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苏老三一家人刚吃完晚饭,苏玉堂和苏玉文在炕上坐着消食儿。

苏三婶坐在地中央,正在劈竹子,她想要用竹子编个鸡窝,给家里已经抱窝的老母鸡用。

“潇潇来了,小袁快坐,刚才吃饭的时候,你三叔还在念叨着你们呢,最近少见潇潇在村子里走动,昨天我去茶棚也没见你,都忙什么呢?”

“忙着找铺子,打算做点胭脂水粉的生意。”

苏潇借坡下驴,顺道说出了来意。

她把手里的一包银子放到了炕上,扯开了上面的系扣。

“上次在三叔这儿借了银子,如今手头宽裕了,先把银子还给三叔你们。”

那银子好几大块儿,一看着就远远超出了苏潇当初借的数目。

苏老三拧起眉毛,“怎么这么多?借多少还多少就是了,拿这么多来干什么?”

“三叔当初手头也不宽裕,肯借钱给我解燃眉之急,如今我赚了钱,多还一些给三叔就当是利息了。”苏潇道。

苏老三不赞同的摇了摇头,刚要开口,苏三婶比他先一步道。

“这可不行,你即便是给利息,这也太多了,我们可不能收。”

“是啊,借你多少,我就收回多少,多的我一分不要,你都给我拿回去。”苏老三严肃道。

“是啊,小妹一家人何必这么客气,你知道爹爹他的,一会儿可都要生气了呢,说你见外。”

苏玉堂也笑着道。

“本来我还有事儿想求三叔的,你们要是不收,那我可不好开口了。”苏潇道。

“什么事儿啊?”苏老三忙问。

“三叔答应我把银子收了,我才肯说。”苏潇道。

苏老三虎着脸,“你先说来我听听。”

苏三婶儿也挺着急,“潇潇,有什么就说吧,咱们都是一家人,不用见外,能帮的肯定都尽力帮。”

“我在县城里面盘了一间铺子,打算开一家妆点行,进货,出货,卖货,我一个人肯定是忙不过来的,我想请堂哥和堂弟过去帮忙。”

苏老三和苏三婶儿闻言有些诧异。

苏玉堂和苏玉文也都很意外,互相对视了一眼。

“之前都没听你说,在哪儿开的呀?”苏老三打听道。

“在上品街,今天才盘下来的。”苏潇回答。

苏家四人倒吸一口凉气。

上品街,那可是寸土寸金的地方,听说一年租金都要超五十两年银子了。

便是只租半年,都要二三十两,再算上各种翻修的费用、铺货底子的钱,总要百两有余。

“你哪来的这么多钱?”苏老三忙问,生怕苏潇是去做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了。

“无意中发了笔横财,三叔可听闻最近县城卖得很好的雪花膏?”

苏潇简单把雪花膏的事情给说了一下。

以后堂哥和堂弟为她做事儿,她总要说清楚都做些什么,让他们了解一下自己生意的底细。

苏三婶儿还真有听说雪花膏,虽说不是他们农户人家能买得起,但街上常有议论,她也好奇的听了两耳朵,知道这东西价值不菲,却万万没想到是从苏潇这里流出去的。

不过如此一来,苏潇出手阔绰也就能够理解,毕竟那雪花膏一瓶据说就能卖上百两银子。

“若非是发了横财,我也没有这些银子来还三叔。”苏潇又把银子往苏老三那边推了推。

“其实这银子除了要感谢三叔,也是想让三叔帮我保管。”

“如今做了生意,底子铺的也大,总会有赚有赔,三叔可把这银子先收着,若是哪天我生意上银子不够使了,三叔也可以给我用呀。”

苏老三若有所思,有点儿被苏潇说动。

做生意确实是有赚有赔,更不用说苏潇在上品街,租金就不菲。

苏潇年轻,只怕有时候会冲动,他帮苏潇保管着一些银子,万一要是银钱不够的时候,也好能给苏潇应个急。

苏玉堂和苏玉文则有些兴奋,都是正当少年,哪个也不想一辈子窝在村里,听说能在上品街看铺子,两人都很积极的朝苏潇打听。

“小妹,我们要是过去了,都需要干些什么?”苏玉堂挠了挠头,“我还没有卖过东西呢,只怕不会应付那些贵客。”

