯地路段的伪军和便衣队,已经被四挺轻机枪打的哭爹喊娘,完全没有招架之力,伪军骑兵有些还可以驱马冲下红薯地向没响枪的东面逃命,那些骑自行车的便衣队只好丢掉自行车,爬在红薯地里捂着头求上天保佑不挨子弹了。不过逃跑的伪军骑兵大多都没躲过杨毅重机枪的追赶,十几个速度快的,冲过红薯地,进了高粱地,当他们再跑出高粱时,就被迎面的子弹打下马来,这十几个漏网之鱼还不够老早等在这里的40多个男女战士分的。

战斗很快结束了,战士们纷纷走出战壕,不会骑马的就抓俘虏、给鬼子补枪、打扫战场战利品,会骑马的战士逮住一匹马就骑上,满世界追赶跑散的战马,忙得不亦乐乎,看到团长骑着马过来,一个个开心的跟团长打招呼。这些战士昨天还是汉奸身份,再没想到今日不但成了八路,还立刻就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而且是以少胜多,以弱敌强,他们更相信他们的团长不是人的传言了。

战损情况统计上来了,杨毅的零战损战绩保持了一天就成了历史,这一仗牺牲了4个战士,13名战士负伤其中3名重伤,不过比起消灭的敌人就微不足道了:

打死的鬼子有58个骑兵,34个机炮兵,便衣队11死6伤63人当了俘虏,伪军骑兵25死21伤俘虏74人,虽然杨毅战前反复强调别伤着战马,还是打死了21匹,打伤了18匹,其中还有两匹鬼子的东洋马,有6匹马伤的较轻,养好伤还能骑,那12匹就废了,大部分是被陷马洞别折了马腿,捕获完好的战马101匹,其中包括58匹东洋马,除了战马还缴获了两辆汽车,42辆能骑的自行车,其他自行车互相攒攒还能拼凑出几辆。

缴获的武器弹药也很可观,由于突然打击,敌人没怎么来得及反抗战斗就结束了,弹药消耗的很少,共缴获4门六零迫击炮,9支掷弹筒,两挺九二式风冷重机枪,三挺歪把子轻机枪,三挺仿捷克式轻机枪,步骑枪163杆,七九步枪32杆,驳壳枪35支,炮弹、掷弹筒榴弹、手榴弹、子弹一批,马刀163把,指挥刀一把,还有部分粮食、从死人身上扒下来的衣服马靴鞋子武装带和上百个急救包,两个急救箱里都有一些药品和器械。

杨毅嘱咐金莺安排医疗队先救治伤员,对重伤员可以使用自己皮箱里的盘尼西林,让赶来接收战利品的老喜头记好牺牲者和伤残者的名字,给烈士家属发放100元抚恤金,给伤残者发50元退伍费,这让刚刚归顺的干部战士很是惊讶感动。另外杨毅让老喜头找到红薯地和两边庄稼地的主家,对损害的庄稼加倍赔偿,这让那些刚入伍的民兵青妇队员又感动了一把。

经过此事,附近的老乡对杨毅的15团很是亲近。

处理完最紧要的事情,接着就是说服甄别投降的俘虏参加八路军了,经过昨天的经历,看押俘虏的战士们已经把宣誓时一定要说真心话,实心实意参加八路军的事情,添油加醋跟新俘虏们掰开揉碎灌输了一遍,说他们的杨团长那就是火眼金睛,谁要是发誓时说假话,一眼就能看出来,说假话的人必死无疑。

榜样的效果是巨大的,第一次血誓甄别,137个俘虏就有98人通过了,没通过的39人不少人当即吓坏了,感情杨长官果然能看出自己说了假话,没等田耕勤等人说情,哭着喊着求长官再给一次发誓的机会,二次血誓27人通过,剩下的12人当场被田耕勤、张友庆等人给毙了,那27个人里至少有5人尿了裤子。

有了这125人,杨毅的队伍扩大到295人,整编是必须的,杨毅把部队扩编成一个骑兵连,一个步兵连,一个直属队,骑兵连长让骑术很好的田耕勤担任,步兵连让何宇柱担任,杨毅自己统领直属队,直属队下辖:警卫排、侦察排、机炮排、勤务排和辎重排。其中警卫排、侦察排都配战马,机炮排、勤务排、辎重排配马车,两辆汽车归辎重排,60多辆自行车归勤务排和辎重排,机炮排配属4门迫击炮和2挺重机枪,全部轻机枪和掷弹筒都分到了两个战斗连。

