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血誓征程 > 第20章 瞒天过黄河 偏师闯豫鄂(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章 瞒天过黄河 偏师闯豫鄂(一)

公元1947年初春,原本应该被青苗覆盖的冀南茫茫田野,就像长了疥疮的头,秃一块癞一块的,荒芜的农田随处可见,就是长了庄稼的农田里也是疏于管理,杂草丛生,庄稼苗瘦弱泛黄。

不是冀南的农民懒惰惜力不爱劳作,也不是老天乏雨降灾于冀南,实在是人为造成的祸端,一年来老百姓为了保命躲避战乱已经无暇顾及田里的庄稼。

一年前在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上将为首的代表团调停监督下,国共两党中央都对麾下的部队发出了停战令,国、共两党领袖签署的双十协定开始生效,中华大地终于恢复了相对的和平宁静。

之所以说是相对的和平,是因为国、共两党的部队都没有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国民党利用停战的这段时间拼力调动部队,把滞留在大西南的主力部队通过海陆空方式调往华北、东北,进行战略性大迁徙,共产党则利用这段时间厉兵秣马整训部队准备迎击蒋军的进攻,由于以往的八路军、新四军的番号都是国民党军队的编制,现在国共从合作走向对立,共产党的军队也没有必要保留国民革命军的番号了,中共中央军委下令将八路军、新四军、东北人民自治军和地方部队正式统一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辖四大野战军,分别是彭德怀司令员兼政委的西北野战军也叫第一野战军,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委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也叫第二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任副司令员的华东野战军也叫第三野战军,以及林彪任司令员、彭真任政委的东北野战军也叫第四野战军(当时也称东北民主联军),四大野战军跟各地方军区分离,地方军区还保留若干纵队护卫根据地配合主力部队作战。

作为冀南地方部队,独立6团修生养息了整整5个月,这5个月对独立6团来讲可真是极其难得的一段时间,杨毅、鲁彦两人自去年年初官复原职,就一门心思督促着部队进行紧张的学习和训练,在上上党战役时,他们就感觉到用以前对付小鬼子的游击战术对付国民党正规军不好使了,以前打鬼子一直采取灵活机动的游击战、袭扰战,讲就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积小胜为大胜。现在跟国民党正规部队交战则是两军对垒硬碰硬死磕到底,多数打的是攻坚战,阻击战,一仗下来战果恢宏但伤亡也巨大,多一半的伤亡源于部队对新的战术不熟悉,部队之间缺乏协同作战的经验,尤其是不同兵种的协同作战技巧更是欠缺,往往是炮兵不管步兵、步兵不管骑兵、骑兵随心所欲各家干各家的活,最后往往是靠人的血肉充填拿下战役,打的都是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的消耗仗。

另外,国民党部队用的武器已经从以往的日械、国产仿德械渐渐改成美械装备,部队干部战士对缴获的新武器掌握的不熟练,难以发挥最大的特性,这都需要认真学习。

再有就是,部队的文化水平实在太低了,不少连排干部甚至是营级干部还不识字,看个通知命令都困难,很需要文化扫盲、军事提高。

部队还要培养一批汽车司机、高射机枪手、榴弹炮兵、坦克兵等专业技术兵,蒋总裁从美国人那里可是引进了大批新式装备充实到国民党部队中,以后这些好东西缴获到手,会用的话能大幅度提高战斗力,不会用可就会出大笑话。

杨毅特别聘请了几名归降的懂专业技术的俘虏做教官,抽调全团识字的干部战士做学员,学习新武器的使用和维护知识技巧,这些学员一大部分都是以前土山儿童团的团员。

经过小半年的整训不但独立6团齐装满员,战斗力得到了空前提高,独立总队和双头鹰游击队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已经具备了团级规模的实力,就连踞虎山游击队也在杨毅的帮助下发展成一个正规团的规模。

春节后在延安完成受训的蒙镇东、严厉等老东北军军官返回了踞虎山,他们受中共中央委派,召集起原213团的老东北军弟兄赴东北老家,加入林司令员的东北民主联军(第四野战军)序列,开赴东北解放战场。

