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血誓征程 > 第21章 啼血发誓愿 开辟新局面(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章 啼血发誓愿 开辟新局面(七)

杨毅将部队撤至摸云岭山口后,立时将部队分派到本防区通往山外的五个大小路口做好防御,这五个路口早在十几天前已经修好了完善的阻击阵地和防御工事,尤其是摸云岭山口这种进山大路的防御工事,不但抗打击力量变态,自卫能力也是超级厉害,除了配置常规的战防炮、步兵炮、迫击炮,甚至还有用山炮构建的炮台,由于炮台和防御工事选择的位置,都跟山口道路有一定的偏斜,可以完全无视山外敌人的炮火,但山外的敌人如果进入山口,就会遭到灭顶性打击,当真能做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如果敌人不是用大规模飞机从空中打击,要想攻破山口阵地,必将付出惨重代价。

布置完防御,杨毅这才腾出身查看上一战镇战损汇报,这一看不要紧,眼泪是止不住的往下流,心里就像被刀割般的疼痛,独立二团牺牲667人,负伤533人,牺牲负伤的人员名单密密麻麻满满五页纸,有姓名有年龄有职位有家庭住址,百分之八十是河南籍,百分之二十是跟随他从渡黄河来的老兵,从河北到大别山两个来月时间,老15团的兄弟几乎牺牲过半,抗战胜利时,大家还憧憬着未来的幸福生活是什么样子,现在,上千没死在鬼子汉奸枪口下的好弟兄们,却客死他乡,怎不叫他这个团长心中滴血?

杨毅也知道,对国民党的这场大决战一定要打,还要一定打赢,这场生死决战,是两个阶级不可调和的矛盾,只能用武力决生死,要胜利,就会有牺牲,只有活着的人咬紧牙关前赴后继英勇战斗,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死去的那些烈士的血才不会白流。

擦去脸上的泪水,杨毅亲自慰问了每一个伤病,随后从双龙谷基地教导大队,抽调了1200干部战士,对伤亡部队进行了紧急补充,也只能做到独二团纸面兵力齐装满员,但战斗力就要大打折扣,需要部队加大训练磨合。

这次阻击战,独立一团是彻底伤了元气,如果不是独二团拼死相救,独一团差点儿就全军覆没,连带军分区司令部也得搭进去。

杨毅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独一团的防区在独二团的东北侧,如果独一团守不住防区,国民党军从东北方向突破独一团的防区,自己这边防御的再严,也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尽管对本位自私的独一团两位当家领导没啥好感,杨毅还是让钟国功亲自带队,给独一团送去了三卡车包括有迫击炮重机枪的武器弹药和6百名从英县押回来的敌军俘虏,当然,杨毅没对这些俘虏进行血誓效忠甄别,独一团作为老八路正规部队,自然有一套对俘虏的教育改造的有效措施。

独一团的刘团长、夏政委,看到眼前的武器弹药和俘虏,不但脸红了,眼圈也红了,紧紧握着钟参谋长的手,使劲摇动却说不出话,说什么呢?一切都在不言中,千言万语也表达不出战友加同志的友谊。

经上次阻击战败退,独一团兵力战损八成,算上尚能战斗的轻伤员,也才堪堪能编成一个满编连,而打纯消耗的阻击战,将独一团原本就不多的弹药物资消耗殆尽,就连军分区武器库也是空空如也,也就是山外的敌58师这次被野战军主力给打残,否则,敌人别说是一个师,就是一个营也能让独立团失去防区。独一团送来的武器弹药和俘虏,那不是雪中送炭,而是救命仙丹,两条进山的隘口总算有了基本的防御能力。

一周后,大别山外的国民党军33个旅,已经完成了补充,坐镇九江行署的国防部长白长官信心爆棚,一声令下33个旅同时向大别山区发动大举进攻,其作战目的一是尽最大可能重创共军野战军,二是秋收在即,不许共军野战军得到大别山区的秋粮补给。

晋冀鲁豫野战军吸取上次战斗的经验教训,在强敌面前采取机动灵活的运动战术,利用山地地域优势,集中局部优势兵力,接连打了两个漂亮的歼灭战,消灭敌人两个旅。

各路进攻的国民党军师、旅长闻讯很是吃惊,这才相信红色战神不是好对付的,纷纷撤出部队,按白长官的最新部署,将多路主动攻击战略,改为包围封闭大别山的战略,大别山区的形势暂时稳定下来。

为适应新的局势,鄂豫军分区在根据地完成秋收后,决定在11月2日召开前期战斗、工作总结会。

第三军分区魏政委用电话通知了杨毅开会的事,杨毅放下电话出了屋子,来到鲁彦的房间,鲁彦的伤基本好利索了,但大腿还是不敢太用力,杨静说需要半年的恢复锻炼才能全部康复。

杨毅对鲁彦说:“老鲁,军分区魏政委来电话,让咱们俩还有县委老梁后天一早跟一团老刘老夏和军分区首长到军区开会,汇报检查这段时间的部队战斗情况和土改工作情况,你的腿骑马还不行吧?要不咱就开吉普车去吧?”

鲁彦笑着说:“我腿就是没问题也不去,这段时间我光躺病床上听收音机了,啥事都没做,汇报什么?仗是你和老钟指挥的,土改工作都是小江、老梁他们做的,让小江替我去吧,各项工作她比我清楚,我看家。”

两天后一大早,程司令员等一行12人骑马到了,程司令员和魏政委各带了两名警卫员,刘团长、夏政委和商城县委书记每人只带了一名警卫员,杨毅、江紫竹、梁友林早已在村外等候多时,迎上前,杨毅敬礼跟众领导握手后对刘广文说:“刘团长,伤还没好利索吧?这么远的路能行不?”