“不会可以学嘛。”苏玉文颇有信心,万分不想错过这样的机会,“我看人家那些店铺的掌柜,也大都是从小二做起的,咱们是给小妹做事儿,小妹肯定有耐心教咱们。”

“这倒也是。”苏玉堂其实也挺向往县城的生活。

在村子里一年到头只能靠着打零工和种地,收入实在有限,这辈子只怕也没有什么出息。

苏潇有意帮扶二人,并且早就想好了两人的安排。

“堂哥性子沉稳持重,在店里照看铺子,平时取货出货,偶尔应付一下男客,卖卖货都是可以的,这些都不难,你跟着我几天,熟悉一下也就都会了。”

“那我呢?”苏玉文连忙问道,生怕苏潇把自己撇下。

刚才苏潇可是说两人都要的。

苏老三瞪了他一眼,这家里就属苏玉文最野。

苏潇一笑,道,“堂弟活泼机灵,在外闯荡更合适一些,我与一位苏商达成了协议,会往苏城那边销一些货出去,还有沿途的一些大小县城。”

“堂弟负责跟着商队一起,一方便学习见识一下如何做个走商,另一方面也可以掌握货物的价格,以免他们随意蒙蔽。”

苏潇和冯老板的合作可不是单纯的把货物卖给冯老板,让他随意定价。

那样她固然也有的赚,但是赚不了太多,而且会渐渐失去话语权。

苏潇掌握着新品,手握着一大利器,自然是有这个底气和冯老板谈条件。

两人经过商讨,最后谈成了三七分成,苏潇拿三成利润,冯老板拿七成。

成本两人会一起负担,而为了降低成本,冯老板也会利用一部分人脉,帮苏潇购入原材料。

苏潇没有个庞大商队,现在还拿不到平均分成的利润,但是三七对她来说也是不菲了。

苏城那边人均富裕,她的新品一定能卖上不错的价格,而且那边连老百姓都是吃穿不愁的,销量更是不用担心。

虽然知道冯老板大概率是不会在价格上做手脚的,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苏潇也需要派两个信得过的人跟着商队一起,到时候商品卖出什么价格,心里就都有数。

掌握这些的同时,也可以让苏玉文跟着商队的人学习走商经验,沿途的各种路线,关卡,应该打通的人脉等等。

等到以后熟悉了,她自己也能建立一个商队。

这条件冯老板也答应了,给了苏潇两个名额,再多的人商队也照顾不过来。

苏潇欣然同意,脑中当时就有了两个人选。

其中一个就是苏玉文,两人从小一起长大,她自然是信得过的。

另一个……

“苏城啊,听说那里老百姓都能穿得起绫罗绸缎,堪比京都一般的繁华。”

苏玉文雀跃不已,笑得露出了两边的虎牙,“小妹,你真是太厉害了,能把生意做的这么大。你放心,我去了苏城肯定多学多看,咱们什么时候能走呀?”

“商队十天后出发,到时候应该还有一个人和你一起,你们两个互相照应,以后咱们能不能组建自己的商队就靠你们了。”苏潇道。

“还有人呐,是相柳吗?”苏玉文看向袁相柳,以为苏潇说的另一个人是他。

袁相柳摇摇头,笑着道,“我还要读书,这一去少则两个月,多则几个月,夫子可不会给那么长假的。”

苏玉文听说要走那么久,更兴奋了,他还从来没有离开过县城去那么远呢。

苏三婶儿恋恋不舍,儿子长这么大都没离开家这么久呢。

不过她也明白,这是闯荡的好机会,若是有所成就,以后两个孩子的前途不可限量,也就没有说什么。

苏潇道,“另一个人选暂时还没有确定下来,这两天我会抽空过去拜访问询一下,要是定下来了,再让你们见面。”

“好,那我这两天好好准备。”苏玉文眉开眼笑。

苏老三看着自家这个野儿子,没好气儿道,“你准备什么你?我可还没同意让你去呢!”