临别的前一天,蒙镇东、严厉、白雪梅等人跟送行的杨毅、杨静喝了一晚上酒说了一晚上话,第二天分手时白雪梅抱着两岁大的虎子给杨毅、杨静跪下认了干爹和姑姑,东北军的弟兄和家属们满含泪水依依不舍的走下踞虎山,跟杨毅、杨静和独立6团的战友们难舍难分洒泪惜别。

蒙镇东、严厉带走了踞虎山一个营的兵力,杨毅把剩下的900多号人编进了高水山带领的临城县县大队,并建议军区将内丘县县大队和赞皇县县大队跟临城县县大队合并组建成冀南军区独立9团,军区同意了杨毅的建议,但说明军区只给建制武器装备由独立6团协助解决。

军区其实就是把独立9团的组建任务交给了杨毅,这对杨毅还真不是啥难事,首先三个县大队武器装备都很齐备并不比纵队主力营差多少,三个县大队的主要干部都是杨毅一手提拔选用的,对杨毅敬重信服。

独立9团团长就是高水山,政委是内丘县县大队长吴连勇,参谋长是赞皇县县大队长国瑞平,吴连勇以前是老独立6团的连长,国瑞平是老独立6团的侦察排长,几年下来竟然都跟杨毅、鲁彦的级别相仿了,实在是杨毅这些年功劳不少乱子也多的原因。

不过,不管是姐夫高水山还是吴连勇、国瑞平,都没把杨毅当成平级同僚,在他们眼中杨毅永远是不可替代的首长。

通过半年的整训扩充,在杨毅驻防的原八分区辖区,已不再是独立6团一个团的兵力,而是独立6团、独立9团和独立总队三个团的兵力,另外还有磨盘山游击队相当一个加强团的兵力作为预备队,平汉线以西太行山以东区域杨毅的兵力已经超过一个纵队,这是驻守顺德的国民党16军所没有料到的。

当国民党方面全面完成了战略调动部署后,蒋总裁认为向共产党军队进攻的时机已经成熟,当即单方面撕毁停战协定,没有等6月26日停战结束期限的到来,就下令部队向共军发动突然进攻。

战火最先从东北燃起,1946年3月31日国民党5个军11个师在长春绥靖公署主任、保安司令杜聿明中将的指挥下,向驻扎在四平、本溪的共产党东北民主联军发动了大举进攻,东北民主联军在林司令员的指挥下奋勇反击浴血战斗歼敌5万多,但也付出了3万多的重大伤亡被迫向北满做战略性转移,最后依据松花江的地理优势稳定住战线。

战争硝烟迅速蔓延到华东、中原、华北和西北,在国民党重兵进攻下新四军开创的苏皖解放区很快沦落敌手,解放军陈、粟华东野战军主力退入山东。

6月份国民党郑州绥靖公署主任刘峙率30万兵力围困鄂豫皖根据地,郑位三、李先念率领的解放军(原新四军)第五师与王震的南下纵队、王首道的河南纵队在弹尽粮绝之际毅然突围,撤离了大别山,退入陕甘边区。

随后国民党集中了60万兵力向山东解放区发起大举进攻,意图将山东境内的华东解放军赶进大海。

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用11个旅挡住40万蜂拥而来的敌人,用4个旅将突入沂蒙山区的国民党主力王牌军74师围歼在蒙阴县的孟良崮。

为策应华东野战军在山东抗击强敌,6月份刘司令员、邓政委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4个纵队、13个旅共12万人南渡黄河,在鲁西南开辟战场牵制敌人,创造战机主动歼敌,连战连捷,3个月歼敌四个整编师8万余人,两个野战军内外协助,一举粉碎了蒋介石重点进攻山东的战略意图。

虽然国民党进攻山东的战略损兵折将一时受阻,但敌我兵力依然相差悬殊,蒋介石把进攻的目标从山东换成了鲁西南的刘、邓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门心思要吃掉共产党的这股虎贲之军,计划用10万兵力牵制住山东腹地陈、粟的华东野战军,用40多万兵力对12万晋冀鲁豫野战军形成U型夹击之势,之所以是U型攻势,是因为刘邓野战军的背后是波涛汹涌水深流急的黄河,刘邓野战军只有退回河北一途,否则就将跟稳步逼近步步为营的强大敌军做决死搏杀。