刘广文笑道:“都是皮肉伤,又没伤筋动骨,一个月早好了。杨团长。谢谢你送的西药啊,伤员们恢复的都不错,已经有200多轻伤员伤愈归队了,你支援的武器弹药也出了大力,否则,商城根据地不定会损失多大呢,这不,借你的光,我们也有马骑了。”满脸的感激之情看得出发自肺腑充满真诚。

杨毅笑着摆手:“同一军分区的亲兄弟,没那么多客气可讲,你们商城根据地稳固我们英县根据地东北面就平安无忧,帮你们不就是帮我自己吗?”

看了看随行的警卫战士,杨毅皱起眉头:“刘团长,咱们这边还算安全,不过出了英县根据地就不好说了,小保队和土匪武装时有出没,你咋没多带点儿警卫呢,毕竟还有军分区首长呢。”

程司令员笑道:“你都说商城、英县安全没问题,我们还有啥担心的,到了你的地头,下一段路的保卫工作就由你负责了。不过也没必要兴师动众,顶多安排一个班的警卫就行,一般的小保队、土匪不敢招惹咱们,进山的路口都有军区的部队警戒把守,不会出大问题的,人多了也会给军区安排食宿增加困难,三天的时间可不算短呢。”

杨毅原本是想带一个排的警卫,听司令员这么说,也只好让赵虎挑10名身手超好的警卫连战士随行,随身武器都是百式冲锋枪,只有杨毅自己是两支20响加一支九九式步枪,为保持跟家里联系,还带上了李慧敏和一部简易电台。

由于大家都骑马,一路速度比较快,70里山路4个小时轻松完成,一路上没有意外发生,下午两点到了双关庙,军区后勤干部接待了他们,由于来开会的干部比较多,只能让警卫战士们带着马住在镇子西头临时搭建的草棚里,参会的干部统一安排在寺庙的厢房住宿。

会议明天上午正式开始,报完到领了通行证下午就没事了,寺庙前后大殿都是军区办公的地方,在院子里说话都不能起高声,程司令员、刘团长几人起大早赶路身体都有些乏,在宿舍补觉,梁友林找老战友摆龙门阵去了,杨毅睡不着闷得慌就走出寺庙,江紫竹被安排在军区女干部宿舍,洗了洗脸到街上散步,看到杨毅就过去打招呼:“团长,你去哪里?”

杨毅道:“没啥事儿,他们都睡了,我睡不着出来溜达溜达,我看这边风景不错,你有事没?没事咱们爬山到高处看风景去吧?有可能就打个野鸡野兔啥的,晚餐添个荤菜。”

“好呀,好呀!我看北面那座山最高,咱们就爬那座山吧。”江紫竹一个多月前就知道杨毅已经结了婚,现在孩子都有三个了,刚见面时心里起的那点儿涟漪早已平静,只把杨毅当做首长和战友,说话相处也都放的很开。没有任何拘谨腼腆,只是对杨毅杨静这对兄妹同住一室有些诧异,听丁岚金莺她们说,团长一直如此,杨静是个尼姑,杨团长的妻子也知道这事,也就见怪不怪。

俩人先到镇子西头找到警卫班驻地骑了马,赵虎不放心要带两个战士跟着他们,杨毅不以为意不过也没拒绝。

出镇子时,站岗的哨兵查看了杨毅和江紫竹的会议证,听说他们要看风景,哨兵班长就把四周十几里的地势情况大略的跟他们介绍了一番,杨毅谢了哨兵,五个人骑马出了镇子向北奔驰而去。

二十多分钟跑到山脚下,开始坡度不大,骑马还能行走,半里之后坡度陡了许多,就是牵着马,马也上不去了,杨毅就让一个警卫战士在山下看着马,他们四个人开始向上攀登,北山垂直高度有300多米,由于雨水充足,气候偏暖,山腰植被比较茂密,虽然没有参天古树,但灌木草丛也能没人。灌木丛中不时有彩色山鸡受惊飞跑,杨毅制止了赵虎他们用枪,怕陡然枪响给山下的军区首长部队造成误会,从坡上拾块石子儿信手打去,每击必中,江紫竹惊叫欢笑对杨毅的本事崇拜至极,爬到山顶时,赵虎和警卫员小刀每人腰里都挂着4只肥肥的野鸡有两只野鸡甚至还是活的。

站在北山顶举目远望,山峦叠嶂尽在眼底,山坡下的双关庙镇和周边地形地势一览无余,小镇背靠脚下的北山,东、南、西三条山路与相邻村庄贯通连接,通过望远镜能看到这些周边村庄寨墙高处隐约有红旗飘扬,应该是一分区的驻军所在地。

北山山梁东西横卧十几里,两头的地形不得而知,但脚下主峰的北面地势非常险峻,几乎就是刀砍斧劈一般垂直陡峭,一般人应该难以从北面攀爬上来,这可能也是军区在北山这么重要的制高点上没有加设岗哨的原因吧。

几人在山上逗留了半个小时,看看临近傍晚就下了山,回到警卫班驻地杨毅让警卫员去寺庙把程司令员等人请来吃野鸡打牙祭,八只野鸡20个人虽然没有管够,一个个倒也吃得满嘴流油,心满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