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 > 第3126章 相约前往牛峰山狩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126章 相约前往牛峰山狩猎

论级别,他们三人远不及宰相,尽管已是军中最高职务,但在高丽,军官级别本就低于文官,最多不过四品,不像文官可至一品。于是,三人赶紧起身赔罪。实际上,他们只是说话声音稍大,并未大声喧哗,这只是宰相借题发挥,故意让他们难堪。

大宁侯看不下去了,便对宰相说道:“王大人真是好大的威风,国王殿下还在场,哪轮得到你在此大呼小叫?”

宰相固然可以呵斥武将,却哪敢与侯爷叫板?毕竟,侯爷可是皇帝的亲弟弟,在大宋地位显赫,堪称王者。然而,高丽国王也仅是王爵,故其弟亦无法称王,最高封侯而已。

因此,宰相连忙赔罪,而国王却为他撑腰,说道:“王爱卿让他们勿大声喧哗,并无过错。老二你因此指责王大人,实为不妥,王大人也不必赔罪。”国王此言一出,原本低头的宰相顿时挺直了腰板,其他文臣也随之趾高气扬。

大宁侯无奈,叹了口气,只能端起酒杯喝闷酒。整个宴会便在争吵与尴尬中结束。

赵桓等人告辞时,国王王铉亲自送至王宫门口,问道:“不知赵公子有何打算?我甚愿与公子同游。”即便不明赵桓身份,但视其为大宋贵客,正是国王的聪明之处。

赵桓微笑回应:“既然国王如此说,那不妨一同去牛峰山打猎,我亦想山中游览。”

他所指的牛峰山,正是三元道教主恒子藏匿十万女子之处。既然国王有意,便邀他同行,看高丽国王与三元道教主交锋,自己旁观,岂不有趣?

国王闻言大喜,随即望向统帅吴魁和伯爵幸子,显然想看二人反应。两人一致点头,显然愿随同前往。国王更加确信,赵公子绝非寻常之人。

商定次日出发后,国王王铉兴冲冲返回后宫,先召见两位宰相,告知将陪赵公子前往牛峰山,由宰相李恪主持政务,另一宰相王光垂随行。当然,随行的还有各衙门掌印官,此乃国王出行标配,以免远离政治中心过久,突发变故。

无论华夏还是高丽,国王出游皆需文武百官随行,既显气派,又杜绝离京时京城生变。

安排妥当后,国王欲回寝宫休息,却逢太后召见。他颇感不耐,自认对太后仁至义尽。太后宴会上所言荒谬,他未主动追究,反被召见,料想又是抱怨。

果不其然,王铉至太后寝宫,见太后正抹泪。她哭道:“殿下,你终于来了,哀家被那姓赵的商户如此屈辱,你竟不管吗?”国王瞪大眼睛,心忖赵公子何曾欺负太后?对方未发一言,太后却无故指责,实在不合情理。

然而,他素来孝顺,不愿在此事上与太后争执,只嗯了一声,未予回应。

太后接着说道:“总之,我不喜欢那个姓赵的商人,你让他离开,不许他再留在高丽。”

国王明白如何应对,便回应道:“太后,他可是来自大宋的商人,而且幸子伯爵和吴魁统帅对他都极为尊敬。”

“他们尊敬是他们的事,或许他们有所求于那土财主,但我们又没什么需要他的地方,何必对他客气?

殿下,你身为高丽的一国之君,难道就没有一点尊严吗?为何要低声下气地讨好一个商人?你父王在位时从未如此,他才是真正顶天立地的英雄。你何时能像你父王那样,哀家也就不用操心了。”

每当提及这些话题,太后总爱搬出先王王楷。王铉心中很想反驳:他父王在位时对大宋的巴结,比他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将心爱的王后和贵妃都送给了大宋皇帝,只为获得支持,稳固王位。而他王铉却未曾如此,从这点看,他比父亲更有骨气。

当然,他不敢如此顶撞,也明白时移世易。父亲在位时,高丽内忧外患,若不依靠大宋,恐怕早已亡国。

而到他这一代,至少近几年高丽国泰民安,百姓生活安稳,这主要得益于大宋大量粮食的支援,缓解了灾荒。同时,大宋击溃了北方的金国,使其无力再对外征战,威胁高丽。

隔海相望的大和国亦如此,被大宋打得溃不成军,连像样的军队都没有,自然无法威胁高丽安全,这才使他得以安享太平。

但这些心里明白即可,不便明言。眼见太后哭哭啼啼说个不停,国王打了个大大的哈欠,才开口道:“太后,我明天一早要陪赵公子他们去牛峰山打猎,可能需时颇久,得早点休息。有什么话等我回来后再聆听太后的教诲,您看可好?”

太后愣了一下,随即怒道:“殿下,为何哀家的话你一句也听不进去?哀家说了,不必对那赵公子客气,你偏不听,还要陪他去打猎。

你这国王就这么没面子吗?若传出去,让外人知晓堂堂高丽国王陪一商人打猎,你的脸面何存?不怕天下人笑话吗?”

国王有些不耐烦地回道:“太后,我已多次说明,这位赵公子身份特殊,我们不能将他视作普通商人。”

“是吗?那你告诉我,他究竟是什么人?为何值得你如此重视?别告诉我说,仅仅因为吴统帅和幸子伯爵对他恭敬,你就觉得他了不起。

在我看来,那不过是他们私人的交情,与我们无关。如果这位赵公子真是个非凡人物,为何不详细介绍他的过人之处?为何不提及他的官职和家世地位?

一点都没提,可见他并不具备什么显赫身份。在我看来,他不过是花了银子,让幸子伯爵和吴魁统帅给他几分面子,借此狐假虎威罢了。

说不定他就是想借此让你高看他一眼,从而从我们高丽谋取利益。你呀,就是因为你老实巴交的性格,才会被人骗得团团转而不自知。”

这番话让国王微微皱起了眉头,他也觉得有些蹊跷。

这位赵公子如果真是大宋的尊贵人物,为何不直接介绍他的身份和地位,反而遮遮掩掩的?只说他是富商,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抛开其他不说,太后这番话确实有一定道理。

国王不自觉地听进了太后的话,但又不愿承认,于是站起身说道:“太后,时候不早了,我得回去休息,您也早点歇息,有话回头再聊。”

太后只好作罢。