新年刚过,国民党西安绥靖公署付主任胡宗南指挥整编第1军、第29军所属 6个整编师15个旅共l4万人,分别从洛川、宜川出动,向延安发动疯狂进攻。中共中央任命彭德怀以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的身份率西北野战军教导旅、警备第3旅、第l纵队3万兵力,部署延安保卫战,经过7天7夜激战,掩护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安全转移后,解放军撤离延安,革命圣地延安落入敌手。

河北方面,由于野战军主力转到了鲁西南外线作战,冀南解放区的局势陡然恶化,盘踞在保定、石门、顺德、衡水等大城市的国民党军队开始向冀南解放区发动大举进攻,冀南解放区由于地方部队大部分被编入野司主力部队开到了鲁西南一带,驻守的地方部队难以与强敌抗衡,平汉线以东的解放区遭到了极大损失,国民党主力正规军清剿之后,地方反动势力组成的还乡团对各乡镇进行了反攻倒算,对民主政府干部和共军家属进行了疯狂抓捕屠戮,在乡村实行保甲联坐制度,白色恐怖笼罩了平汉线以东的区域。

相对平汉线以东根据地的急促缩小沦陷,平汉线以西根据地情况要好些,杨毅、鲁彦指挥独立6团、独立9团、独立总队和双头鹰游击队采取任你多头进攻,我只斩你一头的战术,集中局部优势兵力选择有利战机打歼灭战,一年多的时间六战六捷,歼敌3个团又两个营近万人,缴获了大量美式装备,将盘踞在顺德市的国民党16军打残,我军的伤亡却不很大,战损小于10比1。

就战果来讲,杨鲁所部战绩的确骄人,但是纵观整个根据地却不乐观,由于部队集中起来歼敌一部,对于其它地域敌人的进攻,根据地的百姓就只能坚壁清野逃避战火,国民党匪军对根据地的老百姓恨之入骨,报复行动不亚于前些年日本鬼子的清剿扫荡,对根据地的房屋庄稼大肆破坏损毁,根据地的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去年大秋作物收成不足常年的一半,今年麦收更是欠收严重,农民们连口粮都不足,已经无力交公粮。好在杨毅早有准备,在磨盘山和鹰嘴寨提前囤积了大量粮食,八分区各个部队几个月内倒还不至于粮食告罄,但是冀南军区机关单位和其他部队问题相对要严重得多,从两个月前就开始降低口粮标准,即使这样库存粮食仍然坚持不到来年夏收。

冀南根据地面临的情况在华北、西北、山东根据地更加严重,大片大片的根据地落入敌手,国民党除了对占领区亲共通共的民众进行疯狂逮捕屠杀外,还用日本战犯做顾问成立了还乡团、小保队把持各个乡村,建立保甲联坐制度,在根据地实行白色恐怖,封堵老百姓和解放军的联系。

杨毅鲁彦等人通过敌我两方面的电台广播,对目前面临的形势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大家都深切的为一直坚持在陕北的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安危担心,为目前面临的形势揪心。“报告团长、政委,军区急电,让团长政委立即去军区开会。”电讯科长林颖腆着鼓起的肚子走进团部,双手将电报夹递给杨毅,再有三个月林颖和孙玉明即将获得第二个孩子。

杨毅接过电报夹看了电文签字后递给鲁彦说道:“政委,我们独立6团和独立9团这段时间的表现还行吧,这时候军区让我们过去开会你估计是什么事情?”