“爹!”苏玉文急吼吼道,“这种好事儿,要不是咱们和小妹沾亲带故的,哪能轮到咱们,你有什么理由不同意啊!”

苏老三无奈摇头,都说女大不中留,依他看这儿子才是真的留不住。

“三叔和你开玩笑的,堂弟。”苏潇道。

苏玉文愣了下,再去看苏老三的神色,还真不是一本正经的严肃。

他顿时也软了语气,“爹,我和大哥我出去是好事,以后赚多多的钱,也盖个青砖大瓦房给你养老。”

“滚滚滚。”苏老三摆摆手,“你们都走了,我和你娘两个倒是清静。”

苏老三最后还是把那银子收了,心里惦记着留点儿银子给苏潇周转。

其实苏潇就是想多给三叔一些银子,从小到大苏三叔对她最好,她与三叔一家也最亲厚,前世却因为那个渣男伤了三叔的心。

后来看她落魄,三叔有心帮她,可那时吕清河已经考中了举人,一个村户人家根本奈何不得举人老爷。

苏老三为此整日郁郁寡欢,在苏潇去世前一个月,人就没了。

苏潇惊闻噩耗,更觉得悲凉,没多久也就不行了。

如今她有了些能力,自是要好好回报苏三叔,也要尽心扶持堂哥堂弟,带他们一起赚大钱。

第二天早饭过后,苏潇和苏玉文两人赶着马车去了白树村。

其实苏潇本来想一个人去,她都独来独往惯了,但昨天袁相柳因为她晚归罕见的发了脾气,可见是真的着急担心她,她也不敢太过托大,便带着苏玉文一起过去。

左右以后两人也要一起共事,提前熟悉一下也好。

赵乾安说自己住在白树村,却并没有告诉苏潇具体位置,不过村子不大,苏潇在村头和两个大婶乐意打听,就知道了赵家的位置。

“这小姑娘找赵乾安是干什么?莫不是来相看的?”

“乾安他爹死的早,他照顾病重的老母亲,这么多年婚事也没个着落,如今他母亲去世了,也是该张罗一下自己的婚姻大事了。”

苏潇赶马车离开时,远远听到身后两个大婶儿的议论。

想不到这赵乾安还是个孝子。

到了赵家,苏潇看到的是整洁的院子,收拾的干干净净的草坯房。

他们来的正巧,赶上了早饭时间,赵乾安刚做好了一碗面条端上桌子。

发横财得了那一百二十两银子,他最近都不用出去倒卖那些东西,安心在家里准备规划一下以后的生活。

“早啊,这面闻着还挺香的,你手艺不错呀。”

一口面条刚吃进嘴里,苏潇就带着苏玉文进来了。

赵乾安赶紧把嘴里的面条咽下去,有些惊讶,“你怎么过来了?”

“找你合作大生意来了。”苏潇自来熟直接过去坐到了椅子上。

苏玉文也不遑多让,坐下后还四处打量赵乾安家里。

挺破旧的草皮房,但是打扫的染尘不染,看不出来赵乾安居然是这么干净的人。

“什么大生意呀?”赵乾安坐下继续吃面条。

苏潇便把和冯老板的合作说了一下。

“你若是愿意,我给你和玉文每人百分之二的利润,每次商队出去销货,我拿到的利润抽百分之二给你,再抽百分之二给玉文。”

“如果以后咱们能自己组商队,分红可以再谈。”

大的苏商,但凡带着商队出去一次,都是几万两银子的利润。

苏潇卖的又都是新品,赚个几千两银子不成问题,哪怕是只抽百分之一二成,也有几十两银子。

一年能走个两三趟,百十两银子轻松赚到手,这对于初期只是跟着商队学习经验的人来说,并不低了。

赵乾安斟酌了一下,觉得够本,他这一百多两本也不能花一辈子,母亲去世后他正好也在找营生。

于是一拍即合,欣然同意。

“成交,什么时候走?”

“十天后。”苏潇道,“至少要走两个月,这几天你准备一下吧。”

“行。”赵乾安端着面碗往后挪了挪,抬眼打量对什么都好奇的苏玉文,“我和这小子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