田耕勤等人对扩编升官已经麻木了,现在是每打一次仗就要整编一次部队,他们这些最早的投诚者多多少少都能进一步,这才两天就从班长升到连长,照这速度用不了几天15团就满编了,想想都晕。

这不,杨团长又把连排长们聚起来讨论下一场仗怎么打了,晋县宫本老鬼子肯定不甘心吃这么大的亏,报复是肯定的,而且会很快。现在晋县快速机动力量是一点儿也没了,但还能动用一个步兵中队的鬼子和一个团的治安军,加起来两千多人,是杨毅目前兵力的十倍,硬抗肯定不行,但是撤退也不是办法,现在临河区和莲池区的伪势力已经被清除,根据地正在恢复,老百姓心里刚有点儿希望,马上就遭到鬼子的涂炭就太让民众寒心了,不能让郑部长的预言应验,必须粉碎宫本的这次报复性进攻,必须打疼他打怕他,让他认识到临河区和莲池区脱离他的控制已是既成事实,再收回去的代价,他付不起。

为达到这个目的,跟宫本的这场仗必须打,还必须要打赢,要赢得漂亮。所以就要好好筹谋一番,实力不够就得打巧仗,两天三仗大家也不觉得他们的团长有多疯了,10倍敌人而已,自家还有了大炮和重机枪了呢,你一言我一语废话不少,但也有不少可取之处。

首先大家都认为还要打伏击战,打敌人个冷不防,这个计策可行之处在于刚才的那一仗,没有漏网之鱼,所以今天的战况宫本不会知道,那么再次伏击敌人就有了可能,另外张友庆提出的攻魏救赵之计也是可圈可点,不过杨毅给他完善了一下,张友庆的攻魏指的是分出一部分兵力,等宫本的主力倾巢出动扑过来时,分出来的这部分兵力攻打晋县县城,县城只有鬼子宪兵队守城,肯定会求援,这样临河的危机就能化解。但是杨毅认为本来部队兵力就不多,分兵少了对晋县起不到威胁,不能调动敌人回返,分兵多了临河这里挡不住敌人的报复进攻。

杨毅的方案是用少量兵力攻其必救之处,这就是破袭石德铁路。石德铁路是前年鬼子为了完成囚笼战略修建的,去年下半年建成通车,连接河北石门和山东德州,战略意义非常大,有了这条铁路等于把冀中抗日根据地从心脏部分切割开了,原来冀中晋、深地区原本是冀中根据地腹地,有了石德铁路,原先稳定的抗日民主政府的根据地一下就成了鬼子的治安区,第三军分区在晋深地区难以立脚与石德铁路有直接关系,守护石德铁路是宫本少佐的最主要的责任没有之一,如果石德铁路瘫痪了宫本少佐难脱其咎。

跟打县城不一样,上百里地的铁路线漏洞很好找,杨毅决定让张友庆带着侦察排去完成这项工作,侦察排的人全是便衣队出身,平常活动自由度就比较高,每个人都有证件,加上归顺杨毅才两天,敌人还没引起警觉,出入敌关卡,往返封锁线都很方便,侦察排三个班分开行动,一班负责破袭晋县以东的铁路,二班负责晋县以西的铁路,三班潜入晋县县城闹出大点儿的动静。

这两天缴获的武器弹药中没有烈性炸药,杨毅将这次缴获查抄的2万多元日本军票分给了三个班,让他们想办法买些烈性炸药,另外尽可能多的买些九二式重机枪用的7.7毫米子弹和冲锋枪用的南部手枪弹,这两种子弹消耗太大,缴获也不容易,再有就是买些治疗枪伤的西药。

杨毅嘱咐张友庆行动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要硬拼,尽可能要避免伤亡,如果搞不到炸药地雷,想办法颠覆一列两列火车也行,最好是军列,破袭石德铁路和骚扰县城的时机一定要把握好,最好在县城的敌人倾巢出动两个小时后进行,那时敌人扫荡受阻,县城和铁路告急,宫本就得撤兵,即使他不想撤兵,他的上司,石门的16师团长中岛中将也不会答应的。张友庆接过军票爽快接受了任务,敬了个礼就匆匆跑出炮楼。

至于如何打好明天的这一仗,杨毅制定了一个方案:

这次选择两个伏击地点,由何宇柱的步兵连在第一个伏击阵地也就是那块红薯地路段设伏,但伏击阵地只布置红薯地西面的玉米地,北面就不再设伏了,这是因为这次敌人实在太多,根本没法拦截,既然拦不住那就不拦,鬼子的行军队伍排布规定很死,只要有伪军参加,那打头走的一定是伪军,伪军这次会出动一个团,杨毅将机炮排给了何宇柱,让何宇柱先放过伪军的先头营,对中间的那个营进行猛烈侧击,杨毅自己带领警卫排在红薯地南面一里多距离的瓜地设伏,战马放在东面的玉米地里,人则藏在在离土路50米处的瓜地地下提前挖好的藏身洞里,在土路上埋设大量集束手榴弹,专门炸走在最后的小鬼子,警卫排除了配置他从疗养院带来的那支冲锋枪,再配置两挺轻机枪,其他战士都配备20响驳壳枪和缴获的6支掷弹筒,集束手榴弹引爆后警卫排向鬼子打一匣子弹后立即撤出阵地,向身后玉米地撤退,骑上战马参与对伪军先头营的围歼行动。

是的,杨毅就是想围歼伪军的先头营,被步兵营放走的伪军先头营,交给田耕勤的骑兵连解决,战斗一打响,骑兵营就向伪军的先头营发起冲锋,不给伪军先头营有回头夹击何宇柱步兵营的机会,金莺的勤务排坚守炮楼据点,拦截溃散的伪军,接收俘虏。

大家对杨毅的方案进行了仔细商讨,完善了细节,最后都认为这个方案完美可行,杨毅拍板定案,大家开始分头带领自己的部队做准备工作。

晋县县城,日军110师团224联队第二大队大队长宫本梅森少佐气急败坏的又摔碎了一个摆设瓷瓶。上午接到临河据点的求援电话,为了保险,他派出了县城能调动的全部机动力量,原本估计,援兵一到,土八路就会望风而逃,午饭前临河据点的电话就能接通,捷报也就传过来了,万没想到午饭后还是没有增援部队的消息,临河据点和莲池据点的电话仍旧不通,再次派出侦察兵打探消息也是犹如石沉大海,半点讯息也无,现在已经是下午4点,就是用脚后跟想也知道去支援临河的快速部队不会回来了。

宫本梅森懊恼透了,自从5月份铁壁合围大扫荡后,冀中地区的八路军和抗日武装犹如被篦子梳了一遍,再无踪影,他治下的晋县成了模范治安区,别说大日本皇军和治安军,就是几个便衣队员,三两个保丁在乡间路上走也不会出任何事。可就在今天,送给养的皇军和便衣队遭袭,两个据点失联,机动部队有去无回杳无音信,这说明在临河、莲池一带活动着一支力量不弱的抗日武装,能够全歼200多人马的机动部队,这支抗日武装的人数应该在300到500人枪之间,不应该更多,否则临池以西的桥头镇中心据点也会受到攻击,桥头据点刚刚传来消息,没发现任何情况,证明敌人的实力还没达到攻打200人以上据点的能力,临河据点上午最后来电话曾说攻击据点的是八路军第三军分区手枪队和晋县县大队,这个情报应该是准确的,八路军李振勇的手枪队是连级编制,土八路县大队是营级编制,加在一起正好四、五百人,有轻机枪,没有火炮,打三、四十人的据点很容易,伏击没有准备的快速机动部队也比较容易。

必须尽快将这支八路军剿灭!宫本梅森攥着拳头牙齿咬的咯咯响,以他现有的力量250人的皇军步兵中队,加上一个团的治安军1800人枪的兵力,足以碾碎八路军手枪队和县大队了,这点宫本并不担心,让他恼火的是,天已经晚了,现在调动兵力出城到临河镇时天就完全黑了,八路军夜战不一定有多强,但是趁着天黑逃跑还是很麻烦,夜战会造成较大的伤亡,最好还是明天一早扫荡临河镇和莲池乡,不过,那些八路军又能多活一晚,这让宫本少佐很是不开心。

宫本少佐对站在办公桌前立正鞠躬接受指示的麾下军官和治安军旅长房祖全、参谋长潘世荣说道:“皇军步兵中队及治安军1团今晚做好准备,明天一早出动,消灭临河镇的八路军,不得有误。”

“哈伊!”“是!”日伪军官们应答的都很坚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