鲁彦也签了字道:“这时候军区能有什么事,无非是两件事,一是搞粮食分派任务,二是要打大仗统一部署。”

“嗯,我看也是,现在上哪儿搞粮食去?还不是从敌人手里夺呗,所以你说的两件事也就是一件事,走吧,看看军区能给咱们什么任务,那谁,北啸,你到辎重营领一车粮食给军区送去,大半年没见司令员了,空着手去不合适,这时候带点粮食比啥都贵重。”杨毅在杨静的帮助下扎好武装带,挎上两把驳壳枪,几个人走出团指挥所,警卫员们已经把团长、政委的坐骑备好,杨毅骑上乌骓马跟鲁彦出了院子,杨静照例跟警卫员们一起在后面紧紧跟随。

杨毅、鲁彦一行人到达军区司令部时已经是下午2点多,参谋人员早在大院门口翘首守望,看到他俩急忙带他们去了作战室。

“报告,独立6团杨毅团长、鲁彦政委到了。”进门后参谋向徐司令员报告。

杨毅鲁彦给屋里的首长们敬了个长礼:“报告司令员、政委及各位首长,独立6团杨毅、鲁彦前来报到。”

徐司令员原本在跟政委和参谋长几人围着墙上地图谈论着什么,看到杨毅随即扔下手里的红蓝铅笔笑道:“哈,我们的财迷团长到了,前几天你们又打了个大胜仗,缴获不少吧,又隐瞒了多少没上报?半年没见你们两人的影子,就这么空手来了?”

杨毅笑嘻嘻的答道:“哪能啊,我小杨哪能再不长记性,这一年来每次战斗缴获我可都是如实上报上交的,不信您问问老鲁,军区现在也不缺武器弹药,听说粮食比较紧张,我就捎来一大车,大车慢,估计再有一个来小时能到。”

王光华副司令员是冀南军区的老首长,跟杨毅最熟,高兴地过来捅了杨毅一拳道:“好小子,有眼力见儿,现在一大车辆粮食可比一大车炮弹还金贵,我替军区机关的同志们谢谢你们了。”

杨毅看着王副司令员消瘦的脸颊,收起了笑容,正色说道:“首长们吃苦了,我回去想办法对邢台县组织一次突袭,争取多搞些粮食支援军区。”

王从吾政委说道:“小杨啊,形势已经不允许你们再组织攻打邢台县城了,有更重要的任务要交给你们独6团,你俩坐吧,听张参谋长通报情况。”

杨、鲁二人连忙坐好,张希才参谋长拿起木棍指着墙上的地图说道:“自去年5月,国民党军队向根据地发动全面进攻,到现在一年多的时间,虽然我军在全国战场上都取得了不小的战果,蒋介石不得不把全面进攻战略,改成重点进攻战略,但是几乎所有的战场都是在我们根据地内开展的,我们还失去了华东和西北这两大块重要的根据地,华北、山东根据地面积大大缩小,这给我军的经济供给造成了极大地破坏,党中央指示我们晋冀鲁豫野战军尽快实行战略大迁移,把战火引向敌占区,具体部署是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在近期跨过黄泛区,千里转进这里,鄂豫皖交界处的大别山区,开创大别山革命根据地,兵锋威压南京和武汉,迫使蒋介石把华北、西北的主力调到大别山区,以减轻西北、华北根据地的压力,恢复我华北根据地的经济。”

“嘶——。”杨毅看着地图倒吸一口气:

这也太冒险了,最新战报显示晋冀鲁豫野战军近前有四十万国民党军队窥视,安徽、湖北还有白崇禧的三十万桂军驻防,我野战军十几万人马千里跃进大别山,动静可以说是恢宏浩大,一路都是平原地域无从藏匿,尤其是要跨过近百里茫茫黄泛区,听河南逃难来的那些矿工说,黄泛区就是个无边无沿的烂泥塘,人空手徒步通过都极为困难,更别说是带着辎重大炮的千军万马,如果国民党军队发现了我军在穿过黄泛区,在黄泛区南北两头一堵,我军跑不能跑躲没处躲,连挖个战壕防炮洞都没可能,全军覆灭只在旦夕之间。

参谋长好像惨透了杨毅的心思,接着说道:“我野战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行动,最危险的过程就是穿过黄泛区的这个阶段,决不能让敌人提前察觉到我军的战略意图,野司选的穿越地带南北约有100来里程,部队徒步大约得两天时间才能走出黄泛区,走出黄泛区前面还有汝河、淮河等十几条河流拦路,为了掩蔽我军南下挺进大别山行动,让敌人做出错误判断,野司首长命令我冀南军区派出得力部队立即南渡黄河,打野战军的旗号向西攻击,摆出我军主力进攻郑州、洛阳增援陕北的架势,将鲁西和皖北的国民党部队向西调动,给野战军通过黄泛区并顺利南下争取到3到5天的时间,军区决定由独立4团和独立6团来担任这项任务,独立4团冒充野战军一、二两个纵队的旗号由河南封丘县陈桥渡口过黄河突袭开封,你们独立6团打野战军三、四、五纵队的旗号由河南原阳县原武渡口过黄河奔袭郑州,请记住,不是让你们真的拼命攻下郑州,只要摆出架势,让郑州的敌人求援把挡在黄泛区南面的敌人调开即可,任务完成后你们的压力会非常大,河南、安徽甚至湖北、陕西的几十万敌人会把你们团团粘住,你们有三个选择,一是伺机北渡黄河返回冀南,二是坚持在河南一带打游击,等待我主力部队解放河南,三是部队化整为零甚至就地解散,干部战士化妆成老百姓躲过敌人的追捕逃回冀南,三个选择都会面临极大的困难甚至是牺牲,我们经过仔细推演评估最好的结果是损失50%,这个牺牲的代价就是保护十几万野战军顺利穿越黄泛区,杨毅同志、鲁彦同志,我们想听听你们对这次任务的看法。”

杨毅和鲁彦对看了一眼,已经明白了对方的意思,同时答道:“独立6团坚决完成任务。”

这一霎那在场的几位军区首长的眼角都湿润了,王副司令员上前握住杨毅的手摇晃着动情的说道:“小杨,自打抗战的第一年你加入八分区独立团,你们独立团经过了几十次险仗恶仗,你和鲁彦带着部队都挺过来了,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这次的任务你们独立6团深陷死地,相信你们一定能克服千难万险将部队带回来,尽可能多的带回来,啊!老哥我拜托你们了。”

徐司令员也上前握住杨毅的手说:“最低要求,你们两个人得全须全尾的给我回来,独立6团的建制我给你们保留着,只要你们活着回来,哪怕只有你们两人回来了,我再给你们人给你们枪,再把独立6团建起来。”

王政委说道:“杨毅、鲁彦,考虑到你们过河后要面临的重重困难险阻,军区决定给你们充分的机动决策权,只要不是带部队向国民党叛变投降,你们可以根据敌情变化随时决定部队的行动,不必向上级请示汇报。另外,为了更好的迷惑敌人,军区给你们抽调了三部电台和部分重武器,你们看看还有什么要求,军区一定尽最大能力帮你们解决。”

杨毅给几位首长敬了个礼说道:“报告首长,我们没有别的要求了,请首长放心,我们一定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并尽可能把部队保存下来,请问张参谋长,给我们团定下的过黄河时间是几时。”

张参谋长说道:“要求你们独立6团8月1日赶到河南原阳县原武渡口等待过河的命令,渡黄河时独立3团会掩护协助你们,过河之后就要靠你们孤军作战了。如果你们完成了诱敌任务,准备渡河回来,就给我们发电报,军区会尽全力接应你们回家。”

杨毅点头:“好的,到时候我会跟军区联系的。”

告别了军区首长,杨毅、鲁彦一行人带着军区提供的电台和3门步兵炮6挺重机枪以及一车弹药返回集安团部。

当晚,独立6团、独立9团、独立总队和双头鹰游击队的主官在团部作战室召开会议,杨毅、纪逢春、徐远征、李良栋、王会龙等人就下一步独立6团要承担的任务和独立六团走后辖区的防御进行了紧急研讨。

作战室灯光如昼,与会人员都深皱着眉头消化杨毅刚刚通报的情况,沉闷的寂静最后还是被独立6团参谋长纪逢春最先打破:“这次独立6团的任务可以说是凶险万分,我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南渡黄河,按照军区的指令从原阳县原武渡口过黄河的话,就只能用船或者搭设浮桥,用船渡河,首先要保证有船,我们团这次过黄河跟两个月前野司过黄河不一样,野司有六个纵队12万兵力,我们只有一个团不到3千兵力,野司有重炮团掩护过河,我们只有几门山炮,步兵炮也不多,野司过河提前一个月做准备,搜集到大批船只和木筏,军区给我们的时间只有3天,还包括行军时间,最重要的是渡河地点,野司渡河的地点是河北、山东交界处沿河20里40个渡河点,河对面敌人防备稀疏,而军区给我们团选定的原武渡口,西面10多里就是平汉铁路黄河大桥,平汉铁路黄河大桥现在国民党军队的控制中,据情报显示大桥有敌人一个甲种师的部队防守,南北两面桥头已经被日本人和国民党建成了要塞,守敌一个小时就能到达我们的渡河地点,郑州守敌是57军军部和所属的一个师,最慢5个小时也能到达我们的渡河点,所以我们只能趁夜轻装偷渡,不能惊动敌人,如果惊动了河对岸河防敌人,我们即使过了河也走不脱,没有重火力我们只能面对被动挨打的局面,所以我们首先要考虑到怎么样能平安渡河问题,然后再考虑如何打着纵队甚至野司的旗号造声势的问题,造势诱敌不难,最难的是我们把河南、安徽、湖北的敌人一窝蜂的给吸引过来后,如何脱身的问题,原路返回会非常困难,当敌人知道了我们的登陆点后一定会派重兵防守黄河南岸,敌人的河防部队还有不少炮艇、武装铁甲机器船巡河,如果这时候渡河回返,我们即使冲破了敌人的防线,对岸也有我们的船只接应,部队的损失也会非常的大,很大可能就是全军葬身河底。按军区构想我们留在河南地界打游击的可能性也不大,河南一直是国统区,没有我们的根据地,没有群众基础,没有基地依托,我们所处的地域又是千里大平原,无险可守,当我们把几十万敌人吸引到近前时,敌人会像梳篦子一样把我们篦出来,再以铁锤砸核桃之势把我们碾成粉末,想想鬼子的铁壁合围大扫荡吧,我们面临的情况要比当年突破鬼子的铁壁合围要艰难的多。最后就是化整为零分散突围,这种希望同样很小,首先我们大部分战士是河北、山西人,不会说河南话,一说话立刻露陷儿,再一个就是我们没有可依赖的群众,现在的战争跟打日本鬼子不一样,跟鬼子打仗,即使不是根据地的老百姓也会帮助部队打鬼子,现在是打内战,国民党代表的是政府军,我们是反政府军,没有觉悟的老百姓会帮助谁呢?河南的国民党兵大部分是河南当地人组成,他们的亲属就在部队当兵,老百姓会帮助我们打他们的兄弟子侄吗?显然不可能,一旦政府开出赏格,估计河南境内有不少人都盼着能抓住我们的散兵领赏呢。今天晚上我们只要能拿出过河的办法和逃脱的主意,这次的任务就有了五分把握,否则这就是一条不归路。”

大家的脸色更加沉重,鲁彦重重的点了点头说:“参谋长分析的很透彻,其实军区也早看透了这次任务的凶险,否则也不会把珍贵的火炮、重机枪还有一整车弹药送给我们,打了这么多年的仗都是我们给军区上交武器弹药,往回拿可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我问了后勤部的熟人,连跟我们一起过黄河的独立4团都没这待遇,回来的路上我想通了,独立4团完成了诱敌任务后,不用返渡黄河,也不用打游击或原地解散,只要往东南一撤,就能跟穿越黄泛区的野司部队汇合进入大别山,安全脱离不成问题,可我们6团不同,我们6团所处的位置东面是河南省城开封市,省城这么重要的城市肯定有重兵把守,西面是郑州,郑州是国民党绥靖公署所在地,国民党的绥靖公署相当我们的大军区,辖制几个省的军队,全国也就只有长春、西安、福州、重庆、郑州这五个绥靖公署,郑州又是平汉铁路的大站,可想而知国民党在郑州的兵力部署一定比省城开封还要强大,南面许昌也是大城市,北面是黄河,三面强敌环绕一面是黄河天险,哦,不对,那时候黄河南岸也会有强敌防守,我们这支假冒野战军主力的部队被十几万敌人团团围困在这一狭小地域,想突破敌人的重围会非常的难,所以军区首长才说给我们保留着6团的建制,只要有一个人撤回来就给咱们重建独立6团这样悲壮的话。”

杨毅的姐夫,独立9团团长高水山说话没啥顾忌:“杨团长,既然都知道过河诱敌是有死无生的坑,那咱们干吗还眼睁睁的往里跳?咱不去不就结了?”

杨毅摇摇头说道:“高团长,你会下象棋,舍卒保车的战术总该懂吧?野司十几万人要穿越百里黄泛区千里跃进大别山,其凶险不亚于我们过黄河诱敌,我们两千多号人就是全牺牲了,能换来野司十几万主力部队平安到达大别山,在国统区心脏开创根据地,为华北、西北解放区减轻压力,我们这点儿损失相对整个大局千值万值。大家别想着抗命不去,我们必须过黄河,就是全团死光光,也得完成这次的诱敌西调的任务。先说过黄河,我们跟野司过黄河相比是条件差了不少,但是也有优势,我们人少动静就小,野司过黄河只能强渡,我们就可以轻装偷渡,做到人不知鬼不觉的过去,我命令独6团不会游泳的干部战士全部留下,你们不过河的三支部队把连以下会游泳的干部战士补充给我们独6团,另外把你们所有的乘马、挽马和驮马都调给我们,独六团的汽车大车给你们留下,我要保证每个过河的干部战士都有一匹乘马,马会浮水,能驮着物资过河,军区给我们选择的渡河地点水面宽水势较缓,没有船,人游泳扶着马匹也能过河,另外我和特务连、侦察连先期过河,清理出河对面登陆点的敌人巡逻队和岗哨,政委和参谋长带着大部队听我的电报再过河,我们一定能偷渡成功。至于过河后诱敌确实没什么难度,每个连代表一个旅,营长当纵队司令,刷传单打土豪,造声势打郑州,还可以派小股突击部队化妆敌人,混进郑州城离闹腾几下,把动静搞得越大越好,等周边的敌人都吸引过来了我们利用骑马速度快的优势,迅速摆脱敌人向黄河边突围,独9团、独立总队和双头鹰游击队集中全部大炮、重机枪在北岸策应我们,阻击敌人的河防炮艇,只要我们冲到黄河岸边,就可以丢掉所有的武器,轻装泅渡黄河回家,损失当然会很大,尾追我们的强敌会用全部炮火和轻重机枪对河面进行隔断覆盖打击,我们只能用血肉之躯硬抗,伤员甚至是轻伤员不大可能游过数百米湍急的河面,只要中弹就意味着死亡,可是我们的牺牲能换得野战军十几万人安全跨越黄泛区,能实现党中央的总体战略,能加快打败国民党蒋介石的进程,这个牺牲我们就得义无反顾去承担。”

高水山看了看身边坐着的政委吴连勇得到了肯定的眼神,站了起来坚定的说道:“杨团长,渡河诱敌的任务让我们独9团去吧,反正是假造声势欺骗敌人,又不是打攻坚战,我们独9团一定能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

吴连勇也站起来附和道:“我同意水山同志的意见,顺德市还盘踞着国民党16军数万敌人,有独6团在,有杨团长鲁政委在,抗击国民党16军的进犯,保卫根据地的安全就有了保障,独9团即使是回不来,有独6团在,再拉起新的独9团不是难事。杨团长、鲁政委和独6团决不能有损失。”

独立总队队长李良栋蹿了起来大声说道:“我同意杨团长、鲁政委和独6团主力留下来的意见,但是独9团不能担负渡黄河诱敌任务,渡黄河诱敌的事情让我们独立总队去正合适,为什么这么说呢?军区领导已经点名让独6团担负渡河诱敌任务了,现在我们擅自换成独9团去,独9团是军区正规建制的部队,作战任务要听从军区指挥,擅自渡黄河不论诱敌任务是否完成这都是抗命,我们不能犯这个错误,我们独立总队对独6团负责,行动不受军区的辖制,有自主活动的权限,我们完全可以以独6团的名义渡过黄河执行诱敌任务,大家也清楚,到了黄河南岸,不用艰苦作战,只要把声势造起来就行,所以是不是主力部队并不重要,所以诱敌任务我们独立总队绝对能胜任。”

总队政委刘水暖也站起来说道:“我同意李队长的意见,我们独立总队的干部编制现在还在独6团,我们本身就是独6团的一部分,我们去执行诱敌任务不是违抗上级命令,杨团长、鲁政委,就让我们总队去吧。”

游击队司令王会龙也要争的,听了吴连勇的话也就打消了念头,说道:“让独立总队去靠谱,杨团长应该留下统一指挥全盘,保卫根据地的任务也很艰巨,总队过了黄河,我们的力量就更弱了,没有杨团长的统一调度,我们很难跟李正先的16军较量。”

鲁彦被说服了对杨毅道:“杨团长,我觉得大家说的很有道理,我看就让我率领独立总队去执行过黄河诱敌的任务吧,你坐镇八分区跟国民党16军较量。”

杨毅挥了挥手说道:“大家都坐下吧,坐下听我说,我理解你们爱护我和鲁政委的心情,可军区下达的任务是我和鲁政委带领独6团过黄河诱敌,我们俩如果不去的话你们认为行吗?我和鲁政委非去不可的话,你们说带哪一支部队好?我看还是独6团去,我俩活命的机会还能更大些,是吧?大家放心,我命大着呢,鲁政委的命也够硬,老蒋不被打倒、国民党不完败我们就死不了,日本鬼子都没要了我俩的命,国民党就更甭想了,我和鲁政委也跟军区首长下了保证,完成任务不但我们俩好好的回来,也要把独6团的大部分战友也带回来,现在我依然这样保证,好了!谁去谁不去的问题就不要讨论了,下面讨论一下独6团走后,根据地如何拒敌吧,我决定独立总队编制取消归建独6团,李良栋任独6团副团长在我没回来之前代理团长,刘水暖任独六团副政委在鲁政委没回来之前代理政委,纪逢春留下继续担任独6团参谋长,原独立总队的三个大队编成独立团三个营,大队长任营长,直属部队你们自行组建,对外可以迷惑和震慑敌人,也能为我们南渡黄河打掩护,如果我们万一回不来,根据地的力量不足以有效地抗击国民党16军的进攻,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你们就把对付日本鬼子那套游击战术捡起来,跟敌人展开游击战,能打则打、打不过就跑,集中优势兵力快速展开小范围的歼灭战,不要跟敌人硬抗,告诉乡亲们随时做好坚壁清野逃避战火的准备,不要舍不得家里的坛坛罐罐,房子被敌人烧了部队出钱给他们盖,东西没了部队出钱给他们买,现在已经是农历六月底了,田地里的收成已经那样了,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今年的粮荒已属必然,我们想办法再从其他地方购粮弥补吧,告诉乡亲们,再坚持坚持,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把国民党打败,和平一定会到来的。”

既然杨毅执意要和鲁彦带队过黄河执行诱敌任务,那大家当然都希望他能带着最能打的部队,随后大家开始把各自部队的精干人员推荐给杨团长,衷心希望他们的团长万无一失安然无恙。

林颖因为怀孕被留下了,一起留下的还有一些体质弱和不会游泳的干部战士,最后确定跟杨毅鲁彦过河的干部战士共用2248人,比原有的独6团人数略少,但战斗力几乎翻了一番,人人会游泳骑马,射击搏杀本事也是不差。

部队用了两天裁减补充准备,第三天渡河部队都成了骑兵,跟正规骑兵不同的是,每匹马的身上除了骑兵还有几个大葫芦,会游泳的战士们能够裸身泅渡黄河已属不易,带着武器弹药和粮秣装备就勉为其难了,就是那些战马驮马也不可能大量负重游过黄河,由于时间紧促搞不到渡船,工兵连中,老家在黄河边上的几个战士出主意,说黄河边上的穷人要带东西过河,都是用干葫芦做筏子或直接系上两个葫芦就能游过去。杨毅找了两个葫芦在小清河里亲自试了试,感觉效果奇好,当即下令将周围村镇里的干葫芦收购一空。部队在军区指定的时间里来到了集结地点,等待过河的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